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孔融讓梨”試析成人對習慣養成的內隱作用

2015-05-30 21:51周曉明
新課程學習·上 2015年4期
關鍵詞:孔融讓梨成功人士橘子

周曉明

現代的孩子們很少有兄弟姐妹,不會自己產生謙讓的情感。而且謙讓是需要一個人為別人著想,放棄自己的需求,又不圖別人回報的善良行為。一下子要求孩子達到這么高的水平,也是不可能的。因為孩子的特點是以自我為中心,他們不能較好地觀察到別人的需求,更沒有足夠的自覺性忍痛割愛、不計回報。孩子喜歡謙讓是因為他們期待著大人的嘉許和獎勵,而現代的家長也確實會給出嘉許和獎勵,可是同齡伙伴就不會這樣了。有研究發現,孩子學會純粹的謙讓大約需要十幾年的時間,經歷六個階段的發展。而這個歷程的轉變即使是有些成人也不能做到。

【案例聚焦】

一次開半日活動,關系很好的琪×媽媽和涵×媽媽聚到了一起。這天,餐桌上擺著橘子,吃點心的時候,琪×雙手抓了最大的一個橘子,涵×也想拿大的,可是她眼睛看了一下媽媽,就縮回去拿小的了。這時,涵×媽媽夸涵×真懂事,琪×媽媽反而不好意思了,搶過琪×的大橘子說:“你怎么一點都不懂謙讓呢?你看,涵×把大的橘子讓給你,瞧人家多懂事,你把大橘子讓給涵×吧?!辩鳌琳f什么也不肯,最后大哭了起來。

涵×回家后,對媽媽說:“今天我表現很好,我把大橘子讓給琪×了,你能表揚我嗎?”媽媽說:“怎么表揚你呢?”涵×說:“你給我買點東西吃吧?!焙翄寢尵徒o涵×買了東西吃。

涵×媽媽后來和其他媽媽在網上聊起了“讓橘子風波”。家長的反響比較激烈。有的說“孔融讓梨”是教育孩子學會虛假;有的說孩子慢慢會理解謙讓的;有的說與其教孩子虛偽地謙讓還不如讓孩子大膽爭取。

一、遭受顛覆的“讓梨”教育

中國傳統的謙讓教育,在獨二代的身上進行得已經變味。成人一邊和寶寶講述這個故事,一邊要求寶寶把食物先給大人??墒菍殞氉隽撕?,成人也不會真的吃,轉眼又給了孩子。這種教育使得孩子沒有真正建立起謙讓的品質,反而學會了虛偽和撒謊。正如上述案例中的涵×一樣,謙讓是為了媽媽能給自己買更好的東西。

無獨有偶,和“中國式讓梨”有得一拼的“美國式分蘋果”,更讓傳統的謙讓教育大受挑戰。

據說,美國一位心理學家讓社會成功人士和監獄服刑犯人分別追憶母親的早期教育對他們的影響。一位犯人說:小時候,母親拿來一籃子蘋果,他心中想要又紅又大的,但弟弟搶先說要了,媽媽板著臉生氣地說:“小孩子怎么不懂得謙讓!”于是這位犯人說:“媽,我要那個又小又青的蘋果?!眿寢尡頁P了他,并給他又紅又大的蘋果作為獎勵。因此他自小就學會了撒謊,長大以后走上了犯罪道路。另一位在美國白宮工作的成功人士家中也有三個兄弟。媽媽拿來一籃子蘋果說:“我家后花園有三塊草地,你們三兄弟去花園修剪草坪,誰修剪得又快又好,媽媽就把這個又紅又大的蘋果給他?!边@位成功人士從這件事認識到一個人要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一定要靠自己的實力和奮斗。

有些現代意識的家長,開始對中國傳統式的“讓梨”教育開始質疑:教育孩子謙讓是錯誤的,培養競爭意識才是正確的。

二、正確看待的“讓梨”教育

如果站在兒童的發展眼光上看,“讓梨教育”和“分蘋果教育”都只是客觀的教育素材,不存在誰高明,誰不高明的問題。也不能一概定論哪個故事教育出來的人會走上歧途和正途。

如果仔細推敲,“分蘋果教育”與主人公后來的成功結果之間并不存在必然聯系。兄弟三個人,能力和認知經驗都不在同一水平,衡量做得好和不好的標準也不能一概而論,如果要用同一個標準來衡量兄弟間的成果,也并不公平。如果一味地競爭,孩子的親情、協助、同情、諒解的品質,都在殘酷的競爭下給磨滅掉了。

中國千年來熟讀“融四歲,能讓梨”的小小受教育者們,也并不一個個都會變得虛偽。中國也正因為講究親情和睦、兄弟謙讓的團結友愛精神,才能使華夏五千年的文明屹立不倒,才能經受一次又一次的磨難。

目前,獨二代孩子出現的“孔融讓梨”現象實際上已經脫離了當時的生活情境,孩子們沒有兄弟姐妹,在家唯我獨尊。當孩子表現出謙讓的行為,成人很高興,反而會將大的好的獎勵給孩子。孩子的謙讓教育其實是一種拐著彎兒的“獲得教育”。

培養孩子謙讓的習慣,成人要適得其法,遵循孩子的年齡特點與心理水平,才能使孩子真正體驗到謙讓的意義,真正從內心做到謙讓。

三、需要改進的“讓梨教育”

隨著獨二代子女數量的增加,教育也面臨了時代的挑戰?!白尷娼逃痹谶@種背景下,也需要改進,需要融會貫通地實施。

成人在培養孩子謙讓的時候可以試著這樣做:

*干脆把“梨”吃了。與其讓孩子得到實惠而形成虛假的心理,還不如成人真正把梨吃了。讓孩子在心理上真正得到一次考驗。而不是將謙讓作為誘惑的行為。

*可以先從分享開始。與其讓孩子做不符年齡的放棄,不如讓孩子學會利益均分,使他們體驗到成果可以大家分享,人人有份。

*在同伴中鍛煉。孩子之間的交往完全平等,誰也不會有太高的謙讓水平,就沒有誰讓著誰的現象。孩子的交往與磨合是他們提高謙讓水平的機會。

*無論動機,給予表揚。孩子能表現出謙讓的行為,即使想獲得表揚,也應該給予肯定和鼓勵。因為一種習慣行為的養成,都離不開鼓勵和表揚。孩子都有一個從外在行為轉化為內在行為的發展變化過程。所以,孩子謙讓了,成人還是要表揚。

猜你喜歡
孔融讓梨成功人士橘子
孔融讓梨
橘子沉浮記
漂浮的橘子
孔融讓梨
成功人士的就寢習慣
孔融讓梨
孔融讓梨
橘子的自述
分橘子
成功人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