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陜北白絨山羊養殖引領榆林畜牧業發展

2015-08-15 00:45劉小東霍永智
畜牧獸醫雜志 2015年6期
關鍵詞:畜產品畜牧業秸稈

劉小東,霍永智

(榆林市畜牧獸醫研究與技術推廣所,陜西 榆林719000)

2014年,榆林市陜北白絨山羊飼養規模近800萬只,其中存欄474.2萬只、出欄318.3萬只,生產山羊絨2019.94t,占全省90%以上、全國10%左右,成為全國非牧區第一養羊大市和全國山羊絨產量第一大市。2015年榆林市計劃建設5 個百萬只養羊縣區、15個十萬只養羊示范鎮、30個萬只養羊示范村、30個千只養羊示范場。同時積極穩定生豬生產,扶持發展奶牛、肉牛和蛋(肉)雞生產,確保主要畜產品市場供給穩定。

1 強化畜牧科技支撐作用

按照“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科技方針,全面實施科技興牧戰略。圍繞優勢集聚區建設,建立與國家配套的產業技術體系,重點建設現代畜牧產業技術研發中心、功能研究室、綜合試驗站。組織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技術推廣機構和生產企業,圍繞制約畜牧業發展的重大科技瓶頸、重點領域開展科技攻關和開發利用,在良種培育、疫病防控、飼料營養、畜牧機械、質量安全、畜產品加工儲運、健康養殖等關鍵環節取得突破。引進消化吸收胚胎移植、性別控制技術等一批現代畜牧產業的先進技術。加強畜牧獸醫技術推廣隊伍建設,創新技術推廣機制,提高科技服務和科技成果轉化應用能力。

2 建立牢固動的物疫病防控體系

堅持“預防為主、防控結合”的方針,以控制重大動物疫病、保障公共衛生安全為目標,以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為動力,以建立完善獸醫行政管理、執法監督和技術支持體系為依托,以構建公共財政保障機制、強化基層動物防疫隊伍建設為重點,不斷提高重大動物疫情的預警預報、預防控制、應急反應、可追溯管理、依法監管水平,建立起與現代畜牧業發展相適應的布局合理、層次分明、功能完善、相互配套、運轉高效的動物防疫體系,實現動物防疫的科學化、法制化、規范化和現代化。加快構建動物疫病防控的組織、政策、支撐、預警、追溯、執法、信息、責任等“九大體系”,重點加強基層防檢疫基礎設施建設,強化基層動物疫病防控能力,主要建設區域性防檢疫中心站;進一步完善省、市、縣三級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和疫病監測網絡、動物衛生監督所和檢疫網點、重大動物疫情應急指揮中心和應急物資儲備庫;改造完善畜禽規模養殖場和畜產品加工企業的動物防疫條件;圍繞優勢集聚區和產業化龍頭企業,加強種畜禽場的疫病凈化,加快建設無規定動物疫病區。

3 保證飼料飼草供應

榆林草地資源富集,2013年全市完成人工種草824 412hm2,改良封育退化草地22 011hm2,改造提升牧草種子基地6 670hm2,種草累計保存面積穩定在667 000 hm2。種植青貯玉米等飼料作物40 020hm2,紫花苜蓿等人工牧草86 710hm2,飼草飼料生產體系建設得到加強。據農業部2013年草原監測結果分析,全市草原植被平均蓋度為64.16%,草群平均高度28.97cm,每公頌草地平均生產鮮草2 235kg。草原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加大秸稈資源的開發力度,大力推廣秸稈青貯、氨化、微貯技術,大力開展人工種草,重點在北六縣建設飼草基地;加強飼料飼草技術研發,加強秸稈加工技術、秸稈生物利用技術、種草養畜技術等研究開發,利用物理、化學、微生物的方法,提高非常規飼料的利用價值。

4 建立畜牧業生態循環體系

按照構建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社會的要求,堅持減量化、生態化、資源化處置原則,從源頭控制減少排放,加大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力度,大力發展畜牧業循環經濟,努力實現生產與生態的融合統一。根據水環境容量和土地對糞污的承載能力,結合種植業對有機肥的需求量,充分利用荒山荒坡資源,發揮其自然防疫屏障的作用,合理布局標準化規模養殖基地。通過沼液和有機肥還田,降低種植業生產成本,促進綠色種植業發展。推行糧食作物、經濟作物、飼料作物三元種植結構;積極發展優質牧草、青貯青飼專用玉米,在奶牛養殖集中區域發展TMR全混合日糧飼料。制訂秸稈飼料資源開發利用規劃,實施秸稈飼料資源開發利用戰略,提高秸稈利用率。變被動糞污處理成本性投入為主動利用糞污生產性投入,鼓勵在畜產品優勢產區配套發展沼氣綜合利用、有機肥加工等新興產業。

5 加快標準化創建

以項目為帶動,加快推進畜牧業產業升級。在規模養殖方面,重點發展5 000頭以上生豬、200頭以上奶牛肉牛、10萬只以上肉禽和5萬只以上蛋雞的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建設。在畜產品精深加工方面組織實施一批重大戰略性帶動項目,重點提升肉制品、乳制品、蛋品的加工能力和產品競爭力,引領畜牧業產業化經營發展。在畜禽良種繁育方面,建設一批高質量的良種擴繁場和本地原種場,進一步提高良種推廣能力,從源頭上提高畜產品質量。在動物防疫體系建設方面,重點搞好動物疫病監測預警、動物衛生監督、動物疫情應急管理、鄉鎮防疫檢疫和無規定動物疫病區建設,顯著提升我市對重大動物疫病的防控能力。在畜產品質量安全方面,加快畜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體系、畜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和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督執法能力等方面的建設,確保群眾吃上“放心肉”、喝上“放心奶”。

今后一個時期,榆林畜牧業的發展將按照“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總要求,以保障畜產品供給、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進可持續發展為目標,兼顧畜產品安全、公共衛生安全和生態環境安全,突出發展羊子產業、生豬產業和草產業,進一步加快畜牧業的科技創新,積極轉變畜牧業的發展方式,深化畜牧業結構調整,完善健全畜牧業發展的支撐保障體系,通過10~15年的努力,把榆林打造為陜西省重要的畜牧業生產基地。

猜你喜歡
畜產品畜牧業秸稈
映像畜牧業
畜牧業也要打好“翻身仗”
春節畜產品供應面較為寬松
解讀“一號文件”:推進秸稈綜合利用
推廣秸稈還田 有效培肥土壤
映像畜牧業
映像畜牧業
畜產品價格多數上漲
秸稈綜合利用模式探索
2016年12月畜產品進出口統計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