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德縣稻鴨共作生態種養模式探索

2016-03-27 13:21張德海
安徽農學通報 2016年9期
關鍵詞:廣德縣雛鴨田塊

張德海

(廣德縣種植業管理局,安徽廣德242200)

廣德縣稻鴨共作生態種養模式探索

張德海

(廣德縣種植業管理局,安徽廣德242200)

稻鴨共作是一項種養相結合、降本增效的生態農業技術,符合現代生態農業的發展。為轉變傳統的種植方式,發展生態農業,提高農產品的品質及效益,廣德縣于2015年開展了稻鴨共作生態種養,旨在探索適宜本地的生態種養模式,擴大種養規模,提高經濟效益,促進生態農業發展。

稻鴨共作;生態種養;效益;廣德縣

1 稻鴨共作田塊的選擇和準備

1.1實施基地的環境用于實施稻鴨共作生產無公害稻米的田塊必須能深耕、平整,田埂高而堅固;遠離工業污染,遠離村鎮,相對僻靜,人為干擾少;土壤、水源、大氣符合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要求;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有獨立的水系能灌能排、田塊連片成方;附近有供鴨子暫養的池塘、溝渠,方便中稻擱田需要。

1.2搭建簡易鴨舍以0.2~0.3hm2左右為一小區,每區建一個鴨舍,地基加高與田埂相當,可容納相應數量的鴨子棲息,在鴨舍外圍水稻田采用防護網圍初放區,面積10m2為宜,供鴨子下田初期試放。

1.3大田四周設置防護網四周防護網選用2cm×2cm網眼的鐵網,高度0.7~0.8m,固定在樁上,樁長1.2m,每4m栽一根,網的下端嵌入土中,上下網與樁扎牢。采用圍網隔離,促進雛鴨在全田均勻開展活動。

2 稻鴨種苗的選擇和準備

2.1水稻品種的準備高產優質水稻品種的選擇標準為:一是稻米食口性極好;二是大穗、株高適中、株型挺拔、分蘗力強、熟期適中,能避開三化螟為害。2015年農場選用了“豐優香占”雜交水稻品種。

2.2鴨苗的準備稻鴨共作鴨苗品種選擇標準為:中小體型、活動靈活、食量較小、成本較低、露宿抗逆性強、適應性較廣的品種,以家鴨與野鴨雜交選育品種為佳。2015年農場選擇了紹興麻鴨品種,訂購數量為15只/667m2;訂購日期為6月1日。

3 水稻栽培管理技術

3.1人工栽植采用人工插秧,栽植密度為株距0.15m,行距0.25m,每穴2苗,一次性完成栽插任務。這樣,既利于水稻高產,又利于鴨子在株間穿行,稻鴨共作的各種效果就可以更好地發揮出來。

3.2施肥在稻鴨共作的稻田中,鴨糞是養分豐富的有機肥,據相關研究資料表明,1只鴨在稻田排泄糞便約10kg(相當于N 49g、P2O572g、K2O32g),能夠有效地培肥土壤,原則上不施用化學肥料。但農場考慮到第一年,防止過度減產,大田施用45%NPK復合肥225kg/hm2+有機肥料600kg/hm2。

3.3水漿管理水稻栽插保持薄水層,活棵期采取濕潤灌溉,放鴨期間建立水層,當苗數接近預期成穗數時,斷水擱田,先輕后重逐步擱到位。擱田期間為方便鴨子活動可在田頭、田間開溝,也可將鴨子趕至路邊渠溝。水稻抽穗后堅持濕潤灌溉,干濕交替,直至收獲前7d斷水。

3.4病蟲草害防治稻鴨共作田塊病蟲草害主要利用雛鴨旺盛的雜食性,吃掉稻田內除部分禾本科以外的雜草和稻飛虱、稻葉蟬、稻蟓甲等,同時能清除病害寄生或傳播途徑,改善群體通風透光條件,減輕紋枯病、條紋葉枯病和黃萎病等病害的發生危害程度。根據廣德縣植保站病蟲情報,施用1次高效低毒殺蟲劑。水稻移栽活棵后要盡早放入鴨子,以達到較理想的效果。2016年將安裝太陽能殺蟲燈來加強害蟲防治。

4 鴨的管理飼養

4.1苗鴨管理進鴨后,要時常注意天氣變化,確保雛鴨不受寒和淋雨。每天飼喂次數不得少于6次,飲水清潔且不間斷,墊料及時更換,保持舍內清潔。每天訓水不得低于2次,每次0.5h,訓水池里的水必須保持清潔,每天必須更換。進鴨3d后,晴朗天氣可直接放入初放區進行訓水。4.2放鴨條件和時間插秧7d后,將鴨苗放入稻田,放鴨前大田水層必須在0.05m左右。如果水層太淺,鴨子的活動,水被攪拌成泥漿粘在羽毛上,不易很快爽水干燥,會造成大批雛鴨死亡。放鴨之前按照15只/667m2數量的雛鴨放入各個鴨舍,先適應1~2d,一般宜選擇晴天上午9:00~10:00氣溫漸升時放鴨入田,可增強鴨的適應性。

4.3飼喂鴨放入稻田后的飼喂原則應當是既適當飼喂,又不過量。雛鴨的育雛以人工飼喂為主,放入稻田后即應逐步轉向自由采食為主,適當飼喂為輔。若鴨在田間采食不足,則可適當補飼,有助于鴨子保持充足的體力去勝任各項田間作業任務,有助于鴨與主人之間建立良好的人鴨關系,便于對鴨進行管理。

4.4鴨子的捕捉水稻抽穗揚花時,就意味著鴨子即將完成稻鴨共作的田間作業,此時鴨子并不采食稻穗。水稻抽穗后進入灌漿階段,將鴨子從稻田里收上來,以免對稻穗造成危害。

5 稻鴨共作的效益分析

5.1經濟效益稻鴨共作比常規水稻生產投入要高,稻田改造成本8 100元/hm2,可用3a,養鴨成本3 510元/hm2,售鴨收入7 425元/hm2,共作可減少稻田農藥化肥等成本1 200元/hm2,養鴨增收效益2 415元/hm2。生產過程符合無公害農業生產的要求,生產的稻米和鴨肉為無公害產品,具有較強的價格競爭優勢,稻鴨米價比常規米要高出許多,市場零售價格達到12元/kg。2015年該農場稻鴨共作田平均產量7 350kg/hm2,按整精米率63%計算,銷售稻米收入55 566元/hm2。一般田塊平均產量8 250kg/hm2,銷售稻米收入2.6萬元/hm2。從總體來看,稻鴨共作的經濟效益遠高于常規稻,能明顯地提高稻農的經濟收入,這對于保護稻農的種稻積極性及農民增收、糧食安全具有現實的意義。

5.2社會效益稻農從事稻鴨共作,減少了與化學農藥、化學除草劑的接觸和使用,減少了農藥中毒,保障了身體健康。消費者能吃到安全優質的大米、鴨肉,這對食品安全、保障人民群眾身心健康、構建和諧社會有著重要的意義。

(責編:張宏民)

S511

A

1007-7731(2016)09-52-02稻鴨共作技術是指將出殼10d左右的雛鴨全天候放入稻田,利用鴨子旺盛的雜食性,吃掉稻田內的雜草和害蟲;同時鴨的糞便作為肥料,在施足生物有機肥的基礎上,水稻移栽后基本不追施無機化肥和農藥;鴨子可為水稻除草、控蟲、松土、供肥和提供刺激源,稻田為鴨提供充足的水、適量的食物以及勞作、棲息的場所;在稻田有限的生態空間里生產出無公害、安全、優質的大米和鴨肉。稻鴨共作是一項種養相結合、降本增效的生態農業技術,是一個相互依賴、相互促進、共同生長的復合體系。廣德縣多年來一直沿用傳統種植方式,生產主要依賴于化肥、農藥等大量化學性物質的投入來獲得高產穩產,經濟效益低下。為轉變傳統的種植方式,發展生態農業,提高農產品品質及效益,筆者于2015年在廣德縣志農水稻種植家庭農場開展了3.3hm2的“稻鴨共作”研究,旨在探索適合廣德縣的生態種養模式,加快生態農業發展。

張德海(1972-),男,安徽廣德人,高級農藝師,從事農技推廣工作。

2016-04-22

猜你喜歡
廣德縣雛鴨田塊
“施肥寶” 微信小程序端設計與實現
雛鴨的飲水與開食
雛鴨死亡率高的原因及提高成活率的措施
淺談雛鴨飼養管理的關鍵技術要點
廣德警方破獲信用卡詐騙案
田塊尺度上的農田土壤Cd污染分布不均勻性*
土地整治項目中土地平整設計技術研究
雛鴨對溫度的要求
為孩子撐起一片愛的藍天:記廣德縣誓節鎮牌坊社區關工組組長徐品珍
基于精細化分區的農地整理田塊規劃設計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