?

醫科研究生與導師的溝通現狀及對策

2015-05-30 11:28鄭禮琳祖晨曦
學理論·中 2015年9期
關鍵詞:溝通導師

鄭禮琳 祖晨曦

摘 要:導師與研究生的溝通是研究生培養與教育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良好的溝通有助于師生擦出思想火花,提高教學效率和科研水平。醫科研究生與導師之間溝通的問題,需要社會、教育機構、教師、學生各方共同參與。

關鍵詞:醫科研究生;導師;溝通

中圖分類號:G45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2-2589(2015)26-0124-02

在高校的各種人際關系中,師生關系是最基本的關系,師生之間的交往在高校內部的人際交往中居于核心地位,發揮著主導性作用。高校里的一切教育活動都離不開師生之間的相互溝通,高校師生只有始終保持著信息傳遞、思想和情感交流的雙向互動,才能充分發揮師德的示范和感染力量,確保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實現教育的預期目標。在醫科研究生教育中,師生溝通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導師和學生的良好溝通對提高教學質量和臨床科學研究起著重要作用。目前,醫科研究生因其職業的特殊性,所承受的學習和工作壓力較多且復雜,所以師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顯得尤為重要。

一、導師和研究生溝通的重要性

(一)學生能準確理解導師的意圖,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習效率

師生之間良好溝通是一個正確理解和傳達的過程,也是達到教學目的的基礎。通過清晰有效的溝通,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導師的意圖和培養計劃,在導師的研究團隊里更好地合作,從而提高導師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是從事教書育人的事業,他不僅要用自己的學識教人,更要用自己的品德育人。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他的一舉一動都具有示范作用,深深地影響著學生,正如蘇聯教育學家加里寧所說,“教師的世界觀,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對每一現象的態度都是這樣或那樣地影響著全體學生”。師德示范性的實現既要通過“言傳”,更要通過“身教”。我國教育家葉圣陶認為,“身教最為美,知行不可分”?!吧斫獭本褪菫槿藥煴?,就是一言一行都足以為受教育者的模范,這要求師生保持近距離甚至是零距離接觸,只有這樣,大學生才能充分了解教師的“閃光點”,把教師當作學習的模范和表率。如果師生缺乏溝通,大學生就難以了解教師,教師的“閃光點”對大學生也就失去了吸引力,榜樣的示范作用也就無從發揮。

(二)導師可以激勵和引導學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學習氛圍

我國近代語文學家夏■尊說過,“教育之不能沒有感情,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就不能為池塘;沒有情感,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師愛體現在教育活動的各個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要熱愛學生,教師不僅要把熱愛學生作為一種教育理念內化在心,更要外化為自覺的行為,切實地了解學生、關心學生,促進大學生的健康成長。要做到這一點,教師必須保持與學生的密切聯系,與學生“打成一片”,真正做到了解學生、關心學生。雙向和諧的溝通可以使師生互通信息,使學生端正學習態度,并向導師表達自己的學習愿望,以便導師可以通過某些途徑來滿足學生合理的學習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激勵和引導學生,促使師生之間建立共同學術愿景,形成積極、健康、和諧、向上的學習氛圍。

(三)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減少學生的壓力,化解師生矛盾

人與人之間沒有溝通就沒有人際關系互動,可能會出現僵硬、冷漠、隔閡甚至誤解扭曲的局面。導師是學生靈魂的工程師,對學生的知識積累、人格塑造、理想志趣等起著關鍵作用。由于醫科研究生在忙碌的臨床學習中承受著較大壓力,導師如果掌握了良好的溝通技巧,便可以與學生進行心靈溝通和心理疏導,及時發現和解決學生在學習、臨床研究、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減少因誤解所造成的學習壓力,化解師生關系之間不必要的矛盾。

二、影響醫科研究生與導師溝通的因素

(一)導師事務繁忙,無暇顧及全面溝通

由于醫科教學的特殊性,研究生導師具有雙重身份,一方面擔任教學工作,對學生進行帶教,另一方面在臨床上擔任醫生或在醫學實驗室進行科學研究。有的導師甚至擔任行政職務,因為事務繁忙,精力分散而不能與每一個研究生進行全面溝通,只能擠出部分時間把對研究生的指導當作普通教學任務勉強完成,學術探討只是走過場。指導研究生逐漸淪為導師的副業,雙方學術上的溝通質量不高,更遑論學術思想火花的碰撞[1]。未能及時有效的溝通將會拉大師生之間的距離感和疏遠感,也限制了師生的信息傳遞和表達。

(二)研究生態度不主動,學習情緒低落

在學習中,學生的態度和期望尤為重要。研究生不同于本科生,研究生最大的特色就是選擇自己研究課題取向,并主動運用知識技能進行創新,在導師的指導下開發和逐步發展自己的學術潛能。實際中,醫科研究生的學術研究基本上都是在臨床或實驗上忙碌地進行,面對較多的臨床患者治療、值班、實驗等壓力,更加需要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和抗壓能力進行學術研究。有些研究生面對這些壓力時積極性較低,學習情緒低落,對自己的學習期望不高,很少積極主動與導師匯報學習、課題研究進行情況,從而造成師生之間溝通存在障礙。

(三)學生對導師的綜合評價影響溝通

導師的整體科研素質,如理論基礎、行為舉止、學術造詣、科研態度、才華成就等等,會對學生產生深遠影響。在長期與導師的接觸中,研究生不僅能學到導師做學問的方法和經驗,而且在理想信念、價值取向和道德準則等方面也會受到導師的潛在影響[2],尤其在醫科研究生教育中,導師的醫德醫風和醫學水平對學生的影響甚大。另外,導師的性格及對學生的期望程度也是師生溝通的一個影響因素。有些導師過于嚴肅或嚴厲,對學生要求過高,使學生面對導師時會出現害羞、緊張、畏懼的心理,從而影響師生間的溝通效果。

(四)年齡和身份地位差距造成溝通障礙

將“真誠”與“方法技巧”合二為一,才可達到良好的溝通。在師生溝通中,導師處于主導地位,學生處于被動地位。由于傳統觀念“師道尊嚴”的影響,以及導師與學生之間年齡、身份、地位的差距較大,往往有些導師會用審視的目光看待學生,用懷疑的發問了解學生[3],用高高在上的態度要求或者命令學生,甚至忽視學生的情感和意志。對此,學生則會采取回避的態度,躲閃的語氣,小心翼翼甚至違心地回答導師。尤其在師生的學術觀點不同時,有些學生不敢與導師表達和討論自己的觀點,甚至會本位地認為自己的觀點是錯誤的,害怕導師的批評與指責,從而導致師生溝通效果不佳。

三、改進醫科研究生與導師溝通的對策

第一,導師應確保有足夠的時間對學生進行指導,及時關注學生的學習動態,了解學生的思想和心理狀態。在研究生培養過程中,教研室應進一步完善導師指導小組和學術科研團隊的作用,發揮群體優勢,在一定程度上可減輕導師在學生培養中的沉重負擔,有利于學生博取各家之長,從而提高學生的培養質量[4]。

第二,研究生應充分尊重和理解導師在教學、科研、臨床的繁重工作任務,克服害羞和害怕的心理,在學習、研究、生活中應主動真誠地與導師交換思想,定期向導師匯報情況。另外,研究生仍要以學習為主要任務,不斷地提高學習的自覺性和求知欲,以積極樂觀的態度與導師交流溝通。

第三,導師的品德和態度對學生起到重要影響。導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應是平等的、相互尊重的,良好的溝通態度才能打消學生的種種顧慮,使學生能更好地敞開心扉,把自己對學習和將來的打算和盤托出,以便導師據此為研究生制定有針對性的培養計劃,使學生能夠盡快地進入到新的學習和研究階段[5]。除了知識傳授之外,如果導師能夠將醫德醫風教育穿插在導師對研究生的培養中,實現教書育人與求學成才的有機結合,必將為中國的衛生事業培育更多德智全面發展的高層次創新型人才[5]。

第四,合理利用新媒體,構建師生立體式溝通網絡。師生立體式溝通網絡是由多樣化、多層次的溝通渠道有機組成的。多樣化是指師生溝通不僅要保持傳統的溝通方式,也要根據社會的發展,不斷開辟新的渠道,以適應大學生新情況、新形勢和新要求。多層次是指面對全體大學生,師生溝通渠道的構建不能千篇一律,要考慮大學生的不同性格、不同問題、不同需求等實際情況,讓每一位大學生都能找到渠道與教師進行溝通。師生立體式溝通渠道的構建,要首先本著方便學生的原則,而不是方便教師的原則,大學生最喜歡、最常用什么樣的交往方式,教師就要盡量開通什么樣的溝通渠道。近些年來,隨著網絡的發展,大學生越來越多地依靠新媒體進行交流,如短號、QQ、微博、空間、博客、電子郵箱等,教師要合理運用這些新媒體,與大學生進行及時性、便捷性、互動性溝通。

總之,師生溝通問題是個復雜的社會問題,它的產生既有社會的影響,又有教育機構的原因,也有高校教師和大學生自身的因素。同樣,師生溝通問題的解決需要社會、教育機構、教師、大學生等各方齊心協力,多管齊下。

參考文獻:

[1]王靜雯.研究生溝通問題的現狀與對策[J].傳承,2012(18): 51-53.

[2]許慧琳,莊建林,田芳.醫科研究生師生關系調研與淺析[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7(6):3-4.

[3]張曉燕.教育管理中師生溝通的探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0(1):192.

[4]彭國華,甘永濤.充分發揮導師組作用,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J].現代教育科學,2003(1):79-82.

[5]趙燕.淺議研究生導師與學生溝通方式方法問題[J].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2011(1): 107-111.

猜你喜歡
溝通導師
執著創新 堅毅豁達——追憶我的導師郭景坤先生
感恩有你 與師同行——“72變change”人氣導師評選結果出爐
V eraW an g
導師榜
高職高專班主任與學生教育溝通問題探討
決策咨詢活動中的溝通藝術
愛情導師
36位導師的創業建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