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苔絲》中的矛盾沖突

2015-07-12 08:58四川師范大學基礎教學學院成都610068
名作欣賞 2015年21期
關鍵詞:苔絲維多利亞抗爭

⊙劉 婷[四川師范大學基礎教學學院, 成都 610068]

論《苔絲》中的矛盾沖突

⊙劉 婷[四川師范大學基礎教學學院, 成都 610068]

哈代“性格與環境”小說《德伯家的苔絲》以悲劇的感悟和寫實的手法反應了維多利亞時期社會的現狀。主人公苔絲一生與周圍環境無望地抗爭最終付出了生命,美好性格和高尚情操終被殘忍的社會所摧殘。本文全面闡釋苔絲與社會環境間的矛盾沖突,詮釋這些矛盾沖突是如何注定了苔絲的悲劇。

《苔絲》 沖突 悲劇

現實主義作家哈代的代表作《德伯家的苔絲》以美好性格和高尚情操終被污穢殘忍的社會環境所摧毀這一不可調和的矛盾沖突為基本主題,反應了維多利亞時期英國的社會現實。本文擬全面闡釋主人公苔絲與其生存的社會環境間的矛盾沖突,詮釋這些矛盾沖突是如何壓迫、扭曲苔絲,讓她對生活絕望,也注定了她悲劇的一生。

一、小農經濟與資本主義經濟的沖突

19世紀中期,工業革命在英國城鄉迅速滋生、蔓延,強大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改變經濟結構,吞噬和取代原有的小農經濟。這一時期農村舊生活方式的瓦解讓一貧如洗的人們被迫大量涌入城市,淪為廉價勞動力。苔絲是破產農民的典型,生活在農民不斷走向貧困和破產、被迫受雇于人、被人剝削變成無產者的社會大背景下,她的命運代表了英國南部農村整個農民階級的命運。

雖然苔絲常被直接說成是農民,但準確地說苔絲家屬于手工業者,這個階層由石匠、木匠和小販組成。哈代將這一階層描述成比農民更高的一個階層,正因為如此苔絲受到了兩股相反力量的排擠。一是來自于主導的資本主義農業的內部力量。苔絲的父親德北擁有典當房三代居住權,而當最后第三代德北一死、典約一滿,他家的人就被剝奪了居住權;二是來自于取代本地手工業者穩步發展的資本主義制造業外部力量。從這種意義上講,資本主義社會關系施壓于所有不屬于或不符合資本主義關系的階層,剝奪、削弱或有效地使大多數殘留階層貧困化,大量涌入城市或工業化城鎮,相對減少農村人口。

因此,苔絲對資本主義社會的反抗可以從兩個方面分析:一是她試圖拯救赤貧的家庭,二是她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表現出的工作耐力和所承受的痛苦。懷舊作家哈代忠實并同情地描述了鄉村女孩在這無情痛苦的過渡環境下遭受的苦難。如果說老馬的死讓苔絲的家庭失去收入來源、陷入困境,父親的去世剝奪了他們的居住權和土地,進一步惡化家庭處境并將他們變成“裸”工人,那么此刻苔絲代表的社會階層已經在社會沖突中完全消失了。隨著家庭經濟狀況的不斷惡化,苔絲被迫去勞動市場工作。隨著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擴張,苔絲的工作強度不斷增大而工作環境愈加糟糕。第一次外出打工,苔絲是養雞女工,這是個相對省力的工作;第二次在塔布籬,苔絲是擠奶女工,同樣沒有從事繁重的體力活;而第三次在棱窟槐,苔絲成了純粹的農場工人靠體力為生,被無情的農業機器摧殘。這象征著苔絲精神和經濟狀況的絕望。

正如維塞克斯農民對新興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反抗注定會失敗。作為代表人物的苔絲,她那瘦小的身軀顫抖的四肢,在打麥機上工作一天虛弱的樣子注定了與強大資本主義的抗爭會失敗。

二、美好性格與傳統宗教倫理道德的沖突

苔絲的性格中有著與養育她的這片鄉土一樣特有的氣質。苔絲受自然的影響,是個對人類社會和人的存在持不同態度的有想法的姑娘。她這種獨特的想法也就注定了她與自然和社會道德間的激烈矛盾。

苔絲不同于那些想靠嫁有錢人過上好日子的底層鄉村姑娘。哈代在小說中塑造了兼外貌和思想于一身的苔絲形象。小說中苔絲出現的第一個場景,所有女孩都身著白色長衫寓意純潔,唯有苔絲頭上扎著一根紅帶子寓意熱情。她不僅漂亮,也是個有思想、充滿活力且不遵循教義和傳統的姑娘。苔絲最重要的特點是純潔,她的行為總是出于本能而不受偽善社會習俗的影響。哈代從兩方面展現了她的純潔。首先是苔絲對家庭的責任感,作為長女她過早地擔起了幫助家庭的重擔。盡管苔絲沒如父母的愿嫁給亞雷,她從沒懈怠過對家庭的責任。離開亞雷后,苔絲遭受著身心雙重的折磨卻幾乎把所有的錢都給了父母,唯恐家人為她擔心。當父親去世,一家人失去三代典當房無家可歸,苔絲又為了家人犧牲自己委身做亞雷的情人。其次是苔絲對兩個“戀人”(亞雷和安璣)表現出的固執和誠實。一方面不管亞雷多么慷慨,苔絲從未改變過對他的冷漠,從未假意對亞雷表現愛意,盡管這樣會讓她和她的家庭擺脫困境。在被亞雷誘奸后苔絲離開了德伯家,因為她根本不愛亞雷。苔絲的正直讓她拉遠了這段只有身體接觸沒有精神互通的關系;同樣是因為正直使她在發現自己懷孕生下孩子后沒有重回亞雷身邊。后來苔絲對待安璣,也是因她對過去的誠實坦白破壞了自己在安璣心中完美的形象而遭到安璣的遺棄。這期間苔絲在棱窟槐被無情的農業機器摧殘,被亞雷不斷地糾纏。即使困難重重,苔絲也沒有輕易地屈從亞雷。她寧愿自己辛苦勞作,也不愿意跟亞雷過舒適的生活,不斷反抗亞雷的誘惑和糾纏。另一方面她一直忠誠地愛著安璣,無論安璣多么殘忍地對待她。苔絲的純潔是因為她自始至終都深愛著安璣。因為愛,苔絲只想和安璣生活在一起或只在他身邊愛著他而不成為他合法的妻子。因為愛,苔絲可以原諒安璣從前放蕩的行為,甚至在被安璣遺棄并且得知安璣曾和伊茨一同前往巴西的情況下,對安璣的愛仍然不偏不倚。由于苔絲對過往的坦白,遭遇安璣的無情和冷漠,但她沒有怨恨安璣反而把所有的罪過都攬到自己身上。她耐心地期盼終有一天丈夫能原諒自己,重回自己身邊。在被丈夫遺棄的日子里,她絕口不提丈夫對自己的不公待遇,唯一的目的就是保存丈夫的顏面??傊?,苔絲的責任感和誠實表明了苔絲的純潔,更確切地說,真實和誠實的苔絲像自然一樣純粹。這樣美好性格的苔絲必然會與虛偽的維多利亞時代的社會道德產生沖突。

主導苔絲抗爭的兩個對立因素是自然法則和維多利亞時期的道德準則。根據自然法則,男性或女性,任何人與生俱來都有權利幸福地生活并按自己的意愿行事。所以苔絲追求理想的愛情和婚姻幸福是合理的,但根據維多利亞時期的道德準則,苔絲被迫當亞雷的情人失去貞操后,已經失去了與亞雷以外的男人結婚的資格。生活在這樣一個社會習俗和假宗教道德根深蒂固的維多利亞時代,敏感、純粹、自然的苔絲無論怎樣努力掙扎,她內心的想法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傳統社會道德的影響,尤其是“貞潔”觀。因此,苔絲在自然法則和社會道德的影響下扭曲。一方面,誠實的她質疑主流的宗教和倫理道德觀。從苔絲的話語可以注意到她對宗教的信仰在改變,這種改變與哈代的態度是一致的。苔絲本能地反抗,在她看來是一種“壓碎”“殺死”的道德詮釋。后來她逐漸發展到有意識地拒絕那個時代的社會道德,變得越來越像異教徒。這個過程也導致了她最終被污穢殘忍的社會道德所毀滅。另一方面,從小耳濡目染傳統的貞操觀又在不知不覺中深深地影響著苔絲,徹底地破壞了她的正常生活。盡管苔絲勇敢且意志堅定,但在本性和維多利亞時期道德習俗的沖突中,她一直遭受著內心和外界的痛苦的折磨。

三、苔絲與兩個“戀人”的沖突

盡管維多利亞時期的社會發展成了更高級的資本主義社會,但作為社會成員的女性仍然和此前的任何文明時期一樣受到占統治地位的男性的壓制。更重要的是,這個過渡時期的女性比過往的女性遭受更多的痛苦,因為她們已經逐漸意識到自己受奴役的悲慘地位,卻又因為壓倒性的社會偏見無力改變現狀,故而引起了男性堅持傳統標準對待女性,而女性開始厭惡這些標準的性別沖突。

除了上文已經提及的純潔,苔絲另一個不同于同時代女性的特征就是自然萌芽的女性意識。女性意識反映在女性對自我價值的認可和對自身作為獨立個體而非不重要的他者存在的肯定。苔絲的許多行為反映出她的女性意識,誠實又固執的苔絲在被誘奸后,拒絕留在亞雷身邊。當安璣叫她阿提迷、狄迷特或別的典雅名字時她都不愿意,她說“叫我苔絲好了”。這些都反映出苔絲不同于傳統女性,能根據自己的觀點而非男權標準去判斷和行事。與此同時苔絲又不可避免地受到傳統思想的影響總是處于矛盾之中,盡管她幾乎一直經濟獨立但在精神上卻非常依賴安璣。很顯然,苔絲對婚姻的態度不同于傳統女性,但一旦結了婚,她又變得和傳統女性一樣聽從于丈夫。

從女權主義的角度看苔絲與亞雷的關系反映了苔絲女性意識的發展:從屈服于暴力到與之抗爭的過程。在第一次被誘奸時,苔絲被迫屈服于亞雷的暴力,她的抗爭是溫和的。首先是出于對經濟狀況的考量,她仍希望在德伯家的養雞場工作掙錢。她認為自己對老馬的死負有責任,要彌補家中的損失。其次當時的她年輕缺乏經驗。盡管苔絲知道亞雷試圖迫使自己做一些不愿意的事,但她顯然不知道具體是什么事以及會帶來的嚴重后果。所以,苔絲采取的行動也只是盡量避免獨自和亞雷待在一起。第二次在棱窟槐亞雷對苔絲的糾纏中,苔絲所做的抗爭表明了她女性意識的發展。當亞雷談到自己變成了一個熱誠的基督教徒,苔絲立刻憤怒地指責他的虛偽,“像你這種人,還有和你一樣的人,本來都是拿我這樣的人開心作樂,只顧自己樂不夠,至于我怎么受罪,你就管不著啦;你作完了樂,開夠了心,就又說你悟了道了,預備死后再到天堂去享樂;天下的便宜都叫你占了去了。真不害羞!我不信你,我見了你就有氣”。當亞雷引用何西阿說的話說服苔絲重回自己身邊,朝著她的腰把手伸過去的時候,苔絲一點也沒給他防備就拿起手套朝他臉上忿忿地扔去,手套打著的地方露出見血的紅印子,一會兒血就流了下來。第三次苔絲憤怒又絕望的抗爭發生在舊歷圣母節前夕,她和家人被迫搬出馬勒村之際。當亞雷把手伸到半開的玻璃窗里,苔絲眼里帶著好像狂風暴雨的神氣,急忙把窗上的閂一拉,亞雷的胳膊就擠在窗門和石頭豎窗欞之間。這表明苔絲再也不能抑制逐漸積累地對亞雷的憎恨。

苔絲和亞雷間永遠無法調解的沖突就像獵手和獵物的關系,而苔絲和安璣間的沖突最終能化解是因為他們相似的經歷。安璣打破基督教家庭接觸現代觀念,就像苔絲抗爭傳統禮教,但他們最后的結合也經歷了痛苦地抗爭。

與亞雷相比,因為安璣的自相矛盾,情況更復雜多變。一方面,安璣接觸了資本主義自由思想,這使得他完全不同于其他鄉村青年人或同階級的青年人,如他的兩個兄弟。另一方面,他的自由思想基本上仍停留在想法,沒有付諸行動。雖然他渴望理想的生活,嘲笑基督教和禮教,但當處理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時,他的理想主義立即崩潰。雖然他瞧不起物質不平等、蔑視階級偏見,但在牛奶廠里,他不和工人同桌吃飯而是在暖爐旁邊一個帶活頁的小隔板上單獨吃飯。盡管他蔑視腐敗的舊貴族家庭,但當苔絲說自己是高貴的德伯家后裔時他變得欣喜若狂。安璣是個失敗的習俗禮儀反抗者,他不可能完全擺脫他深深蔑視但又深深影響和控制他的舊道德和社會階層。

事實上,安璣和亞雷一樣自私虛偽。安璣善良的言語掩蓋了內心的殘忍。盡管他過去在倫敦曾和一個女人過著揮霍無度的日子,當苔絲向他坦白過去受玷污的事時他卻不能原諒苔絲。他的話完全暴露了他的自私和虛偽:“不要說啦,苔絲;不要辯啦。身份不一樣,道德的觀念就不同,哪能一概而論?我聽你說了這些話,我就只好說你是個不懂事兒的鄉下女人,對世事人情的輕重緩急,從來就沒入過門兒?!?/p>

為什么苔絲發現安璣的殘忍后仍一如既往地愛著他?答案是由于苔絲對愛情的態度。苔絲認為,愛情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強烈的感情,不管這個人是怎樣的人。苔絲追求的是愛的過程中甜蜜的感覺而不是靠手段得到婚姻的保障。鑒于自己受辱的過去,她寧愿和安璣在一起愛著他而不能在他不知真相的情況下獲得妻子的合法地位。此外,苔絲愛的是安璣這個人,安璣的缺點她自然能接受。這就是為什么得知安璣荒誕的過去和性格中的殘酷和固執,苔絲還一如既往地愛著他。但與苔絲截然不同的是安璣把愛和婚姻看作是一種占有,是得到一位理想純潔妻子的方式,這就可以理解他為什么會拋棄苔絲。所以新女性苔絲與傳統、自私、虛偽、殘酷的安璣之間的沖突是不可避免的,苔絲對安璣的深愛和安璣對她的虐待加劇了苔絲的精神痛苦。

綜上所述,《苔絲》反映了維多利亞時期社會階級沖突、意識形態沖突和性別沖突,所有這些沖突預示著苔絲悲劇的生活,也導致了最后她生命的終結。小說最能引起讀者共鳴的是苔絲一生無望地抗爭維多利亞時期社會盛行的道德禮儀所遭受的苦難經歷。這些沖突的壓迫和扭曲最終造成了她對未來生活的絕望,成為了腐敗社會的真正受害者。

[1] 哈代.德伯家的苔絲[M].張谷若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0.

[2] 張中載.被誤讀的苔絲[J].外國文學評論,2011(1).

[3]鐘再強.車到山前卻無路——從不同視角析苔絲悲劇命運的必然性[J].湖北社會科學,2009(1).

作 者:劉 婷,文學碩士,四川師范大學基礎教學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英語語言文學。

編 輯:郭子君 E-mail:guozijun0823@163.com

猜你喜歡
苔絲維多利亞抗爭
維多利亞圣母修道院
維多利亞時期的人是如何發明“短途周邊游”的?
SilentEpidemic
Enabling the Movement
蜂鳥——致苔絲
“二貨”拍照歡樂多
順命或抗爭,接著《天注定》往下講
《德伯家的苔絲》中苔絲的悲劇成因
《德伯家的苔絲》中的生態女性主義解讀
《德伯家的苔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