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討腹部創傷的CT診斷及其臨床意義

2015-10-21 19:51張同濤
醫學美學美容·中旬刊 2015年3期
關鍵詞:臨床意義診斷

張同濤

【摘要】目的:探討分析應用CT診斷腹部創傷的準確性及臨床意義。方法:選取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之間我院收治腹部創傷并予手術病人86人為進行回顧性分析。所有患者入院后均予腹部B超檢查和CT檢查,將影像學檢查結果和手術進行對照分析。結果 :予腹部B超檢查和手術結果符合率檢出率為 70.00%,予CT檢查結果與手術結果符合率檢出率為94.00%,手術結果發現脾臟損傷34例,肝臟損傷22例,腸系膜損傷16例,膀胱損傷6例,胰腺損傷8例,膀胱損傷2例。CT檢查結果的準確率明顯高于腹部B超檢查結果。 結論:CT對腹部創傷診斷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對腹部創傷具有較高的臨床診斷準確率,對搶救患者生命、爭取早期治療意義重大,可作為診斷腹部創傷首選影像學診斷方式。

【關鍵詞】腹部創傷 ;CT 診斷 ;臨床意義

【中圖分類號】R651.1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5)03-0255-01

腹部創傷是臨床常見收治疾病,其發病率在平時約占各種損傷的0.7%左右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交通事故的發生的增加和建筑行業的高速發展,腹部創傷的發生率越發增加。腹部損傷可分為開放性損傷和閉合性損傷兩大類,閉合性損傷可能僅局限于腹壁,也可合并腹腔內臟損傷,開放性損傷涉及內臟,故診斷較為明確,但如體表無傷口,要明確診斷,有時十分困難。腹部創傷患者的臨床表現可有較大差異,一般單純性腹壁的癥狀和體征較輕,可表現為腹部受傷部位的壓痛,內臟如有損傷,可有腹痛或無明顯的臨床表現。嚴重者主要的病理生理學改變為腹腔內出血和腹膜炎。CT對實質性器官的損傷程度及其范圍具有重要的診斷價值。CT影像比腹部B超的診斷準確率更高,假陽性率更低。對腸道的損傷,CT平掃的診斷價值不大,但若使用造影劑,對腸道創傷診斷的意義十分重大。如予血管造影劑增強CT能使病變顯示更加清晰,大大提高腹部創傷的診斷率。CT對腹部創傷患者具有重大的臨床意義。

一資料與方法

1.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之間我院收治腹部創傷病人86人為進行回顧性分析,其中男68例,占 79.07%,女 18例,占 20.93%;年齡最大54歲,最小17歲,平均38歲;受傷原因:車禍傷42 例,占61.76%;高處墜落傷18例占26.47%;刀刺傷13例,占15.12%;其他13例,占15.12%。

2.方法

患者收治入院后,積極詳細了解患者臨床表現、受傷病史、體格檢查等后,全部予CT檢查和腹部B超,將影像學結果與手術結果進行分析對比,最后得出結論。

3.檢查標準

3.1腹部B超檢查:使用Philips Envisor B 超檢測儀,對患者的整個腹部進行B超檢查,根據內臟器官的形態、大小提示損傷部位的有無、部位及受傷程度,以及周圍的積血以及積液情況。

3.2 CT 檢查 使用64排 CT 掃描儀對患者的腹部進行全面性掃描,首先進行CT平掃,診斷不明確者再進行增強 CT 掃描,懷疑有血管損傷患者,予血管造影劑增強CT掃描。CT 掃描的范圍是為整個腹腔,在 CT 掃描中重點觀察患者實質性器官、腸道情況及腹腔大血管,發現患者的腹腔內存在游離液體、腹內臟器裂傷、血腫等即為陽性。

3.3 CT 掃描后由經驗豐富的影像科醫師進行讀片診斷。

4.統計學方法

我們使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結果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 ± 標準差(X±S)表示,采用 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 X2 檢驗,當 P < 0.05 時,表示具有統計學意義。

5.結果

86例腹部創傷并予手術病例中,手術結果發現脾臟損傷34例,肝臟損傷22例,腸系膜損傷16例,膀胱損傷6例,胰腺損傷8例,膀胱損傷2例。其中24例(27.91%)為腹內臟器多發傷伴頭、胸、腹、脊柱、四肢等多發傷。86例病例中,予腹部B超檢查和手術結果符合率檢出率為 70.00%,予CT檢查結果與手術結果符合率檢出率為94.00%。CT的對腹部創傷的診斷率明顯高于腹部B超的診斷率。

二分析討論

腹部創傷作為我國常見疾病,其發病率高,精確診斷及積極治療對患者預后十分重要。腹部CT檢查能使得患者腹部創傷的位置、面積、種類正確且清晰的反映出來,可對醫師的進一步治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腹部創傷患者中,脾臟、肝臟最易受損,在車禍事故中,駕駛員胰腺常受累,俗稱方向盤傷,其后果嚴重,必需積極給以手術治療,CT可明確顯示肝、脾、胰腺的損傷程度,對醫師的治療方案意義十分重大,同時,對搶救患者生命及患者的預后也起了積極的作用。CT予腹部B超相比,具有操作簡便、迅速、特異性高的特點,在腹部外傷的診斷中有重要的價值。對86例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可得出結論,予腹部B超檢查和手術結果符合率檢出率為 70.00%,予CT檢查結果與手術結果符合率檢出率為94.00%,腹部CT檢查技術的診斷率正確性明顯高于腹部CT檢查,在臨床工作中可予積極推廣。

綜上所述,CT檢查技術在診斷在檢查腹部創傷方面具有重大的臨床意義,不僅具有較高的診斷準確率,而且具有能反應患者腹部受損嚴重程度,對我國腹部創傷病人具有搶救生命、改善患者預后和減輕患者負擔意義十分重大。CT診斷對我國的臨床醫學的發展也十分重要,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章躍武,朱希松,吳渭賢,等. CT 增強掃描對外傷性脾破裂的診斷價值[J]. 實用放射學雜志,2005,21(3):268-270.

[2] 鄭 星.腹部創傷的CT 診斷及其臨床意義[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08,18(9):1281-1283.

[3] 李 杰,符義軍.CT對診斷腹部創傷的評價[J].當代醫學,2011,17(25):59-60.

[4] 王 波 . 腹部創傷的 CT 診斷及其臨床意義 [J]. 求醫問藥,2012,10(8):200-201.

[5] 劉 冬 .CT 診斷在上腹部創傷的臨床應用 [J].中國中醫藥咨詢,2012,3(3):67-68.

[6] 吳尚紅 . 腹部創傷的 CT 診斷及其臨床意義探討 [J]. 中國保健營養 :醫學影像及檢驗,2012,12(下):5458-5459.

猜你喜歡
臨床意義診斷
免疫性抗體對女性不孕不育檢測的臨床意義
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在熱性驚厥患兒的變化及其臨床意義
紅外線測溫儀在汽車診斷中的應用
窄帶成像聯合放大內鏡在胃黏膜早期病變診斷中的應用
探討側俯臥位在產程進展中的臨床意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