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低年級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淺談

2015-05-30 18:29李文婕
新課程學習·上 2015年4期
關鍵詞:生活化情境生活

李文婕

隨著新課程改革教學方法的提出,對于教育教學活動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尤其是小學初等教育階段的教學,更是受到了更多的關注。小學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小學數學教學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學生的思維活躍性,讓學生從生活經驗出發,感受數學。本文就針對低年級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這一問題,談一談筆者的想法。

生活化的教學自提出以來,就成為各級教育者都十分欣賞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形式摒棄了傳統教學中學習和實踐分開來的教育形式,將“生活實際”與“理論知識”完美結合,不僅對于學生的成績提高十分有利,更是對學生的人格完善起著重要影響。本文就根據筆者有限的教學經驗淺要談一談如何讓生活化教學在小學低年級課堂上煥發光彩。

一、創設生活化情境

數學學習過程中,有很多問題其實是可以利用情境的創設使得課堂的活性變得更加積極。這就需要教師要在合理的知識傳授的基礎上,進行生活化情境創設的配合。尤其是針對小學低年級學生來說,抽象理論認知能力比較差,生活化場景的使用,可以將難以理解的知識與實際的生活相聯系,對于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十分有利。比如在“識數”的時候,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自由說一說自己知道的生活中存在數字的地方。用這樣的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采取生活化的導課方式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注意力集中時間非常短,很容易偏離教學主題,這就使得導課成為教學過程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精彩的導課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充滿好奇心和求知欲,讓學生能在課堂上主動地提出問題,主動地尋求問題的答案,從而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通過教師有創新形式的導課過程,教師就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其自主地進行學習和感悟。針對低年級小學生這個特殊的群體,教師就可以采取“游戲式導課”或者是“小組競爭式導課”等等適合這一年齡階段的學生并聯系生活的導課形式。

傳統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注重學生知識的運用和成績的提高,沒有意識到教學過程的完整性和靈活性,讓學生只是通過大量的做題來鞏固已學的知識,而不是真正地讓學生感受到知識的魅力。這就使得教育喪失了原本的鮮活性和生活性,變成了壓迫式的教和受壓迫的學,讓教學效率大大降低,失去了教育的真正意義。因此,在教育中加入生活化的教學理念,讓學生充分意識到學習和實際的聯系作用,將所學運用到生活中,才是教育活性的最好展示。

參考文獻:

周闖.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淺談[J].考試周刊,2013(81).

猜你喜歡
生活化情境生活
情境引領追問促深
初中生活化寫作教學實踐
不同情境中的水
如何讓數學教學生活化
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初探
如何將數學知識生活化
護患情境會話
漫生活?閱快樂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生活感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