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強數學實踐活動提升學生數學能力

2015-05-30 18:29鐘華和
新課程學習·上 2015年4期
關鍵詞:動手數學知識交流

鐘華和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學生對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與方法的真正理解和掌握,以及提高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都是在數學實踐活動中獲得的。因此教師應盡量讓學生在數學課堂教學實踐中學會學習、領會知識、提升數學能力。

一、重視生活實踐,增強應用數學能力

擔任數學科教學的老師都有這樣的感覺,學生解應用題的能力很差,學生一看到應用題就頭疼,不知如何下手,這種現象在農村小學更為突出,而在平常的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往往只重視知識的傳授,不重視學生的實際生活體驗,造成學生只會機械掌握數學知識,卻不會把知識應用于解決實際問題。在只重視知識教育的理念下培養出來的學生不善于用數學的眼光去思考實際生活中的一些問題。所以當遇到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時,有些學生就不容易理解,有畏難情緒,久而久之,對數學學習也就失去了興趣?!读x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要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進行教學。要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數學教學效果,教師就要鼓勵學生用心觀察生活,積極參加生活實踐活動,充分利用當地資源,組織學生通過調查和實際測量等實踐活動,將數學知識和學生生活實際有機地聯系起來,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切入,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深入探究,讓學生意識到能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問題,從而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加強動手操作,提高學生探究能力

小學生的思維特點是由具體形象思維逐步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的,而這種抽象邏輯思維還帶有很強的具體形象性。所以教學中讓學生通過親自動手操作,可以順利地將生活中抽象的數學知識轉化成具體形象事物,學生在不斷地探究活動中了解問題產生和解決的過程,這樣既能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力、注意力、豐富的想象力和探究能力,又能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例如,我在教學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時,讓學生動手操作,通過“剪—拼—想—結論—驗證”等教學環節,給學生提供動手操作的機會,通過學生的實踐活動,使數學問題變抽象為形象,化難為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體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提高了數學探究能力。

三、重視合作交流,提高學生表達能力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痹谛W數學教學中,教師不僅僅要讓學生單純地學會做數學題,更重要的是要為學生創設交流情境,讓學生在數學交流中,提高合作意識,增強表達能力。例如:在教學“正方體與長方體的認識”時,我讓學生觀察自己事先準備好的長方體,看一看它有哪些特征,同桌之間先說一說,然后指名回答,相互補充。讓學生在交流討論中既正確認識了長方體和正方體,又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思維方式與過程,增強合作意識,提高口頭表達能力,從而真正使每個學生在數學上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

四、重視情景模擬,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

學生的知識是后天慢慢積累的。很多學生不會應用數學是因為不理解題目的意思。為了提高學生對問題的理解能力,教師要盡可能創造機會組織數學模擬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模擬活動中學習數學,學會合作,在活動中引導學生充分利用課本的知識參加數學趣味活動以提高自身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比如在教學“人民幣面值”的時候,我讓學生模擬了商店營業場面:四個小朋友買同樣的一個冰淇淋,在付款時小華給一張面值人民幣,小麗給五張面值人民幣,小雙給十張面值人民幣,最終他們都買到了一個冰淇淋。這樣模擬的生活情景貼近生活實際,學生的學習熱情也高漲起來,接下來大家相互合作、相互探討,根據生活中已有的經驗,最終得出結論:人民幣面值不同付款方式就不一樣,但結果是相同的。小華給一張五元,小麗給五張一元,小雙給十張五角。實踐證明,這樣的模擬實踐,使學生把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踐中,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

總之,教師要重視數學綜合實踐課的教學,在教學實踐中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在數學實踐活動課中增強動手操作、合作交流、應用數學的能力,從而增強教育教學效果。

猜你喜歡
動手數學知識交流
我也來動手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強交流溝通 相互學習借鑒
節拍器上的數學知識
周櫻 兩岸交流需要更多“對畫”
動手吧,把水“洗”干凈!
動手畫一畫
如何將數學知識生活化
動手演示找錯因
讓學生在生活中探索數學知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