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習型社會下對職業教育學生培養的思考

2016-02-22 20:00左傳滄
科技視界 2016年4期
關鍵詞:學習型社會學生培養高等職業教育

左傳滄

【摘 要】高等職業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的高等職業教育已成為開發國家人力資源、提高勞動者素質的最有效的手段。當今社會經濟迅速發展,在學習型社會下,學習已經不再受到年齡和階段的限制,而是作為一種可持續發展的、開放的過程,職業教育將會在學習社會的建設中發揮積極的作用。

【關鍵詞】學習型社會;高等職業教育;學生培養

學習型社會是一個面向未來的概念,是一種理想主義的社會發展觀和教育觀。創立學習型社會理念的鼻祖,美國學者哈欽斯認為:學習型社會是“不僅僅向人們提供定時定點的成人教育,還要在任何時候以學習、成就、人格形成為目的,成功地實現價值傳遞,從而實現一切制度所追求的目標的成功社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其報告《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將其定義為“一個教育與社會、政治與經濟組織(包括家庭單位和公民生活)密切交織的過程”。結合二者的觀點,學習型社會可以理解為是一種以學習為核心,促進社會各個組成部分良性發展的社會形態。對個體而言,學習成為個人的基本生活方式,盈其一生;對社會而言,學習成為普遍的社會行為方式和價值選擇,學習在社會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1 高等職業教育在現今社會的重要性

在我國教育體制發展不平衡和不完善的狀態下,單一的教育主體和辦學體制逐漸不能滿足社會轉型時期對人才、技術和科學的需求。社會對教育的需求,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育對社會生產力的提高作用。在我國現階段的繼續教育中,高等職業學校是服務當地企業的重要場所,也是人們獲取繼續教育機會的重要渠道。高等職業教育,就是以高等職業素質為基礎,以高等職業能力為核心,以高等職業技能為重點的全面素質培養教育。職業教育是義務教育之外重要的教育類型,在我們能夠預見的未來,大多數從業人員的就業準備仍需要通過職業教育來完成。我國職業教育先驅黃炎培先生曾經說過:“凡用教育方法,使人人獲得生活的供給及樂趣,一面盡其對群眾之義務,此教育名曰職業教育?!彼靼谉o誤地告訴人們,職業教育的目的是:“使無業者有業,使有業者樂業”。

2 學習型社會對學生培養的啟示

對于學習型社會來說,人人都是學生,人人都是老師,學生與老師的分界已無實際意義,人人都是學習的主體,人人都有得到全面發展的機會和條件。因此,教育可持續發展和學習型社會的要求不謀而合。高職院校應結合自己的現狀,在教育觀念上實現四個基本轉變:一是,由一次性的學校教育轉變為終身學習;二是,將書本上的學習轉變為實用型的技能學習,重點放在就業能力的造就上;三是,將學校學習轉變為工作、生活中的學習,時時學習,處處學習,使學習工作生活一體化;四是,由強迫學習轉變為自覺自主的學習。

2.1 培養學生主體性

首先,培養學生主體性包括提高自我管理能力,自我管理是個人能動地對自己進行管理,是個人“自我愿望”實現的一種方式。個人在組織共同價值觀的指引下,在所授權的范圍內自我決定工作內容、工作方式,實施自我激勵,并不斷地修正自己的行為,以便個人能夠更出色地完成既定目標。在這個過程中使自己得到了充分的發展,使自己在工作中獲得最大的享受。高職生是高職教育體系管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主要的被管理者。因此,高職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的優劣不但對其個人的目標實現有著直接影響,也對高職院校這一大環境的管理水平有著直接影響。自我管理的目標必須和大環境管理的總目標相協調,不允許有多向性和自由化,不然就喪失了自我管理的意義。其次,培養學生主體性還包括提高時間管理能力,當今要求學生要有超強的時間管理能力,只有合理的配置時間才能發揮最佳成效。此外要有過硬的技能管理能力,技能的培養是高職院校的重要培養目標,更是高職生的生存之本。最后更要有優秀的學習能力和人生目標管理能力,對高職生來說,學習仍是他們生存與發展的推動力,高職生在培養自己的學習能力的同時,還應確立一個不斷追求的人生目標。

2.2 建設學習型校園

學習型校園是“一種不同凡響,更適合人性的組織模式”。學習型校園首先是關注個體未來發展的一種學習環境,個體通過在其中的學習熏陶能系統地掌握未來發展的基本能力。學習型校園價值觀的核心是為了防止知識的老化,實現知識更新,產生知識的滾動效應,其基礎部分應是個人學習能力的養成。高職院校和其他學校一樣,在建設學習型校園過程中,無論是領導還是職工,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始終要體現出自我超越的精神,教師不為學歷職稱而教,學生不為文憑而學,從學會做人入手,學會學習,培養創造性,凸現自主學習的能量,張揚挑戰自我的個性,實現人的可持續發展。學習是高職院校走向學習型校園的關鍵。和其他本科院校相比,高職院校有著辦學實力較弱、師資隊伍殘缺不全、學生學習基礎差等明顯的差距,要在辦學上立足市場、體現特色,面臨的考驗很大。這就更需要探索創新,依靠學習型的理念彌補自身素質的不足,完善終身教育體系,堅持以人為本的基本準則,倡導人人要學,人人想學,人人會學的學校場景,順應學習社會化的形勢,提倡終身學習、全過程學習,提升學習力,進而提升競爭力,讓學校里每位師生員工都能從學習中找到成長的快樂,知識的力量。

2.3 增強職業生涯規劃指導

高職的一切不是為了就業率,而是為了學生的終身的發展,因此在教育的過程中要注重滿足學生的更多需求。在學校教育過程中,要讓學生擁有多種技能,掌握更扎實的基礎知識,為學生的發展注入更多的能量。職業生涯規劃指導是職業教育的第一課,使學生了解職業、了解自身、認識專業、建立學習興趣,規劃職業生涯發展道路?,F代職業生涯規劃始于基礎教育,并貫穿終身。然而,在計劃經濟時期,人力資源按計劃分配,個人幾乎沒有職業選擇機會,生涯規劃指導也沒有用武之地。職業指導課只是近年來開始在普通中學開設。為此,職業教育不但要補上這一課,還要突出自身特色:一是,具有明確的專業針對性和就業目標導向性;二是,在已有的人職匹配、多元智能理論方法的基礎上增加工作價值觀的教育引導;三是,利用行業企業的工業文化教育資源。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可聘請資深企業技術管理人員講課、邀請成功校友介紹經驗,還可以通過校企合作編寫形象生動的行業工業文化讀本,使學生從行業文化入手,熟悉熱愛專業,做出正確、合理的生涯規劃。

總之,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建設,對高等職業教育的要求更高,在落實制度、經費、資助體系保障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由于高質量的人才涌入社會,極大促進了社會的前進發展,高等職業教育在學習型社會中的位置愈顯重要。要逐步建立和完善面向就業市場,依托企業、政府支持, 社會化、多層次的職業培訓體系。一方面,要進一步整合成人教育資源,構建面向社會、資源共享和功能銜接的職業教育社會網絡;另一方面,職業院校要進一步發揮面向社會的培訓功能。

【參考文獻】

[1]杜戰其,關海玲,楊斌鑫.新時期我國高校繼續教育面臨的主要問題研究[J]. 機械管理開發,2006(04):148-149.

[2]聶雪奎.論學習型社會構建中的職業教育[J].襄樊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08, 07(04):37-39.

[3]羅納德·巴尼特.高等教育理念[M].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257.

[責任編輯:楊玉潔]

猜你喜歡
學習型社會學生培養高等職業教育
基于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高等數學教學研討
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探討
紡織行業職業結構變遷對高職現代紡織專業人才培養的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