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閩江經濟帶開發建設戰略構想

2016-03-17 00:49林建
港口經濟 2016年12期
關鍵詞:閩江航道經濟帶

林建

(亞洲藥物濫用研究學會澳門999078)

閩江經濟帶開發建設戰略構想

林建

(亞洲藥物濫用研究學會澳門999078)

閩江經濟帶在福建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建設閩江經濟帶,有利于推動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打造福建經濟新增長極、完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在閩江經濟帶開發建設中,要積極融入“一帶一路”戰略,發展閩江黃金水道,加強資本運作,打造綠色生態走廊,建設有為有效政府。

閩江經濟帶;黃金水道;開發;戰略

一、福建與閩江經濟帶

閩江是福建省最大獨流入海(東海)河流,主流上源為沙溪,建溪、富屯溪、沙溪三大主要支流在南平市附近匯合后稱閩江。穿過沿海山脈至福州市南臺島分南北兩支,至羅星塔復合為一,折向東北流出瑯岐島注入東海。閩江干支流流經38個縣市(含4個地級市),其中福建境內36個縣市,其他2個縣為浙江省龍泉縣和慶元縣;流域面積60992平方公里,其中福建省境內59922平方公里,約占福建全省面積一半;水系河流總長6107公里。

閩江流域是閩越族人的世居地,而上游的三明、南平則是客家人的祖地。閩越人和客家人依江而居,創造了燦爛豐富的歷史文化。閩江流域在古代“海上絲稠之路”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歷經千年不衰,瓷器、茶葉、土紙等重要外銷貨品通過閩江黃金水道,匯集福州港出海,遠銷至東洋、南洋等世界各地。近代,因福州成為通商口岸,閩江流域再現商船如織的繁華景象。進入現代,閩江流域成為福建省內重要的鋼材、煤炭、水泥、糧食、機械、商貿、旅游、水電等產業集聚區。

閩江航運歷史悠久,在流域經濟建設、支前運輸等方面曾發揮過重要作用,高峰時期年運量達6000多萬噸。但近十多年來,由于閩江水口壩下河道水位大幅度下跌、沙溪口電站壩下航段脫水,以及上游小水電站礙航等諸多因素影響,閩江航道無法正常通航,運量萎縮嚴重。2015年,閩江港口吞吐量下降至3974萬噸,主要集中在下游閩江口內港區。2015年,閩江水口過閘貨運量為27.39萬噸,但水口翻壩轉運的貨運量卻達到300萬噸左右,說明閩江航運的需求是客觀存在的,只是因航道不通造成了航運萎縮。

閩江經濟帶以閩江為發展主軸,橫貫福建境內36個縣市,是福建省重要的經濟區之一,在福建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中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閩江經濟帶還聯接了閩東南發達的閩江口經濟圈和閩西北、閩北較落后的山區,成為福建實現城鄉統籌、山海聯動發展的大動脈,在福建區域協調發展格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

2014年,李克強總理來福建考察時指出,“福建省要充分發揮閩江航運優勢,加快經濟發展建設,打造閩江三角洲經濟區”。李克強總理的重要指示精神,為閩江航運的發展及閩江經濟帶的開發建設帶來了新的歷史契機。

二、閩江經濟帶開發建設的戰略意義

1.推動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在經濟全球化時代,人們普遍認為“世界是平的”,但從區域經濟的視角看,世界永遠都不是平的。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地球研究所薩克斯教授的研究表明,全球60%的GDP分布在沿海一百公里的范圍內。改革開放以來,閩江口經濟圈城市在區位優勢、政策傾斜等多種因素的共同推動下,率先發展起來;閩西北、閩北地區發展相對落后,差距逐漸拉大。近年來,閩江口經濟圈城市生產要素成本上升較快,使閩西北、閩北地區生產要素成本低的比較優勢顯現出來,促進在閩江口經濟圈城市失去比較優勢的產業加快向閩西北、閩北地區轉移?!笆濉睍r期,福建要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加快推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通過閩江經濟帶開發,有利于挖掘沿線地區蘊含的巨大內需潛力,促進經濟增長空間從閩江口經濟圈向沿線內陸拓展,既帶動閩西北、閩北地區發展,又能增強腹地對閩江口經濟圈城市的輻射帶動,優化沿線產業布局和經濟結構,形成山海協作、優勢互補、協作互動的格局,縮小區域發展差距。

2.打造福建經濟新增長極

閩江流域沿線縣市經濟總量占福建經濟總量近半壁江山。閩江口經濟圈城市民營經濟發達、產業體系完備、科技水平領先;閩西北、閩北地區生態環境優越、礦產資源富集、森林資源豐富,集中了福建省主要大中型工業及國家商品糧生產基地,閩江上游三明、南平市是福建省老牌工業重鎮,是福建省鋼材、煤炭、水泥、糧食等主要產區。建設閩江經濟帶,“一畝三分地”思維將讓位于“共下一盤棋”行動,有利于打破行政分割和市場壁壘,推動經濟要素有序自由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市場統一融合,進一步強化閩江口城市的支撐引領作用以及閩西北、閩北山區城市的承接拓展作用,連點成線,連線成面,加快培育新的經濟增長極、增長帶和城市群,優化沿線產業結構和城鎮化布局,促進福建全省經濟提質增效升級。

3.完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據統計,閩江上游三明、南平兩市年總貨運量約1.5億噸,其中98%的貨物均通過公路、鐵路運輸,適合閩江水運的物資中每年約3000多萬噸的貨物只能棄水走陸。大宗商品通過公路、鐵路運輸,效率不高,也不經濟。隨著經濟的發展,三明、南平、閩清等市縣眾多工業企業對水路運輸需求更加迫切,若恢復閩江航道正常通航,預計閩江流域水路運輸量將來有望達到1億噸左右,每年可節省運輸費用約14億元,年減少碳排放41.6萬噸。

三、閩江經濟帶開發建設的路徑選擇

1.開放開發,爭當改革創新試驗田

福建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閩江經濟帶建設要站在傳承發展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基因上站前列、謀突破,發揮沿線各地的地緣、人緣、文化及對外開放、產業發展等優勢,實行投資貿易便利化政策,積極開展與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經貿往來,深化閩臺經貿合作,推動建設互尊互信之路、合作共贏之路、文明互鑒之路,培育引領國際經濟合作競爭新優勢,為加強與沿線國家和地區的交流合作拓展新途徑。主動融入福建自貿試驗區建設,爭取自貿試驗區優惠政策的輻射,促進生產性服務業在沿線地區加快集聚,推進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的融合發展,助力產業轉型升級。加快設施互聯互通,充分發揮改革先行優勢,著力不斷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在關鍵環節和重點領域勇于探索、創造經驗,營造國際化、市場化、法制化的營商環境,建設改革創新試驗田,打造海峽西岸開放開發新高地。

2.項目帶動,發展閩江黃金水道

閩江黃金水道工程項目主要包括:閩江通海三期航道、閩江干流(福州-南平)航道、沙溪(南平-三明-永安)航道、富屯溪(沙溪口-順昌)航道、崇陽溪(武夷宮-蓮花山)航道及沿線碼頭工程項目等。加快推動閩江航道疏浚,恢復閩江航道的正常通航,完善內河航運支持保障系統,對閩江經濟帶開發建設尤為重要。要以閩江航道建設為突破口,加快推進內河碼頭、船閘、物流園區、多式聯運物流等發展,繁榮閩江流域市場。閩江航道工程項目建設可分階段推進實施?!笆濉睍r期,要建設航道總里程300公里以上,重點恢復閩江口外沙—南平—三明航道正常通航,福州、南平、三明市主要內河碼頭作業區基本建成,建設和改造300~1000噸級泊位41個,內河航運支持保障系統基本完善,形成以閩江干流高等級航道為骨架的江海聯運通道,1000噸級閩江內河標準船舶可直達南平、500噸級閩江內河標準船舶可直達三明?!笆奈濉逼陂g,實施沙溪(三明—永安)、建溪(南平—建陽)、富屯溪(沙溪口—順昌)等航道整治和通航改善工程,形成干支直達的內河航運體系。通過水路打通進一步密切沿線縣市之間的發展合作,建設共同市場,加快推進閩江經濟帶發展步伐。

3.資本運作,助力產業升級發展

閩江流域具有較大發展潛力的產業有航運業、船舶業、航道及船閘養護業、物流倉儲業、旅游業、現代農業、地產業等相關產業。近年來,福建國有企業發展勢頭較好,是推動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閩江經濟帶開發建設,要積極利用國內國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各級國有企業要走前頭、做表率。福建省屬港航企業要勇挑重任、敢于擔當,聯合其他省屬國企、沿線地市國企、金融機構等,共同設立閩江經濟帶開發公司,統籌推進對閩江沿線進行統一規劃、開發、利用和保護。積極爭取金融機構、政策性銀行支持,引進銀行產業基金、政府產業基金,探索ABS、融資租賃、PPP等多元融資模式。積極爭取福建省委、省政府的支持,探索建立閩江產業投資基金,通過產業投資和資本運作互動、產業投資統籌規劃、資本平臺市場化運營、盤活區域沉淀資產,發揮強強聯合的疊加效應,助力閩江經濟帶發展。

4.環境保護,打造綠色生態走廊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水青山也是閩江流域的最大優勢之一。閩江經濟帶內有數個自然保護區和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也眾多珍稀瀕危野生動物的主要棲息地,生態區位與環境保護十分重要。閩江經濟帶開發建設要把保護閩江流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將生態文明建設作為重要突破口,建立閩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協調機制,統一閩江流域生態環境規劃、標準、檢測、執法、評估和協調體系,建立一體化的生態環境準入和退出機制,強化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開展全流域環境綜合治理和污染聯防聯控。加強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研究,科學有序開發流域資源,合理使用各種生產要素,在保護好資源環境情況下,使各類資源要素合理搭配,發揮最大社會效能,推動經濟社會與環境協調發展。堅決杜絕為實現經濟增長而破壞資源環境的行為,否則,這樣的經濟增長絕不是進步,而是歷史倒退。

5.市場導向,建設有為有效政府

建設好閩江經濟帶,要發揮市場機制的決定性作用,同時也要更好發揮政府的獨特作用。發揮政府作用不是要去干預市場,而是要全力做好服務保障工作。進一步完善主體功能區建設,細化主體功能區劃分,推動形成主體功能約束有效、空間開發有序的新格局。推動沿線縣市協同互補發展是沿線縣市的比較優勢之一,要推動建立沿線縣市多邊合作機制,以企業為主體,通過市場化改革促進資源優化配置,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形成貫通產業鏈的創新鏈,打造產業發展新高地。積極支持沿線民族地區、后發展地區加快發展,加強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改善特殊困難地區的發展環境,進一步提高教育、衛生、文化、社會保障等公共服務水平,支持探索各具特色、符合本地條件和環境的發展模式,發展特色優勢產業。當前,閩西北、閩北地區財力不足,有些地方政府公共支出捉襟見肘,為此,要加大財政轉移支付規模和政策扶持力度,促進區域間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提高當地的公共服務水平,逐步縮小與閩江口地區公共服務水平的差距。加快建立全省統籌的社會保障體系,加快城市化進程,促進勞動力跨區域流動,吸引農業轉移人口在就業地落戶。

責任編輯:張明

猜你喜歡
閩江航道經濟帶
閩江雨情
一條江的嬗變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之路
沈葆楨題閩江仰止亭
高中地理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以閩江環境保護校本開發為例
廈門港航道通過能力建模及應用
陜西呼應長江經濟帶
新航道
英語高能高分 就上新航道
長江經濟帶與漢江生態經濟帶如何協調融合
基于模擬仿真的航道雙向通航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