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代學者象傳》的圖文依據及學術貢獻

2016-03-16 10:52
哈爾濱學院學報 2016年5期
關鍵詞:圖文

聞 婧

(安徽工程大學 藝術學院,安徽 蕪湖 241000)

?

《清代學者象傳》的圖文依據及學術貢獻

聞婧

(安徽工程大學 藝術學院,安徽 蕪湖241000)

[摘要]《清代學者象傳》是葉衍蘭、葉恭綽祖孫二人共同傾力完成的一部象傳體巨著,圖像繪制典雅、傳文遴選精煉,二者相得益彰。通過對傳文與圖像的來源及依據的分析,可認識到《象傳》作為一本具有極高藝術性和文獻性的著作對后世具有極大的學術貢獻,并體現了《象傳》作為象傳體代表的扛鼎之作應有社會價值。

[關鍵詞]象傳;圖文;先正;畫征;摹選

《清代學者象傳》(下文簡稱為《象傳》)分為上下兩集,共摹繪了如黃宗羲、紀昀、傅山等369位清代學者的畫像(371幅)。第一集由清代葉衍蘭(1823-1897)及其弟子黃小泉耗時三十年合力摹繪而成(共171幅畫像、169位學者),并由葉衍蘭為各幅畫像附以工楷傳文。葉衍蘭生前并未得見刊印,至1928年,其孫葉恭綽(1881-1968)交上海商務印書館影印方得問世。第一集所錄傳主均選自同治以前,同治、光緒、宣統三朝未能列入,入列學者亦缺少方外和邊疆人士,故第二集由葉恭綽搜集補缺了二百幅畫像,并于江西聘請畫師楊鵬秋摹繪而成,并無傳文相配,于1953年由安定珂羅版社影印出版,序跋和題簽者眾多,如康有為、沈伊默、蔡元培、于右任、郭沫若等。[1]是年,葉恭綽將《象傳》第二集贈寄于毛澤東,毛澤東回函感謝,同時問詢是否有第一集,如有愿借以觀之。[2]其學術性可見一斑。上海古籍出版社于1989年將第一集與第二集合印為《清代學者像傳合集》,但清晰度不及原本。上海書店于2001年再次重印為上下兩冊?!断髠鳌窔v印數量均很少,但卻集中了一個時期的學者并摹繪配傳,可視為象傳體發展史中的扛鼎之作。正如沈伊默在《象傳》的題詩中云:“虎頭點染傳真筆,思古起幽倩,……披圖相對,先生羨我,我羨先生?!笨滟澚巳~衍蘭繪畫技藝的高超,頗有“觀古今于剎那”之感,亦有“鑒像可穿越時空,與畫中學者相互羨慕”的妙感。樊增祥亦題詞曰:“圖繪在,看詩家麟閣,甚衣冠?!灏倜t。瑰瑋遺容,……四七星辰光耀天”,表達了品鑒像傳時追慕先賢與憑吊懷念之情。由此可以看出《象傳》在中國文化和藝術發展中的重要地位。

一、傳文的資料來源及依據

(一)傳文的資料來源

2.《象傳》傳文的部分參考資料還有另一個重要來源,便是張庚撰寫的《國朝畫征錄》(下文簡稱為《畫征》),《畫征》一書中所錄傳主與《象傳》中所錄者有19人相同,但因《畫征》傳文太簡,最終承襲其傳文者8人,因徐枋、傅山、宋犖、吳偉業、錢載、鄭燮等傳文過簡而未能錄用,沿襲傳文總數雖不及《先正》,但比例仍較高,亦可視為《象傳》傳文的主要資料來源。

3.《象傳》除以《先正》和《畫征》為資料來源外,還從其他史料中攝取部分資料,又對資料進行整合而成傳文。如《象傳》還參考了正史類別中的《國史館本傳》和《漢名臣傳》。如《象傳》中王引之傳文的前半部分和《國史館本傳》中收錄的傳文類似。在年譜書籍類別中,如黃鉞傳與《黃勤敏公年譜》多有契合。筆記類書籍中,如王學浩傳文源于《畫林新詠》。序跋詩文集類別中,如吳嵩梁傳文近似于《香蘇山館詩集》。[4]可見,只要適合《象傳》的體例,葉氏都加以引用,證明葉氏撰文時在搜集上頗下了一番功夫。

(二)傳文來源的依據

諸如《象傳》之類具有圖文相和性質的多人物合集的編撰確實不易,葉衍蘭耗半生精力才成此書,除了尋覓圖像而摹畫成冊外,還要為像主撰寫傳文。若為友人或門人撰文時因有切實資料尚且方便,但若為眾多學者撰文便尤為不易。正如編撰第二集時葉恭綽感慨:“傳記不易著筆”,致第二集只有畫像而未成文。尤其在《象傳》成文的年代,檢索困難,能找出相關資料實屬不易。所以,選用一部或幾部可靠的傳記文獻作為傳文的資料依據是較為合宜的一種方式。

為何《象傳》在眾多文獻中選擇《先正》與《畫征》作主要依據性資料呢?如果從現代編撰傳記的角度出發,最為可靠的參考資料或者說是依據來源應為正史中的《列傳》,但葉氏生前沒有機會接觸到刊行本正史,能接觸到的史料僅限于清代國史館編寫的《滿漢名臣傳》之類的本傳,均因這類傳文未能定稿或被葉氏棄用而未能得錄。雖然在今天看來,《先正》有個別訛誤和體例不一的缺憾,但在《象傳》選用資料的年代,《先正》的信實度較高,作為傳文的依據是符合時代性的選擇。在時間上,《先正》(1866年刊行)亦符合《象傳》(1862年后開始編著)選用之年代。所以,葉氏選擇《先正》作為《象傳》的參考依據最契合葉氏的編撰進程。

在傳類的科考人物如《鶴征錄》等文獻和詩文人物類《詩人征略》《點將錄》《湖?!贰睹以娾n》等文獻和學術人物類的《國朝學案小識》等文獻中,為何會選擇《畫征》作為《象傳》資料的參考依據呢?因《畫征》符合《象傳》之需,其傳文已是整合后的完整篇幅,加之其著述的嚴謹性和內容完整性,故選擇了《畫征》。

葉氏生前可見史料還應該有:錢儀吉纂錄的《耆獻》《碑傳集》,王藻編的《文獻征存錄》,吳修編的《昭代名人尺牘小傳》等為代表的總類性傳記集。因《象傳》納學者之廣,可從上述總類性傳記里集中選擇合適的資料作為依據,但因《耆獻》和《碑傳集》的刊行都較太晚,《耆獻》是在葉衍蘭去世前七年才付梓刊行,《碑傳集》在葉氏辭世前四年方才付梓,而《象傳》的編撰從葉氏逝世前三十年便已開始,加之描摹圖像與傳文同時進行,恐來不及參用《耆獻》與《碑傳集》,況且《耆獻》是輯錄性文獻體例,不如《先正》的整合性事略體例作為資料參考受用起來方便?!断髠鳌分恍柙谕暾詡饔洝断日返幕A上,承其骨干而刪調補充便可?!段墨I征存錄》雖然是整合性傳文,但過于冗雜,甚至文氣不通?!墩汛芬騻魑闹幌抻谔崾拘远@得過于簡單不合選用。

二、圖像的摹選及依據

(一)圖像的摹選

第四,共享經濟的運作離不開信息技術平臺這一關鍵媒介和載體,互聯網與信息技術是保障共享經濟順利運行的重要保障,能夠為其帶來很多支持與便利。

傳記類圖像人物較少有人進行著意搜集,這類資料在社會動亂和家事變遷的背景下最容易散失。若無葉氏祖孫生前經過半個多世紀的搜集整理,現今我們很難如此方便地欣賞到這么眾多而生動的學者形貌?!断髠鳌分宋飯D像的繪制吸取了傳統影像的寫真技巧和方法,人物的精神面貌極為精細和生動,自問世以來便風行一時,得到學界的認可和稱贊,被譽為清代學術史研究的必讀之作,進而得到了眾多名流學者的題簽和作序跋。

民國十五年,即1926年,《象傳》刊印前的第一篇序文是由當時69歲的康有為題寫的??甸_篇即點出《象傳》圖像存在的重要性,曰:“吾以為,興起人心足,資觀感莫如圖畫也”,進一步說明了圖像存在的作用:“周公輔成王圖,足以興,寫紂擁妲己圖,足以示戒”,同時說明了人物圖像形成的淵源:“自周漢至唐,圖尚人物,顧虎頭吳道子由此選也……凡有功德能文章鑄金刻石,盈衢巷圖象,寫形滿畫院,以激勵人心,鼓勵人才,故興奮者眾也”,后又闡述了圖像留存之風衰落的原因:“然吾國畫自荊關董巨后,山水方滋,元明以還高淡氣韻,——寫胸中逸氣,名家皆恥不敢做畫像或寫先像不藏之,于是圖像之風大衰”,進而闡明人物圖像衰落造成的后果:“使有功德之名臣、名儒、名士遺像不存,令國無以興觀,人心不感奮,人才不振起,所關亦大矣哉”,還感嘆清代人物圖像存在的現狀:“有清三百年,才杰蔚起,云布鱗萃,然名臣之像,尚有紫光閣圖之,若蓄道德、能文章名于世者以百數,清高遺像泯滅不存,無可觀感,耗矣傷哉”,然后提到葉氏搜集之遺像的內容全面、技法高超:“番禹葉蘭臺先生……倚聲之余,妙精圖畫,網羅唐、宋、元、明、清五朝人物遺像,手筆繪之,色相如生,惟妙惟肖,而清朝尤多,凡得百數十人”,后面又講述康與葉的交情以及二人在一次飲酒耳熱之后,康建議葉將搜集之像整理出版的過程:“……先生彌珍之,秘不示客,及歸老,而教于鄉,主講越華書院,吾頻陪文,縱觀所藏,笙歌酒酣,盡出名人遺像,相示歡喜……有請布于天下,以起后世,先生許之”。

其實,葉衍蘭對學者畫像和傳略的繪制整理開始于任職軍機章京時期,葉恭綽于《象傳》序里論述了其祖父同治、光緒年間在京時便有志于記述名人學者,勾摹畫像,各為一傳,所耗精力不可勝數,至逝世前仍對《象傳》念念不忘之事實。葉恭綽著手增補《象傳》時記述了第一集里的171幅畫像中,多由大興的黃小泉繪制之實,并說明了逝世于光緒中期的黃氏與葉衍蘭有二十年的交情,擅長工筆人物和花卉的繪制。樊增祥也在《象傳》的題詞中表述了自己與葉衍蘭的相交過程,其中提到《象傳》的圖繪如同武梁祠中二千年之畫,從中可感受到諸家衣冠與瑰瑋容貌,散發著熠熠光芒,并提到了印刷《象傳》的技術為玻璃版,即光緒年間從日本引進的運用玻璃上的明膠和水墨相斥原理的印刷技術,能達到傳神而逼真的效果,能使筆墨保留原有的神韻。1953年,葉恭綽在《象傳》第二集出版之際記述了摹象的艱辛過程:“經歷二十年,集得二百人,因時局不定,資金窘迫,且傳文又不易著筆,一直未能刊行。解放后,從事文史工作,但經歷已衰,又無可依托之后人,恐已集諸象湮沒,又無以慰籍親友的常年相助,只有賣盡藏物,以資影印之費,傳文待以后續編?!比~恭綽提到第二集的二百人像的摹繪是由江西的楊君鵬進行的。

(二)圖像的摹選依據

集清末藏書家與書法家為一身的王秉恩(1845-1928),在《象傳》的序文中指出了傳主圖像的來源依據及繪制手法:“先生素工六法,人物仕女尤精,摹寫此冊,大抵見舊家藏弆、玉照、軸冊、卷子、假籍、乞索悉心臨撫,惟妙惟肖……官京師有年,多見真本,精選慎擇……稍有可議,擯不入選,積數十年精心果力成此巨觀?!笨梢钥闯?,《象傳》圖像的來源是葉氏在京為官之時,利用便利資源,從藏品、玉照、卷、軸等真物中精心挑選摹寫而來,具有極高的真實性,并非對人物的形象進行想象和臆造得來的。接著又指出了其治學嚴謹是有根據的:“先生熟于朝章,掌故一代明哲,勝流蘊蓄,胸中有年……非鈔篡陳言、敷衍草率……”,進一步證實了圖像的形象設計并非無根據的臆造。又曰:“八冊外尚有歷代名媛一冊,起元大長公主及秦良玉,嘆觀止焉?!庇浭隽巳~氏藏圖之眾,并非只有學者像,也有名媛像的事實,可進一步證明葉氏作為畫家和藏家的學識廣博性和藏品的豐富性,也能反映出其圖像的出處并非臨時拼湊而來。[5]葉恭綽在第二集例言中也表述了《象傳》的圖像來源:“取諸家傳神象,暨行樂圖繪或遺集附刊及流傳攝影,皆確然有所據”,指明圖像來源都是有依據的。

三、《象傳》的學術貢獻及意義

(一)學術貢獻

《象傳》傳文及圖像的學術貢獻可從以下幾方面得以體現:傳文的可靠性、圖文的精煉性與門類性、傳文內容的拓展性、個人見解的獨到性以及文獻價值的稀缺性、圖像的觀感需求性等幾方面。

1.傳文的可靠性。從上文可知,《象傳》的參考依據為李元度撰寫的《先正》,而《先正》的資料來源在其書“凡例”有中明確記載,均采自于已在國史列傳中證實過的郡邑志乘或私家傳志,或合數篇為一篇,皆以事實為依據。故來源于《先正》近半數的《象傳》在其可靠性上是有充分保證的。由張庚著述的《畫征》在其自序中亦有一段表述,其義為:此書所有三卷中的各篇章來源均可信,對書中畫家的宗派、造詣、所長均不敢漫夸或妄加評論??梢姀埜摹懂嬚鳌窐O其嚴謹,資料也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在其他參考資料中,如因魏源傳在《先正》中記載過于簡略,《象傳》轉而采用了更為詳實、更為可靠的魏源之子魏耆撰寫的《邵陽魏府君事略》作為資料。在《象傳》一部分來源于年譜的參考資料中,均選用由傳主親自刪定或自編的文本,體現了傳文的可靠性。

2.圖文的精煉性與門類性?!懂嬚鳌返膱D像和傳文都體現了精煉性與門類性特征。精煉性指的是畫像和傳文所占的篇幅均為一頁,但顯得完整而可靠,沒有拖沓之感。且畫像之“形”與文字描述相應,如孫星衍傳中記載其人有“目無余子、恃才傲物之性,甚至遭到其同輩群毆圍攻”,這種文字描述在其形神兼備的畫像中均有視覺體現?!断髠鳌返拈T類性在前文也有述及,即選擇記載某一時期內的某一種類型的人物作為記述對象。

3.傳文內容的拓展性。葉氏在為各傳主撰文時亦將傳主已有的傳文明確列出,如張云章已為吳歷作有《墨井道人傳》,且是關于該傳主最早的傳記;阮元已為李賡蕓作有《孝慧汪宜人傳》,且點出傳主“以良吏署其端”的為官評價。[6]這都顯示出葉氏對該類文獻價值的充分肯定?!断髠鳌穼ζ鋮⒖嘉墨I的訛誤也有所更正,如《先正》中王昶傳中記錄傳主著有《滇河日錄》,但其實“河”應為“行”,這在《文獻征存錄》和《漢學師承記》中都能證實,葉氏沒有盲抄,而作了更正。

4.個人見解的獨到性?!断髠鳌返膶W術貢獻之一可從傳文獨到的觀點評述中得以體現。比如,最為顯著的當為羅聘傳,葉氏在此傳中不僅提及了一般傳記的中常提及的《鬼趣圖》,還提及常人作羅聘傳時不常提及的《鬼雄圖》,且提供了兩圖的收藏信息,曰:“《鬼雄圖》藏于清江浦的于姓人家,《鬼趣圖》為自己所得”,繼而又對二畫進行了專業評論,同時驗證了葉氏作為畫家與收藏家的身份。如在王蘋傳中提及禹之鼎為王蘋寫的《溪堂種菜圖》中包含了王蘋的自題詩與徐秉義的題跋,其內容豐富了傳主的形象,改變了人們對傳主前期少年性狂的印象。諸如此類獨到見解,在其他資料中均未見提及,可見葉氏擁有足以證明見解的收藏品或獨家資料。葉氏還有通過修改傳文表達己見之處,如在蔣士銓傳中,葉氏改動了《先正》中傳主擅長“詩“的說法而變為擅長“曲”,并評論蔣氏之曲為“前後數百年迄無嗣響”。這種評論也未見于他文,應為葉氏獨見。如出自《畫林新詠》的王學浩傳中記載其書法出自歐陽詢和褚遂良書體,而《象傳》改為其書法出于歐陽詢和虞世南書體,表達了其獨到的個人見解。

5.文獻價值的稀缺性?!断髠鳌肺墨I價值的稀缺性表現為其間記載了他傳未記載之人與事,如對顧嗣立所卒之年的記載為其他文獻提供了參考依據,甚至比《補疑年錄》中錢椒提供的依據更為可靠。另外,《象傳》中記載了很多其他文獻中不常見的學者人物,如錢琦、汪如洋、孫旸、馮浩、張燕昌、董國華、陶樑、詹應甲等??梢娖湮墨I的稀缺性價值。

6.圖像的觀感需求性。作為葉衍蘭弟子的冒廣生在《像傳》第一集作跋中提到康有為在初觀畫像時便有歡喜贊嘆和充滿震驚的敬畏之感,后來康再次得見畫像時又感有一種頂禮膜拜的心情。冒廣生又從士人“知人”與“論世”心理角度指出,觀其畫像可得見其風采,有神交古人和身臨其境之感,直接表達了對《象傳》圖的崇拜。[7]在《象傳》的序作中不乏類似“見此書如同與古人對面交流互動”和驚訝和欽仰之感的表達。為《象傳》作序的王秉恩,在序文開篇用很長的篇幅說明了“象”之淵源與流傳,繼而表達了《象傳》所錄眾畫像的觀感性:“瀏覽古今,惟番禹葉蘭臺先生所為學者象傳八巨冊,幾二百人,殆空前絕后,罕有倫比巨制也,蓋有不可及者”;“先生素工小楷,精深華妙,深得山陰逸韻……此冊畫像傳略精書一人一手成此,不朽劇跡,余稱為無古無今殆非溢美詞”;“得此冊瞻對,如睹賢哲音容笑貌,通其謦欬,庸助讀書,知人論事,友天下士之志趣,獲益非尠”,并直接用了“嘆觀止焉”一詞。綜述之,《象傳》之圖像可滿足士人階層之前常被忽略的某種隱性內心需求,觀《像傳》時極大程度地滿足著觀者了解傳主著作與生平所需的某種期待性容貌想象,使其形象鮮活的同時又能獲得精神享受。

四、結語

總之,《清代學者象傳》是由集清代畫家、書法家和詞人于一身的葉衍蘭和其孫葉恭綽共同完成的集中呈現一批清代學者形象與傳文的圖文巨著。共分上下兩集,第一集費三十年之力,通過葉衍蘭搜集、整理、摹選、撰文、書寫,又加其弟子黃小泉助力摹繪而成,于其逝世后的1928年刊印。第二集由葉恭綽搜集整理,楊鵬秋摹繪,于1953年付梓影印,并無傳文?!断髠鳌返膱D文來源均有所依,如此罕見的象傳體著作,為后人帶來諸多可信度高和實用性強的文獻資料,可謂是象傳體的扛鼎之作,其藝術性和文獻性均在學術方面做出了較高貢獻。

[參考文獻]

[1]何奕愷.清代學者象傳傳文史料考及其文獻價值[J].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10,(2).

[2]毛澤東書信選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3]左巖.從跋序看清代學者象傳的流傳與意義[J].青海社會科學,2011,(6).

[4]葉衍蘭,葉恭綽.清代學者像傳[M].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4,(3).

[5]王秉恩.清代學者像傳序[A].清代學者像傳[M].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4(3).

[6]屈海龍.雍乾時期明通榜小議[J].哈爾濱學院學報,2015,(8).

[7]冒廣生.清代學者像傳題詞后跋[A].清代學者像傳[M].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4.

責任編輯:李新紅

The Graphic Basis and Academic Contribution of “The Scholars in the Qing Dynasty”

WEN Jing

(Anhu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Wuhu 241000,China)

Abstract:“The Scholars in Qing Dynasty” was painted by Ye Yanlan and Ye Gongchuo. This is a great book with elegant pictures and fine text. According to the source and evidence of the texts and pictures,this work is of great artistic and documentary value. Its academic contribution shows its social value.

Key words:biography with pictures;pictures and texts;xianzheng;pictures;copy

[收稿日期]2015-07-15

[作者簡介]聞婧(1983-),女,安徽宣城人,碩士,講師,主要從事設計藝術學、繪畫研究。

[文章編號]1004—5856(2016)05—0099—04

[中圖分類號]K249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4-5856.2016.05.023

猜你喜歡
圖文
圖文傳真
好久不見
畫與理
遷 徙
求愛
圖文配
圖文配
明湖詠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