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領導干部心理問題的癥狀、癥結及正解

2015-06-23 06:18劉淑英王垚
長春市委黨校學報 2015年2期
關鍵詞:領導干部制度

文/劉淑英 王垚

責任編輯 解梅娟

領導干部是一個特殊的職業群體,他們不但要面對普通人生活中所必然經歷的種種煩惱,也要承受這份特殊職業所帶來的壓力。仕途的路不好走但又必須走下去,外表風光、衣食無憂、令人艷羨的職業背后,他們的心里卻承載了太多的酸甜苦辣,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日見增多,這些不良心理從個人角度來講,影響了自身的身心健康與職業發展,從組織角度來講,也影響了黨和政府的形象。因此,研究領導干部的心理問題十分重要。

一、領導干部心理問題的癥狀

一是領導干部患焦慮、抑郁心理疾病的比例攀升。根據中國公務員心理健康網的調查,在調查人群中,有34.5%的人們不同程度地存在抑郁傾向,其中重度占3.46%,中度占9.9%,輕度占21.3%。而且在近年來頻頻發生的官員自殺事件中,雖然會引發公眾對于事件背后是否隱藏腐敗問題的猜想,但事后的調查表明,大多數以自殺來結束生命的官員是因為心理健康出了問題,其中很多患有抑郁癥。

二是職業倦怠情緒強烈。職業倦怠又稱職業枯竭,是個體伴隨長時期壓力體驗而產生的情感、 態度和行為的衰竭狀態,可以用這樣的詞匯代替,有情緒、不在狀態,對工作沒有熱情,得過且過,丟三落四。在工作中難以提起興致,打不起精神,只是依仗著一種慣性來工作。它不是由于肉體的疲倦勞累的原因,而是緣自心理的疲乏。

三是職業成就期待感降低。職業成就期待是人們自我價值實現的心理期待。在現實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下,由于領導干部的薪金、補貼等若干有形和無形的權益、利益、名譽和地位,都同其個人的“職業前景”、“職業成就”、“官職”緊緊地捆綁在一起。同一單位不同職位、不同單位同一職位雖然工資收入相差無幾,但生活質量卻相差甚遠,這種陽光下的灰色“福利”讓人五味雜陳,影響了一些領導干部對職業的熱愛與追求。

四是隱形人格沖突加劇。人格沖突是人們特殊的職業心理問題之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格,都希望在工作中展現自己的個性,但就目前的用人體制和機制來看,在工作安排上還缺乏對個人人格特征的認識和尊重。幾十年來一直流行著一個規矩,那就是叫你干啥就干啥,“一切服從組織安排”。從行政管理的角度講,這個規矩沒有什么不好,但是從心理學角度去分析,這個規矩就值得斟酌了,它在強調服從組織安排的時候往往忽略了對個人心理需求和人格特征的尊重,出現了“職位客觀的人格需要”與“任職者自身的人格特征”并不匹配的情況,這就使得一些領導干部常會感到壓抑,“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內心的世界很無奈”,這種“內心世界”與“外部行為”不一致導致的人格沖突,使人很容易產生煩躁、焦慮、抑郁等負面心態,影響工作質量。

二、領導干部心理問題的癥結

一是工作壓力。對于很多領導干部來說,壓力是產生心理失衡的主要原因。有時是因為一些規章制度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卻必須要照章辦事,有時是因為對上級領導的管理方法和風格不滿意。產生“不該做的必須做,該做的做不了”的抵觸情緒,使一些領導干部常會有較強的無奈感和壓抑感。另外,隨著改革的深入,領導干部的工作不僅強度大,“全天候”、“白加黑”、“5+2”,而且難度也與日俱增,對上級要負責,命令必須執行;對下級和百姓也要負責,體現人文關懷,雖然兩者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只要遵循正確的做事原則,就可以收獲你想要的效果,但矛盾時有發生,對一種要求的支持可能會對另外一種也具有合理性的要求造成損害,而且一旦有了問題,領導面前不敢說,同事面前不能說,親朋面前不愿說,心理壓力無法釋放,非常容易消磨個人的“銳利”,產生懈怠情緒。

二是社會因素。一個因素是官場正淘汰。很多領導干部雖然能力很強,應該被提撥重用,卻還在原地踏步,有的是由于領導職位、職級是呈金字塔結構,越往上人越少而導致的,有的是因為年齡過杠,升職無望而產生消極、憂郁情緒,于是就撞鐘度日、得過且過,平平安安占位子,忙忙碌碌做樣子,疲疲沓沓混日子。再一個因素是官場逆淘汰。最典型的就是社會不公。好多時候不是自身素質和技能的“無能為力”而影響職務的發展,而是在欠公平、不公正環境下的“回天乏力”。自己兢兢業業地工作,卻眼看別人“又跑又送”突破了“天花板”,社會上的不良現象不認可卻又無力改變,聽之任之又覺得于心難安,導致原本滿懷豪情、踏實干事的人失去信心,要么隨波逐流,要么消極怠工。

三是戀權情結。部分領導干部出現心理問題,還有其特殊原因即“戀權情結”。一個原因是崇拜權力。在很多人心目中即使你學問再大,貢獻再大,再有本事,但如果沒做官的話,那么仿佛人生的價值就沒有得到體現。于是無權者關心的是得到權力,有權者關心的是得到更大的權力。為了升遷,人們不得不小心翼翼,看上司的眼色行事,上司的一言一行都讓他們為自己的仕途擔驚受怕。再一個原因就是濫用權力。利用已有職權為自己牟取利益,“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有權不用,過期作廢”成了某些人的座右銘。另外就是官本位潛規則的影響。憑官職給待遇、按官職定是非,也刺激了一些人的權力欲望,使得他們把整個精力和智慧都聚焦在對權力的追逐上。這種“戀權情結”使一些領導干部一方面要對上級領導敬仰順從,表達自身的依附情結;另一方面又欺侮弱小,對下又常常表現出居高臨下的姿態來炫耀自己,以顯示對下的權威性。致使一些行政人員心理糾結,心情煩躁。

四是認知評價。認知評價是產生心理問題最重要的因素,這是從心理學角度探討心理失衡的根源。美國心理學家阿爾伯特·埃利斯認為事件只是引發心態的間接原因,而引發心理失衡的直接原因則是個體對事件的解釋、看法和評價,比如,“我工作努力,組織就應該提拔重用”,正是這樣一些不合理的期待,常常使我們產生情緒困擾。

三、領導干部心理問題的正解

第一,重視“無形”的心理疏導。領導干部心理出現問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無視這種狀況的存在,任其發展下去。因為一味地壓抑心中的不快并不能解決問題,必須學會為自己舒泄壓力,這既是平衡身心的重要方法,也是健康的情緒管理之道。一個辦法是說。有些工作上的事情,可以向家人、朋友傾訴,通過述說使不良情緒得到發泄的同時,還可以獲得更多的情感支持和理解,獲得認識和解決問題的新思路,增強克服困難的信心。再一個就是寫。這是一種比較可靠的宣泄方法。美國心理學家曾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他們把人分成A、B兩組,讓A組的人寫出自己的壓力與煩惱,寫下自己一生中最痛苦的經歷,讓B組的人寫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普通話題,試驗結果是A組的人心態改善的程度非常大。這說明,一個人對其痛苦情緒毫無保留地表白,是比較好的心理調適方法?,F在很多人都喜歡寫博客,把自己的心情記錄下來,這也是調節心理的有效方法。另外一個辦法是哭。有人認為哭是無能的表現,況且是領導怎么能隨意哭泣,但是美國生物學家福雷研究發現,一個人在悲痛時所流出的眼淚與傷風感冒流出的眼淚,所含的化學成分是不同的。人在悲痛時所流出的眼淚中,含有一些能引起高血壓、心率加劇和消化不良的生化物質,通過哭泣把這些物質排出體外,對身體當然是有利的,找一個適當的場合大哭一次是一個非常好的心理釋放。還有一個辦法是移。當我們受到挫折,心理壓力增大,或處于抑郁、焦慮、憤怒等不良情緒的時候,如果一味地鉆牛角尖,往往會做出不理智的選擇或引發更糟糕的情緒。這時,我們不妨將注意力引開,比如欣賞音樂、運動,它們不僅能讓自己保持輕松愉快的心情,而且能夠鍛煉身體,釋放情緒,從而控制不良情緒的蔓延和加重。

第二,養成“理性”的認知比較。從領導干部心理問題的癥狀和癥結可以看出,要使人們保持良好精神狀態,還需要用“理性思維”代替“情緒表達”,以“淡定心理”驅除“焦灼疑慮”,讓“正確的認知”搬走“心里的石頭”,也就是路不轉,心轉。一是向下比較。人生一世,心境不同,選取的參照物不同,感受自然也會不同。一些領導干部找不準 “對比點” ,選不準“參照系”,導致在價值判斷、人生選擇上茫然失措。一般來說,人們都習慣于“向上比較”,習慣跟那些比自己強的人作對比,比較的結果就會讓一些人心理失衡,這種“向上比較”不一定是來自于內心的真正需要,而是一種病態與自負,為了求勝,不自覺地放大自己的優點;沒有獲勝,又會放大自己的不足,結果就會在自負與自卑之間搖擺不定,破壞心情。而向下比較的核心理論認為,當負面事件威脅到自尊,通過向下比較就能夠減少其對心理造成的沖擊。向下比較不是不思進取、放棄追求,而是讓人以豁達的心態去面對生活和工作。二是多維比較。在我們身邊,“身在福中不知?!钡那闆r經常發生。一方面,很多人職務得到了晉升,就因為這個領域不是自己喜歡的、擅長的,覺得枯燥、乏味,事實上這樣的工作仍有無數雙眼睛虎視眈眈地盯著,而且無論干哪一行,時間久了都會厭倦,唯有珍惜眼前的工作,才會知足常樂,才會不斷進步,才會有所收獲或成就。另一方面,很多人已經發展得很好了,有了位子、票子和車子,但還想要面子、找圈子,生命總是在物質世界里疲于奔命,欲壑難平的追逐,結果讓自己在精神世界里迷失,帶著愧疚和遺憾空空而去。因此,作為領導干部,別把自己看得太重,能力比你強、地位沒你高的人有千千萬;也別把自己看得太輕,地位比你高、能力沒你強的人也有萬萬千。不能端著“放大鏡”比貢獻、拿著“顯微鏡”找差距,要養成低調做人、高調做事的品格。在精神上要向上看,越比心靈越高潔,越比行為越高尚;在物質上要向下比,越比心理越坦然,越比行為越無私,這樣,你的心胸才會開闊,你的情緒才會飽滿。

第三,解決“有形”的社會問題。領導干部的“焦慮感”、“緊張感”,很大程度上也是由社會問題造成的,正所謂事不公則心不平,心不平則氣不順,氣不順則難精神。因此一方面要運用法治、民主、輿論、監督等各種手段,蕩滌社會上存在的不公不平現象,讓大家在公平、公開、公正的競爭平臺中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華,減少心理問題產生的土壤;另一方面就要把制度設計作為支撐點,因為制度設計是以利益取向為前提的,利益取向決定和影響了社會運行的方式和狀態,當然,最終也直接影響了人們的心理感受及生存狀態。通過建立有序、公正的制度,使領導干部的行為在科學公平的制度中得到正強化,通過依靠制度激發、機制倒逼,對領導干部的行為進行反饋性暗示,從而改變他們對工作的態度、情緒和動機。制度設計包括很多內容,其中激勵、監督和懲罰制度是基礎,是導向,更是關鍵和保障。在調查時被問及“您認為目前官員精神懈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時,“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和追究機制一項的贊同率最高”,在官民中分別達到51.30%和61.69%。這說明,在制度設計的過程中,一是要增強制度的科學性,使制度符合客觀實際;二是要實現制度的系統性,使制度之間相互制約;三是要樹立制度的權威性,防止制度流于形式;四是要增強制度的可操作性,使制度能夠真正實現。真正做到用制度來管人,用制度來管事,用制度來創造公平發展的空間。這樣,內外兼修,標本兼治,心理問題才能根除,良好精神狀態才能生成,領導干部才能帶著陽光心態,締造陽光工作,走向陽光未來。

猜你喜歡
領導干部制度
當干部切忌“打官腔”
淺探遼代捺缽制度及其形成與層次
2016重要領導變更
簽約制度怎么落到實處
構建好制度 織牢保障網
一項完善中的制度
不能比領導帥
領導去哪兒了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