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嶺南傳統古建筑修繕技法探究

2016-05-14 08:43劉奇俊
神州民俗·下半月 2016年7期
關鍵詞:嶺南古建筑技法

[摘 要]嶺南傳統古建筑修繕主要是為了消除古建筑存在的安全隱患,對地基、地面、墻體、屋面、木石構件、藝術雕刻、防蟲、防腐、防水等內容進行修繕。古建筑修繕遵循“不改變文物原狀”、“四保存”的原則(全面保存建筑物原來的建筑形制、原來的建筑結構、原來的建筑材料、原來的工藝技術),力求真實完整的保存其歷史風貌和特色,以其獨特的文物價值服務于社會。

[關鍵詞]嶺南 古建筑 修繕 技法

嶺南地區傳統古建筑修繕主要是為了消除古建筑存在的安全隱患,對古建筑地基、地面、墻體、屋面、木石構件、藝術雕刻、防蟲、防腐、防水等內容進行修繕。古建筑修繕遵循“不改變文物原狀”、“四保存”的原則(全面保存建筑物原來的建筑形制、原來的建筑結構、原來的建筑材料、原來的工藝技術),全面恢復古建筑的原狀,達到不降低文物價值的目的。采用現代技術與傳統工藝相結合的辦法,在盡可能保留原有構件的基礎上,徹底排除造成損壞的根源和隱患,確保文物古建筑的結構安全和“延年益壽”。對現有的陶塑、灰塑、木雕、磚雕等實行保守修復,對現代保護技術和材料的使用做到隱蔽,不破壞,不影響古建筑的外觀,不妨礙今后的保養維護。

一、地基加固

古建筑局部地基基礎沉降不均勻會引起上部結構發生形變,考慮古建筑歷史悠久,基礎下部淤泥已相對固結沉降基本穩定。地基修繕以最少干預為原則,先進行地基加固,再對基礎進行修復。

對古建筑設立長期沉降觀察點,定期觀察,直到工程完工之日,繼續觀察二年,做好沉降觀察記錄,然后開展基礎注漿加固施工?;A注漿加固工序應按照定孔位、鑿孔、插管、注漿、提管、復插管、復注漿、拔管、封孔等工序逐步實施。

二、地面修復

木樓板地面修復:清除原有地面結構及裝飾面層,重新鋪設木枋檁、木樓板。對階磚地面風化、損壞嚴重的,需重鋪階磚。新階磚材質、尺寸應盡量與舊磚保持一致。地面磚施工完成后,表面涂掃稀釋桐油三道,增強階磚的強度。

石材地面修復:對出現下沉及斷裂的條石地面先將其拆除,堆放于固定材料對方場地,做相應的防護處理,防止發生碰撞損壞石材。根據現場情況對破損的石材進行修復打磨,挑選出可以再次利用的石材。條石地面施工采用原土夯實的方法進行基座處理,石材間隙采用麻刀灰嵌縫。

三、墻體修復

墻體修復、清理分為三類,第一類拆除原有砌體,用水磨青磚進行封堵,施工前應先對周邊建筑結構進行防護處理。第二類新砌筑水磨青磚墻體。第三類建筑物墻面進行過二次裝修,應先將墻面裝修層清楚干凈。施工前用清水對墻體表面進行沖刷,再人工清理表面裝修面層。對墻面塵土、泥污、風化、油類、苔蘚的清洗方式應分類對待。

因基礎不均勻造成下沉的部分墻體,如傾斜率超過規范要求。修復時必須對墻體作扶正處理,墻體扶正工序應按照測量墻體傾斜量、搭設鋼管支頂體系、調節糾偏微調矯正墻體、專人觀測墻體傾斜量。糾偏扶正完成后開展墻體修復工作,設置沉降、垂直觀測點,定期觀測墻體變化情況。

四、屋面修復

屋面由于年久失修,瓦面出現變形、開裂,因此屋面需采用揭瓦重修。揭瓦時,應注意保留舊瓦,盡量利用舊瓦?!吨腥A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及“四保存”的修繕原則,能整體保留的古建筑構件盡量整體保留。屋面修復工序:1、做好現狀記錄,包括現存瓦頂的工程做法以及形制;2、瓦件編號;3、拆除瓦件;4、清理瓦件;5、鋪瓦;6、排瓦擋;7、鋪筒板瓦;8、筒、板瓦轆筒(裹垅);9、椽子維修與更換;10、飛椽加固與更換。

修復材料:草筋灰,烏煙膏,瓦筒(琉璃瓦筒),板瓦、底瓦,瓦當、滴水瓦。

板瓦施工:為確保屋面鋪完后底瓦整齊劃一,應先在椽面橫向吊線取直,做好標記。瓦面鋪砌時,先在兩側山墻內側約兩個瓦口寬度處預留兩個邊垅底瓦,并做好滴水、瓦當。為控制好各垅滴水、瓦當的高度及飄出量,應在檐口兩邊掛上高低線、滴水線,分別從兩邊往中間排列瓦口。每垅滴水應先在檐口處用草筋灰安裝底瓦、滴水。瓦當用銅線栓牢固定,扣緊飛檐或瓦鈸,防止下滑。底瓦(襯瓦)按原貌對縫鋪設,先鋪設底瓦,然后在底瓦表面填充草筋灰漿鋪砌板瓦,板瓦鋪設“搭七留三”。為確保板瓦鋪砌質量,鋪瓦時必須拼緊每列板瓦間的縫隙(若板瓦的寬度不足,則采用左右稍微錯開,分別拼緊兩側板瓦),并在適當的位置加設瓦鈸扣緊板瓦,防止板瓦下滑。

瓦筒、轆筒施工:瓦筒應事先經過篩選、分類,同一條垅的瓦筒規格應一致。鋪設瓦筒前,先用草筋灰封好板瓦與板瓦之間的縫隙(俗稱“封鼠路”),在縫隙兩側板瓦面分別壓抹草筋灰,形成“劍尖”狀,然后在“劍尖”頂端涂抹草筋灰,用瓦筒緊壓,通線調整瓦筒位置,保證整條瓦筒順直。轆筒表面用草筋灰做包漿轆成筒形,面層批當1~2cm厚黑色烏煙膏抹光,成型后轆筒外裝應整齊劃一。

琉璃瓦筒施工:鋪設琉璃瓦筒前,先用草筋灰封好板瓦與板瓦之間的縫隙(俗稱“封鼠路”),在縫隙兩側板瓦表面壓抹草筋灰,形成“劍尖”狀,然后在“劍尖”頂端壓抹草筋灰,用琉璃瓦筒緊壓,確保草筋灰裹滿整個琉璃瓦筒內部,通線調整瓦筒位置,保證整條瓦筒順直。最后,用顏料混合草筋灰,抹平琉璃瓦筒兩側縫隙及琉璃瓦筒搭接位。

正脊吊升施工:1、由檐口往上依次拆卸屋面瓦片;2、搭設鋼管吊升支架,頂端設置微調螺桿,鋼管支架總高度要比正脊頂高度高出不少于300mm;3、正脊底部每隔480mm穿插一條硬木枋;4、正脊吊升前先對正脊進行包裝保護,保證正脊表面的藝術圖案不會在吊升過程中受損;5、正脊的正面和背面分別設置木枋斜撐固定正脊;6、用鋼絲繩拉結微調螺桿頂部橫桿和硬木枋底部橫桿;7、吊升系統安裝完畢;8、更換損壞的木構件;9、重鋪瓦面。

木構件修復施工:1、將已腐朽、霉爛的桁條和桷板拆除,用同等材質和尺寸的材料進行更換;2、對表面有順向裂紋或輕度腐蝕的桁條和桷板,將缺陷部位清理干凈后用油灰進行充填修補;3、木柱進行墩接;4、柱、梁、枋、檁維修;5、木構件加工制作。

木材防腐施工:1、對木構件進行濕度檢測;2、更換的構件先進行防蟲防腐后才能安裝,應特別注意隱蔽部位木構件的防蟲防腐。與墻體交接的木構件,先進行防蟲防腐后再噴涂防潮瀝青,推薦使用二硼合劑、銅鉻砷合劑、有機氯合劑。

木構件油漆修復施工:木構件油漆修復應遵循基層處理、潤色油粉、滿刮油膩子、刷油色、刷第一遍清漆(刷清漆、修補膩子、修色、磨砂紙)、刷第二遍清漆。施工時應杜絕漏刷,缺膩子、缺砂紙,流墜、裹楞,刷紋出現。

五、灰塑修復

通過室內模擬實驗與現場修復加固試驗,對灰塑病害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采用傳統工藝、材料結合現代新技術,對灰塑進行清洗、排鹽、修補、礦物上色等保護修復。根據實際情況,針對不同病害采取不同的清洗藥劑去除灰塑表面的泥垢、油污染料和難溶鹽。選用Paraloid B72(丙烯酸樹脂)或彈性硅酸乙酯粘結劑(FuncosilKSE300E 0714)乙醇溶液作為石質墻體、陶塑及灰塑加固劑。根據現場實驗效果的優劣選用表面滲透封護劑對石質墻體、陶塑及灰塑等構件表面進行防風化加固保護處理。礦物色的選擇分為古代礦物色和古建筑雕塑、壁畫一般采用水干色作為著色材料。礦物色繪畫的用具包括:筆、膠鍋、筆洗、小碟、乳缽和小勺。礦物色繪畫主要是以膠粘接顏料,膠的作用在礦物色的繪畫中顯得尤為重要。礦物色調膠必須用手指,認真地一點一點糅合。宜采用平涂法著色。要注意礦物色的用筆與落色。

灰塑制作:灰塑是以石灰為主要原材料,按照比例加入稻草、草紙、紅糖、糯米粉等,并按先后順序加入適當的清水,通過浸泡、發酵,再經攪拌和錘煉,分別制成“草筋灰”和“紙筋灰”,按實際工程需加入色料,制成各種顏色的“色灰”,用于色灰雕塑圖案。

材料制作:草筋灰制作、紙筋灰制作、色灰制作、顏料制作、骨料制作、灰塑題材識別、原色彩識別、照片拍攝、表面清理、加固修補、防風化加固保護處理等。

六、石木構件修復

對破損的石構件進行化學灌漿加固,采用噴涂的施工技法對破損石構件表面實行化學滲透處理;使用環氧膠泥對石構件殘缺部分進行補配、修整。

木構件防蟲防腐:1、用清水浸泡木構件,認真查找木構件表面滲漏水點;2、將中空木構件內部清洗干凈,滲漏水點用環氧樹脂修補;3、對木構件內部灌滿水溶性藥劑殺蟲劑,封堵出水口進行浸漬,在外表面采用刷涂法或噴霧法處理,即“內部浸漬,外部刷涂”;4、用殺蟲劑浸漬不少于72小時,然后將其排出,用環氧砂漿填實木梁內部;5修補孔口,對木構件表面重新油漆。

結語

古建筑修繕工程應在全面勘察分析的基礎上,在現有認知和技術條件下,最大限度的保存文物建筑自身所攜帶的歷史信息為前提,采用必要而有效的技術手段,盡力排除不安全因素和遏制各種不利因素對文物本體的侵害。堅持“不改變文物原狀”和“原形制、原材料、原工藝”的修繕原則,力求真實完整的保存其歷史風貌和特色,消除建筑安全隱患改善建筑環境質量,以其獨特的文物價值服務于社會。

參考文獻:

〔1〕唐孝祥.近代嶺南建筑文化研究.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1);

〔2〕唐孝祥,陳春嬌.推進和強化嶺南建筑學派研究的重要舉措——2013“嶺南建筑學派與嶺南建筑創新”學術研討會綜述[J].南方建筑,2014(01);

〔3〕譚長亮.談嶺南建筑系統的物質基本元素[J].山西建筑,2012(12);

〔4〕崔艷琦.嶺南建筑文化初探[J].中外建筑,2009(07);

〔5〕鐘穎.嶺南建筑特征淺析[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7);

〔6〕何鏡堂,郭衛宏,鄭少鵬,黃沛寧.一組嶺南歷史建筑的更新改造——何鏡堂建筑創作工作室設計思考[J].建筑學報,2012(08);

作者簡介:劉奇?。?984--),男,大學本科,建筑學工程師。研究方向:文物建筑修繕及維護?,F任佛山市祖廟博物館古建園林部主任。

猜你喜歡
嶺南古建筑技法
傳統文物古建筑的保護與恢復研究
《嶺南百年散文詩選》出版發行
宋代嶺南詞中羈旅山水詞的特征
手繪技法表現
古建筑文物現代防火保護的有效措施
嶺南傳統技藝名揚海外,僑胞助力民俗節慶創新傳承
吃荔枝
中國古建筑
作品一
芻議古建筑保護中的檔案工作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