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優質護理在手外傷患者護理過程中的實踐探討

2015-10-21 16:40許淑梅
中國醫學人文雜志 2015年10期
關鍵詞:優質護理實踐

許淑梅

【摘 要】目的 分析優質護理在手外傷患者護理過程中的實踐效果,為臨床提供參考。方法 選取我院收治的100例手外傷患者作為觀察對象,收治時間為2012年12月至2015年4月,采用隨機分組的方式將100例手外傷患者分成兩組,每組50例。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取優質護理,觀察比較兩組手外傷患者護理后并發癥發生率以及護理前后的焦慮評分。結果 對照組的并發癥發生率(24.00%)顯著高于實驗組的并發癥發生率(6.00%);且兩組手外傷患者護理后焦慮評分的比較結果存在顯著差異,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對手外傷患者采取優質護理,能夠有效降低患者發生并發癥的機率,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值得推廣。

【關鍵詞】優質護理;手外傷;實踐

手外傷屬于臨床多見的疾病之一,在臨床中發現,患者常存在手腕部血管、肌腱以及神經等多處組織損傷,嚴重影響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1]。我院對手外傷患者采取優質護理,現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收治的100例手外傷患者作為觀察對象,收治時間為2012年12月至2015年4月,采用隨機分組的方式將100例手外傷患者分成兩組,每組50例。

對照組50例手外傷患者中,男女比例為29:21;患者的年齡介于21至56歲,患者年齡均值為(36.21±2.44)歲;致傷原因:有14例患者為刺傷,有16例患者為切割傷,有7例患者為撕裂傷,有10例患者為燒傷,有3例患者為其他傷。

實驗組50例手外傷患者中,男女比例為30:20;患者的年齡介于22至55歲,患者年齡均值為(36.15±2.38)歲;致傷原因:有13例患者為刺傷,有15例患者為切割傷,有8例患者為撕裂傷,有10例患者為燒傷,有4例患者為其他傷。

對比分析兩組手外傷患者的臨床資料,P值大于0.05,組間無顯著差異,可以進行對比分析。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主要是指護理人員遵醫囑對患者實施病房環境護理、生活護理、健康教育等;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取優質護理,主要是指護理人員遵醫囑對患者實施心理護理、疼痛護理以及睡眠護理,通過對患者實施優質護理,達到緩解患者心理壓力,降低患者發生并發癥的機率,減輕患者痛苦,促進患者預后,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的效果。

1.3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手外傷患者護理后并發癥發生率以及護理前后的焦慮評分。焦慮評分選用焦慮自評量表,計分采用1至4分制,共20個題,總分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焦慮程度越嚴重[2]。并發癥主要包括感染、肌健與關節粘連、患肢腫脹、關節僵硬和創傷性關節炎等[3]。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兩組手外傷患者護理后并發癥發生率以及護理前后的焦慮評分進行數據分析,焦慮評分屬于計量資料,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結果使用(±S)表示,并發癥發生率屬于計數資料,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結果用率表示,檢驗水準α=0.05,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對照組中,有12例患者出現并發癥,其并發癥發生率為24.00%;實驗組中,有3例患者出現并發癥,其并發癥發生率為6.00%;經比較可知,兩組手外傷患者護理后并發癥發生率及護理后的焦慮評分的比較結果存在顯著差異,統計學具有意義(P<0.05),具體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對比兩組手外傷患者護理前后的焦慮評分(分)

組別 例數 護理前 護理后

實驗組 50 52.79±4.58 36.78±3.34

對照組 50 52.67±4.46 45.54±3.71

注:兩組手外傷患者護理后的焦慮評分相比較(P<0.05)。

3 討論

為保證治療效果以及促進患者預后,對患者實施一定的護理干預顯得尤為重要,本研究對患者實施優質護理,具體護理措施如下:

1.心理護理:對任何人而言,手都至關重要,尤其是青壯年勞動群體,而手創傷患者多以為青壯年群體為主,因此,大部分患者均會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負面情緒,例如焦慮、擔心、恐懼等,護理人員應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以及病情程度,遵醫囑對該類患者實施針對性的心理疏導,主動告知患者手創傷的相關知識(治療方法、注意事項、并發癥等),并向患者講述成功治愈的病例,使其建立治愈疾病的信心,同時護理人員可以指導患者家屬多對患者進行支持、關心和鼓勵,使其積極配合醫護人員的工作,促進患者預后。

2.疼痛護理:由于該類患者均會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感,護理人員應遵醫囑主動告知患者疼痛屬于正?,F象,讓患者有充分的心理準備,盡量增加患者的疼痛耐受程度;同時對患者的疼痛情況進行觀察和判斷,結合評估結果對患者實施相應的疼痛護理,例如可以播放患者喜歡的電視節目、音樂,轉移患者的注意力,指導患者進行深呼吸運動等,必要時,可以遵醫囑對患者實施針灸止痛、藥物止痛。

3.睡眠護理:由于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患者預后,因此,護理人員應遵醫囑對患者實施相應的睡眠護理,主動告知患者在睡前可以用熱水足浴,同時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調節病房溫度和濕度,盡量給患者營造一個溫馨、舒適的環境,此外,盡量安排患者在白天進行治療,避免干擾患者睡眠,若存在失眠的患者,應遵醫囑給予適量藥物,以保證患者的睡眠質量[4]。

總結得出,對手外傷患者采取優質護理,能夠有效降低患者發生并發癥的機率,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樊梅,張亞軍,羅曉云等.優質護理在手外傷患者護理過程中的實踐探討[J].西部中醫藥,2012,25(9):113-114.

[2]趙明明,曲靜,張華志等.MEBT/MEBO治療手外傷康復護理的臨床研究[J].中國燒傷創瘍雜志,2012,24(3):205-206.

[3]趙淑芳,吳蘭英,趙鳳娥等.護理干預在手部軟組織缺損皮瓣修復術后的應用[J].中國當代醫藥,2012,19(18):117-118.

[4]劉名珠.整體護理在手外科病房中的應用[C].//第十二屆全軍顯微外科學術大會暨中國康復醫學會修復重建專業委員會皮瓣學組2013年會論文集.2013:600-601.

猜你喜歡
優質護理實踐
前列腺增生患者護理中優質護理服務的應用意義探析
語文教學要在不斷的反思中成長
后進生轉化和提升的實踐與思考
初中政治教學中強化新八德教育探討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生物專業師范生教學實習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校企協同實施高職專業課程改革的實踐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