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學反思,讓教學更有效

2015-06-29 21:51汪麗萍
課程教育研究·中 2015年6期
關鍵詞:興趣激發教學反思

汪麗萍

【摘要】教學反思促使教師跳出自我反思、反思自我了解教學中的成敗得失,找出理念上的差距,實現教學與方法上覺醒,更新教學理念。教學中只有注重反思了解對學生所學知識的消化,知識與能力的提升,注重反思了解學生的學習興趣的激發,學生思維的展示,才能使學生學到“活”的知識,使教學更有效。

【關鍵詞】教學反思 知識提升 興趣激發 思維展示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6-0033-01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教學反思”越來越被廣大教師所重視。一方面是因為教學工作本身是復雜的,需要不斷學習,不斷地思考和總結。另一方面,因為教師是實施課堂教學的主體,只有教師本人才最了解課堂教學的情況,了解學生的真實需要,了解自己教學的得失成敗。教師通過恰如其分的自我反思,才能使自己的教學不斷地得到提高。

教學的反復思考與揣摩,將使自己的課堂教學更加有效。因為有效的教學反思,將使教師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教學覺醒,提高教學效果。初中數學教學倡導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三方面的有機整合,體現了課程的價值追求。因此,有效的教學反思,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才能充分發揮教學反思再提升教學水平和教學智慧,提升教師教學自我監控能力,提高學生創新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使教學更有效。

一、反思課前預設的教學目標實際情況,學生的消化程度情況

教師在備課的時候,都是根據教材的教學要求,所教的班級的實際情況,預設一些教學目標。這體現了教學的基本價值要求。這是教學過程中,必須緊緊圍繞并精心選擇和組織教學內容,設計相應的教學策略和方法的主要依據。也是教學反思、教學評價的首要內容。

但應該注意的是,在實際的教學反思中,教師們常常是注意了對自己預設目標的落實情況的反思,而往往忽略了對所教的這些知識與技能,是否真正被學生所吸收與掌握。教師們反思的是:這節課該教的我都教了嗎?而疏于反思:學生該學的都學會了嗎?實際上:“學生該學的都學會了嗎”才是平常所說的學生對知識的消化問題。為此,教師在課后的反思過程中,應該考慮:(1)這節課究竟讓學生學到了什么?學生學到了什么程度?(2)所有預設的教學內容,有沒有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隨機進行調整,使他們在輕松愉悅中逐步掌握;(3)在教學過程中,有沒有根據學生的差異,采用不同的方法而因材施教,使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經歷學習提升的過程;(4)通過學習,學生在所得知識提升過程中,有哪些能力得到了提升?得到了哪些提升?

當然,對學生學習能力提升方面的分析比較難以評測,但它卻是教學最根本的目標,因此,也是教學反思最為重要的內容。教是為了達到不教,教學過程無非是教師幫助學生學會如何掌握某些知識的方法和能力的過程。教材無非是例子、是樣子、是樣品。數學教學不能僅僅滿足于學例子、掌握樣品,重要的是通過對教材的教學,教會學生能真正掌握創設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從課堂學習走向課外學習。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

二、反思課堂是否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是首當其沖的。因此,有經驗的教師都懂得,興趣是學習之母,是學習的動力,沒有興趣的學生是難以搞好學習的。興趣來自于學生的天性,來自于學生與生俱來的對外部世界的新鮮感和探知欲。有了這種新鮮感、探知欲,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總想多問一個為什么。尤其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學生就會產生很多的疑問,總想尋求答案。課堂教學中如果只有老師講,學生被動的聽,學生的興趣和思維激活不起來,可想而知,這樣的教學效果肯定不會好在什么地方。正因為這樣,教師就要組織學生,圍繞教學目標開展豐富多彩,而又與教學相適應,能促進教學與學生學習興趣的活動,來激發學生的思維。

反思課堂教學是真正注重了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還要求我們當老師的在教學課程中,積極營造民主的教學環境。因為幽默、寬松、和諧的,民主的教學氛圍,也會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所以,教師要以滿腔熱血的熱情投入教學,以親切的教態、真切的情意去贏得學生的信賴和尊重。

三、反思是否讓課堂成為展示學生思維的場所

教學改革,首先就是要老師摒棄以往過分強調學生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教學方法,倡導讓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的好習慣。因為這種讓學生親歷學習、主動探究、翻轉課堂的教學,能培養自信,培育智慧,使學生在“實踐”中真正獲取新的知識,增強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有經驗的老師都懂得,教師把現成的知識與結論告訴給學生,學生并不能記住。即使記住了,也不能真正的明白。因為這些知識和結論的得到,缺少了最重要的一環,那就是學生自己的“智力加工”,這樣缺乏生命力的知識,怎么會讓學生記住或掌握呢?

“我聽到的會忘掉,我看到的能記住,我做過的才真正明白”。這句耳熟能詳的話告訴我們:課堂教學只有讓學生親歷學習的全過程,才能使他們學到活的知識。老師把課堂變為學生展示思維的場所,“觸摸”新知識的地方,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積極互動,引導他們質疑、探究、創設問題,在實踐中學習,這才是一種最佳的教學方法。

在課堂上,有沒有給學生留有足夠的思維活動時間和空間,也應該是教學反思的一項重要內容。學習是一種積極而緊張的思維活動。展示學生的思維,需要一定的時間和空間。在課堂中,我們看到的是更多師生忙碌的身影,各種豐富多彩的擴展性活動,而真正讓學生靜心下來思考問題的環節太少。這種狀態必須改變。學生的智能潛力是無限的,給學生思維留有時間和空間,他們就會利用自己知識的儲存,發揮自己的潛能,充分發揮和展示自己豐富而又個性的思維。

教學反思進一步激發了教師本身學習的自覺沖動,不斷的反思會不斷的發現困惑;“教然后而知困”,不斷的發現一個個陌生的自我,從而促使自己拜師求教,書海尋寶。重新構建自己的認識方法,構建自己的新的教學觀及教學方法。在不斷的總結提煉,反思補缺的過程中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

總之,每位教師都應該把教學反思當成提高教學的一種手段,長期堅持應用下去,使之成為一種習慣,讓教學更加有效。

猜你喜歡
興趣激發教學反思
活動性策略在經典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激發學生興趣,提高作文教學質量
構建有效的高中語文教學課堂
談體育教學中學生興趣的培養
新課改后的高中美術教學反思
中職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教學反思
對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教學的反思
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在教學中的應用與反思
高等數學的教學反思
小學語文教學激發文本閱讀興趣的有效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