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道德內化缺失及對策分析

2016-03-02 21:19馬軍紅王一茹
邢臺學院學報 2016年1期
關鍵詞:內化道德德育

馬軍紅,王一茹

(邢臺學院,河北邢臺 054001)

大學生道德內化缺失及對策分析

馬軍紅,王一茹

(邢臺學院,河北邢臺054001)

道德內化是大學生品德生成的內在機制,是完善大學生道德品質的基礎。但隨著社會環境的發展變化,大學生道德內化現狀不容樂觀,嚴重影響了大學生的成長成才。分析大學生道德內化缺失問題及其原因,探究增強大學生道德內化實效性的策略,堅持德育服務本質,促進道德內化實現;堅持德育回歸生活,加強道德內化現實性;堅持德育方法立足實踐,增強道德內化實效性,對促進大學生全面健康發展,推進和諧社會建設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大學生;道德內化;缺失;對策

道德內化是指個體在社會實踐中,通過環境的影響和教育的引導,將社會道德轉化為自身內在的行為準則和價值尺度,從而不斷完善自我道德品質的過程。其實質是個體把外在的社會道德規范內化為自身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大學生正是通過道德內化,把一定社會道德規范內化為自身品德,來實現道德人格塑造和道德境界的提升??梢哉f,道德內化是大學生品德生成的內在機制,是完善大學生道德品質的基礎。但隨著社會環境的發展變化,大學生道德內化的現狀卻不容樂觀,各種各樣的問題相繼暴露,嚴重影響了大學生的成長成才。深入分析大學生道德內化缺失的主要問題及其根源,探究增強大學生道德內化實效性的策略,對促進大學生全面健康發展,推進和諧社會建設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一、大學生道德內化缺失的主要表現

大學生對一定社會道德規范的內化是加強道德修養,實現自身道德品質提升的關鍵。但在實際生活中,大學生卻出現了對社會道德規范的“知而不信”、“知而無情”、“錯知而信”現象,妨礙了大學生自身道德品格的健康發展。

1.大學生道德認同缺失,知而不信

道德的形成首先是從道德認知開始的。道德認知是大學生對有關道德信息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是大學生對所處的道德關系及其規范要求等認知客體的直接印象和感受,是大學生道德內化的基礎和前提。但是,大學生獲得了對社會道德規范及要求的認知,卻并不意味著就一定能夠相信和認同這些道德要求,“知而不信”現象在高校大學生中屢見不鮮。具體表現為:一是道德內化止于道德認知。大學生對社會道德規范在認知上是比較清楚的,但一旦涉及到自身具體行為時,行動的最終結果卻往往背離已有的道德認知,這表明學生對道德知識僅僅是達到了“認知”目的,而根本就沒有吸收內化為自己心目中高尚的道德法則。二是道德認同與道德認知偏離。一些大學生把德育當成一門專業課程進行學習,只注重對道德知識的學習,忽視對道德知識的理解和認同,對道德規范只認知,但不贊同、不認可,致使道德認同與道德認知發生了不同程度的偏離,知而不信。三是道德信仰迷失?!皞}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彪S著社會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精神需求越來越成為人們占主導地位的需要,每個人都應以堅定的信仰指導自己人生目標的實現。但在我國社會轉型時期,許多大學生卻面臨著道德信仰模糊,信仰不堅定、不確切,不知道自己在信什么,該信什么等道德信仰迷失的危機。

2.大學生道德情感缺失,知而無情

現實生活中出現了部分大學生對社會道德規范熟視無睹、置若罔聞,對一些道德問題無動于衷、視而不見的知而無情現象。這種對社會道德漠不關心、知而無情的麻木心理狀態和表現,也是當今社會道德狀況不理想的一個重要原因。知而無情在道德實踐中具體表現為道德情感冷漠。所謂道德情感冷漠,“是指一種社會人際道德關系的隔膜和孤獨化,以及由此引起的道德行為方式的相互冷淡、互不關心,乃至相互排斥和否定?!保?]道德情感冷漠是一種缺乏善心、喪失同情心和逃避道德責任的表現,是對社會道德規范的情感缺失引起的。道德情感冷漠在現實社會生活中一方面表現為,對處于困境中的人、對違背道德的事情的冷漠無情。另一方面,被救助者對救助者的冷漠,是道德情感冷漠更為知而無情的又一具體表現。如,湖北5名貧困大學生因受到資助不知感恩而被資助人取消了資助資格。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對歷經十年寒窗步入象牙塔的大學生來說,對此不乏豐富的道德認知,可“有知”并不一定“有情”。一些接受了資助卻對資助人的幫助漠然視之的大學生,就是有知無情、知而無情。受助人的冷漠無情會使資助者感到寒心,以至于包括資助者在內的更多的人都可能會成為冷漠的看客,直接削弱了履行道德責任的可能性。道德情感冷漠的結果會使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感越來越低,進而導致利己主義思想的泛濫,給大學生的成長造成極大的危害。

3.大學生誠信缺失,錯知而信

錯知而信是指明明知道有些認識、觀點和做法是錯誤的,卻依然照信不誤、知錯而行。在經濟飛速發展、生活日益富裕的今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有所抬頭,少數人思想混亂,道德缺失,價值標準多元化,是非、善惡、美丑觀念混淆。原是一方凈土的校園也難逃不正之風的沖擊,本應是學富五車的大學生們深惡痛絕、斷然拒斥的事情,如今卻成為屢屢發生的現象。一些大學生認為考試作弊沒什么大不了,課程開設多、學習任務繁重,考試作弊也是可以理解的;在學校中拖欠學費、違約助學貸款,在就業中提供虛假求職履歷等現象在大學生中也不乏其人。誠信對大學生來說,是一種安身立命的資本,是能夠成功步入社會的“通行證”。誠信理應是大學生基本的道德素質要求,可是被視為天之驕子的大學生卻出現了嚴重的誠信缺失行為。就業時偽造榮譽證書、提供虛假履歷信息等的誠信缺失現象是許多高校畢業生都存在的普遍問題,是大學生錯知而信的現實表現,也是高校大學生道德信仰缺失問題比較突出和集中的反映。大學生自身對一些行為、規則等的錯知而信,會導致他們對一些不道德的社會規范的內化,危害了大學生的健康成長。

二、大學生道德內化缺失的主要原因

大學生道德內化的缺失使其道德素質發展陷入步履維艱的困境之中。分析大學生道德內化缺失的主要原因,是探尋大學生道德內化有效路徑的根本所在。

1.社會環境變化對大學生道德內化的消極影響

我國正處于全球化、多元化、網絡化和社會巨大轉型的特殊時期,社會經濟發展呈現出良好的運行態勢。然而,經濟水平的提高與精神境界的提升并不一定是同步的,物質的豐富與技術的進步有時還會以倫理價值與道德文化的迷失為代價。首先,全球化與多元化沖擊大學生的道德內化。當今社會全球化發展的客觀必然趨勢,沖擊著學生對我國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一些世代相傳的優良道德準則不能夠被學生繼承和內化,社會主流意識存在著被削弱的危險。而西方的暴力、吸毒、享樂等腐朽的文化垃圾和墮落的生活方式,無一不嚴重沖擊著他們的價值取向和道德觀念,加大了大學生對主流社會道德內化的難度。其次,市場經濟重利性制約大學生的道德內化。在社會客觀現實環境中,不少學生錯誤地把市場經濟發展中的利潤、交換原則運用在情感和道德上,把名譽地位當作人生幸福的標準,把及時享樂作為人生追求的最大目標,大學生對物質生活過分關注而精神生活卻出現庸俗化傾向。第三,網絡信息泛濫阻礙大學生的道德內化?;ヂ摼W使信息的來源、傳播途徑及內容多種多樣,使得直接找出問題的具體答案或者僅用一種標準去判斷事情的是非幾乎成為不可能。這種情況下很容易造成學生的道德困惑和道德沖突,導致學生道德內化的混亂,為學生優良品德的塑造制造了障礙。

2.學校教育的偏差對大學生道德內化的負面作用

大學是培養高等人才的主陣地,高校教育一直都在提倡全面均衡發展的理念,既關注學生智育的發展,也非常重視學生道德品質的養成。德育是影響學生道德發展的主導因素,在國家和學校的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內化實效性不高的問題依然存在。首先,教育功利性導致對學生道德內化理念出現偏差?!敖粋€多世紀以來的教育,它的主要宗旨只是教人去追逐、適應,去認識、掌握、發展這個外部物質世界,著力于教會人的是‘何以為生’的知識與本領?!保?]教育使人掌握和提高了駕馭物質世界的知識和能力,人類也把教育視為社會發展的重要推動力。但正是在教育發揮推動社會發展的作用中也恰恰暴露出其缺失所在——當代教育放棄了“為何而生”的本真教育意義,沾染了過于實用、功利的色彩,不利于學生的道德內化發展。其次,學校德育管理不合理制約學生道德內化?!敖逃秊楸?,德育為先”。國家的教育方針把德育放在素質教育的首要地位,可以看出對德育的重視??墒悄壳耙恍W校的德育是“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狀況。特別是一些職業院校,更是只顧強化學生的專業技能,而忽視學生如何做人的道德內化問題,沒有把學生的道德內化做到實處,內化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3.大學生自身素養對道德內化的消解削弱

學生是道德內化的主體,當學生自身對道德教育產生不正確的思想認識時,勢必影響學生對德育內容的領會和接受,從而消解削弱道德內化的效果。目前大學生自身存在的影響道德內化的主要問題有:首先,輕視品德素養削弱道德內化。大學生一般情況下不會在德育課程學習上付出精力與心血,基本上本著能夠達到老師的考試標準就可以;大學生積極參加學校的德育活動也只是為了完成學習任務,獲得優秀的品德鑒定評語而已。大學生自身對德育不重視的錯誤思想認識,降低了道德學習的欲望,嚴重影響著道德內化的效果。其次,消極逆反心理阻礙道德內化。高校大學生的年齡一般在18歲至23歲左右,此階段大學生的思想情緒起伏波動較大、心理矛盾沖突變化頻繁,是消極逆反心理比較突出的年齡階段。如果教育者一味強調對學生進行道德的外部灌輸,不注意關注學生的主觀心理感受,很容易讓學生產生抵觸或排斥的消極逆反心理,對道德教育不聽、不信、不認同,對宣傳的先進道德榜樣典型不屑一顧,甚至反其道而行之。學生強烈的消極逆反心理造成思想認識不易交流,道德情感不能溝通,道德內化自然不能產生應有的效力。因此,要認真分析學生消極逆反心理產生的特點,找到可行的疏導方法,切實增強道德內化的實效性。

三、增強大學生道德內化實效性的對策分析

積極探尋高校德育推動大學生道德內化的實施策略,促使大學生有效進行道德內化,正確引導大學生道德品質的提升和良好道德行為習慣的養成,保證大學生健康全面發展。

1.堅持德育服務本質,促進道德內化實現

服務是指以自己的勞動盡量去滿足他人、社會的需要。學校教育服務就是指在教育過程中教師為了更好地實現教育目標,尊重和滿足學生教育需求的一種新的思維模式,是對“傳道、授業、解惑”的新思考。學校樹立教育服務意識,對德育滿足學生的道德需求,在立足服務過程中促進學生的道德內化實現具有重要意義。隨著人們對教育屬性及其本質認識的深化,教育為人類社會發展服務的功能愈來愈被人們所認可?!敖逃铡崩砟钜呀洺蔀楫斀袷澜缭S多國家的教育共識。學校確立和增強德育服務意識,盡可能向學生提供高質量、高標準的“德育服務”,從而最大可能滿足學生的道德需求,盡力幫助學生進行道德內化,促進學生道德素質的完善與發展。而且,堅持高校德育服務于學生本質,讓學生在接受服務的過程中,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使道德內化真正成為學生本身自覺自愿的內化,這樣的道德內化才能達到學生的認同和信奉,才能真正地達到道德自律的目的。所以,高校德育就要在服務過程中注意運用能夠發揮學生主體性的方法,如道德體驗、道德探究等等。因為學生通過體驗、探究得出的結論,自然有著深切的感受、深厚的情感和深信的認知,學生會認為是正確的,就會主動認同內化,就容易形成堅定的道德信仰,從而激發學生的道德責任感,使學生的道德品質在實踐中升華和發展,真正結出道德之果。

2.堅持德育回歸生活,加強道德內化現實性

道德內化與生活有著內在天然的聯系。一方面,大學生的道德內化不能是獨立于其生活之外的所謂純道德的生活,道德總是要寓于學生生活的各個方面。道德內化必須回歸學生熟悉的生活,學生才能感覺到是真實有效的,才愿意接受和內化來自于生活的道德內容,也使道德內化具有了生活的意義。另一方面,生活本身具有內化道德的價值?!懊夏溉w”、“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例證,就充分說明了環境對人發展的重要影響。生活作為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使人發生巨大的變化,這種變化恰是道德內化功能發揮的體現。而且,這種道德內化影響是在潛移默化、耳濡目染中深刻地進行著,由此,生活具有深刻地內化道德的價值。所以,道德內化必須深入到學生的生活世界中,把學生生活作為道德內化的根源和基礎。這些源于學生自己生活和自己親身感受的道德內容,學生才覺得真實、有效,能夠幫助他們切實解決道德問題,教會他們學會生存并過上真正的道德生活。這樣的道德內化可接受性才強,道德也因此而變得“有效”。道德內化回歸生活、在生活中進行,要求內容上聯系生活、體現生活性,方法上貼近生活、注重體驗和實踐。貼近生活,能夠讓學生親身體驗和感受的內化方法,就很容易激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積極主動地接受道德內容,將會使道德內化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堅持德育方法立足實踐,增強道德內化實效性

正確選擇和運用科學的德育方法,是增強大學生道德內化實效、實現道德內化目的的關鍵。傳統的德育往往采取“你講我聽、你打我通”的強制學生接收的單向灌輸方法,很難準確把握學生的真實心理反應,學生往往是口服心不服。因此,要提高道德內化效果,就要結合學生思想特點和品德發展規律,改進和創新高校德育方法。學生的道德內化及德性的養成離不開實踐,具有直接現實性特點的實踐性方法有助于學生道德內化。德育中的“實踐”是指“在學校德育過程中,作為主體的學生在自身道德需要的推動下自主參與,以自我道德意識作為調控機制,能動地、現實地與道德客體發生相互作用而實現雙向對象化,以促進個體道德整體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過程?!保?]立足于實踐的德育方法應符合以下要求:第一,要把學生作為道德實踐的主體。學生主動參與并成為實踐主體的道德實踐才是有效的道德實踐。學生能夠通過親身的合作、交往、體驗、志愿服務等,提高道德認識,生成道德情感,有助于學生道德內化的實現。第二,要堅持道德實踐的常態化。有效的道德實踐具有連續性和全面性,應是常態化的道德實踐。學生的道德內化是在經常性的、各種場合的道德實踐活動中完成的,因此,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空引導學生開展學校、家庭、社會的道德實踐,保持道德實踐的“全時性”和“全域性”。第三,要保持道德實踐的深度性。形式化、表面化、機械化的實踐對學生來說猶如曇花一現,不能使學生領會實踐活動的道德意義。因此,道德實踐活動中要注意引導學生理解所要實踐的道德規范的意義、價值,對道德實踐的過程、結果進行體悟與反思,提高對道德實踐意義的認識,在實踐中體驗道德、感悟道德、內化道德。

[1]萬俊人.再說“道德冷漠”[M].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98. 86-87.

[2]魯潔.道德教育的當代論域[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14.

[3]范樹成.實踐德育論綱[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6,(7):56.

G641

A

1672-4658(2016)01-0174-04

2015-12-10

河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大學生道德內化缺失及對策研究.項目編號:HB15MK021

馬軍紅(1973-),女,河北清河縣人,博士,邢臺學院教師教育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歡
內化道德德育
德育要在“善”處留白
《中國德育》
頭上的星空與心中的道德律
高中英語教學中德育的滲透
激活中隊活力,內化少先隊員組織歸屬感
激活中隊活力,內化少先隊員組織歸屬感
跟蹤導練(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對道德虛無主義的思考
微型演講:一種德育的新形式
思辨:兒童哲學促學生道德內化的教學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