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隴東肉牛新類群選育的探討

2015-08-15 00:45徐建峰容維中
畜牧獸醫雜志 2015年6期
關鍵詞:隴東類群黃牛

王 珂,徐建峰,容維中

(甘肅省畜牧獸醫研究所,甘肅 平涼744000)

平涼、慶陽兩地位于甘肅省隴東地區,是全省重要的畜產品集散地,素有“隴東糧倉”之美譽,農作物種類多,飼草資源豐富,農民自古就有養牛的習慣和傳統。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以秦川牛/早勝牛為母本,先后引進南德溫牛、安格斯牛對本地黃牛開展雜交改良,選育形成了耐粗飼、繁殖力強、挽力大的秦雜牛等雜交群體,統稱為隴東黃牛。但與專門化的肉牛品種相比,隴東黃牛在肉用性能方面仍存在較大差距,有待進一步改善和提高。

1 隴東肉牛新類群選育的意義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和發達國家對養殖業所做出的科學評估,品種的貢獻率為35%~60%,居各項技術之首,品種的好壞直接影響畜牧業的生產效率。肉牛產業作為支撐地方農業農村經濟繁榮發展的主導產業,各級政府圍繞肉牛品種改良,通過長期的生產實踐,培育了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秦川牛、南陽牛、魯西牛、晉南牛、延邊牛、復州牛等役肉兼用品種,但這些品種依然存在體格較小、后驅尖斜、載肉率低、遺傳性能不穩定等缺陷。由此,解決優質種源問題,培育專門化的肉牛品種,依然是今后畜牧科技工作者的攻關重點,任重道遠。

隴東地區作為全省三大肉牛生產基地之一,通過多年發展,肉牛產業已成為實現農民收入倍增計劃的重要支撐。根據對隴東黃牛資源現狀的調查表明,隴東黃牛的形成及推廣經歷了4個階段,通過從單一的役用型向肉役兼用型的轉變,肉用性能的改善帶來的經濟效益增長,使其成為當地農戶飼養的主導群體,深受青睞。同時,隨著肉牛規模養殖的興起,屠宰加工、餐飲服務、品牌營銷等關聯性產業也相繼涌現,全產業鏈開發模式已經初具雛形。因此,立足隴東區現有遺傳資源,借鑒寶貴的經驗教訓和先進的育種技術,在保留隴東黃牛資源稟賦的基礎上,選育具有典型地域適應性的隴東肉牛新類群,對培育專門化肉牛新品種和探索產業化開發路徑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 隴東肉牛新類群選育的方向

2.1 選育目標

保留隴東黃牛肉質細嫩鮮美、大理石花紋分布好這一特性,以突出適應性和肉質性狀為主要目標性狀,以提高生長率和個體產肉量為核心,制定隴東肉牛主要經濟性狀指標,建立隴東肉牛選種計劃和種牛選育指標。利用數量遺傳學理論,采用后裔測定技術,嚴格選育符合隴東肉牛典型特征的種牛,并不斷改良提高其生產性能,從選種制度、選配方案,繁育體系等環節進行隴東肉牛的選育,使其成為國內外知名的,適應當地飼養條件和生態條件的優質肉牛新類群。

2.2 選育方法

根據平涼、慶陽兩地的資源稟賦和肉牛產業發展現狀,重點在平涼市、慶陽市分別選用優秀的南德溫牛、紅安格斯牛與本地黃牛開展級進雜交、合成雜交、橫交固定等,組建基礎母牛核心群,通過后期持續的選種選育,最終選育出遺傳性能穩定、生長發育較快、產肉性能較好、毛色偏紅的隴東肉牛新類群。2.2.1 組建基礎母牛群 對平涼、慶陽項目區的南雜一代、安雜一代群體情況進行全面調查,測定體重、體尺、繁殖性能、抗病力、泌乳性能等指標,建立基礎數據庫。綜合考慮體型外貌及性狀測定結果等因素,選擇外貌基本一致、性狀相似的母牛群,并建檔立卡,組建基礎母牛群。

2.2.2 級進雜交 對選留的基礎母牛群,采用南德溫和安格斯牛凍精,開展級進雜交,改良基礎母牛群體質量,并對其后代進行測定,選留性能優良的南雜二代、安雜二代。

2.2.3 合成雜交 對選留的南雜二代、安雜二代群體進行合成雜交,加快改良群體的肉用性狀,選留秦雜、安雜后代。測定其初生重、斷奶重、12 月齡、18月齡、24月齡的體重及體尺,乳用性能,產肉性能以及適應性。根據育種計劃,公牛留種率3%,母牛淘汰率30%。

2.2.4 橫交固定 利用選留的核心母牛群,以產肉性能和肉品質為主要目標性狀,通過橫交固定、閉鎖繁育等手段,穩定遺傳性,獲得體型外貌基本一致,肉用性狀顯著改善的隴東肉牛新類群。

2.2.5 組建新類群核心群 選擇性狀相似、適應性相似、遺傳性穩定的新類群,組建隴東肉牛核心群,建立完善的系譜檔案和生長發育及肉用性狀測定檔案。

3 隴東肉牛新類群選育的難點

隴東肉牛新類群選育項目已于2012年被甘肅省科技廳列為省科技重大專項,通過近3年的實施,已在項目區建立了隴東肉牛新類群基礎母牛核心區和養殖示范區,取得了預期成果。但在后續隴東肉牛新類群擴繁擴群和保種利用的過程中,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應予以重視。

3.1 基礎母牛核心群的保護不夠重視

隴東肉牛新類群的選育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紐帶作用,調動社會各界力量共同推動此項工作。但受經濟利益驅動,養殖企業及農戶普遍重育肥、輕繁育,大量基礎母牛被屠殺或外售的現象依然存在,這對開展隴東肉牛新類群的選育及遺傳資源保護帶來了一定的挑戰。

3.2 種公牛站建設仍是空白

目前,隴東肉牛新類群的選育僅僅完成了一個階段,與國家頒布的新品種(配套系)審定標準相比,種公牛站建設尚屬空白,隴東地區優質種公牛數量少、供種能力不足,自主培育創新能力不強,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隴東肉牛新類群的選育進程。

3.3 產業化開發進程相對滯后

隴東地區具有發展肉牛產業得天獨厚的優勢和條件,通過實施隴東肉牛新類群選育項目,為專門化肉牛新品種培育和發展品牌牛業奠定了一定基礎,但與發展現代肉牛產業的本質要求相比,加工龍頭企業集群程度低、產品精深加工能力薄弱、品牌影響力不強、全產業鏈不完善等因素,依然是制約隴東地區肉牛產業提質增效的瓶頸。

4 建議

4.1 采用聯合育種技術,建立良種繁育體系

應用數量遺傳學基礎理論,將常規育種技術與現代生物技術相結合,建立和完善優質、高產、高效的肉牛良種開放核心育種體系、超排移植育種體系,加快籌建隴東地區種公牛站和生產性能測定站,加大對優質種公牛和母牛的利用強度,加快遺傳進展。

4.2 開展基礎母牛保護,提供優質牛源

基礎母牛是產業發展的根基,應采取“政策引導、項目扶持、社會參與”的方式,對隴東肉?;A母牛核心群開展保護與補貼,調動項目區農戶養殖母牛的積極性,擴大基礎母牛群規模。通過建檔立卡和生產性能測定,選留體型外貌一致、繁殖力強、生產性能穩定的基礎母牛,為隴東肉牛新類群純繁純育提供優質牛源。

4.3 健全肉牛產業全產業鏈,實現各環節利益均沾

建立健全集種牛培育、肉牛繁育、育肥生產、屠宰加工、品牌開發于一體的肉牛產業全產業鏈,實現產業鏈上下游緊密聯結,各環節利潤均沾,確保順暢延續,推動產業可持續發展,為打響隴東肉牛品牌奠定基礎。

[1] 趙有璋.肉羊高效生產技術[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8.

[2] 昝林森,劉海良.論中國肉牛生產面臨的根本問題及肉牛新品種培育[C].陜甘寧毗鄰地區秦川牛產業發展論壇論文集,2010:19-23.

[3] 桑國俊.隴東肉牛產業發展戰略與途徑分析[J].畜牧獸醫雜志,2013.32(5):31-35.

[4] 桑國俊.肉牛高效繁育及飼養管理技術[M].蘭州:甘肅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

猜你喜歡
隴東類群黃牛
隴東能源大數據中心
不同種植區隴東苜蓿營養價值的比較研究
基于功能類群分析呼蘭河口濕地浮游植物群落結構特征
甘肅民勤連古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不同生境土壤動物群落的組成及多樣性
薏苡種質資源ISSR分子標記篩選及親緣關系分析
黑牛和黃牛
隴東黃土高原軟棗獼猴桃栽培技術
黑石頂自然保護區土壤動物功能類群對季節動態的響應
中國衛生(2016年3期)2016-11-12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