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小學閱讀教學綻放個性之花

2016-02-15 21:05翟瑞玲
中國校外教育 2016年15期
關鍵詞:個性化文本閱讀教學

◆翟瑞玲

(山東省昌邑市石埠小學)

讓小學閱讀教學綻放個性之花

◆翟瑞玲

(山東省昌邑市石埠小學)

個性化閱讀是語文新課改的一個重要教學理念。只有引導學生展開充分而自主地閱讀,學生才能在閱讀中走進文本,對作者進行直接對話,才能產生更多獨特見解與感受,這樣才能實現學生對文本的全方位的深刻理解。這樣的閱讀教學才能富有生命的活力,富有成效。

閱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長期以來,語文教師并不重視閱讀教學,以教師的講解代替了學生的閱讀與思考,使得學生失去了與文本進行直接對話的機會。語文新課改的一個重要教學理念,就是開展個性化閱讀,不能以教師的行為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而是要引導學生展開主體閱讀,探究性閱讀,尊重學生獨特的體驗與感受,這樣才能實現學生對文本的個性化解讀,引導學生富有個性化的學習,這樣的閱讀教學才是成功的,才能讓閱讀教學綻放個性之花,實現有效的閱讀教學。

一、準確的角色定位

教學的本質是師生之間的互動,個性化閱讀是教師、學生與文本的直接對話。也就是說學生是個性化閱讀的主體,教師是學生閱讀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與指導者,這樣才能展開個性化閱讀。而長期以來,將師生關系定位于教與學的對立之中,是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這并不能實現師生之間的平等對話。為此,要實現個性化閱讀,首先就必須要對師生角色進行重新定位。在個性化閱讀中教師并不是單純的知識傳授者,更為重要的是與學生平等的參與者、合作者與指導者,是架起學生與文本之間溝通的橋梁。教師不僅要深入地閱讀文本,同時還要全面地了解學生,這樣才能在學生與文本之間找到最佳的結合點,這樣才能體現學生的主體閱讀地位,以實現帶領學生走進文本。這樣才能讓學生與教師成為閱讀的主體,與文本進行直接對話,構建生本課堂,實現教師、學生與文本的多向交流與互動。有了學生的主體參與,這樣才能為實現個性化閱讀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充分的閱讀時間

在閱讀教學中讀是主線,要實現個性化閱讀就必須要讓學生有足夠的閱讀時間。許多教師為了追求教學的流暢性情,以教師的講解代替了學生的閱讀,但是教師可以將字面意思講清講透,而對于文字背后所包含的情感、意境等是無法用語言來描述的,而是需要讀者用心去體會去感受的。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充足的閱讀時間,要讓學生帶著積極的情感進入文本展開富有感情的閱讀,這樣學生才能真正走進文本,與作者進行直接對話,與作者進行情感互動,這樣才能深刻地體會文字背后所包含的深刻含義。

如在學習《橋》一課時,教師可以先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的特殊效果來模擬洪水肆虐的危急情境,圖文并茂、動靜結合,將學生帶入文本所描繪的特定情境之中,帶給學生以強烈的震撼,此時教師再做以必要的解說,讓學生來想象洪水的肆虐與人們的恐慌,進而為學生更加主動地閱讀、積極地思考做鋪墊。然后,再讓學生展開多種形式的充分朗讀,如分角色朗讀、小組朗讀等,通過充分的閱讀將學生帶入真實的場景之中,以讓學生更加深刻地體會人物特點,這樣才能為學生更加深刻地體會文章主題與情感打下堅實的基礎。如果沒有充足的閱讀時間,只是讓學生泛泛而讀,對于處于認知初級階段的小學生來說過于抽象深奧,是難以深入文本,與作者產生共鳴,難以深刻地理解文本,更談不上個性化閱讀。

三、展開獨立的思考

正所謂讀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閱讀與思考是一體的。只讀不思,浮于表面,只思不讀,思考就沒有了根基。只有在閱讀中思考,在思考中閱讀,才能透過表面深入本質的理解,這樣才能品味語言的精練、構思的巧妙,才能實現對文本的個性化閱讀。如在學習《火燒云》這一課時,由于小學生對此方面的認識較為少,這正是學生在閱讀中難以逾越的障礙,學生并不能從文本語言中體會到火燒云的形狀與變化。但如果教師只是單純地進行圖片的演示,不注重學生對文章的閱讀與思考,那么學生的認識同樣只是局限于形,而并不能將文字與實物結合起來。為此,在教學中教師要發揮主導性,利用多媒體直觀的演示來帶給學生強烈的感官刺激,在此基礎上再引導學生展開深入的思考,這樣學生就自然就可以將文字與實物結合起來,邊觀察邊思考,邊閱讀邊思考,這樣才能讓學生從語句中感受到火燒云的美,同時更能促進學生語言的內化,這對于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寫作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四、引導學生質疑問難

個性化閱讀說到底,就是教師、學生、文本對話過程中不同思想的交匯,不同思維的碰撞,在充分的交流與激烈的討論中達成共識,這樣的閱讀才能成為展現學生個性的探究性活動,實現學生對文本的深刻解讀。為此在教學中教師不要只是讓學生來解決他人所提出的問題,更為重要的是要引導學生質疑問難,鼓勵學生大膽地發表個人不同見解,讓課堂上有更多的來自于學生的不同聲音,這樣的教學才能處于不斷動態生成的。真正成為學生的學堂。如在學習《少年閏土》一課時,有學生提出:少年閏土的生活是豐富多彩、快樂無窮的,魯迅則在“四角的天空”受到先生嚴格的教誨,為什么結果卻不同呢?我并沒有急于下結論,而是引導學生就自己對文章的理解來談談自己的看法。學生有著許多不同于教材、不同于他人的看法與見解,展開激烈的交流與討論,再加以教師必要的點撥,自然就可以讓學生深刻地意識到要成就絢麗的人生,既要有少年魯迅在“四角的天空”里的刻苦與努力,又要有少年閏土在“四角天空”外的“許多的新鮮事”。這樣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于文章的理解,同時更能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1]張國春.讓個性之花在閱讀教學中綻放.閱讀與鑒賞,2011,(12).

[2]許在芳.淺談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策略.新課程,2013,(02).

[3]李文潔.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語文個性閱讀教學研究.快樂閱讀,2013,(08).

猜你喜歡
個性化文本閱讀教學
文本聯讀學概括 細致觀察促寫作
堅持個性化的寫作
作為“文本鏈”的元電影
在808DA上文本顯示的改善
“認知-遷移”教學模式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識別
上汽大通:C2B個性化定制未來
同桌寶貝
滿足群眾的個性化需求
談高中研究性閱讀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