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費爾南多·博特羅的“哥倫比亞時間”

2015-12-04 21:21曾焱
三聯生活周刊 2015年49期
關鍵詞:麥德林特羅哥倫比亞

曾焱

費爾南多·博特羅(Fernando Botero)和我們每個人合影,看起來都是很嚴肅的樣子,但在采訪過程中,老先生喜歡來一點小自嘲,流露出他自己所說的濃重的“拉美特性”。

這位哥倫比亞“最偉大的畫家”,也是目前還在世的不多的幾位世界級繪畫大師之一。

這次到中國國家博物館來舉辦個展“博特羅在中國”,藝術家帶來代表他一生藝術階段的96件作品及6個系列:拉美生活、靜物、斗牛、馬戲團、經典再現和素描,也帶來了一個現實中的大家族:夫人,兩個兒子,幾個孫輩。他的孫子菲利普(Felipe)說,祖父這次是想以北京作為他們家族聚會的地點,所以把家庭成員從世界各地招呼過來。他們也很久沒有這樣熱鬧地聚在一起了。

費爾南多·博特羅作品:《我的麥德林臥室,凡高作品再創作》《橙子》《梵蒂岡浴室》《斗牛士》《樂師》《總統及其部長》費爾南多·博特羅作品:《高蹺小丑》《角挑》對《阿爾諾菲尼夫婦像》(凡·艾克 繪)的再創作《柔術演員》《杠邊舞者》點擊并拖拽以移動

老先生打開房門,站在門口迎接我們。菲利普快步上前,恭敬而鄭重地握住祖父的手問候早安,像是許久未見,其實前一天他剛陪伴祖父在北京那場大雪天里爬上了長城。博特羅的笑容,既慈祥又威儀,讓人想起拉美小說里那些終生保持權威的一家之長:偏居小鎮,預言一切,不動聲色地掌控著全局。

博特羅確實出生在哥倫比亞麥德林城(Medelin)的一個小鎮,但他的家和工作室安放在了歐美各地:紐約、巴黎、柏林……和老家?,F在的大部分時間,他住摩納哥,靠近法國南部的有錢人的度假勝地。摩納哥大公雷尼埃三世還在世的時候,給他在海邊修建了一個工作室,送給他,說:“你就在這兒畫畫吧!”

然而他從來沒有畫過大公的領地和風景。畫里仍然是他遙遠的哥倫比亞,還有家鄉記憶留給他的那些胖人兒,具有極高的辨識度?!拔以诩~約待了15年,但是我不會畫美國的;我現在來中國,也不會畫中國。我的繪畫不會被所在環境影響。只要帶著頭腦,在哪里旅行都一樣?!辈┨亓_說,生命中的前20年對一個人的影響至關重要。所以不管住在哪兒,他永遠是哥倫比亞人,麥德林人。他從來沒有懷疑過這個問題。

麥德林是哥倫比亞第二大城市,但博特羅的家鄉只是旁邊一個很小的鎮子,大約10萬居民,周圍被安第斯群山環繞。即使是現在,從那里開車到波哥大也要8個小時。對于一個幻想成為藝術家的孩子,在那樣封閉的地方幾乎無法接觸到任何偉大的藝術作品。直到1948年,博特羅才在故鄉知道了歐洲的現代繪畫,第一次在一冊幾乎被禁的書里看到了畢加索的名字和作品。

博特羅沒有接受過正規的學院教育。他父親是一個推銷員,在那個小鎮還沒有其他現代交通工具的年代,常年需騎著馬到周邊地方去售貨。雖然博特羅從不認為自己的畫中人物對應著任何現實中的人,但那幅《騎馬男子》很難說沒有他對父親的記憶??恐J款,博特羅從一個基督教會小學讀到教會中學,上過一些美術課,之后就被熱衷于斗牛的伯父送進了一所斗牛士學校。在那里度過的兩年,是他后來繪畫著名的“斗牛系列”的人生底色。

16歲那年,還未完成中學學業的博特羅靠自己爭取到了為麥德林一家大報副刊畫插圖的機會。但是直到前往歐洲學習之前,他的繪畫99%是自學的。由他一個兒子講述出來的故事非常動人:博特羅偶然讀到一位法國藝術家寫給朋友的信,其中一封熱烈談論了西班牙大師委拉斯開茲(Velazquez)的畫作。寫信者仔細描述他所理解的委拉斯開茲如何創作一幅畫的步驟,博特羅就按照信里的那些見解,臨摹出了一幅委拉斯開茲的畫。成名后,有人出高價要買這件舊作,但是畫家從不肯出售,甚至不愿意在上面簽名。

博特羅這段青少年時光,正好是哥倫比亞歷史上黨派互相殘殺的“暴力時期”,卻也是群星燦爛的拉美現代主義啟蒙階段:在拉美的先鋒派知識分子名單里,同時出現了詩人加西亞·洛爾卡、巴勃羅·聶魯達和塞薩爾·巴列霍等一些注定傳世的名字。30歲以后,博特羅從家鄉搬到了首都波哥大,也成為先鋒派知識分子聚會的“自動化”咖啡館里的一個外圍青年。在他只有25張作品的首次個人畫展里,人們看到的是法國高更以及早期畢加索的影響。對那個時候的他來說,那還是異常遙遠的現代主義誘惑。

博特羅畫畫從不用模特。他解釋說:“雖然我畫了很多人物肖像畫,但我并不直接與模特接觸。不然我會有束縛感,他們讓我感到自己被限制住了。我更喜歡隨著自己的想象力完全自由發揮?!彼嬁偨y,但不是為了畫總統,而是再現拉美權力結構。他常通過畫作來調侃人們,但是被調侃和揶揄的對象不會生氣,包括那些總統、主教、神父,因為畫面里沒有什么憎恨存在。

博特羅的作品主題從來都是關于拉丁美洲的。他認為,對哥倫比亞、秘魯和墨西哥等風格藝術的濃厚興趣,賦予了自己“不同于歐洲藝術家的靈魂”。

我請他描述一下,他自述中所反復強調的“拉美特性”到底是什么?老先生在一番嚴肅的闡述后,又逗樂起來,舉例說:“在巴黎參加一個派對,你會特別無聊,因為里面的人太規矩了。在巴黎,說7點就是7點,在哥倫比亞,7點的聚會9點來也沒問題,這就是‘哥倫比亞時間?!?/p>

不過他認為自己的那些“胖族”,雖然出離于現實,但與馬爾克斯的魔幻現實主義還是大不一樣?!八莻€太魔幻了,人可以跟著蝴蝶飛。我的作品還是通過風格來塑造的一種現實……在我的繪畫里可以看到不尋常的事物,但不會是不可能的事物?!焙芏嗳撕闷嫠嬜髦械娜宋镌诩亦l是否有原型,或者記憶里的,或者身邊的。有個朋友就很想讓我問問他夫人的樣子,因為他畫里的女性都那般體型龐大。其實,陪伴他到北京的夫人索菲亞·瓦瑞身材很瘦削,是一位希臘裔藝術家,他的第三任妻子。

我們談到他繪畫中的“體積”(volume),這是他喜歡強調的一個博特羅式的繪畫語法。他嘲笑20世紀上半葉的拉美藝術家都想去巴黎,但他承認,自己青年時代也急切地去了巴黎,然后又去了意大利的佛羅倫薩,開始發展他所說的“體積”藝術。

“很快我有幸發現了自己的繪畫風格。在1956或1957年,我創作了第一個博特羅風格的作品?!彼傅氖?956年那幅《靜物與曼陀鈴》。藝術家在其中首次發現了延展并夸大物體體積的可能性。當時他已經從歐洲返回波哥大,和第一任妻子新婚,在墨西哥以賣畫為生。他后來回憶,他是在游歷佛羅倫薩期間“受到一位對體積感興趣的畫家的影響”,那時候他剛離開巴黎,對曾經充滿誘惑的法國先鋒藝術突然深感厭倦,并開始為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而沉醉?!氨娝苤?,佛羅倫薩的繪畫作品都具有體積感,所以我渴望能找到個人的畫法來表現體積。我找到了?!庇盟约旱脑拋碚f,那是全然博特羅的,既非模仿也非衍生的真正創造。

這種所謂的“體積”到底是什么?或許可以理解為一種極端繪畫語言,藝術家利用極端的體積、強悍的色彩和完全自由的形體比例在平面上制造幻覺,空間因受到巨大體積的擠壓而退縮,觀看者的某一部分內心被喚醒?!拔业恼n題,是用我的藝術思想去改變現實,就是說,我畫里所表現出來的形式,是我的思想,而不是視覺缺陷?!?/p>

1957年,博特羅25歲。此后,直到現在,他從未再去試圖改變這種繪畫風格。

博特羅承認,這是脫殼于14世紀歐洲繪畫的一種方式。在他身后,可以看到畢加索、安德烈亞·曼特尼亞(Andrea Mantegna)、保羅·烏切洛(Paolo Uccello)等人的影響。

“皮耶羅·德拉·弗朗切斯卡(Piero Della Francesca)是我最愛的藝術家。雖然表現現實,又超越現實?!辈┨亓_說。1998年,在名畫再現系列里,他以雙聯畫的形式再創作了弗朗切斯卡的肖像畫《費德里科·達蒙泰費爾特羅像》和《巴蒂斯塔·斯福爾扎像》。

弗朗切斯卡是15世紀意大利繪畫巨匠之一,生卒年月不詳,據說活了80多歲。他在幾個世紀中一度被人遺忘,但現在,他的肖像畫作《烏爾比諾公爵夫婦》以及宗教畫作系列《圣十字架的傳奇》都是人類繪畫史上偉大的作品之一。此人一生大部分時間都在故鄉圣塞波可度過,一個距離佛羅倫薩80多公里的小鎮,即便之后他前往佛羅倫薩等世界藝術發生中心謀得畫職,也從未割斷過和家鄉小鎮的連接,畫里會常出現圣塞波可景物。對弗朗切斯卡的這些描述讀來如此熟悉,因為我們可以看到,以他為偶像的博特羅幾乎就是在終生仿效這位巨匠的藝術和人生。不管去到波哥大、紐約還是巴黎,他的繪畫其實都在麥德林那個小鎮。當他重畫委拉斯開茲的《宮娥》和《瑪格麗特公主像》,安格爾的《里維埃小姐像》,維杰·勒布倫的《瑪麗·安托瓦內特皇后像》,我們看到的其實是拉美人的靈魂。甚至于他的《橙子》和《西瓜》,它們和《山間漫步》的舉著陽傘的牧師或者《修女》一樣,仍是屬于麥德林街道的?!拔铱匆娨簧乳T打開,母親從里面走出來?!?/p>

1957年,就在確認找到了“體積”畫法之后,博特羅第一次到美國。從正式公布的生平來看,博特羅當時是為泛美聯盟在華盛頓為他舉辦的個展而去,并且也幾乎沒有疑問地即將成為哥倫比亞最重要的年輕藝術家之一:就在這次個展的第二年,他為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的《禮拜二午睡》繪制了插圖,刊登在哥倫比亞最知名的日報《時代報》上——15年后,已經成為世界級畫家的博特羅為馬爾克斯發表在第一期《名利場》上的作品《預知死亡記事》再次繪畫了插圖。并且,1958年他還有一幅《婚禮堂和沉睡的主教》在華盛頓的格里斯畫廊展出時“獲得了巨大成功”。

1960年,博特羅決心從波哥大搬到紐約,而不再是偶爾造訪。他在格林威治村租了一個閣樓,身上只有200美元,英語難以和人交流?!拔揖拖褚粋€得了麻風病的人一樣,沒人敢碰我?!辈┨亓_在接受本刊采訪時回憶。在抽象表現主義、激浪派和波普主義的潮流之下,所有人都朝向未來和先鋒,沒有人愿意關注這樣一個來自拉美小城又執拗地堅持繪畫具象并聲稱自己在連接文藝復興傳統的年輕人。

博特羅告訴我,直到1969年,他終于有一幅作品引起了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館長多蘿西·C.米勒的興趣——《12歲的蒙娜麗莎》(Mona Lisa Age 12),被MoMA收藏并展出。他描述自己艱難的紐約早期歲月有9年之久。但他的生平資料顯示,事實上,MoMA的故事是發生在他到達紐約的第二年,即1961年。雖然之后還略有波折,但他在1964年已經有能力憑借賣畫收入在長島造起一棟別墅,并將新的工作室租在了第14街。到了1971年,他在巴黎西岱島上租下公寓,紐約最昂貴的第五大道上也有了屬于自己的工作室。

在博特羅的回憶里,他被紐約藝術界冷落的時間延長了5年。這大概是因為,困苦中的時光通常是漫長而難熬的。不過有一點肯定沒有錯:命運改變只在一瞬。

“有一天,有個朋友在街上攔住我,要用一輛汽車換我父親一幅畫。那個時候我就感覺到,我父親真的是很成功的大畫家了?!辈┨亓_的小兒子胡安·卡洛斯跟我說。他現在是記者和作家,為父親撰寫了傳記??逅钩錾谒赣H搬到紐約那年,之后父母即離了婚。很小的時候他每周可以見到父親一次,而他記得父親很窮,只能帶他去那些免費的公園或公墓里玩,那種感覺既奇怪又奇妙??逅拐f,他曾被告知父親在格林威治村的小閣樓里只有一樣家具,就是一把畫畫時坐的椅子。他父親后來離開了那個地方。很多年以后,一位保存了那把椅子的老朋友把它送回給了博特羅?!耙呀浐芾吓f,上面全是油漆,但現在我父親在紐約的話,還習慣坐在它上面,看看自己剛完成的畫。我一直認為這是我父親紀念那段艱難舊時光的一種方式?!?/p>

這是所有成功后的大師都應該有的一種聽來美妙的小故事。

猜你喜歡
麥德林特羅哥倫比亞
哥倫比亞的五彩河
當代西班牙語詩歌界代表詩人費爾南多·倫德
“賣萌”
那個最會畫“胖子” 的老頭兒——費爾南多·博特羅
看這毒梟走后的城市
新型沙美特羅衍生物的合成
合康變頻成功進軍哥倫比亞市場
馬丁·特羅:高等教育大眾化“導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