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小學數學課堂中的德育

2015-05-30 14:57李書濱
新課程學習·上 2015年4期

李書濱

摘 要:德育在當前教學中占據著至關重要的位置,它的教學方針是使學生成為有道德、有文化、有思想、有紀律的接班人。作為基礎科目的數學當然也不例外。那么,在數學教學中應當怎樣對學生滲透德育呢?基于教學經驗總結了一些方法,獲得了不錯的成效,在此與工作在教學一線的教師分享,權當拋磚引玉之用。

關鍵詞:優良品質;數學課本;德育素材

一、用老師良好的道德品質促使學生養成優良品質

老師在授課過程中應當盡可能發揮自身指導作用及模范作用。老師不但需言傳,更需身教,做到教書育人,為人師表,以自身的模范行為及良好的道德情操來感化學生,用真摯的語言教化學生,用賞識的目光激勵學生。老師的一舉一動、待人處事時時刻刻在影響著學生,此影響力非常大。因此,作為為人師表的我們,更需謹言慎行,做好學生的榜樣,唯有如此,我們才可以達成數學教學中實行德育的目標。

比如:在上每一堂數學課時,我認真備好課,做好課件,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更積極地融入課堂教學中。如此,學生不但能夠快樂地學習,而且在心里還會對老師產生一種敬重佩服之情,同時還從老師行為上領悟到責任感,如此對學生以后的學習和工作都有幫助。處處做好學生的榜樣,以自身的道德品質及行為感化學生,使學生受到耳濡目染的教育。老師以身作則是一種強大的教育力量。

二、用心挖掘數學課本中的德育素材

在小學數學課本中,德育內容沒有擺在明顯的位置,它需要老師不斷深入研究課本,用心挖掘課本中存有的德育素材,將德育滲透在對知識的剖析中。

例如:在講“圓周率”這一知識時,我對學生說:“圓周率是我國一位偉大的數學家及天文學家祖沖之計算出來的,他亦是世界上最先把圓周率的值計算最精確的人。同時,我陳述了祖沖之在探求數學路上的感人故事,如此不但能夠引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進而讓他們認知到,自己身為祖國的接班人也有為國家建設做奉獻的責任感,促使他們更加發奮學習。這個知識點不但可以讓學生學到相關的小數知識,而且還培養了學生不怕困難、刻苦鉆研的精神,進而使他們在將來的學習中更加自信、更加奮發向上。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老師需在自身的言傳身教及耳濡目染中對學生滲透德育,促進學生全面健康地成長。

參考文獻:

張翠.“數與代數”部分概念和符號的歷史探源[D].首都師范大學,2009.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