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醫改下減少醫療糾紛的對策研究

2015-10-21 19:51曹國芳
醫學美學美容·中旬刊 2015年3期
關鍵詞:醫療糾紛新醫改對策

曹國芳

【摘要】隨著新醫改的實施和深入開展,將切實緩解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衛生服務,而當前醫療糾紛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將成為制約醫療改革的瓶頸。如何從根本上尋找發生醫療糾紛的根源,包括醫療保健制度不夠完善、醫療行為過失、醫患溝通不暢等方面,制定切實可行的對策,包括建立健全醫療損害保險制度、轉變觀念,建立和諧的醫患關系、規范醫療行為、加強服務質量監控等一系列符合國情的措施,才能真正有效的改善我國醫療糾紛的現狀。

【關鍵詞】 新醫改 醫療糾紛 對策

【中圖分類號】R197.3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5)03-0551-01

1 引言

新醫改是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及構建和諧社會執政理念的深化,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衛生服務;同時改善醫患關系,疾病防治水平得到提高,醫學科學技術得到持續進步,國家衛生經費得到合理利用,最終使全國人民從醫改中受益。在新的形式下醫療糾紛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已成為社會公眾關注的問題。[1]而隨著病人的維權意識不斷增加,醫療技術的開創和應用,醫療糾紛案件逐年上升,醫務人員如履薄冰等情況在我國已不是個別現象。

2 浙江省內醫療糾紛情況

近幾年來,浙江省內的醫療糾紛情況不容樂觀,一些市衛生行政部門及醫療機構每年共受理醫療糾紛投訴達1300多件,其中重大醫療糾紛和群體性事件占據相當比例,有些案件甚至達到了醫鬧、上訪等程度,醫患關系緊張現象相當程度存在。而作為中國國內首家于2006年12月通過JCI認證的公立醫院—邵逸夫醫院,在日趨醫患關系突出的形式下,根據JCI要求,建立了完善的醫療質量保證體系,落實醫療技術規范和服務標準,保證了醫療服務質量;同時大力改革醫療管理制度,根本上改進了服務質量和服務作風,為患者提供了人性化、優質、安全的醫療服務,從而確保由醫院方面造成的醫療事件投訴案例逐年下降。(見附表)

邵逸夫醫院2012年-2014年醫療事件投訴情況表

年份 發生例數 主要原因(所占糾紛數的%) 醫務工作

責任性不強 醫患溝通

不暢 未按照制度

流程操作 患者醫學常識

缺乏等原因 其它2012年 148 25 24 20 24 72013年 173 20 21 18 28 132014年 189 16 18 16 35 153 新醫改下醫療糾紛形成的主要原因

3.1 醫療保險制度不夠完善 雖然新醫改在不斷地推進,但是相應的得到醫患雙方認可的法律法規比較滯后,加劇了醫患矛盾。部分貧困的群眾無法承受較高的醫療費用,缺乏相應的醫療保障,同時衛生資源分布不均導致部分人群心里不平衡,使醫療保障制度規定的個人支付醫療費用比例增高。

3.2 患方期望值過高 隨著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信息發展迅速,病人的自我保護意識增強,特別是對于一些知名度高的醫院,如果發生意外,病人或家屬感覺不可理喻,認定是醫療事故。

3.3 醫療行為過失 在邵逸夫醫院的一些醫療糾紛中,醫務人員的醫療行為缺陷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未按照醫院規章制度履行工作職責,超越醫療權限,比如Fellow級醫生擅自進行Attending級醫生的手術,工作責任心不強,病人發生病情變化后,沒有采取積極地措施,延誤了病人的診治和搶救。

3.4 醫療水平的局限 對于一些新開展的技術和手術,醫生需要通過臨床實踐不斷地摸索,所以很難全面認識每個疾病的診斷和治療,也不可能預知病人可能或未被認知的病癥,但是病人并不了解這方面的知識,認為是在做試驗品,導致醫療意外事件后形成糾紛。

3.5醫患溝通不暢 在邵逸夫醫院的醫療糾紛中由于醫患雙方溝通的原因導致糾紛是主要的原因之一。隨著病床周轉加快,邵逸夫醫院平均住院日在6.94天左右,繁重的醫療工作占據了醫務人員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與患者或家屬的溝通時間較少。在一些術前談話、病人的疑問、治療可能發生的風險等方面簡單作答,甚至敷衍了事,使患者一知半解。曾有一例膽囊結石的病人,醫生擬在腹腔鏡下行膽囊切除術,在術前談話時醫生簡單告知此類手術技術相當嫻熟,不會發生問題,而在手術時因操作不當手術器械刺傷了肝臟,導致大出血,病人搶救無效后死亡。事后家屬一直情緒非常激烈,醫院經過一個月的協調處理才解決。

3.6輿論導向問題 新聞媒體以及社會輿論對醫療系統方面存在著不恰當的報道,導致病人對醫務人員缺乏信任感。而媒體在未了解事實真相,缺乏專業知識的情況下,處于對弱勢群體的保護,進行宣傳報道,使公眾對事件產生錯誤的判斷。

4、對策

4.1 建立健全醫療保障制度。在新醫改的政策中,主要是國家將從擴大基本醫療保障覆蓋面、提高保障水平、改善醫保服務等五個方面推進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建設,切實減輕群眾的醫藥費用負擔。隨著醫藥分家、藥價大幅下降等醫改政策的落實,大大減輕了人民群眾的負擔。因此要快速發展基本醫療保障體系,使個人的基本醫療費用負擔有效減輕。

4.2 建立完整的醫療風險防范體系,使醫療保險制度和醫療賠償制度進一步落實。我省按照目前的政策可以借鑒德國最有效的處理醫療糾紛的機構就是調解和仲裁機構,它是非司法性的機構,提出解決的、方案只作為建議,并不是法律判定的結果。[2]由于該機構的辦公費用由保險公司支出,因此患者在求助時幾乎不用支付費用,此方式避免了醫患關系的進一步惡化和打官司的漫長歷程。

4.3 轉變觀念,建立和諧的醫患關系,醫患雙方要學會“換位思考”。[3]新醫改中指出新的機制要著力引導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主要通過增加服務數量、提高服務質量等方面來獲得合理報酬,將有效的服務與績效考評相結合,才能建立好醫患之間融洽的關系。在邵逸夫醫院中,醫院倡導的服務理念是“給您真誠、信心和愛”,同時從醫院的獎懲制度到醫生首診負責制,讓病人在第一時間內更多的了解手術的情況、效果、并發癥等,使病人有充分地時間進行心理等方面的準備。同時給予病人一些人文關愛,增進了醫患關系。

4.4 規范醫療行為,建立完善的醫療質量安全體系。在新醫改中,明確指出需建立良好的醫療衛生服務運行機制,包括衛生管理體制、治理機構等。因此給于患者安全、優質的醫療活動是減少糾紛的關鍵,并加強對醫療糾紛重點科室的風險控制。[5]在邵逸夫醫院通過JCI標準認證近8年多來,以 JCI為標準不斷落實和完善一系列切實可行的管理制度,協調各服務流程,以提高病人的治療效果和最大限度地利用醫療資源,促進醫療質量與病人安全持續改進。同時建立以患者安全需求為出發點的監測指標及意外事件報告資料,有效地防止不良事件發生。通過這些強有力的措施和手段,使醫院在每個細節環環相扣,將差錯防范于未然,大大降低了由于院方因素導致的醫療糾紛。

4.5建立完善的社會監督。新醫改中強調醫改的實施需要群眾以及媒體等的監督。同時醫院也應與新聞媒體加強溝通和交流,針對醫改之后醫療糾紛下降等情況做一些正面的報道,使醫院在群眾中樹立良好的形象。同時醫院應設立社會監督電話及意見箱,營造開放的氛圍,讓群眾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4.6 制定預防醫療事故的措施。絕大部分的醫療糾紛和事故是可以預防的,只有有效地防范了醫療糾紛,才能從根本上消除醫療糾紛造成的不良影響。從醫院的內涵建設到制度完善落實、醫療質量的管理到后勤保障。在邵逸夫醫院所制定的一系列標準制度中,包括疾病的臨床路徑和單病種管理,都到了很好的防范醫療糾紛的作用,值得借鑒。

5、結束語

醫療衛生是特殊行業,需要國家和全社會的大力支持。[6]醫療糾紛的發生也影響了醫院的建設和發展。[4] 隨著新醫改的不斷深入,各種政策及制度也在不斷探索中,醫療糾紛也會呈現不斷上升的趨勢。妥善處理好醫療糾紛,不僅關系到醫院和患者的利益,也關系到醫療事業的發展。因此需盡快走出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醫改道路來,以及相匹配的降低醫療糾紛的政策來,才會推動中國衛生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田貴友 四川生殖衛生學院報 新形勢下醫療糾紛防范的思考和對策 [J] 2009(1):73-75

[2] 劉泉, 楊天潼, 劉良 中國衛生事業管理 德國醫療糾紛處理辦法及相關問題 [J] 2008(4):284-285

[3] 史麗波,武淑華,俞春利 衛生軟科學 新形勢下醫療糾紛的特性及防范探索 [J] 2009,23,(3):274-275

[4] 陳嫣妍,龔林美 中國衛生事業管理 如何正確的處理好醫療糾紛[J] 2011,(12): 43-45

[5] 鄒毅,殷小基,陳正華 現代醫院 醫療糾紛管理實踐與防范策略[J] 2013,13(1):117-120

[6] 劉濤,馮小梅 求醫問藥 [J] 下半刊 2012, 10(12):268,814

猜你喜歡
醫療糾紛新醫改對策
提高中小學音樂欣賞教學質量對策探討
“深度偽造”中個人隱私的保護:風險與對策
走,找對策去!
我國貨幣錯配的現狀及對策
淺談醫療糾紛的防范與處理
醫療糾紛病理尸檢結果探討
在舉證責任倒置機制下的病案管理
新醫改政策下大學生醫保制度的現狀及問題分析
新醫改背景下加強公立醫院工會工作的探討
新醫改背景下公立醫院對聘用人員管理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