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如何寫數學“教后記”

2015-05-30 07:13龍錦華
新課程學習·上 2015年4期
關鍵詞:后記計算方法周長

龍錦華

數學“教后記”是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結束后對教學活動的反思和總結,它記錄的是數學課堂中的經驗和教訓。寫數學“教后記”是數學教師課堂教學自我反饋的一種好形式,它可以及時總結教學的得與失,找出教學實踐中的成功與不足,不斷完善自身課堂教學藝術。

如何才能寫好數學“教后記”,本人認為可以這樣做:

一、記課堂的精彩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常出現這樣的情況,有時學生在課堂上會提出獨到的見解和有創意的問題,迸發出“創新的火花”,給課堂增添異彩;有時學生對問題的分析理解甚至優于教師預先設想的方案。

記得在教學“34-8=?”時,我先讓學生小組合作、動手擺小棒,找一找算法。當學生匯報自己的想法后,我在黑板上寫出以下幾種算法:(1)34-8=26。想:把34分成20和14,先算14-8=6,再算20+6=26。(2)34-8=26。想:把34分成24和10,先算10-8=2,再算24+2=26。(3)34-8=26。想:把34分成30和4,先算8-4=4,再算30-4=26。我剛剛把第三種想法寫完,大部分學生都說:“第三種想法是錯的?!蔽易约赫J真一看,也怔住了。這到底對不對呢?這時,剛才匯報第三種想法的學生站起來大聲說:“老師,我認為我的想法是正確的。我是這樣想的:先計算8-4=4,意思是說34的個位上4減去8還不夠減,還差4,所以就從30里面再減去4,結果還剩26?!彼脑捯徽f完,教室里立刻響起雷鳴般的掌聲,而我自己也為備課中的疏忽感到慚愧,只好將它寫到教后記里,以此來勉勵自己??梢妼W生這些難能可貴的見解將是對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完善,它可以拓寬教師的教學思路,提高我們的教育教學水平。

二、記同事的智慧

我所在的數學學科組是一個團結、睿智的團隊。有“市數學學科帶頭人”“縣級數學教學骨干”等優秀的同事,在工作中,與他們交流溝通常讓我有意外的收獲,他們經常為我指點迷津,幫助我成長。

記得在一次教學加法的簡便計算后,我回到辦公室就向同事們提出了這樣的問題:“1+2+3+4…+98+99+100=?”,同事們個個都積極參與,各自說出各自的想法,其中他們的幾種想法,我在教學時學生也想出來了,可就在我認為沒有更好的想法時,有一個同事笑著說:“還有一種想法,你也許沒想到吧?”是真的嗎?我狐疑地看著這位同事的解法:

運用梯形的面積公式得:(l+100)×100÷2=5050,??!真是好方法呀,真是“三人行,必有人師焉!”

三、記備課的誤區

備課是課堂教學的起點和基礎,是決定課堂教學質量高低的重要一環。我一直都堅持“不上無準備的課”,但課堂有時也會出現無準備的事,讓我有點束手無策,只能在下節課去完善和彌補。

“8加幾”內容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學習,進一步鞏固“湊十法”。由于在前一節課中已經重點講授了“9加幾”的計算方法,學生也初步掌握了“湊十法”,所以教學這節課,我在備課時就認為可以采取學生自己操作、探索、小組交流的形式,體會“8加幾”的多種計算方法,再通過練習進一步獨立學會7加幾、6加幾、5加幾的計算方法,這樣應該可以節約教學時間,而且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墒窃诮虒W實踐中我才發現,我課前沒能對“9加幾”的計算方法進行鞏固和強化,課堂中我直接放手讓學生自己合作完成,學習場面很是熱鬧,但學生對“湊十法”并不理解也不能很好運用,同時因為教學內容過多,給大多數學生造成學習上的困難,大大降低了學習的效率。

四、記教學再設計

一節課下來,靜心沉思,教法上有哪些創新、知識點上有什么發現、組織教學方面有何新招、啟迪是否得當、訓練是否到位等等。及時記下這些得失,并進行必要的歸類與取舍,寫出“再教設計”,這樣可以做到揚長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境界和高度。

如我在教學“周長的認識”時,首先我通過螞蟻爬樹葉的情境讓學生看螞蟻爬過樹葉一周的長度,通過對“一周”的強調初現周長概念。學生通過比、畫、量、描幾種圖形的周長,感受到周長都是沿著圖形的“邊線”進行的,也讓學生在這些活動中充分感受“封閉平面圖形”“一周”“長度”這三個關鍵詞,可是讓學生說一說周長的概念時,很多學生沒能表達清楚。原來在課堂上很多學生對我提供的“螞蟻爬樹葉”教學情境不感興趣,動手操作中不能主動參與到活動中,課后我及時反思,重新設計了“豬八戒和孫悟空沿蟠桃園走一圈比一比誰走的遠?”的情境,接著還是讓學生進行比比、畫、量、描等活動,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比上節課有了很大的提高。

數學課堂教學的創新不是一兩天的事,它是常思常想、常想常新的。作為一名數學教師,我們要善于捕捉靈感的火花,堅持以記促思,以思促教,長期積累,努力做到在教學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最終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獲。

參考文獻:

[1]靳玉樂.反思教學[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03:98-115.

[2]熊川武.反思性教學[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猜你喜歡
后記計算方法周長
浮力計算方法匯集
巧求周長
巧求周長
巧算周長
后記
隨機振動試驗包絡計算方法
不同應變率比值計算方法在甲狀腺惡性腫瘤診斷中的應用
周長小診所
后記
一種伺服機構剛度計算方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