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協同創新視角下林學專業研究性實踐教學改革

2016-03-17 05:51陶曉崔珺徐小牛
安徽林業科技 2016年5期
關鍵詞:林學研究性協同

陶曉,崔珺,徐小牛*

(安徽農業大學,合肥 230036)

協同創新視角下林學專業研究性實踐教學改革

陶曉,崔珺,徐小牛*

(安徽農業大學,合肥230036)

針對目前林學專業教學中存在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方法,教師自身能力等問題,本文從課程體系及人才培養方案整合優化、實踐能力培養和實踐教學基地提升等方面,深入研究協同創新視角下林學專業人才研究性實踐能力培養途徑,為林學類學科發展和生態環境建設提供人才及智力支持。

協同創新;林學專業;實踐教學;教學改革

我國高等教育已進入新的歷史發展時期,開展協同創新是促進高校轉型升級,實現創新性跨越式發展的重大戰略舉措,是加強學科建設、改進人才培養質量、提升社會服務能力的有效路徑。協同創新就是圍繞創新目標,多因素、多主體共同協助、配合協作、相互補充的創新行為[1]。然而,以學科專業建制為基礎的高校辦學體制,使得教學資源分散,功能單一,制約了高校教學資源融合及其與外部主體間的協同創新。導致人才培養呈現出創新能力不足、實踐能力弱、知識面狹窄、就業競爭力不強等問題,人才培養質量尚不能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求。

同時,由于我國森林覆蓋率低、天然林受損嚴重、結構不合理和生態環境惡化等系列問題,要求林業教育應重視學生實踐能力培養,強化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研究性實踐教學則正是適應這種情況而生,在研究性教學中學生是真正的主體,能夠把學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培養落到實處,切實體現主體性教育實質。

可見,如何突破體制障礙,搭建校內外資源協同共享平臺,構建“產、學、研、創”的研究性實踐教學體系,提升大學生實踐創新能力,是高校人才培養的當務之急[2]。

1 林學專業教學主要存在的問題

1.1講授法仍是林學專業普遍教學方法

目前,林學專業教學組織仍以班級授課制形式為主,講授法仍是最常用的教學方式。林學專業需要掌握林木良種選育、造林、森林病蟲害綜合防治、森林資源調查規劃、林業工程規劃等專業知識,培養具有分析、解決問題、經營管理、森林生態環境建設等方面實踐能力。灌輸式教育及傳統的講授法己不能滿足學生學習需要,更不能滿足林學專業教學需要。

1.2課程體系有待整合優化

課程體系改革是研究性實踐教學改革的重點和難點,也是教學改革的主要落腳點。目前課程體系仍存在重基礎輕實踐等方面問題[3],以安徽農業大學林學專業為例。目前專業課程體系主要包括五個部分:公共基礎課(96學分)、學科基礎課(55.5學分)、專業核心課(36.5學分)、任選課(47.5學分)、實踐教學(59.5學分,占總學分的20.1%),其中實踐教學包括綜合能力測試、教學實習、課程實習、畢業論文設計等。但此實踐教學方案仍屬訓練范疇,過于強調理論知識,忽視實踐技能等。學生只有深入具體崗位,到實際生產環境中,感受管理、生產、加工、防治氛圍,將理論教學融于實訓過程,才能將研究性實踐教學環節落到實處[4]。

1.3教師研究性實踐教學能力有待提高

教師作為實踐教學活動開展的組織者、引導者,其自身科學素養影響人才培養的質量與方向。從研究性實踐教學師資素質要求來看,教師既要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又要具備豐富的生產實踐經驗。這樣才能在潛移默化中向學生傳遞開展研究的基本思路,優化學生知識結構,激發學生研究興趣,鍛造學生的研究能力。而目前狀況是實踐教學師資隊伍來源單一,“雙師型”師資匱乏,很多實踐教學指導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職業經歷較簡單,通常是從“高?!钡健案咝!?,缺乏一線生產經驗,導致無法勝任研究性實踐教學工作,影響和制約了實踐教學質量。

1.4實踐目標分散,與社會適切度不高

現行的農林院校實踐教學課程體系學科專業性特征明顯。從實踐教學的目標體系來看,課程實習、教學實習、綜合能力測試、實驗等實踐教學各自承載不同的實踐教學任務,通識性、實用性、普適性不高[5]。與社會其他主體間的協同創度不夠,目標聚集力不強,缺乏既與理論課程有效銜接又與生產實踐密切相關的實踐內容,“產、學、研、用”結合度不夠,實踐教學難以形成整體合力和集中效應。

2 研究性實踐教學改革途徑

市場經濟迅猛發展,社會對林學類人才需求也呈現多元化傾向。工作積極性強、重視合作意識、知識面廣、實踐能力強的林業人才備受各林業建設單位青睬。因此,在培養過程中,應重視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培養,重視調動多方資源,激發學生主動性,重視學生合作意識和交往能力。

2.1學科協同,實施通識性學科訓練

以專業學科為單位的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單一、重復、不成體系,制約了學生跨學科專業學習,致使學生知識面較窄、創新性受限、綜合素質不高。為加強協同育人力度,拓寬專業口徑、強化通識性實踐能力培養,培養創新型人才,發揮綜合性大學的學科優勢,可將農科類、工科類和管理類學科專業進行適當融合,組建“農事訓練中心”“工程訓練中心”和“管理訓練中心”。這種寬專業、多方向、大類培養的方式不僅優化了教學資源配置,提高了教學質量,還極大增長了林科類學生專業基礎能力,拓展了生產、設備、管理、銷售等領域知識,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激發其創新思維。

2.2加強教師培訓,校企協同,培養“雙師型”師資隊伍

師資水平的高低關乎人才培養質量的優劣。為打破師資來源和師資知識結構單一的狀況,培養既具有淵博的理論知識,又具有生產實踐經驗,既能勝任理論教學,又能指導學生實踐的“雙師型”教師。需要制定長效機制予以保障,實行職前、職后一體化培訓。在教師招聘中加強對其專業相關實踐能力的考察;選聘現有教師隊伍中部分年輕教師到政府或相關企業掛職鍛煉,深入生產一線,提高專業實踐能力;加強以兼職教師的方式,選聘行業、企業、政府部門、科研院所等機構技術骨干指導大學生實踐教學[6]。

同時,開展以理論學習或專家授課為主的培訓方式,使教師對研究性實踐教學有較全面的理解與認識。在此基礎上,定期舉辦教學經驗交流會,使教師在交流中提高,在學習中完善,最終將研究性教學改革推向深入。

2.3優化林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

為優化目前實踐教學體系,本研究結合學生的專業特點及專業培養目標提出以課程實踐、科研實踐、生產實踐、畢業實踐四種形式相結合的林學專業的實踐教學體系。

2.3.1課程實踐

包括以驗證性實驗為主的隨堂實踐及以提高綜合性應用技能為主的課程實習[7]。課程實踐的良好實施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還為其他實踐教學的開展奠定了基礎。

2.3.2科研實踐

直接參與科研活動是培養學生協同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8]。林學專業所在學院多為研究型學院,教師科研項目較多,可為學生參與科研活動提供保障。學生結合自身興趣選取項目,在老師的指導下,利用課余時間參與到科研實踐中,不僅鍛煉了獨立思考和溝通能力,還激發了學習興趣,為以后科技創新打下了有利基礎。為了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提高學生科研及創新能力,學??啥ㄆ谘垏鴥韧庵麑<业綄W校做學術報告,并與學生進行交流。同時,成立導師工作組,按照不同學科的培養環境、培養方式及培養條件為本科生配備導師,創造良好的交流平臺。

2.3.3生產實踐

是學生直接參與到企業生產實踐的方式。讓一些學有余力的高年級學生參與到相關企事業單位的生產實踐中去,對生產實踐中遇到的不足或問題進行思考、總結、改進,有助于他們理論結合實踐,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及創新實踐能力[9]。

2.3.4畢業實踐

是學生從學校走向社會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過渡階段,是對學習、研究、實踐能力的鍛煉,更是對四年學習成果及實踐能力的全面檢驗。因此,應合理安排時間,對畢業論文選題、設計、開題、寫作、答辯等環節進行嚴格監控,合理指導。結合目前畢業論文(設計)中存在的諸如時間短、組織渙散、走過場等問題,研究提出如下建議:畢業實踐從大四第一學期開始,學生即可生根據自己專業及興趣,結合指導老師的科研項目進行雙向選擇;學生也可以自主命題或邀請相關單位人員聯合指導,命題后即可進行文獻閱讀、資料收集。第二學期則進行試驗研究和論文撰寫、答辯。

課程實踐、科研實踐、生產實踐、畢業實踐相結合的實踐形式,從理論知識的鞏固到操作技能的培養,層層推進,相互融合,有效鍛煉了學生協同創新實踐能力。

2.4共建基地,優勢互補,協同發展

林學的特點是以自然環境為背景,以林木為對象,以實現三大效益,特別是生態效益為目標,這就決定了林業的社會性、復雜性和長期性。學校不可能擁有完整的實訓基地,與森林資源管理單位、企業合作利用其基地是有效的辦學途徑。一般是企業投入機械、場所、土地等物質資源,學校投入信息、技術資源及實踐鍛煉期間的師生勞動資源。企業享受經濟效益,學校收獲人才培養成果,實現學生、學校、社會、企業多方共贏的校企聯合培養模式[10]。

3 結語

教學改革最終是要體現在教學實踐里才有意義,培養適應社會需要的具有實踐能力和研究能力的高級人才,這在傳統灌輸式教學中是無法實現的。林學專業的研究性實踐教學目標是培養“寬口徑、厚基礎、高素質、強能力”的高層次應用型人才[11]。即,在培養學生學習林學和相關學科基本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通過一系列林業技術訓練,使其具有森林資源保護、森林資源勘查規劃、森林培育、森林生態環境建設管理等實踐方面能力。因此,應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制定教學計劃,堅持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模式創新、教學管理創新;合理配置教學資源,優化資源配置結構,使實踐教學系統化、科學化,提高教學效果,積極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完善人才培養模式;同時,在協同創新視角下改革優化“高?!獙W生—協同單位”三者間的聯動機制,打破高校與其他創新主體間的體制壁壘,促進學科組群的發展及解決行業實踐問題的技術水平[12]。

[1]別敦榮,胡穎.論大學協同創新理念 [J].中國高教研究,2012(10):4-8.

[2]房三虎.協同創新視角下農業院校實踐教學改革與實踐[J].高等農業教育,2015(1):73-75.

[3]陳同同.高校研究性教學改革探析[D].曲阜:曲阜師范大學,2012.

[4]李媛.基于大學生學習狀況的高校教學改革研究[D].開封:河南大學,2012.

[5]遲濤,韓巧霞.基于創新人才培養的高校實踐教學模式探討[J].赤峰學院學報,2010,31(2):202-204.

[6]趙哲.高校與企業、科研院所協同創新的機制障礙與對策-以遼寧省高校為例[J].高校教育管理,2014(3):49-53.

[7]賈小容,蘇志堯,陳北光.林業生態工程學實踐教學探索[J].廣東農業科學,2011(1):217-219.

[8]申書興,武艷艷.農業院校實踐教學路線圖的設計與構建[J].高等農業教育,2013(7):7-9.

[9]程海南,馮繼廣,任情.高校林學專業基礎課程教學實習改革探討 [J].中國地質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2013(6): 97-99.

[10]郭書賢,路瑞峰,丁偉,等.校企合作增強畢業生就業競爭力[J].中國冶金教育,2013(2):58-60.

[11]辜夕容,嚴寧珍,劉蕓,等.大類招生模式下林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 [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 (自然科學版),2012,37(11):133-137.

[12]李忠云,鄧秀新.高校協同創新的困境、路徑及政策建議[J].中國高等教育,2011(17):11-13.

(責任編輯:楊婷婷)

Reform on Inquiry Practice Teaching of Forestry Specialty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TAOXiao,CUIJun,XUXiaoniu*
(AnhuiAgriculturalUniversity,Hefei230036,China)

In this paper,in view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eaching contents,modes and methods of forestry specialty and teachers' abilities,an in-depth study was made on approaches to cultivating inquiry practice abilities for forestry professionals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n such aspects as integrating and optimizing the curriculum system and talent cultivation plan,cultivating practice abilities and improving practice teaching bases in order to provide talent and intelligence support for forestry discipline developmentand ecologicalenvironmentconstruction。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Forestry specialty;Practice teaching;Teaching reform

S7-0,G420

A

2095-0152(2016)05-0025-03

2016-06-24

2016-09-04

安徽省振興計劃——重大教學改革項目(編號:2015zdjy044)。

陶曉,女,博士,研究方向:城市生態、生物地球化學循環。E-mail:hyytaoxiao@163.com

徐小牛(1961-),男,教授,博士生導師,從事森林培育及生物地球化學研究。E-mail:xnxu2007@ahau.edu.cn

猜你喜歡
林學研究性協同
家校社協同育人 共贏美好未來
實踐,讓研究性學習課堂精彩起來
蜀道難:車與路的協同進化
林木病理學實驗課程教學改革探索——以貴州大學林學專業為例
學寫簡單的研究性報告
“四化”協同才有出路
如何構建高效的職業院校林學教學課堂
地方民族院校復合應用型林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三醫聯動 協同創新
淺談“研究性”閱讀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