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復合乳酸菌活菌制劑佐治嬰幼兒肺炎繼發腹瀉的療效觀察

2015-10-21 19:51劉舒南
醫學美學美容·中旬刊 2015年3期
關鍵詞:腹瀉

劉舒南

【摘要】 目的:探討復合乳酸菌活菌制劑對嬰幼兒肺炎繼發腹瀉的治療療效。方法:將130例肺炎繼發腹瀉住院嬰幼兒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98例,使用復合乳酸菌活菌制劑+蒙脫思散口服;對照組32例單用蒙脫思散。二組均抗感染、補液等常規治療,觀察腹瀉的轉歸。結果:治療組有效率為94.9%,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8.7%,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復合乳酸菌活菌制劑佐治嬰幼兒肺炎繼發腹瀉 ,療效高,值得推廣。

【關鍵詞】 嬰幼兒肺炎 腹瀉 復合乳酸菌活菌制劑

【中圖分類號】R722.1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5)03-0162-02

肺炎是嚴重威脅兒童健康和生命的常見病,嬰幼兒肺炎治療過程中出現繼發性腹瀉國內外均有報道。嬰幼兒腹瀉易引起脫水、水電解質紊亂等,加重肺炎病情,影響治療效果。因此對嬰幼兒肺炎繼發腹瀉必須積極治療。我科用復合乳酸菌活菌制劑佐治嬰幼兒肺炎繼發腹瀉98例,取得明顯效果?,F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130例均為2010年10月~2013年10月在我科住院確診為嬰幼兒肺炎繼發腹瀉,男78例,女52例,年齡1~36月,均符合嬰幼兒肺炎繼發腹瀉的診斷標準:肺炎患兒住院72小時后出現排便次數增多至每日3次以上或/和糞便性狀改變。130例嬰幼兒肺炎繼發腹瀉按3:1隨機分為治療組(98例)和對照組(32例);兩組在性別、年齡、肺炎出現腹瀉時間,腹瀉后開始治療時間及重癥腹瀉所占比例上差異無顯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治療組及對照組腹瀉情況比較

Diarrhea situation in trea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組別 例數 出現腹瀉時間(d) 腹瀉開始治療時間(d) 重癥腹瀉所占比例(%)治療組 98 4.67 ± 4.33 2.84 ± 2.08 18.3(18/98)對照組 32 6.18 ±6.05 2.87±2.13 18.7(6/32)T值 1.095 0.064 P值 0.278 0.949 0.973二組間比較,P>0.05,差異無顯著性。

1.2方法 治療組:復合乳酸菌活菌制劑+蒙脫思散。復合乳酸菌活菌制劑,1—6月, 1次半粒;6月—36月, 1次1粒,均1日2次。蒙脫思散1—12月,1次1.0g;12月—24月,1次1.5g;24月—36月,1次3.0 g;均1日3次。對照組32例,僅使用蒙脫思散治療,方法同上。觀察記錄患兒食欲、大便次數、性狀,有無嘔吐,腹脹及脫水,以評價療效。

二組均采用抗感染、補液等綜合治療。

1.3 療效判定標準 顯效:治療72小時內糞便性狀及次數恢復正常,全身癥狀消失;有效: 治療72小時內糞便性狀及次數明顯好轉, 全身癥狀明顯改善;無效: 治療72小時內糞便性狀及次數無變化, 全身癥狀無好轉,甚至惡化。

1.4 統計學方法 本組資料采用spssll.0軟件分析,計數資料行X2檢驗,以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治療組:顯效68例(69.4%),總有效率94.9%;

對照組: 顯效9例(28.1%),總有效率68.7%。

兩組療效差異有顯著性(P<0.05)。見表2

表2 治療組與對照組治療療效比較

Curative effect in trea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組 別 例 數 顯 效(%) 有 效(%) 無 效(%) 總有效率(%)治療組 98 69.4(68/98) 25.5(25/98) 5.1(5/98) 94.9對照組 32 28.1(9/32) 40.6(13/32) 31.3(10/32) 68.7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4.9%,對照組為68.7%,治療組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

3 討論

肺炎是兒科的常見病,多發病,肺炎繼發腹瀉病有一定的發生率,據報道為25%~52。9%[1]。而嬰幼兒消化系統發育尚未成熟,生長發育快,所需營養物質多,消化負擔重,機體防御功能差,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如使用抗生素及腸道外感染的毒素等影響而致腹瀉。目前嬰幼兒肺炎經驗治療為主,普遍存在不合理應用抗生素現象,使繼發性腹瀉不斷上升。腹瀉可出現在肺炎病程或治療過程中甚至治愈后。

嬰幼兒肺炎容易繼發腹瀉,其原因可能為:(1)肺炎病原體侵及胃腸道引起腸炎或肺炎同時合并腸道感染;(2)由于多數抗生素具有胃腸道反應,在發揮治療作用的同時,對胃腸道產生刺激致腸蠕動變快,導致腹瀉發生;(3)患兒吞咽含有害物質的痰液對腸道的刺激;(4)抗生素的應用使腸道菌群失調紊亂,主要是雙歧桿菌、乳桿菌、腸球菌數量顯著下降,腸桿菌在菌群中所占比例相對升高使菌群失調,促發細菌移位發生,引起腸源性感染[2],產生腹瀉。李培美觀察132例肺炎患兒治療前后發生腹瀉時的桿/球菌比例,結果顯示:36.4%的患兒治療后并發腹瀉同時有桿/球菌比例失調,且于發病年齡、抗生素使用種類及時間有關[3]。提示肺炎時各種因素所致的腸道菌群失調可能是其并發腹瀉的主要原因。正常人體腸道中定植有雙歧桿菌、優桿菌、乳桿菌和糞鏈球菌等厭氧菌。這些菌為腸道正常菌群的優勢菌群,與腸粘膜上皮細胞結合占據腸粘膜表面形成生物屏障阻止致病菌和條件致病菌入侵;降低腸道內pH和Eh,抑制致病菌生長;產生細胞外糖苷酶,降解腸粘膜上皮細胞復雜多糖,而這些多糖既是潛在致病菌及其毒素對腸粘膜上皮細胞的粘附;激活巨噬細胞吞噬活性,提高機體抗感染能力[4]。復合乳酸菌活菌制劑主要成份為:乳酸乳桿菌、嗜酸乳桿菌、乳酸鏈球菌。具有繁殖速度快,產酸能力強,迅速適應環境等特點??诜竽苎杆傺a充腸道乳酸菌的數量,改變腸道內微生態環境,形成和重建正常的腸道菌群,合成多種人體必需的維生素(B1、B2、K1、葉酸等),及促進某些營養物質的吸收,并能抑制致病菌的生長繁殖,還能刺激機體的免疫系統功能,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使用復合乳酸菌活菌制劑后乳酸菌可通過其細胞壁上的磷酸和腸道粘膜上皮細胞,形成一個具有保護性的生物屏障,阻止致病菌及毒素粘附于腸道粘膜上皮。

本文結果表明在積極治療嬰幼兒肺炎的同時,對肺炎繼發腹瀉患兒在常規使用蒙脫思散的基礎上,口服復合乳酸菌活菌制劑可以明顯提高療效,且無任何毒副作用,安全可靠。

參考文獻

[1]王慕逖.兒科學[M].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 2001:277

[2] 張琳,梁慶紅。綜述,新生兒早期腸道細菌移位現象剖析[J]臨床兒科雜志20006.24(4):333—334

[3]李培美,吳光福,李志芳.嬰幼兒肺炎患兒腸道微生態平衡的臨床研究[J],中國微生態學雜志 2002.14(4):236—237

[4]Duffy Lc,Zielezny MA,Reipenhoff-Talty M,et al.Reduction of virus shedding by B.bifidum in experimentally induced MRV infection.Dig Dis Sis, 1994,39:2334-2340.

猜你喜歡
腹瀉
仔豬腹瀉的防治
犢牛大腸桿菌腹瀉的診斷和治療
舒肝健脾方治療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68例療效觀察
腸炎寧顆粒治療小兒腸炎疾病的可行性分析
乳酸菌片聯合復方胃蛋白酶散治療小兒肺炎繼發性腹瀉效果觀察
雙歧桿菌活菌聯合蒙脫石散對腹瀉患兒的療效影響
蠟樣芽孢桿菌對入住ICU多發傷患者腹瀉影響的臨床觀察
ICU患者抗生素相關性腹瀉臨床分析
艱難梭菌毒素A&B測定在醫院腹瀉患者中的應用價值研究
炎癥性腸病性腹瀉臨床治療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