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士夫志趣 詩書意氣

2015-05-30 10:48馮遠
中國書法·翰墨天下 2015年7期

馮遠

林陽上承家學,開蒙既早,好詩亦擅翰墨。林陽作詩,長于寫景詠物、游觀感悟,題材體裁多樣,況味人生、寄情詠志,意境悠遠沖淡而頗具畫面和色彩感,正合了唐人王維“詩中有畫”的旨趣。讀林陽詩,不乏美言妙句、閃光珠璣,多令人有沉浸自然明山秀水、生靈百花妙境之中而不知返的感覺。一如“秋意褪山綠,西風染菊黃。坐看云出岫,信步數花香?!敝械木拯S、云出岫、數花香之美景相映;又如“寂寂長廊枕碧煙,半湖波動半湖眠。夕陽漸落天風晚,一袖清涼幾欲仙?!敝械谋虩?、夕陽、天風晚、幾欲仙之縹緲意韻;再如“荷蓋芰芽側我行,三潭如鏡醉風輕。星星漁火間明滅,一葉蘭舟枕槳聲?!敝性娋w入畫、情景交融的描述等等。作者要傳遞給讀者的不光是山、湖、夕陽、漁火或花香、碧煙、荷蓋,而是通過對這些景物元素的組合,注入進詩人的彼時感受與心境,羅織起一幅幅靜動有致、明晦相映的意象景觀,留給讀者的是言猶未盡、意味雋永、韻趣無窮的想象空間。也有像“一葉識秋音妙巧”“泉聲載落花”“裁得云霓圓好夢”這樣觸景生情、因物感懷的佳句,空漾遼遠,寧靜接天籟,妙不可言。

不惟如此,品其詩作背后的意涵,似令我見出一位志存高遠、有情有義、心胸通達的林陽。既有“月滿秋深桂子開,蟹肥風冷酒浮杯。無山無水無花伴,有墨有詩有夢來?!敝械牡竸钭詩^;也有“回眸百緒梳,作嫁樂如初。推牖飛秦墨,遮山望紙魚,好詩千詠苦,頑痼一朝除。大衍知天命,看云任卷舒?!薄白詈奁缴湘i困,偏偏甘愿作詩囚?!薄吧毓饬艨鄻?,從此一征鴻?!薄昂胛墓瘫鹃_新境,人美美人再百年”中堅忍矢志不移和曠達的求取精神。

詩以言志亦傳情,歷來名家多豪情,滿溢于字里行間的名句傳世,但在林陽的詩作中,卻少有過于張揚夸飾、比附失當的大言、狂言,相反有的是雍容裕如、沉著內斂的釋放和汩汩宣泄,讀來沒有語不驚人死不休的造作之感。對于正處在人生成功峰巔之境,既收獲著辛苦付出的回饋,又面對著名與利的誘惑種種和周圍世俗的眼光與毀譽,一個具有良知和理性智慧的人,需要時時保持內心的自省與淡定。因此,林陽在“臨窗把卷思云外,一縷茗煙試問禪”中的平淡通脫;“尋常風不動,有水便成仙”中的道德自許和“未泯童心明大道,追摹秦漢見精神”中顯露出秉節持性的風骨,就顯得尤為難得。

立身處世須如此,研修學問須如此,賦詩的遣詞煉句亦復如此,林陽之反復揣摩推敲而欣欣然樂在其中,引為人生快意。

林陽又擅書,少年時便在父親指導下臨池不輟,后雖幾番經歷變易,但未曾間斷,且書藝學養每有進步還能化為理論研究成果。他習書涉獵書體較寬,博取眾家,基礎端正。早期書寫內容多以歷代詩人名句為主,間以書畫大家的詩畫理論經典。其楷書吸收了漢隸、魏碑、章草的蒼勁、渾厚、酣暢一路,追求樸拙高古的書風。其書由楷入草,則是受家教和其審美旨趣變易的影響,兼糅了以畫入書的特點,形成了發展至今的書寫風格,方斫中寓舒展,樸拙間顯俊秀。又隨著林陽“書外功”對詩學的研究與詩詞創作的迷好,使他對詩書的理解認識更趨深入,進而升華了其書藝,也提高了其詩境。

日前欣賞了林陽近年新作,頗為他的變化而高興。我最屬意他去年秋日所作的草書《舊作荷一首》,“翠色池塘點點霞”,以禿筆中鋒飽滿寫來,拙重樸厚;至“亭亭玉立幾多花”,墨色略有收滯,字型因筆畫多變而略疏松放逸;而“誰貪涼意開窗牖”,乃復筆蘸濃墨,亦碑亦草地筆筆送到,憨趣十足;第四句“夜半香風入我家”則以簡拙樸茂的字型結體收尾,碑韻神氣俱現,加之渴筆率意的落款,全篇虛實相間,疏密有致,左右照應,風格樸間寓奇、厚中見趣。余亦青睞其《西江月·贈籽敘》篇,比之前者看得出林陽在書寫時的快意情緒,以及一氣呵成之勢。此作中的“千愁百緒自梳。古今俗眼了無殊”,行筆運腕帶出了漢隸之趣,而“一紙重輕難訴,大學杏壇常駐”,數字則隸碑兼融,意氣貫通,俊逸不失其厚,酣暢未減其拙。近作《大覺寺品茗圖》《聽琴<梅花三弄>》和《再游青城山》《游香山》等作,則是延續了林陽書藝基本風格之上的意外機杼顯露和妙趣各異的好作品,真正得其乃父林錯字型、筆性、書趣的真傳。所差異者,林陽的墨色黑重,顯得更為自信霸悍。林陽的天賦才智自不必說,但其所以能詩、書雙楫,皆能探得門徑,又登堂入室,與他的用心、用勤、用精、努力不無關聯。

清代梁巘曾在《評書帖》中總結歷代書藝云:“晉尚韻、唐尚法、宋尚意、元尚態?!绷株杽t在其書藝理論學習研究中,結合自身實踐體會,一一加以分析,同時又將明中期諸大家的書藝特點、尚質的清代書法審美價值和民國之后的書法時代特征做了延伸品評。不管學術層面的探究可以如何見仁見智,但是這種對于史論的自覺梳理與關注,于指導與影響林陽書法實踐的眼界拓展和眼力、鑒賞力的提高不無裨益。學無止境,無論是詩或書,對于學問、學養和技藝的修煉,林陽還有著長長的未來和進取之路要走。

林陽正值盛年,既收獲著理想,也繼續耕耘著理想。一路行來,前承祖蔭,又得改革開放之機遇照拂,還有幸得眾學耆耳提面命指點,更經過他不懈努力,于事業、個人修為、詩書精進都需要他廣積厚蓄,珍惜當下,繼續努力,造福社會,成就自身,謹愿林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