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區域研修: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

2016-03-16 19:08楊慧
文教資料 2016年1期
關鍵詞:點校農村教師教研員

楊慧

(松原市教育學院,吉林 松原 138000)

農村區域研修: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

楊慧

(松原市教育學院,吉林 松原 138000)

農村教師的專業成長關乎農村孩子的未來。在多年的教研實踐中,我們探索了一條行之有效的路徑——建基地校,抓點校,開展農村區域研修,促進了農村教師的專業成長。

農村 建基地 抓點校 區域研修 教師專業發展

農村教師在整個教師隊伍中占有絕對多數,農村教師的專業素質情況直接影響著農村教育的發展和農村孩子的成長。如何推進農村教師的專業成長、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呢?通過幾年的實踐,我們探索了一條行之有效的路徑——建基地校,抓點校,開展農村區域研修。通過發揮基地校的輻射帶動作用,在抓好區域研修點校的基礎上,帶動整個區域乃至全縣、全市教師專業素質和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一、建立基地,確定點校

我們是市級教研部門,所以在開展工作時,先與各縣區進行了協調溝通,分別確定了四所城鎮中學為教師專業發展學校建設城鎮基地校,確定了四所農村中學為農村區域研修點校。

二、制定方案,開展調研

為了更好地了解農村教師的專業素質情況,我們開展了以“教師專業素質情況”為主題的調研活動。這次調研活動采用普遍調查與抽樣調查相結合、調查研究與指導教師專業發展學校建設相結合的辦法,取得了顯著成績。

普遍調查采取情況統計分析的辦法,抽樣調查是深入四所農村點校,采取問卷、座談和深入教學教研活動等方式,了解教師的專業素質情況。

1.教師的基本情況調研。

制訂詳細的教師基本情況調查表,下發到各校。具體包括:年齡結構、性別、第一學歷及專業、最后學歷及專業、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級別等。掌握了這些基本情況,就為教研工作的有效開展提供了重要參考。

2.課堂教學現狀調研。

各學科教研員深入四個農村點校課堂,通過聽課、看教案、與教師交流等方式,了解各學科教師的基本素質、教師教學能力等。教研員在聽課后,對教師的課堂教學給予專業指導,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指出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改進意見。調研結束后分學科形成學科課堂教學現狀的調研報告,最后匯總提升,形成農村初中課堂教學現狀的調研報告。

3.教研活動現狀調研。

在每個農村點校參加一個學科教研組的教研活動,并與這個教研組的教師座談,了解農村學校教研活動的開展情況,形成農村初中教研活動情況報告。

4.問卷調研。

分教師問卷和學生問卷兩種形式。問卷設計以《中學教師專業標準》為依據,問卷內容包括專業理念與師德、專業知識、專業能力等方面,從教師和學生兩方面了解農村教師專業素質情況,并分塊形成調研報告。

5.與校領導座談。

通過設計好的座談提綱,了解農村教師的專業素質情況及教育教學質量情況。

6.總結反饋。

在完成上述活動后,教研員將聽課情況及教研活動開展情況向所在學校領導反饋,肯定成績,指出不足。同時,我們對調研情況進行了數據統計和分析整理,并撰寫了“農村教師專業素質情況”調研報告,確定了農村區域研修的方向,制定了研修規劃。

三、立足實際,開展活動

在調研的基礎上,我們確定了區域研修工作的基本思路為:抓住一條主線,即學校和教師的發展;促進四個發展,即學校學習化、教師專業化、教研員專家化、教學高質量化;采用四種途徑:專業指導、示范引領、主題研討、資源共享;達到一個目標:提高農村教師的專業素質和教育教學質量。

具體任務包括:構建成學習型組織,包括領導、管理、引領等組織機構;形成促進教師發展的機制,包括計劃、運行、管理、考核評價機制;形成同伴合作、自主研修的氛圍,使研究學習成為教師自我提升的內在驅動力,養成專業發展的自主意識,不斷提高專業發展能力;探索教師專業發展的規律和特點,總結教師專業發展的途徑、方法及經驗;發揮教師專業發展學校的輻射、引領、帶動作用,促進學校及整個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和發展。

1.成立組織,保障區域研修工作的有效開展。

(1)成立農村區域研修管理指導組織。

具體分為三級:市學院建立市農村區域研修領導小組:由市學院分管領導和學科教研員組成,負責區域研修活動的策劃、組織和領導。各縣區建立研修管理指導小組:由縣區組長和學科組長組成,各縣區教師進修學校負責初中教研的業務校長為組長,中教部主任為副組長,各學科教研員為本區域學科研修的組長,在區域研修校中按學科選出一名副組長。各區域建立研修領導小組:由區域研修點校校長任組長,成員校校長任組員。

(2)組建學習型組織。

各區域研修組織根據需要組建學習型組織,打造研修團隊。學習型組織至少包括以下兩個組織:一是學校學科教研組,主要由本校本學科或相關學科教師組成,由學校學科教研組長負責,進行日常教學研究;二是校際聯合的區域學科教研組,要求每個區域每個學科組建成一個區域研修學科教研組,由區域研修體學校的學科教師組成,由進修學校和區域研修學校共同協商確定學科研修教研組長,主要進行教學疑難問題研究。研修指導由市、縣教研員共同負責。

2.指導引領,保障區域研修工作的有序進行。

(1)定方案,送指導,助推學校和教師專業發展。

一是制定區域研修方案。在2014年與確定的區域研修點校調研摸底的基礎上,撰寫“農村教師專業素質情況”的調研報告,制定初中部農村區域研修方案。

二是進行培訓指導。首先,對農村區域研修校進行培訓,主要培訓區域研修點校建設的意義、要求和方法。其次,指導基地校制定區域研修方案。最后,指導點校開展研修活動。要發揮省級教師專業發展示范校的輻射帶動作用,以示范校的經驗、做法指導和帶動點校的發展。通過抓基地、抓點校,以強扶弱、以點帶面,激發學校自主發展的內在動力,助推薄弱校的進步和發展,引領和推動整個區域教研的發展和提升。

(2)定主題,抓教研,助推教學質量有效提高。

各縣、區學科教研員負責指導本學科教師分析教師素質和教學現狀,找準薄弱點,確定研修主題,制定研修方案。市學院教研員提出年度研修主題,供各學區參考。

確定研修主題時要結合中學教師專業標準的要求,以解決學校教育教學實踐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為突破口,力爭做到:從小問題入手,解決教師所急、所惑,重過程、講實效。

(3)給任務,壓擔子,推動研修活動有效開展。

一是任務驅動。通過制定區域研修方案,給基地校和點校任務。各點校制定自己的研修方案,研修計劃,校際間的區域性學科教研組按照學院要求,定期完成相應的研修任務。學校學科教研組要每周開展一次教研活動,校際聯合的區域教研組要每月開展一次教研活動。各學科教研組要每月上交一次教研活動紀實,市縣學科教研員要對活動情況提出指導性意見,并提出改進措施。各學科教研員要定期給點校及研修成員校教師任務,組織開展活動。

二是課題拉動。各學科根據各縣區域研修校的教研活動主題及調研情況,以小課題研究的形式,開展教研活動。要以解決學校教育教學實踐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為突破口,力爭做到:從小問題入手,解決教師所急、所惑,重過程、講實效。

三是城鄉聯動。充分發揮教師專業發展學校示范校的作用,學院初中部為城鎮教師專業發展示范校與農村研修點校結對,通過拜師、參觀學習、經驗交流等形式,將示范校的經驗和做法輻射給區域研修校,在榜樣的帶動下發展提高。

四是網絡互動。各學科通過QQ群進行學科交流、研討活動;通過教師研修網,為區域研修校教師提供各種教學、學習資源,并及時將各種活動的開展情況上傳。點校學科組長定期組織學習研討,并將學習過程及困惑及時反饋給市縣教研員。

研修形式采取網絡研修與具體指導相結合的方式。學科教研員要組建學科研修QQ群。平時的研修活動,通過網絡研修對點校的研修活動給予指導,幫助教師解決研修中的實際問題。各研修組按照各自的職責和要求開展工作。市、縣教研員定期深入點校進行具體指導。市學院選擇適當的時候對點校教師進行培訓。

經過幾年的研究與實踐,農村區域研修工作初見端倪,點校培養碩果頗豐。教師的專業化水平有了極大的提高,推動了學校的專業發展。我們希望農村區域研修的道路越走越寬闊,越走越平坦,越來越有效地助推教師的專業發展。

[1]中學教師專業標準(試行)解讀.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中學教師專業標準:要點·行動·示例.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3]中小學教師培訓,2015(12).

猜你喜歡
點校農村教師教研員
古籍文獻點校成果的著作權問題研究
賦能:教研轉型中教研員的應然追求
《爾雅注疏》點校零識
從一名教研員的視角看德國音樂教育(下)
從一名教研員的視角看德國音樂教育(上)
提高農村教師培訓的實效性——關于西部S省農村教師培訓狀況的調查報告
農村教師補充機制:問題與對策新探
清代臺灣研究資料整理的新成果:評劉榮平、江卉點?!饵S鶴齡集》
論西部農村教師專業信念提升策略
論盧文弨之學術、生平及其他——《儀禮注疏詳校(外三種)》點校前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