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體諸覺”的在場:中國文學對城市的審美

2015-11-22 10:19劉玉平周曉琳
當代文壇 2015年3期
關鍵詞:中國文學

劉玉平 周曉琳

摘要:人類對于環境的審美維度具有多樣性,知覺系統便是其中之一,正是由于“身體諸覺”的在場,中國文學城市審美才充滿了豐富的質感。自漢代始,視覺感受和聽覺感受便成為中國文學家體認和表現城市之美的重要依據,而主體身體諸覺快感生發的關鍵原因則在于城市形象豐富的審美蘊含。具體言之,中國文學家環境感知中的審美愉悅關聯著中國城市設計和建設所遵循的諸多美學原則,同時,還源于主體自身多重生命需求不同程度的滿足。

關鍵詞:身體諸覺 ;中國文學;城市審美

受高度發達的農業文化的影響與制約,城市審美問題長期未能進入中國學者的研究視野,古典詩學與古典美學的諸多重要范疇,無論“情景交融”的意境說,“江山之助”的靈感說,抑或“文如其人”的作家論,“陰陽剛柔”的風格論,無一例外地將城市排除在研究對象之外。直至上世紀80年代初,著名美學家宗白華先生出版《美學散步》,廣泛地討論了中國古典音樂、繪畫、書法、詩歌、小說所體現的美學思想及其審美價值,城市審美問題依然“缺席”,宗白華先生的研究視角及其美學觀念無疑代表了中國傳統美學的主流。

城市審美研究的長期缺失并不意味著城市審美實踐活動的根本性缺失,一個標志性的表現是,自漢代始,中國文學家就圍繞城市不斷進行豐富多彩的藝術描寫,通過生動具體且富有現場感的形象傳達出他們對城市之美的獨特感知與價值體認。盡管城市審美與鄉村審美的對象迥異,但同為審美性地反思人類棲居,主體對于客體之美的感知與欣賞必然遵循相通的規律。進入審美視閾的城市如同鄉村一樣,從來不是純客觀的存在,而是人們經驗著的環境,人類的經驗作為一種知覺系統,從審美的立場審視,“它具有感覺的豐富性、直接性和即刻性”①。由于知覺是直接作用于感覺器官的事物的整體在人頭腦中的反映,因此,視覺、聽覺、觸覺、嗅覺甚至味覺所獲得的各種信息,都可能被積極地包孕在環境經驗之中。審美體驗最終體現為一種超越肉體快感的主體精神愉悅和心靈慰藉,所以,強調審美愉悅至關重要的遠距離靜觀非常必要,然而,我們在討論環境感知時如果強行分裂或一味排斥感官作用,則走向了極端。人類審美實踐證明,因主體生理機能的作用而產生的各種感官快樂,在美感構成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積極作用。人類對于環境的審美維度具有多樣性,知覺系統便是其中之一,誠如喬治·桑塔耶那所說,“人體一切機能都對美感有貢獻”②,正是因為“身體諸覺”的在場,中國文學城市審美才充滿了豐富的質感。

一“身體諸覺”在場與城市之美的文學呈現

出現于中國文學的城市形象,具有五大顯著的審美風貌,即融入自然的和諧之美,內蘊外化的技術之美,彰顯文明的動態之美,各具特色的個性之美以及多元共生的復合之美。中國文學家對于城市之美的最初體驗與藝術表現全然不是出于先在的觀念和理性的認知,而是基于自身的經驗。作為人類后起的居住場所,城市在物質構成、景觀呈現、居民規模、產業結構以及社會職能作用諸多方面,與鄉村存在著本質差異,城市美的獨立性和特殊性亦因此而定。對于那些剛剛走出世代居住的鄉村生活場景而進入城市的個體而言,情感的不適或激變首先源于強烈的感官刺激,這一點,我們從茅盾《子夜》描寫鄉村土豪吳老太爺面對大上海夜間聲色光電而產生巨大恐懼感的情節中不難認識到。城市經驗既可構成反觀鄉村的獨特視角,亦可成為審美愉悅的有機組成部分,中國古代文學家之所以擅長采用“鳥瞰”的態勢去捕捉和展現城市之美,很大程度上有賴于城市外在的形色聲光給予他們的第一印象。漢代都邑賦是最早出現的城市文學典范之作,創立“京都大賦”一體的班固,在親身經歷的基礎上展開藝術想象,創作了影響深遠的《兩都賦》。他運用鋪張揚厲的手法渲染漢代長安、洛陽兩都的形勢、布局及其氣象,形象地再現了盛世京城的壯美與繁榮,其藝術構想主要是通過視覺形象完成的,以下是其中最為典型的一段:

建金城而萬雉,呀周池而成淵。披三條之廣路,立十二之通門。內則街衢洞達,閭閻且千。九市開場,貨別隧分。人不得顧,車不得旋。闐城溢郭,旁流百廛。紅塵四合,煙云相連。于是既庶且富,娛樂無疆。都人士女,殊異乎五方。③

以視覺感官切入,抒寫心隨目動的愉悅以及發自內心的贊嘆,這一手法被后世文學家所繼承,賦家如此,詩人亦如此。唐代李世民的《帝京篇》(其一),王勃的《臨高臺》、盧照鄰的《長安古意》、駱賓王的《帝京篇》等傳世名篇,相繼采取居高臨下的俯瞰視角,長安的山川形勝、城闕宮殿、王侯府邸、衣冠文物、車馬飲饌、各色人物,被詩人盡收眼底。作品極力渲染帝都宮室之壯美、景象之繁華、風氣之奢侈、人物之紛雜,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力,憑借壯闊的都市長卷,強國帝都的曠世風貌,奮發向上的時代精神以及文學家“苞括宇宙,總覽人物”的博大胸懷,得到淋漓盡致的呈現,美就在這樣的描寫和觀照中展開。

視覺,被喬治·桑塔耶那定義為“最卓越的知覺”,因為“只有通過視覺器官和依照于視覺,我們才最容易明白事物”④。中國現當代文學家的相關創作,再次確證了視覺在城市審美中的不可或缺性。斗轉星移,時代變遷,現代文明的飛速發展賦予城市日新月異的面貌,面對變動不居、歷久彌新的審美對象,視覺感知以及由此帶來的內心感受永遠是文學家表現與評判的重要依據。1924年,魯迅應西北大學的講學邀請前往西安,同行者中有北京《晨報副刊》編輯孫伏原,孫后來在《楊貴妃》一文中這樣介紹此次西安之旅的情況:

我們看大小雁塔,看曲江,看灞橋,看碑林,看各家古董鋪,多少都有一點收獲。在我已覺相當滿意……⑤

收獲首先來自于“看”,一連五個“看”字無疑突出了視覺對于美感生成的重要意義。他談的雖是個人體會,客觀上卻反映出一種普遍經驗。至于文中提到魯迅對此行不甚滿意,只是因為初步的感知偏離了他關于古都的記憶印象。事實上,我們所謂形式美的事物,往往肉眼可視。1963年,身處上海的著名詩人聞捷寫下政治抒情詩《我思念北京》,縱情贊美共和國首都。詩人關于北京的想象建立在充分調動知覺系統的基礎之上,他通過聽覺、觸覺、嗅覺尤其是視覺全方位獲取有關北京的種種信息,借助北京著名的人文景觀如知春亭、西苑、釣魚臺、諧趣園、陶然亭、太和殿、佛香閣、九龍壁、長安街、前門飯店、首都劇場、天安門城樓、歷史博物館,構建起一個集歷史與現代于一體的文化空間。在這里,作為政治文化中心的國都,不僅是象征的,也是具體的,鮮活可感的。

除了視覺,聽覺在人類的環境感知中也占據著重要地位。伯林特將除自然之聲(如風聲、雨聲)以外的城市聲音歸結兩大類,一類是人聲,例如街頭小販的叫賣聲、孩子的玩耍聲、父母的呼叫聲、人們斷續的談話聲以及熙熙攘攘的人流聲,這是生活本身具有的聲音,“它們表明了鮮活的生活正在進行”。另一類則是各種機器發出的聲音,例如汽車的轟鳴聲、報時的鐘聲、報警的笛聲、電鋸的噪聲、喧囂的喇叭聲以及從收音機、電視機發出的聲音,“這些刺耳的聲音圍繞著我們并壓倒了人聲”⑥。他認為理想的聽覺環境是人與聲音的完美結合,美因人的聲音而彰顯。其實早在宋代,中國文學家關于城市賣花聲的描寫就形象地詮釋了這一道理。

沿街叫賣鮮花,是宋代城市的一大景觀,體現了城市經濟與城市生活的緊密結合。兩宋時期,大城市居民對于鮮花一直保持著旺盛的欣賞熱情和消費能力,每年春天花市游人如織,沿街賣花聲不斷,經過作家的審美觀照與藝術提煉,它們由普通的生活場景轉化為充滿美感的文學圖景:

午夢醒來,小窗人靜,春在賣花聲里。王嵎《夜行船·曲水濺裙三月二》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陸游《臨安春雨初霽》

湖邊柳色漸啼鶯。才聽朝馬動,一巷賣花聲。劉辰翁《臨江仙·曉晴》

街頭小販追隨春天腳步的賣花聲引發了文學家歡快愉悅的審美情感,流動的賣花聲形象地傳達出城市春天的獨特魅力,一股濃郁的生活氣息迎面撲來。城市環境與城市居民之間的有效互動,以及市民生活的豐富多彩,也由此得見一斑。

在城市邁向現代化的發展進程中,鑒于城市的建設與發展對機器的依賴程度日益加強,機器聲在市聲中所占比例亦隨之增加。那些令人心煩、污染環境的嘈雜之聲固然與美感無緣,不過,轟鳴的馬達聲一旦帶來舊貌換新顏的都市奇觀,賦予主體全新的知覺感受,那么,它就完全可能成為美感的源泉。1931年,詩人番草在《都市巡禮曲》中這樣寫道:“交通機關的音響與汽笛在旋律著現代的交響樂,電流的空間里夢一般的高聳著那縱橫的幾何景?!雹弋敶笈骷覍⒒畏睒s的大都市作為殖民地半殖民地社會的地標給予痛心疾首的批判時,他卻從城市的聲音中捕捉到了美的旋律,其意義即如邦斯多爾夫所言:“當我們反思地觀照一個客體或環境和感受一種愉悅時,在充溢著令人驚奇、贊嘆、快樂和感恩的因素的地方,一種被我們稱之為美的審美價值實現了?!雹鄬ΜF代城市進行審美觀照,完全不可能、也不應該避開機器的聲響,只有人聲與機器聲有機融為一體,方可營造出人與物和諧共生的理想居住環境。讀一讀聞捷《我思念北京》中的這些詩句;“紅領巾的歡笑裝滿北海的游艇”,“北京悠揚的鐘聲催動了待發的列車”,“湛藍的天空飛過頻頻致敬的銀燕,一片彩云托著戴有竹哨的鴿群”,便不難感受到兩大類聲音和諧相融對于美化城市的重要意義。

二身體諸覺在場與城市形象的審美意蘊

人對環境的審美維度既包括環境帶給人的感官愉悅,更包括環境對人生命的啟示及其對主體生存精神需求的滿足。作為客體的城市建筑的景深、樣式、色彩以及彌漫于城市的各種聲音和氣味,只有與主體自身先在的審美觀念相契合,內化為精神愉悅的源泉,方可具有真正的審美價值。黑格爾認為美感是感性與理性的有機統一,他將這種介于感覺與思考之間的心理功能命名為“敏感”,借以表明“美感雖直接從感官接受美的信息,但不僅停留于感性處理階段,而且有‘朦朧的理性處理參與”⑨。由于身體諸覺對美的信息的吸收與理想活動以“概念的朦朧預感” 的形式參與審美,已經成為美感不可分割的部分,因此,我們的任務就不能僅僅停留在從文學表現的角度去描述知覺系統在城市審美中的存在與作用,更重要的是必須回答理性如何以“朦朧預感”的方式參與審美的問題,換言之,揭示客體引發主體身體諸覺快感的深層次文化意蘊,以彰顯感性與理性、身體與心靈的內在聯系。下文,我們將從兩個方面展開論述。

首先,中國文學家環境感知中的審美愉悅關聯著中國城市設計和建設所遵循的諸多美學原則。

第一,對稱是中華民族普遍推崇的形式美法則之一。對稱,是指物體或圖形兩邊的各部分在大小、形狀、排列上具有一定的對應關系,對稱性普遍存在于宇宙之中,它可以帶給人一種穩定、凝重、和諧的審美感受,如果將對稱與對比有機結合起來,在相反兩極的框架中形成對稱,審美效果更加強烈。對稱是自然界的普遍法則之一,例如健康動物的形體(包括人體)大都呈現出左右對稱的特征。深受整體動態平衡思維方式(亦稱辯證思維方式)影響的中華民族,基于對對稱法則的深切感受和洞察,無論建筑、園林、街道的設計,抑或詩歌的聲律、對偶,都積極地追求對稱的效果,而中國文學家對于事物外部形態對稱美的敏感與傾心,也正是長期以來以對稱為美觀念潛移默化的結果。中國古代的北方民居以及為數眾多的城市在設計上或整體或局部地體現出整齊方正、對稱平衡的布局特點,例如唐代京城長安的里坊制采用東西對稱的格局,東西兩市為商貿區,遙相對應。城市整體格局基本符合《周禮·考工記》所描繪的以宮城為軸心,南北中軸線為主導、嚴整對稱的都城空間形態,這一特點給了著名詩人白居易“棋盤”的視覺感觀,他在《登觀音臺望城》詩里這樣描繪:“百千家似圍棋局,十二街如種菜畦。遙認微微入朝火,一條星宿五門西?!毙蜗蠖譁蚀_。當時的長安以朱雀門大街為中軸線,東西向十四條大街,南北向十一條大街,它們彼此平行又相互交錯,將城市比較均勻地分為一百余坊,登高俯瞰,的確能夠產生整齊如棋盤的視覺感受。明代的北京城堪稱世界城市建設歷史上最杰出的城市設計范例之一,它采用以宮城為中心的向心格局,以永定門到鐘樓長達7.8公里作為城市中軸線,這種“取中而兩分,以中軸建筑為主線而兩側均衡分布的城市格局”⑩,給人一種貫通壯闊、平衡對稱的視覺美感。明代產生的多篇《北京賦》對此給予了充分的藝術表現,茲舉二例:

前朝后市之規,既肅肅而嚴嚴;左廟右社之制,復亭亭而翼翼。布列有序,不爽寸尺,妙合化工,莫究窺測。陳敬宗《北京賦》

上仿象夫天體之圜,下效法乎坤徳之方。兩觀對峙以岳立,五門高矗乎昊蒼。飛閣屼以奠乎四表,瓊樓巍以立于兩旁。廟社并列,左右相當。李時勉《北京賦》

視覺感官的愉悅受制于主體審美心理的預設,明代文學家們之所以高度肯定與熱情贊美這樣的城市格局,根本原因在于它具體演繹了北京人在對稱美法則支配下所形成的以“正”為上、以“中”為美的審美取向。

第二,和諧美是中華民族特別推崇的另一審美法則?!疤烊撕弦弧钡恼軐W思想深刻地影響了古代中國人的城市建設理念,因地制宜,背山面水的選址原則之所以得到普遍貫徹,除了能夠滿足經濟實用的現實功利需求之外,城市規劃者親近自然的文化稟性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先秦時期,儒家“比德山水”和道家“道法自然”的思想從不同角度溝通了人的精神世界與自然山水之間的內在聯系,成為奠定中國人審美心理結構的兩大理論基石。傳統的風水理論則將崇尚自然的文化思想與審美情趣帶入城市環境的選擇和經營之中,在造就了中國古代城市融入自然的和諧之美的同時,也培養起中華民族以和諧為美的環境審美心理取向,謳歌山水城市意境美的文學傳統也在此基礎上形成。

漢代辭賦家揚雄《蜀都賦》云“兩江飾其市,九橋帶其流”,形象地展現了成都依托自然、山水環繞、適宜居住的建筑風貌。唐代王維《奉和圣制從蓬萊向興慶閣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應制》詩將“渭水自縈秦塞曲,黃山舊繞漢宮斜”和“云里帝城雙鳳闕,雨中春樹萬人家”兩組不同的鏡頭巧妙地組合在一起,成功地傳達出帝都長安由山繞水縈的自然形勝與大氣磅礴的宮廷建筑共同鑄就的獨特氣質。白居易《洛川晴望賦》采用俯瞰視角描繪洛陽一帶的宜人景色,所謂“賦邙山,眺洛邑”,將自然山水景觀與城市建筑景觀并舉,盡情欣賞“三川浩浩以奔流,雙闕峨峨而屹立”,“瞻上陽之宮闕兮,勝仙家之福庭。望中岳之林嶺兮,似天臺之翠屏”的美景。我們注意到,當代文人賦洛陽曰:“伊洛清波,滋天賜邑城;邙山蒼柏,壯周立王城”,無論觀照視角抑或情感反應,與白居易如出一轍。桂林是中國著名的山水城市,自然山水與園林美景交相輝映,從古至今,贏得無數贊歌。宋人陶弼《桂林》詩曰:“青羅江水碧連山,城在山光水色間”,王正功《鹿鳴》詩更是首次吟出“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傳世名句。今人何開粹作《桂林賦》云:“斯地也,北以五嶺崇巒為屏,南以桂柳運河為襟,東南連蒼梧之沃野,西北以三江為芳鄰。千峰環野立,一水抱城流?!背懥诵聲r代的桂林贊歌。千百年來,審美主體對于客體和諧之美的欣賞態度一以貫之,從未改變。

山水景觀與城市景觀有機結合所形成的和諧之美,是一種意蘊深厚,足以喚起人深刻情感體驗的高級審美形態,人為之城市建筑與自然之山水風物經過巧妙配搭,營造出別有一番韻味的審美境界,可以同時滿足人的物質與精神的雙重需求。一方面人們置身高樓,真切地享受到物質文明發展的成果,身心的快樂必然關聯著與個體當下物質欲望的滿足,同時,由于高度對象化的城市文明見證著人類奮斗的力量與改造自然的成功,主體從當下直接性的生活狀態中體悟到生命創造的實際意義,從而進入到審美的層面。另一方面又由于中華民族的文化性格長期植根于農業文化的土壤之中,山水基因參與了大眾審美心理的建構,人們即使行走于都市,也渴望自然山水的擁抱與浸潤。城市依山傍水而建,二者建構起彼此呼應、襯托和交融的內在聯系,直接滿足城中人親近自然山水的審美心理需求。

第三,技術美是城市建設普遍追求的美學效果。美的城市建設布局總是體現著技術和藝術的有機統一,高明的建筑師在成功采用技術手段強化和完善不同類型建筑的實用功能的同時,盡可能地調動各種藝術因素賦予建筑的外在形式美,這便是視覺感官能夠參與城市審美活動的關鍵因素。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審美元素是構成中國古代城市技術美的重要成分,例如殿堂樓閣的“飛甍”,即上翹如飛的屋脊,作為中國古代建筑優美造型的標志,無數次成為文人墨客審美表現的對象,南朝詩人謝朓《晚登三山還望京邑》贊美金陵城美景:“白日麗飛甍,參差皆可見”,盛唐著名詩人王維詩極言長安之美,有“小苑接侯家,飛甍映宮樹”(《奉和圣制御春明樓臨右相園亭賦樂賢詩應制》)之句?!帮w甍”造型得益于屋頂構建直線和曲線的巧妙組合,技術層面上達到了收納陽光、遮蔽烈日、排泄雨水的效果,從審美角度看則增添了建筑外觀飛動、輕快、飄逸的美感,堪稱民族智慧的結晶。此外,古代城市中隨處可見的畫棟雕梁、回廊曲宇,以及現代城市里大量涌現的各類雕塑,皆如“飛甍”,形象地展示了中華民族豐富的想象力和偉大的創造力,故而構成了文學家美感產生的內在基因。

其次,中國文學家環境感知中的審美愉悅還源于主體多重生命需求不同程度的滿足。

根據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人的需要絕非單一的存在。作為理想的居住地,城市首先必須滿足居民群體基本的生活需求與安全需求,在此基礎上,還應當有利于他們實現社交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實現的需求。較之相對簡單、靜止的鄉村生活,復雜多變、文化功能齊備的城市生活更具備在不同層面上滿足居住者生命多樣需求的優勢。前文提到的豐富多彩的城市聲音,之所以能夠構成中國文學家感受與把握多元復合的城市之美的重要尺度,主要原因正在于它的文化彰顯功能。一個典型的現象便是,古代作家對于京城早朝的津津樂道與傾情描寫。京城作為全國政治文化中心,多元共生的城市特質使它的聲音較之一般城市更為繁復,更富于變化,也更多地包孕著生發美感的文化元素。除了梨園教坊的彈唱,街肆商鋪的叫賣,酒樓茶肆的吆喝以及通衢大道的輪轉,以一種日常生活的形態昭示著個體生存低層次需求的種種滿足之外,更有京城早朝莊嚴的鐘聲與大氣磅礴的禮樂,宣諭著國家主權,象征國家機器正常運轉,在催生出無數個體的民族自豪之感與政治向上之情的同時,也使那些參與早朝的文人士大夫因人生理想的初步實現而獲得身心的愉悅,其審美價值不言而喻。

人的自我實現是在不斷改造世界的實踐活動中完成的,城市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古老到現代的發展過程,亦是人自身不斷充實、完善的進步過程。不斷發展的城市見證人類的不斷進步,城市的聲音傳達城市獨特魅力,彰顯出人自身改造外部環境的力量與成就,因此,當文學家透過聽覺感官感受到城市之間相互區別的文化個性時,與文化認同感同時生發的還有本質力量對象化后的自我滿足感。清代的揚州是全國戲曲表演中心,通俗文藝十分發達,市民的娛樂生活豐富多彩,在這座江南名城里,傳統的竹西歌配合著民間的俚語歌謠,演奏出一曲雅俗共賞的城市樂章。清代文人董偉業的《揚州竹枝詞》,通過充滿濃郁市井氣息的城市之音表達了自己對揚州的具體感受:

聽簫館取吹簫句,大士堂題百子堂。怪底揚州二三月,男人唱歌女燒香。

清客絲弦柁子歌,粉屏門后玉人多。分明曲里新聞事,記得傳來是賣婆。

太倉弦子擅東吳,醒木黃楊制作殊。顧漢章書聽不厭,《玉蜻蜓》記說尼姑。

《揚州竹枝詞》結合充分世俗化的生活情節錄入了多樣的市聲,清晨送喪時的鼓吹,晚回熏轎下的笑言,中秋夜滿街的鑼鼓,大街上和尚的說法,市場中長腰健婦的尖叫,六一堂前文人墨客的吟誦,聲聲入耳。盡管《揚州竹枝詞》是以批判為基本創作主旨,但董偉業的具體描寫仍然令讀者真切感受到揚州以俗為美的城市風貌。

通過聲音表現城市個性之美,借以彰顯城市建設的卓越成就,作為一種文學傳統延續在當下的城市審美活動中。2007年,《光明日報》開設“百城賦”專欄,面向全國征稿。在其刊載的多篇賦文里,聲音成為眾多作家揭示城市地方文化特色的重要切入點。百城賦的作者大多具有“本地人”身份,他們對所賦城市的感覺普遍具有直接性、當下性和豐富性特點,那些被頻頻提及、集中折射出民間智慧光芒的方言、民歌以及地方戲曲,形象地詮釋了這一點?!短K州賦》云:“昆曲婉轉,笛簫依依輕送;吳儂軟語,琵琶聲聲相聞?!薄读葙x》云:“喜嶺南歌海生潮,壯歌獨領風騷?!薄冻葙x》曰:“雙條鼓,舞出國家文化遺產;《茉莉花》,唱遍全球五洲四洋?!薄短m州賦》曰:“太平鼓鏗鏘威武,蘭州曲余音繞梁?!薄逗?谫x》則曰:“??诤盟囍?,土戲風味仍在,瓊劇唱響島內、島外?!?百城賦的征集及其寫作,根本目的在于弘揚中華民族優良的文化傳統,體現民族精神的強大凝聚力,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發展以及和諧社會的建立。因此,上述來自不同城市的方音小調、聲腔旋律并非僅僅悅耳才具有審美價值,更為重要的是它們匯入到了時代的宏大敘事之中,具有連接古今、傳承中華文明的功能,從而溝通了感官與心靈的聯系,作家從悅耳走向悅心,進入到更高層次的審美境界之中。

機器聲是現代城市區別于古代城市的重要標志之一,雖然它在一定范圍內打破了城市居民原有生活的寧靜氛圍,卻也在改變其生活方式的同時,有效地提高了他們的生活質量,故具有被肯定的積極意義。經濟學家認為,在國家經濟處于全面恢復和發展時期的背景下,“機器轟鳴是最美的樂聲”,文學家則通過具體形象的描寫表達了同樣的認識。深圳是一座國際化的現代大都市,它伴隨著隆隆的機器聲在一片小漁村的土地上迅速崛起,作家王成釗這樣描寫這塊土地上的文化裂變:“推土機開始轟鳴,正在推倒一堵又一堵阻礙思維裂變的殘墻,開始抹掉曾經輝煌的小農經濟縮影,把現代商業文明,推進到二十一世紀?!薄皦郝窓C也開來了,正在來回碾壓老樹也滋養過的貧困、愚昧、守舊、封閉?!碑斣娙藢⒔K結“城中村”的巨大爆破聲視為“一個古老民族邁進現代文明的堅實步履”的見證,并且激情飛揚地預言“在舊觀念的廢墟上,浸淫著傳統美德的現代文明將傲然聳立”時,機器聲作為現代科技之聲的代表,因凝聚了人們不斷被激活與釋放的正能量而被賦予了嶄新的審美內涵。

較之鄉村的寧靜、穩定,城市之美的獨特性還在于它的喧鬧、變動。就城市審美而言,動態之美既可指城市建筑外部形態的“舊貌換新顏”,如摩天大樓的矗立,城市高架橋的飛起;也可指城市文化景觀的推陳出新,甚至亙古未見,如街頭的音樂噴泉,居民的節日狂歡。視覺和聽覺是人們感受上述變化的重要窗口,當代詩人邵燕祥就是通過聲音的轉換感受到了北京城的變化,他說:“近幾十年,什么是北京的城市之聲?50年代的鑼鼓,60年代的高音喇叭,70年代,記不清是北京站還是電報大樓,一天幾次正點播放‘東方紅,太陽升的旋律?!爆F代城市馬達轟鳴,鼓樂喧天,華燈閃爍,吊車運轉,種種景象猛烈地沖擊著主體在長期的鄉村審美和山水審美實踐活動中形成的穩定的心理結構,構成了對傳統審美經驗的挑戰與超越,不少人一時間感到不適,在所難免。然而,當主體的身體諸覺在外界連續不斷的強烈刺激下逐漸產生適應性之后,其審美心理結構也隨之發生變化,知覺感受被注入激情的力量,積淀為新的環境審美經驗,人的自我實現便得以向前跨越。城市的動態,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進入文學家審美視閾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六十周年之際,一位老詩人如此描寫他眼中的北京;“何處秋光好,絕美是京華。紅紫百重香透,山水獻清嘉。輪奐干霄樓閣,百變圖案廣場,焰火燦奇霞?!比谌肷剿暮椭C之美與彰顯文明的動態之美,同時成為謳歌的對象,后者使詩人產生了前所未有的心靈震蕩,他的興奮與激動源于人自我價值的確證,故屬于美感體驗的范疇。至于城市動態的審美內涵,拙文《城市審美特征的當下思考》已有所論述,茲不贅言。

注釋:

① [美]阿諾德·伯林特主編《環境與藝術:環境美學的多維視角》,劉悅笛等譯,重慶出版社2007年版,第11頁。

②④ [美]喬治·桑塔耶那:《美感》,繆靈珠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2年版,第36頁,第50頁。

③ 費振剛等輯?!度珴h賦》,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第313頁。

⑤ 孫伏原:《魯迅先生二三事·〈楊貴妃〉》,見《1913-1983魯迅研究學術論著資料匯編》第三卷,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87年版,第795頁。

⑥ [美]阿諾德·伯林特:《環境美學》,張敏、周雨譯,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年版,第85頁。

⑦ 番草:《都市巡禮曲》,載《現代文藝》1931年1-2期,第12頁。

⑧ [美]波林·馮·邦斯多爾夫:《城市的繁榮與建筑藝術》,見阿諾德·伯林特主編《環境與藝術:環境美學的多維視角》,劉悅笛等譯,重慶出版社2007年版,第114頁。

⑨ 曹俊峰等:《西方美學通史》第四卷《德國古典美學》,上海文藝出版社1999年版,第669頁。

⑩ 王南:《北京審美文化史》(明代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第63頁。

譚杰:《洛陽賦》,《光明日報》,2007年12月3日。

何開粹:《桂林賦》,《光明日報》,2007年8月20日。

[清]董偉業:《揚州竹枝詞》,廣陵書社2005年版。

趙士高等:《共和國經濟風云(上)》,經濟管理出版社1997年版,第102頁。

王成釗:《深圳的城市意象》,《散文詩世界》2005年第5輯,第11頁。

邵燕祥:《城市之聲》,見嚴建平編《心中的綠洲》,光明日報出版社1997年版,第272頁。

周篤文:《水調歌頭·六十國慶放歌》,《光明日報》,2009年12月4日。

劉玉平、周曉琳:《城市審美特征的當下思考》,《文藝爭鳴》(藝術)2010年12月號下半期。

(作者單位:西華師范大學文學院。本文系教育部規劃基金項目“從傳統走向現代中國文學城市審美的歷史演進”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13YJA751030)

責任編輯玉蘭

猜你喜歡
中國文學
中國文學“走出去”與西方讀者“走進來”
淺析漢語言文字對中國文學的影響
中國文學“走出去”翻譯出版的再思考
漢語言文字對中國文學的影響
《游仙窟》與《雙女墳》的對比分析
中國文學作品外譯策略研究
中國文學“走出去”之翻譯策略及方法
中國文學古今演變研究
論中亞東干文學對中國文化的傳承與變異
日本文學對五四時期中國文學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