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展新型農業經營模式帶動培育新型職業農民

2016-03-07 13:24
關鍵詞:培育經營農民

孫 林

(南京師范大學 泰州學院,江蘇 泰州 225300)

發展新型農業經營模式帶動培育新型職業農民

孫 林

(南京師范大學 泰州學院,江蘇 泰州 225300)

在“四化”同步發展戰略下,新型職業農民和新型農業經營模式是推進現代農業的兩個核心內容, 新型職業農民是新型農業經營模式的基礎性和核心的生產力要素,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必須始終依托新型農業經營模式。這符合馬克思主義整體與部分、實踐與理論、物質條件決定論等基本原理。當前,新型農業經營模式帶動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的作用沒有凸顯,這首先需要大力扶持發展新型農業經營模式,為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提供動力支持;其次需要建立健全帶動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的體制機制。

新型農業經營模式;帶動;培育;新型職業農民

在“四化”同步發展戰略下,新型農業經營模式和新型職業農民作為現代農業的兩個核心內容被提上國家現代化的戰略層面,其中,新型職業農民是現代農業發展中最為核心、最為基礎的生產力要素。自2012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以來,全國各地分別投入巨大的人力、財力、物力開展起形式多樣的積極探索,以期能找尋出一種符合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實際的培育模式。目前,這些培育模式主要有農民田間學校模式、現場傳導型模式、典型示范型模式、項目推動型模式及媒體傳播型模式。這些因地制宜的培育模式對提升農民職業化、推進農業現代化,無疑起到積極的作用。同時,筆者以為,一種更為有效的、具有普遍性的且能夠在全國范圍內推廣的培育模式是依托新型農業經營模式帶動培育新型職業農民。

一、新型農業經營模式是帶動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的基礎條件

新型農業經營模式是隨著我國農業生產力水平的不斷提升和市場化改革的不斷推進,在堅持家庭承包經營制度的基礎上,逐步發展起來的現代農業經營方式。它是將勞動者、土地經營權、資本、技術、農機具和管理等現代農業生產力要素進行優化配置,以提升土地產出率、利用率和農業勞動生產率。它以市場化、產業化為導向,開展專業化、規?;?、機械化、集約化、標準化和社會化生產經營,其基本主體是家庭農場、農業大戶、農業合作社及農業龍頭企業等從事適度規模經營的現代農業組織。它是我國農業現代化的具體體現和發展目標,能夠推進我國農業的轉型升級和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從而有利于農業增收、農民致富、農村繁榮,有利于增強我國農業的國際競爭力。

新型職業農民是指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以農業為職業、具有一定的專業技能、收入主要來自農業的現代農業從業者,主要包括生產經營型、專業技能型和社會服務型職業農民。它是順應現代農業的發展對勞動者提出的新要求、新標準,“有技術、懂經營、會管理”是對其內涵的基本界定。 顯然,作為現代農業勞動者的新型職業農民是新型農業經營模式中一個最為核心的生產力要素,這一要素的培育應當依托新型農業經營模式的帶動和引領。

首先,新型農業經營模式與新型職業農民體現整體與部分的關系。馬克思主義認為,整體是指若干部分按照一定的結構形式組成的有機系統,部分是指構成整體的各個要素。整體與部分是相互依存的關系:一方面整體由部分構成,離開了部分,整體就不能存在;另一方面,部分存在于整體之中,離開了整體,部分就不成其為部分。在根本上,整體對部分起著統率和決定作用。新型農業經營模式由現代化的人的要素和物的要素構成,離開了現代化的農業生產要素,新型農業經營模式就不能存在或順利發展。同時,包括新型職業農民在內的各個現代農業生產力要素的培育和發展都需要依托新型農業經營模式的帶動與引領;否則,各個要素的培育和發展便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其次,新型農業經營模式與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是實踐與理論的關系。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歸根結底是把現代市場經濟的法治理念、經營管理理念、法律法規、各種專業技術知識輸入傳統半傳統農業生產方式下農民的大腦,使之成長為具有現代企業家素質和能力的新型農民。因此,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根本上是屬于理論的范疇,只能依托它賴以存在的物質條件和環境,新型農業經營模式是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的物質基礎。新型職業農民培育作為一個長期性、復雜性的社會系統工程,只有與其存在的現實實踐緊密結合,才能不斷地深化、強化和升化。當下,許多地方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流于形式,成本過高,多是因為在培育中注重觀念層面,與新型農業經營模式相脫節所致。

最后,新型農業經營模式是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的實踐形式。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是中央在2012年一號文件中首次提出,自2013年開始才在中央政策推動下加大培育力度。而新型農業經營模式早在20世紀90年代開始就已經出現。早期新型農業經營模式的創業者、從業者,由于從事適度規模經營的現實需要,迫使他們要掌握產前、產中、產后各個環節的法律法規、經營管理、專業技術、信貸、保險、市場動態等。憑著“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的實踐精神,他們成長為中國最早一批有知識、懂技術、會經營、擅管理的新型職業農民。

二、新型農業經營模式帶動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的現狀與制約因素

(一)我國新型農業經營模式帶動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的現狀

據2015年對全國范圍內從事新型農業經營模式的主體進行的抽樣調查結果顯示,新型農業經營模式的各種主體“帶動的農戶已經具有相當規模,且帶動形式多樣”[1],各種新型主體平均帶動248戶農戶。

首先,龍頭企業帶動農戶統購生產資料的金額、信貸擔保的戶數、為本縣域農民開展現代農業科技知識培訓的平均次數分別為298萬元左右、20戶左右、5次。其次,專業合作社不但帶動社員,還帶動非社員成長。專業合作社不僅向社員提供融資服務、金融中介服務的比例分別達到45%和28%,而且向非社員提供農業技術培訓、良種引進和推廣服務、農業生產資料購買服務、農產品銷售服務、農產品加工服務、農產品運輸及儲藏服務方面的比例分別占到37%、26%、25%、37%、13%、17%。最后,向農戶提供過農業科技知識培訓的家庭農場占到1/4、平均達54.90次;向農戶提供過借貸幫助的家庭農場占到1/5左右,平均提供借貸款人次、金額分別為9.76次和38.86萬元。

總體上,新型農業經營模式在帶動培育新型職業農民中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但其帶動作用尚未凸顯。

(二)新型農業經營模式帶動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的制約因素

1.新型農業經營模式發展水平制約新型職業農民培育

從事新型農業經營模式的各種經營主體發展勢頭強勁,規模不斷擴大,實力不斷增強,但總體上仍處于發展的起步階段。一是推進速度快但缺少制度規范。新型農業經營模式是在改革開放之后出現的新生事物,且基本上都是政策催生和行政力量推動的結果,發展時間短,經驗不足,制度性規范沒有在實踐中有效地落實,比如,一些合作社章程形同虛設,一些龍頭企業與農民之間只是松散的訂單聯合,甚至一些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套取國家扶持資金搞空殼、掛牌經營。二是數量多但是規模小,質量普遍不高。在全國現有的從事新型農業經營模式的各種主體中,中小型主體居多,規模以上有競爭力的數量極少。三是多位于產業鏈價值底端,市場競爭力弱。新型經營模式的主體普遍集中于傳統種養業,從事農產品加工、流通及農業服務業等新興產業的較少,社會化服務能力較弱,這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新型農業經營模式的市場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傊?,新型農業經營模式的發展現狀制約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引領作用。

2.新型農業經營模式帶動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的體制機制缺失

首先,帶動培育的組織管理體系不健全。新型農業經營模式帶動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是一項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涉及從中央到省、市、縣、鄉鎮、村所有層級,農業行政、財政、金融、保險等多部門,各部門各自為政,或松散地聯合,或相互推諉現象普遍存在。其次,新型農業經營模式帶動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的扶持激勵政策滯后。比如,一些龍頭企業與農戶之間基本是以訂單合同為主,訂單合同完成,雙方的權利與義務關系宣告結束,由于雙方沒有建立起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龍頭企業在生產經營、管理、技術等方面本能地缺少動力,缺乏對農戶可持續地、系統地培育的積極性。一些合作社與社員之間也只是租賃關系,農民把土地交給合作社,合作社要么流轉給其他主體經營,要么集體經營,大部分農民不在合作社上班,這樣不利于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再次,帶動培育的具體措施和辦法不能緊密地結合新型農業經營模式等。

三、完善新型農業經營模式帶動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的措施

農業作為弱質產業,“如果沒有政府強有力的支持和保護,農業的資源要素就會流失”[2],農業現代化不可能實現,新型農業經營模式帶動培育新型職業農民也不可能成功。

(一)政策大力扶持發展壯大新型農業經營模式

發展壯大新型農業經營模式的政策措施,主要為繼續完善相關制度規范,在包括引導土地流轉、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金融信貸、農業補貼、農業保險、社會保障等方面向新型農業經營模式傾斜,形成清晰完整的扶持政策體系[3]。引導新型農業經營模式向當地主導產業、特色產業和優勢產業的上下游產業鏈延伸。

(二)創建新型農業經營模式帶動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的體制機制

1. 創設政府為主導的四位一體的組織管理與服務體系

四位一體指的是“政府加新型農業經營模式加鄉鎮(街道)加村社”的管理服務體系,即建立健全以黨委為領導、以政府為主管、以新型農業經營模式的主體為載體、以鄉鎮(街道)和村社為配合的管理運行體系。要求建立健全聯席會議制度,各個行政層級應成立由分管領導任組長,相關職能部門為成員的互動、聯動的領導體制,對新型農業經營模式帶動培育新型職業農民事務進行“協調、管理和監督”[4](P134-137)。

2.建立健全帶動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的政策法規

主要包括:一是設立專項財政資金予以扶持;二是對帶頭人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并進行廣泛的宣傳;三是制定帶動的監督辦法;四是制定帶動培育的績效評估辦法,明確帶動培育的績效標準,對不合格的帶動主體予以清退。

3.營造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的社會氛圍

政府應該利用各種媒介,包括報紙、電視、廣播、電臺、網絡等傳統和現代媒介,運用會議、三下鄉、文藝演出等多種形式開展廣泛而持久的宣傳,為現代農業的發展營造相應的社會氛圍。

4.明確規范帶動培育的對象范圍

主要為正在從事新型農業經營模式的創業者、從業者及后繼者,包括以下四種人:一是新型農業經營模式主體的創辦人;二是新型農業經營模式主體雇傭的從業人員,以及為新型農業經營模式主體進行產前、產中及產后進行專業化服務的技術人員;三是為新型農業經營模式進行社會化管理服務的農村基層社會管理者;四是有意愿從事新型農業經營模式的后繼者,包括應往屆大學生、返鄉農民工、退伍軍人以及有一定文化基礎、年齡在55周歲以內、身體健康的普通農民。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以上四種人是我國發展新型農業經營模式的主體,應當分產業、分類別、分層次對其培育并建檔。

5.以農民意愿與產業實際相結合確定帶動培育的內容

首先,根據農民意愿結合當地的產業實際,按照“農民點題、按需施教”的要求,推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菜單”式課程體系。其次,理論課程應包括公共基礎課和專業技能課。理論課主要應包括政策法規、現代農業創業、農業經營管理、農產品市場營銷、農產品質量安全、農業信息網絡技術應用、新型職業農民素質、生態文明等;專業技能課主要包括各種種養技術、動物防疫、標準化生產等[5]。最后,依托當地主導產業,一方面通過聯合、加盟、入社等方式;另一方面,通過向上下游產業鏈延伸,拓展新型農業經營模式,帶動培育新型職業農民。

6.以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作為帶動的基本方法

采取集中授課與跟蹤指導相結合,在講授教學之后,指導教師采用結隊幫扶、田間課堂、駐鄉蹲點、上門指導、模擬實訓等多種方式進行跟蹤指導,著力提升培育實效。

一是組建農技專家服務團開展培訓與咨詢。從新型農業經營模式的主體中遴選出一批已經成長起來的經驗豐富、表達能力強的優秀創業帶頭人,政府聘請他們組建農技專家服務團,鼓勵他們充分發揮傳、幫、帶作用。一方面分產業、分批、分時段進行現場授課;另一方面,加強專業咨詢。政府在聘請這些新型農業經營模式的帶頭人的同時,還要“加強以村為單位的聯合咨詢制度”[6](P94-95),在技術和經營方面展開咨詢,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化的網絡平臺,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在線教育培訓、移動互聯服務、在線信息技術咨詢等。

二是講師團成員與農戶結對幫扶。結合農時農事特點按計劃開展產前、產中、產后全過程上門跟蹤指導,并公開聯系方式,隨時解決農戶生產中遇到的問題。這些從事新型適度規模經營模式的行業精英把新型農業經營模式的新型項目、管理經驗、專業技術,通過現場“講解、示范、操作和解答”[7],形成創業精英帶農戶、農戶再帶農戶、農戶帶小組、小組帶村、村帶鄉(鎮)的局面。通過這樣以點帶面、逐步推進的帶動方式,形成面面俱到的帶動網絡,既培育了新型職業農民,又帶出了一村(鎮)一品的特色化、規?;?、專業化的適度規模經營產業。

三是建立帶動培育的標準化示范基地。政府相關部門對當地主導產業、優勢產業和特色產業進行調研摸底,并從中選取一批發展較為成熟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給予全方位扶持,著力將其打造成專業化、規?;?、標準化、集約化的新型農業經營模式的典型示范基地,提供給新型職業農民進行現場觀摩、現場教學、現場實習,并向其傳輸基地先進的經營理念、成熟的管理模式和穩定的市場營銷網絡平臺等。

四是帶動創辦模擬實訓企業。模擬實訓企業是依照現實中企業的設立程序和運營規范,對學習者進行的高仿真模擬演練。通過帶動農民創辦模擬實訓企業,使他們在演習新型農業經營模式的各種經營主體中學會相關法規、技術項目選擇、企業組織架構、生產經營管理以及財政、信貸、保險、市場營銷等一系列知識。

總之,新型農業經營模式代表著先進的農業生產力、生產關系,依托新型農業經營模式,并充分發揮其帶頭人的傳、幫、帶作用,是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有效且高效的做法,有利于解決當前嚴重的“三農”問題,有利于加快我國農業的轉型升級,有利于推進我國農業現代化進程。

[1]2016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指數調查報告[EB/OL].http://sanwen8.cn/p/2d3Tfem.html.

[2]實現農業現代化六大舉措來護航[EB/OL].http://www.farmer.com.cn/uzt/gah/jj/201610/t20161019_1247211.htm.

[3]農業部辦公廳關于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EB/OL].http://www.moa.gov.cn/govpublic/KJJYS/201306/t20130605_3484776.htm.

[4]倪慧,等.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國際經驗及中國實踐研究[J].世界農業,2013(3).

[5]2016年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幾點做法[EB/OL].http://www.farmers.org.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738681.

[6]楊慧芬.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日韓經驗及對我國的思考[J].高等農業教育,2012(4).

[7]探索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有效模式[EB/OL].http://www.farmer.com.cn/kjpd/jypx/201609/t20160926_1242650.htm.

[責任編輯 薄 剛]

2016-08-15

江蘇省教育廳課題“新型城鎮化建設與縣域經濟協調發展機制及路徑研究——以江蘇為例”(2015SJB107)

孫林,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講師,博士,研究方向:三農現代化。

F30

A

2095-0292(2016)05-0082-04

猜你喜歡
培育經營農民
園林一角與位置經營
農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鈣與您同在
饸饹面“貸”富農民
這樣經營讓人羨慕的婚姻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敵人
未來或可培育無味榴蓮
變爭奪戰為經營戰
“特許經營”將走向何方?
念好"四部經"培育生力軍
“五老”以“三用”關愛青年農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