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呼喚“純凈”的幼兒讀物

2015-05-30 02:45彭知輝
現代教育科學(普教研究) 2015年4期
關鍵詞:周作人讀物成人

彭知輝

【摘 要】兒童進入幼兒階段,已具備閱讀的基本條件和需求。幼兒早期閱讀應尊重幼兒的生理、心理、思維等發育特征,讓幼兒真正在自己的世界中獲得閱讀的樂趣。當前,一些幼兒讀物忽視幼兒的主體地位,存在明顯的“成人化”傾向,如教化味道太濃厚,幼兒審美趣味的缺失,內容平庸等?!凹儍簟钡挠變鹤x物應剔除成人化“雜質”,回歸于真、善、美。

【關 鍵 詞】早期閱讀; 幼兒讀物;“成人化”傾向

幼兒階段,本文特指幼兒3~6歲這一年齡階段,相當于幼兒園教育階段,或稱學齡前階段。兒童進入幼兒階段,從生理、心理、思維、語言各方面發展來說,都具備了閱讀的基本條件和需求。這一時期,幼兒往往表現出強烈的閱讀興趣,因而進入了早期閱讀階段。幼兒早期閱讀不但對幼兒這一階段的健康成長有著重要作用,而且直接塑造了他們今后的品格、能力、情感等。然而,幼兒讀物本身不是由幼兒創作,而是由成人作家來完成的,由于視角的偏差、心理的差異、觀念的區別,很容易導致成人編撰的幼兒讀物帶有成人的思想觀念、情感意識,而出現“成人化”傾向,從而偏離幼兒的閱讀需要。因此,貼近幼兒心靈,編寫出真正以幼兒為本位的、“純凈”的幼兒讀物,就顯得十分重要。

一、幼兒早期閱讀的特征

幼兒階段與學齡階段相比,在教育方式上有所不同。學齡階段采用規范化的、社會化的學校教育方式,以成人文化作為標準,目的在于使兒童逐步融入成人社會;而幼兒早期教育應該以幼兒為本位,符合幼兒的內在天性,滿足幼兒的多樣化的、個性化的需求。幼兒早期閱讀是早期教育的一種重要方式,它是指幼兒在家長、幼兒園老師或其他成人的引導下,以圖畫讀物為主,以看、聽、說有機結合為主要手段,從興趣入手,豐富幼兒的閱讀經驗、提高幼兒閱讀能力的一項學習活動。幼兒早期閱讀應尊重幼兒的生理、心理、思維等發育特征,為幼兒的情感、能力、需要和興趣等提供適宜的、有利的發展環境。幼兒讀物應避免“成人化”傾向,讓幼兒真正在自己的世界中獲得閱讀的樂趣。

科學家研究表明,從人的生理特征及人類生物進化角度分析,人是一種幼態持續的動物。所謂幼態持續,是指人類個體發育中較長時間保持幼年的發育勢頭,它一直持續到性成熟期,甚至今后很長一段時期。幼態持續是實現大腦進化的有效機制。人類腦的發育完善需要6年,即使是在6~23歲之間大腦仍保持發育勢頭,學習能力不斷改善,在性成熟期以后10余年大腦發育仍在進行。①幼態持續狀態使人類個體在出生后較長時期內不斷從父母、家庭和社會文化中獲得使大腦成長和成熟的信息。這樣,使得人類學習、獲取新知識能力的時期甚至可以持續終生。它使得兒童期的某些行為,如游戲、好奇、創造性、探索精神、全身心地愛、歡笑、樂觀、幽默等,延伸到整個人生周期中,保障了社會文化自我再生和自我發展的更為優越的條件,也保障了個人從出生直到衰老在感情上、智力上和創造性上發展的更為優越的條件。②童心、童性和童真,是每一個人的精神家園,是我們安身立命的寄托。童年的心靈、愛好和夢想,是在一個純真的年齡階段形成的,往往可能有形或無形地影響他們成年后的選擇。因此,幼兒早期教育不應該站在成人的視角來破壞、扼殺這種幼態持續特征,以拔苗助長的方式使幼兒過早置身成人社會;而應該真正尊重幼兒身心發展規律,積極呵護這種幼態持續特征,使幼兒的天性得到充分地張揚。③幼兒讀物是幼兒這種幼態持續特征培育、發展的土壤和溫床。因此,它應盡量排斥成人文化的影響,以幼兒為本位,使之成為真正具有兒童趣味的作品。

區別于成人功利性、目的性的審美心理,幼兒具有最純粹的審美特征。幼兒審美心理的獨特性在幼兒讀物中的反映,便是作品應充滿濃郁的幼兒趣味,具體表現以下幾方面:一是稚拙美。幼兒生活經驗不足,卻喜歡用自己有限的經驗來解釋世界;幼兒身體很小,卻認為無所不能。這種矛盾所產生的幼兒想法和行為,充滿了幼兒趣味。稚拙美是幼兒讀物獨有的美,它所展示的是一種質樸的、原始的、有悖于常情常理,卻異常透徹、明凈而又令人驚奇、贊嘆的美。④二是荒誕美。幼兒讀物常采用幻想的形式,對情節、形物、環境等進行大幅度的夸張和變形,違拗常理,荒唐可笑,形成一種新奇、熱鬧、滑稽、怪誕的審美特征。它實際上契合了幼兒的審美意識,滿足了幼兒自由幻想、無拘無束的游戲精神,以及追求新鮮、變化、刺激的審美心理和閱讀趣味。⑤三是游戲美。游戲是幼兒的一種本能需要,喜歡游戲是幼兒的天性。幼兒讀物始終與游戲特有的快樂、自由的愉悅聯系在一起,可以說,就是一種特殊的幼兒游戲。從內容、語言、體式到內在精神,幼兒讀物都應體現一種與幼兒生活密切相關的游戲性。⑥幼兒讀物應通過那些曲折新奇、驚險刺激、魔幻變形、幽默諧趣的內容,使幼兒獲得精神的釋放與陶冶,尋得愉悅與滿足;通過展示自由自在的游戲精神,使之契合幼兒向往自由、自主和獨立的心理;通過一些趣味無窮的變形、魔幻、極度夸張、時空錯位等情節描寫,滿足幼兒喜歡幻想、趣味,追求新鮮、變化、刺激,向往好奇、探險的審美期待。⑦編寫幼兒讀物,一定要符合與關照幼兒的審美心理需求,充分把握幼兒的美學特質——幼兒趣味。

在思維方式上,幼兒思維與成人思維具有顯明的區別,即存在邏輯融合的特征。從邏輯方法上說,幼兒的邏輯是科學邏輯與魔法邏輯的自然融合,既表達存在于現實世界中的因果關系,也表達非真實但邏輯上可能存在的推斷世界;從邏輯導向上說,幼兒的邏輯是情感邏輯與共生邏輯的自然融合,即以情感為邏輯導向,認為萬物都可以交流與會話;從邏輯形式上說,幼兒的邏輯是行為邏輯與形象邏輯的自然融合,即幼兒通過生動形象的畫面和鮮活具體的語言,以及具體的感知運動來理解與思考。⑧編寫幼兒讀物,應遵循幼兒的思維邏輯特征,激發幼兒的創造性思維,引導幼兒向善的價值追求,倡導體驗式的感知方式。

二、當前幼兒讀物中的“成人化”傾向分析

通常,在幼兒讀物的創作活動中,成人占據主導地位。編撰者有時是基于成人的標準,根據成人的視角、觀念、意識、文化等來編寫幼兒讀物的;而不是以幼兒為本位,創作出真正符合幼兒接受程度和接受趣味的作品。伴隨著人類對自身認識的深入,人們逐漸認識到,童年是社會構成的一部分,兒童是與成人具有同等地位的積極社會主體。他們像成人一樣,擁有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因此,應將兒童視為積極的社會行動者和他們自己生活的“專家”。⑨然而,受傳統觀念影響,仍“以為小兒者大人之具體而微者也”,⑩忽視了兒童的主體地位。如果從幼兒主體性角度來審視我國當前的幼兒讀物,就會發現,大量幼兒讀物帶有明顯的“成人化”傾向。這種傾向的影響輕則使幼兒讀物不為幼兒接受、喜愛,重則可能不利于幼兒的健康成長。

一是教化味道太濃厚。早在20世紀20年代,周作人就曾對幼兒讀物中存在的道德教化傾向進行了激烈的批評。這類讀物將幼兒“當作縮小的成人,拿‘圣經賢傳盡量的灌下去”,“在詩歌里鼓吹合群,在故事里提倡愛國”。{11}“一首歌謠也還不讓好好的唱,一定要撒上什么應愛國保種的胡椒末”。{12}他極力“反對把一時的政治意見注入到幼稚的頭腦里去”,稱這類讀物為“衛道的‘兒童殺戮”;傅斯年更指斥為“乘小孩們腦力柔弱沒有主意的時候,用各種手段牢籠他們,使變成他的嘍啰,這實在是詐欺與誘拐,與老鴇之教練幼妓何異”。{13}遺憾的是,時至今日,幼兒讀物仍充斥這種道德教化,總希望“片詞只字里都含有一種作用、智識與教訓”。{12}文學的教育作用是文學的一種普遍性功能,幼兒讀物也具備一定的教育作用。但不能過于強調幼兒讀物的教育功能,更不能將幼兒讀物視為教育的輔助手段,因為那樣會使幼兒讀物脫離幼兒閱讀的樂趣。{14}從心理接受的角度而言,如果幼兒讀物教育味太濃,總是使人意識到自己是一個不懂事的孩子,可能會傷害幼兒的自尊心。{15}而且,幼兒讀物是通過對幼兒潛移默化的思想啟迪與心靈碰撞來實現教育作用的,而非直接灌輸。即便有所寓意,“須得如做果汁冰酪一樣,要把果子味混透在酪里,決不可只把一塊果子皮放在上面就算了事”。{16}一些幼兒讀物試圖借助閱讀,告誡小孩該干什么、不該干什么,塑造出成人社會所需要的“理想”的人來。殊不知,人的觀念意識應從社會中觀察、思考、實踐中習得,而不能在幼兒心智不健全的時候,將這些觀念全盤灌輸進去。這樣一則難以獲得實際效果,二則使他們即便成年也失去自主的判斷。顯然,這類帶有道德教化色彩的讀物忽視幼兒的主體地位,不但難以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而且簡直是荼毒幼兒,流弊無窮。

二是幼兒審美趣味的缺失。幼兒讀物的創作主體是成人,而接受主體是幼兒,因而它的創作活動是“成人與兒童在審美領域的生命交流”,是“成人的與兒童的兩種審美意識的融合與協調?!眥17}作為創作主體的成人與作為接受主體的幼兒,孰重孰輕?當然應該以后者為本位。成人應該充分尊重、了解幼兒的審美感覺,創作出真正符合幼兒的審美需要,最為幼兒喜愛的作品。然而,由于成人與幼兒之間存在著由情感、性格等心理發展水平及閱歷的差異所造成的審美意識落差,兩者實際上很難做到融合與協調。{18}成人往往習慣于或受限于自己的審美心理,即便他們“故意做出小孩子似的癡呆的態度”來說話,“小孩子卻是直覺地不接受了”,{19}所創作出來的仍是“成人化”的幼兒讀物。由于缺乏對幼兒審美趣味的理解,所創作出來的作品往往平淡、乏味,缺乏起碼的童趣。它們只是簡單地將書主中主角設計成幼兒,或置換為卡通化形象,然而其情節、對話、思維等,仍是一種成人的視角。好的幼兒讀物應該是根據幼兒的審美趣味來編寫的,其創作者應該是一個“永久的孩子”,“和兒童的心思相親近”,{20}始終童心未泯,保持赤子之心,這樣的作品才有可能親近幼兒,受幼兒喜愛。

三是內容平庸,見解庸俗。幼兒讀物不需要高明、深刻的思想,但它必須趣味性很濃,可以激發幼兒想象力和創造力,有助于培育其純潔的心靈。照常理而言,成人的眼界肯定高于幼兒。然而,受教育、環境等習染,幼兒讀物可能會將成人一些庸俗甚至錯誤的觀點傳播給幼兒。例如,《黑貓警長》是一部產生于20世紀80年代的作品,長期以來深受兒童的喜愛,然而書中存在諸多思想、觀念方面的錯誤:一是充斥血惺、暴力、恐怖的場景,如食猴鷹捕掠小動物、吃貓鼠吸食白貓班長、雌螳螂吞食雄螳螂等。二是存在一些錯誤的觀念意識,如“一只耳”與黑貓警長正邪不兩立,帶有明顯的意識形態色彩;黑貓警長高大完美、無所不能,帶有個人崇拜傾向;此外,“一只耳”以綽號命名,角色標簽化,也會誤導幼兒。再如,當前許多幼兒讀物中充斥一些《三字經》《弟子規》之類的所謂國學教育內容,不但佶屈聱牙、枯燥乏味,不符合幼兒的活動特點,而且在內容上也沒有加以過濾、篩選、加工與再創造,將諸如“親有疾,藥先嘗”、“不關己,莫閑管”、“父母責,須順承”等陳腐落后的觀念向沒有鑒別力的幼兒傳授,豈不是誤人子弟、貽害無窮?

三、“純凈”的幼兒讀物的基本特征

幼兒處于人生純潔的起點,他們是在生命力的自由活動中獲得單純的情感愉悅的。優秀的幼兒讀物,應符合幼兒的真切感知方式,超越成人可能隱藏謬誤的“常理”,展示幼兒的純凈眼光和心靈詩化了的世界。{21}它應當“具有秋空霽月一樣的澄明”,“具有晶球寶玉一樣的瑩澈”。{22}創作者應該通過幼兒讀物,創造出一個獨特的、能使幼兒“感到趣味,感到自由,感到如魚得水般地身心愉悅的世界”。幼兒讀物要營造這樣一個世界,就必須以幼兒為基礎、為前提,而不能用成人社會的原則無情地剝奪幼兒的樂趣,不能用成人的價值觀念摧毀幼兒懵懂卻純凈的心靈。{15}只有剔除成人化“雜質”,才能進而追求“純凈”的幼兒讀物。簡而言之,“純凈”的幼兒讀物應該是完全符合幼兒身心發展以及心理、思維、認知特征,回歸于真、善、美的作品。

所謂“真”,即“純真”的意思。幼兒讀物之“純真”源于幼兒獨特的“純情”?!皟和媲橹?,正如在山泉水。其在文學上所表達的,惟歡娛喜悅之強烈情感,自然流瀉于外……所謂愛戀、貪婪、妒忌、患得患失諸種情感,不稍夾雜?!眥23}具體來說,幼兒讀物應構建相對獨立、與現實有一定距離的完美的童話世界。這個童話世界往往單純明凈,充滿陽光,以類似“正義戰勝邪惡”的完美結局,讓未涉世的幼兒對未來充滿信念和希望,給他們直面生活的勇氣,并感受到一種正能量。關于幼兒讀物是否應該有悲劇性情節,目前尚在爭議。對于3~6歲這一年齡階段的幼兒來說,美好事物或生命的死亡、消失等,還是難以接受、面對或解釋的話題。悲劇往往太過沉重,幼兒辨別和思考能力不足,還不足以擔負。{24}以安徒生童話為例,《賣火柴的小女孩》《紅鞋子》這類批判性、諷刺性、悲劇性童話,還不太適宜幼兒閱讀。而《海的女兒》雖結局悲壯凄美,但最終小人魚升入天國,獲得不朽靈魂,這樣幼兒方能理解與接受。最近,出現了一種“黑暗童話”,它們完全顛覆傳統經典童話的故事情節,轉而將人性之惡赤裸裸地暴露在孩子面前。如《一只丑小鴨的悲劇》講述一只丑小鴨堅信自己是一只天鵝,不聽媽媽的勸告離家出走,最終卻變成餐桌上的佳肴。{25}這類“黑暗童話”號稱給孩子打社會黑暗、人性陰險的“心理預防針”,但對于尚處于啟蒙時期的幼兒來說,只會讓其幼小脆弱的心靈陡增恐懼與不安,會傷害他們美好的認知能力,摧毀他們溫馨、美好的價值觀。

所謂“善”,即“至善”,是指人類一些普遍的道德、價值觀念。著名兒童文學家埃里?!P斯特納認為,應讓兒童“對良知、榜樣、家庭、友誼、自由、懷念、想象、幸福與幽默……的價值有所了解”,對人類持有信心,這樣才能對兒童有所幫助。{26}幼兒讀物可以為幼兒提供價值了解的途徑。例如,《小熊維尼經典睡前故事》營造了一個和諧、安寧、溫馨而沒有邪惡、兇殺、暴力、恐怖的環境。正如該書推介詞所言,“維尼的故事像蜜糖,又甜又香;小豬的故事像精靈,清新迷人;跳跳虎的故事像天使,快樂勇敢;小豆的故事像云彩,純美溫暖;瑞比的故事像花朵,美麗燦爛;屹耳的故事像微風,寧靜舒緩”。{27}兒童就是在這樣輕松愉快的閱讀中,學會了勇敢、責任、包容、誠實、善良、友愛、同情等,于潛移默化中,培育了兒童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格。幼兒讀物也可以承擔教育的職能,但應偏重于引導,而不是居高臨下的教訓。例如,由美國“行為教育之父”斯坦·博丹等編撰的“貝貝熊系列”是一套有關兒童行為教育的叢書。故事圍繞貝貝熊一家展開,針對熊哥哥、熊妹妹存在的啃指甲、怕黑、做噩夢、懶惰、不愿完成作業、亂花錢、見啥要啥、迷戀電視、不會與他人相處、愛吃零食、愛逞能等問題或缺點,熊爸爸和熊媽媽總是試圖努力了解孩子們的感受,用他們容易接受的方式去引導。在具體的生活場景中,熊小弟或熊小妹通過觀察、體驗,自己意識到該干什么,或不該干什么。這種教育方式蘊藏著人類的智慧和愛心,是一種以人為本、崇尚平等的行為教育理念,且給人以輕松自由的精神空間。{28}

所謂“美”,即“唯美”,就是要通過幼兒讀物讓幼兒得到一種美的熏陶,提高他們對美的感知、欣賞、創造的能力,培養他們自由的天性,促進他們個性的和諧發展。為發掘、體現這種“美”,這就要求幼兒讀物的創作者最大可能還原并貼近幼兒的心理活動與思維模式,帶著幼兒一樣的新奇的眼光來觀察這個世界。幼兒讀物的這種“美”,體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自然之美。幼兒讀物應“順應自然,助長發達,使各期之兒童得保其自然之本相?!眥29}好的幼兒讀物應自然流露,沒有人工斧鑿雕飾痕跡。二是感官之美。幼兒讀物應注重以形象的、具體的美使幼兒獲得感官上的愉悅?!昂贸缘臇|西,美麗的花和寶石,風景的美,顏色和聲音,濃郁的香味,都是可以滿足兒童們的感官印象的渴望?!眥30}幼兒讀物應注重以直觀的形象、和諧的韻律刺激幼兒的感官,吸引他們的注意力。三是奇幻之美。幼兒具有“萬物皆有靈”的泛靈觀念,故而鳥能語、獸能言;幼兒不懂得事物的內在聯系,以“想當然”的前因后果觀念,用自己有限的感知對各種事物作出解釋,故而“公雞可以生出大鴨蛋”、“白云可以用來洗澡”等。其最高境界是“有意味‘沒有意思”,即合乎幼兒想象需要,通過空靈的幻想與快活的嬉笑,專以天真而奇妙的“沒有意思”來娛樂幼兒。{31}四是諧趣之美。趣味是吸引幼兒的重要前提。幼兒讀物應將趣味作為創作的宗旨,順應并滿足以及培養并指導幼兒之本能的興趣與趣味,或喚起以前沒有的新的興趣與趣味。好的幼兒讀物往往童趣盎然,如滑稽可笑的形象、新奇驚險的情節、幽默逗笑的語言等,讓幼兒身心愉悅,從中獲得啟益。

注釋:

①萬選才,楊天祝,徐承燾.現代神經生物學[M].北京:北京醫科大學、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聯合出版社,1999:18.

②楊寧.人類行為的幼態持續——兼論游戲的本質與意義[J].學前教育研究,2001,(3).

③楊寧,薛常明.論基于童年文化特征的幼兒教育[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5).

④劉鵬.淺談幼兒文學的美學特征[J].大同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2).

⑤趙學菊.童話的荒誕與幼兒的審美[J].兒童發展與教育,2006,(7-8).

⑥方衛平.“玩”的文學:幼兒文學的游戲性[J].學前教育研究,2012,(6).

⑦秦曉春.游戲精神:兒童文學的審美特征[J].桂林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9,(3).

⑧張玉敏,李曉燕.基于幼兒偏好文本“童話”對幼兒思維特征的推斷[J].學前教育研究,2013,(4).

⑨席小莉,袁愛玲.“兒童作為研究者”的興起與發展[J].學前教育研究,2013,(4).

⑩{11}周作人.兒童研究導言[A].周作人著,劉緒源輯箋.周作人論兒童文學[C].北京:海豚出版社,2012:38,122.

{12}周作人.讀《各省童謠集》[A].周作人著,劉緒源輯箋.周作人論兒童文學[C].北京:海豚出版社,2012:202.

{13}{16}周作人.關于兒童的書[A].周作人著,鐘叔河編.知堂書話(上)[C].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41-43,184-186.

{14}姚炎嫣.再論兒童文學中的審美意識[J].池州師專學報,2007,(2).

{15}王富仁.把兒童世界還給兒童[J].讀書,2000,(6).

{17}蔣風.兒童文學原理[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47.

{18}肖育林.試論幼兒文學的美學特征[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2,(9).

{19}周作人.小孩的反感[A].周作人著,鐘叔河編.知堂書話(上)[C].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349.

{20}周作人.王爾德童話[A].周作人著,劉緒源輯箋.周作人論兒童文學[C].北京:海豚出版社,2012:398.

{21}王川縱.論幼兒文學的美育特征[J].廈門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4).

{22}郭沫若.兒童文學之管見:1913-1949兒童文學論文選集[M].北京:少年兒童出版社,1962:35.

{23}張圣瑜.兒童文學研究[M].北京:商務印書館,1928:20-21.

{24}別讓黑童話“黑”了童年[EB/OL].http://news.163.com/

13/0826/05/976B3F9N00014AEE.html?f=jsearch 2013-08-26.

{25}王姣.中國經典童話收錄“黑暗童話”,引發內地教育觀思考[EB/OL].http://roll.sohu.com/20130804/n383331518.shtml

{26}文靈芝,王艷.論兒童文學中的教育功能[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0,(1).

{27}美國迪士尼公司.給孩子一個甜甜的夢:小熊維尼睡前經典故事[M].童趣出版有限公司編譯,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9.

{28}貝貝熊系列叢書“內容推薦”[EB/OL].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9201235.2015-04-21.

{29}周作人.童話略論[A].周作人著,劉緒源輯箋.周作人論兒童文學[C].北京:海豚出版社,2012:28.

{30}陳伯吹.兒童故事研究[M].北京:北新書局,1932:30-33.

{31}周作人.阿麗思漫游奇境記[A].周作人著,劉緒源輯箋.周作人論兒童文學[C].北京:海豚出版社,2012:140-142.

猜你喜歡
周作人讀物成人
乾榮子對周作人創作之影響考察
工會干部案頭讀物推薦
工會干部案頭 讀物推薦
成人不自在
周作人之死
對外漢語分級讀物的幾個重要問題
紙質讀物的困境與出路
Un rite de passage
周作人住在后面
周作人、魯迅與李慈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