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論艾默生與孔子人性觀的契合點

2015-09-10 07:22魏治國于詩榮
考試周刊 2015年31期
關鍵詞:艾默生契合點孔子

魏治國 于詩榮

摘 要: 愛默生與孔子在人性觀上有很大程度的契合。他們都重視人,承認人具有推動社會發展的巨大力量;他們有對人共同的期許,希望通過“君子”“美國學者”這樣的理想人格教化他人,承擔社會責任,建造和支撐他們的理想社會;他們同樣擁有樂觀堅定的信念,相信人本身是可教化、可提升的。相信這些思想將引發當代中國的教育者對教育目的思考,進一步深化對受教育主體的認識和理解。

關鍵詞: 艾默生 孔子 人性觀 契合點

儒釋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想主干,雖然三教主張不同,但是作為成熟而富有生命力的思想體系,它們都是為人服務的,解決人的困惑,指導人的生活。這些古圣先賢們都不約而同地關注人,關注人的幸福,關注人生價值的實現。與主張“清靜無為”、“順應天道”、“逍遙齊物”,在一種個體與社會及他人分離的過程中追求最大限度的自由的道家和追求超世,彼岸極樂,度己度人,成就佛果的佛家不同,儒家主張積極入世,治國、平家、修身,達到為社會為他人作出貢獻的內圣外王的人格境界。這種對現實人生的關注和十九世紀新英格蘭杰出的超驗主義思想家和實踐家,被林肯譽為“美國精神的先知”的拉爾夫·華爾多·艾默生建立的以人為中心的價值體系在基本方面達到了契合。

本文從人的重要性、人的可完善性和人的理想人格三個方面分析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和超驗主義的代表人物“美國的孔子”愛默生之間思想的契合之處,以促進現代社會教育者對受教育的主體認識的深化。

一、人的重要性

孔子雖然主張“克己復禮”“長幼有序”,為統治階級代言,約束人的行為,但是他的核心思想“仁”恰恰反映了孔子對人的重視?!叭收邜廴恕币蠼y治階級體察民情,反對苛政,孔子對“始作俑者”的憤怒與無情批判,都在很大程度上說明了孔子對“人”的關注與愛護,同時強調“人治”也就是重視具有個性的人的特殊性。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逼渲械摹爸宜 敝?,也體現了孔子對人的尊重。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禮記》的《禮運》篇中,孔子描述了一個他為之奮斗終生的理想社會的圖景:“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贝笸鐣猩鐣椭C,人民和樂,各得其所,深刻說明“人”能獲得物質的幸福與精神的安定是孔子在艱難中執著向前的動力。

“人不是在自然里,而是在自身中看到一切都是美好而有價值的”,艾默生在《神圣的規律》中用這句話贊美了人自身的美好。愛默生在《神學院獻辭》中宣講人的至高無上,強調人的中心地位。超驗主義精神的基本觀點就是人能夠超越感覺和理性而直接入視真理、精神,強調人類靈魂和直覺的重要性,是宇宙間最重要的角色。艾默生曾說:“一個人如果有一顆正義之心,他便因而是上帝?!笔聦嵣?,在他看來,人本身就是擁有道德、倫理和正義的上帝?!叭耸巧鐣凶钪匾囊蛩亍?,社會的發展通過人的修為和完善體現人身上存在的特殊意義。這就是儒家思想的滲透體現,美國文學評論家勞倫斯·布爾在《艾默生傳》中說,艾默生與他的學說,是美國最重要的儒家思想。

由上述分析可見,無論是兩千年前的孔子還是兩百年前的愛默生,遠隔時空的兩位思想家都懷著對現世的熱情,書寫了對人的人的愛護與慈悲,也提出了對人的發展方向的要求。

二、對人的期許

孔子的理想社會是一些理想的人格支撐和建造的??鬃拥睦硐肴烁竦浞妒恰笆ト恕焙汀熬印???鬃酉M熬印睒淞⑷粘P袨榈浞???鬃釉裕骸熬佑芯潘迹阂曀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本佑兴牟唬壕硬煌齽?,動必有道;君子不徒語,語必有理;君子不茍求,求必有義;君子不虛行,行必有正。君子行事能坦坦蕩蕩,孔子稱贊顏淵:“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也是因為顏回處于窮困的條件下,還能夠固守自己的志向,還能夠堅持自己的操守,還能夠堅持自己的追求符合君子安貧樂道的準則。在《論語》中關于君子的論述俯拾皆是,可見孔子在不斷補充并加深對君子的認識,并且通過自己的宣講讓世人向君子的標準靠攏,實現主體的自覺與超越。

無論君子還是更高層次的“圣人”境界都應該講求修身養性,培養氣節,鍛煉意志,重視品德操守,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執著地追求真善美;要以天下為己任,有救邦國于危難、拯民生于涂炭的理想,并應該努力地踐行“仁者愛人”“見利思義,見危授命”“博施于民而能濟眾”的社會重任,即孔子崇尚的理想人格不僅表現為對道德的自主選擇,而且表現為一種社會責任感。

愛默生的理想人格典范是“詩人”和“美國學者”。在愛默生看來“詩人”代表著完整的人:“詩人就是這些力量在他身上得到平衡的一個人,就是一個沒有障礙的人,能看見、能處理別人夢想到的一切,跨越經驗的整個范圍,由于是接受和給予的最強大的力量,所以他是人的代表?!薄霸娙恕笔呛汀笆ト恕币粯雍茈y企及的最高境界,這里還是著重論述愛默生對美國學者的理解。

愛默生認為“大自然以它一切平和或教訓的圖畫勸導他,人類的歷史教育他,未來則邀請他”,真正的學者是掌握了自然奧秘的大師。學者理應成為“思想的人”學者的職責是去鼓舞、提高和指引眾人,使他們看到表象之下的事實。他要求學者從事遲緩、無名而又沒有報償的觀察工作時,必須忍受公眾的忽視,也不會有及時的名望。美國學者必須接受貧窮與孤獨,背起十字架,歷經苦難尋求自己的出路。作為社會的人格典范,他能將自己從私心雜念中提高升華,充當這世界的眼睛這世界的心臟?!八4婧蛡鞑ビ⒂碌那椴?、高尚的傳記、優美的詩章與歷史的結論,以此抵抗那種不斷向著野蠻倒退的粗俗的繁榮。人類的心靈在一切緊要或莊嚴時刻,無論它對這行動的世界發表何種評判意見——我們的學者都應該切記于心,并且予以傳達。無論理性在它權威的寶座上發布何種對于古今人事的判斷,他都應該傾聽和宣揚”。

在愛默生看來,美國學者應該通過行動完善自己的人格并自覺地接受各種磨煉和考驗;能力改造人們的精神世界,而且要有能力改造世俗的物質世界,這樣的人才具有真正的改造社會的偉大力量。

一句話,無論是在禮樂崩壞的春秋時代與還是在資本主義上升時期,無論是要尋求社會秩序還是要尋求民族的獨立與自由,孔子和愛默生都主張立己并立人??鬃訌娬{培養真正的君子實現他的理想社會,愛默生強調培養真正的美國學者去改造美國的世俗生活。

三、人的可教化可完善性

子曰:“德之不修,字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保ā墩撜Z述而》)孔子看到了“眾人”與圣人、君子之間的差距,也看到人有求仁向善的追求;雖然愛默生說“公開的和隱秘的貪婪使我們呼吸的空氣厚重而污濁”,但是他也發現“有著遠大前程的青年人,誕生于我們的海岸,來自群山長風鼓動他們的胸懷,上帝的眾星照耀著他們”。由上述可知,兩位哲人知道“君子”“美國學者”其實都是從云云大眾中產生的,但是他們能堅信君子和美國學者必然出現,必然能肩負大任,正是源于他們對人雖有缺陷但能向往美好的本質的理解,也正是因此,兩位哲人才能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宣揚教化,滿懷希望,從不懈怠,從不懷疑。

(一)人的可教化可完善的思想

“人之初,性本善”,孔子堅信人的純善是人之天性。雖然“習相遠也”,但可貴的是“性相近也”,這一命題高度概括了人性的共同性和少許差異及后天的可塑性?!盀槿视杉?,而由人乎哉?(《論語顏淵》)”,“求仁”是每個人都具備的天生本質;“仁遠乎哉?吾欲仁,斯仁至矣。(《論語述而》)”,孔子相信人本身就具有一種內在的道德力量及一種神圣的使命??梢?,孔子充分肯定了每個人開發自我和完善自我的可能性是無限的。

艾默生對人也有同樣積極樂觀的理解:“人身上卻有著整體的靈魂;有著明智的沉默;有著普遍的美,每一點每一滴都跟它保持著平等的關系;有著永恒的‘一’?!币簿褪钦f,每個人都有可能達到和上帝那樣至善至美的完美境界。在《論自然》中,艾默生寫道:“誰能限制人的各種可能性呢?”“亞當所有的一切,愷撒所做到的一切,你也都有,你也都做得到?!笨梢姲钚?,每個人的發展潛力無可限量;只要積極向上、潛心修養、完善精神,就能成為完人。

孔子和艾默生都因崇尚天賦與人以人性進而相信人的可完善性,并把“人的可完善性”觀點作為個人進行道德修養的理論依據。

(二)人的完善自我的途徑

每個人都具有共同的人性,普通人與圣人仁人有共同的內在本質,換句話說,每個人都有成為圣人仁人的內在依據,那么,一個人應該也可以通過轉向自我進行修身以提升自己,完善自己。

外部的影響對人的發展固然重要,但是孔子更強調人的自覺自為,主觀能動性的發揮?!耙娰t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孔子特別看重人的自省。認為“克己”要靠人對自身內在品質(即“愛人”的品德)的自覺,要人們遵守禮儀規范必須是自覺的才有意義,才符合“仁”的要求?!叭硕蝗嗜缍Y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因此,我們可以說,孔子認為“克己”(求仁)是要靠內在自覺性。有了“求仁”的內在自覺性,“我欲仁,斯仁至矣”,并實踐于日用倫常之中,這就是“極高明而道中庸”了。

艾默生在《論超靈》中寫道:“最單純的人在真心誠意崇拜上帝之時就變成了上帝?!笨梢姲嘈湃酥灰床熳约簝刃牡撵`魂就可以找到內心的上帝。艾默生認為“行善”是道德主體的自主選擇,他在《神學院致辭》中寫道:“行善者立刻會變得高貴,作惡者立刻會變的渺小。拋棄不潔,便是增添了純潔?!薄爱斎俗錾剖聲r,他就會擁有大自然的全部力量,因此強大無敵?!痹诎磥?,一個人必須進行自修以充分發揮心中的善性。艾默生特別提倡“道德感的直覺”“求善”與“行善”“人的自化”。所以,他在《自信》一文中熱情鼓勵人們做到自知與自愛:“相信你自己的思想,相信你內心深處認為是正確的,對所有的人也是正確的——那就是天才?!?/p>

兩位都特別強調道德主體的能動性和自主選擇,都認為一個人應該轉向自我尋求內心的力量與真理以不斷完善自己,都非常重視道德品質的不斷完善,即通過修身完善自己。

綜上所述,我們在這兩位社會背景、時代風氣、人生經歷、精神氣質完全不同的兩位思想者身上看到了他們的人本主義思想,對人的認同,對人的熱切的希望與期盼,對人的提升與完善的探索貫穿其思想的始終。在更關注人的權利、平等、幸福、自由的今天,人們往往會忽視自己作為社會一份子應該承擔的責任,而當今的教育者應該立足于人,重新審視自己的教育對象,重新調整教育的重心。

參考文獻:

[1][美]吉歐·波爾泰.趙一凡,蒲隆,任曉晉,等譯.愛默生集——論文與演講路(上)[M].北京:三聯書店,1993.

[2]錢滿素.愛默生和中國——對個人主義的反思[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6.

[3]游喚民.論孔子的“性善論”及在其學說中的地位[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4(5):5-8.

[4]歐陽禎人.論孔子的政治思想[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5)32-38.

[5]徐煉.孔門樂教——詩教思想今讀[J].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5):101-107.

[6]雷香火.從修身視角論孔子學說與愛默生思想的契合[J].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1)41-45.

[7]楊伯峻.論語譯注[M].中華書局,2006.

猜你喜歡
艾默生契合點孔子
艾默生自動化解決方案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尋找知識“契合點” 促進學生有效學習
找準契合點,打通教學考——基于學生討論的2016年全國文綜Ⅰ卷第24題教學反思
艾默生:智能化軟件需關注“人性化”
艾默生SCADA如何解決高含氫焦爐氣管線運行中的幾個關鍵問題
艾默生加大在南京的投資以擴張研發設施
在比較研究中尋找契合點——評《塑造論哲學研究——從美國哲學的視角看》
如果孔子也能發微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