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如何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

2016-05-30 12:59鄭啟儒
讀寫算·基礎教育研究 2016年31期
關鍵詞:模式小學數學課堂教學

鄭啟儒

【摘 要】小學是每個學生正式開始接受知識文化的起點,從微觀上來講小學學習效果對于每個學生有著長遠的影響;從宏觀上來講小學是我國義務教育的起步階段。而小學數學作為小學階段極為重要的一門學科,其課堂教學效果對學生的影響就顯得尤為重要。本文簡明扼要對小學數學課堂模式進行思考剖析,以期提升小學數學教學效率、促進教學質量提升。

【關鍵詞】小學數學 課堂教學 模式

一、課堂教學前的準備

1.1 結合教材確定每課教學目標

一切課堂教學方式都是圍繞最終的教學目標為中心而展開的預設行為,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靈魂所在,制定每課教學目標時,應結合學生接受能力、課程難易程度等方面綜合考慮。小學數學作為小學階段每個學生最早接觸的科學學科,每位數學老師不僅僅要每個學生學習到數學知識,更應使每個學生心中樹立一個科學嚴謹的態度,這將會對學生產生長期的深遠影響,這就要求每個教師在課程開始前確定合適的教學目標。

1.2 吃透教材把握重點和難點

教材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依據,也是連接教師與學生的強有力的紐帶,要想提升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每個教師要要求自己吃透教材,在結合學生接受能力的基礎上,對教材中的重點和難點展開針對性教學。為了讓學生有效的掌握小學數學知識體系的重點和難點,老師在課堂中要善于引導學生,使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受到啟發,對所學知識有自己的理解。小學數學作為啟蒙的科學學科,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和邏輯思維能力,通過逐漸的加強對學生思維能力和想象力的培養,可以幫助其理解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數學應用,而這些生活中的數學應用也可以反過來促進學生對數學能力的提升,這樣使學生通過更具體的感受,有效的提高學習質量和理解速度。

1.3 增加互動環節

在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對學生的素質教育要求更加全面,傳統教學的“滿堂灌”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現階段課程要求,在新課程要求下,要以學生為主體,在其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適時的對學生進行引導,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讓學生積極思考、廣泛交流、共同進步。數學是最嚴謹的科學種類之一,數學理論是在長期對日常數學應用行為進行總結分析的基礎上得出的結論,因此通過講解生活中客觀事例等方式的教學互動,不僅可以有效的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可以通過具體的現象來解釋數學理論,在充分利用教學資源的前提下,使學生更好的理解教學課程。

二、教學過程的實施

2.1 激發學生興趣

數學作為一門獨立的自然學科,關于數學應用現象在人們日常學習生活中隨處可見,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通過講解生活中有關的數學知識點的應用來進行導入,不僅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也能夠有效的活躍教學氣氛、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將容易理解的數學規律通過具體現象來講述給學生,隨后經過實驗觀察、理論學習等環節來掌握該知識點,這樣可以時時讓學生保持強烈的求知欲和興趣,有效其提高接受能力、理解能力。

2.2 差異化、激勵化教學

因不同家庭文化程度、幼兒園及小學前期接受知識環境的不同,在接受不同水平教育之后,即使是小學階段的每名學生的綜合素質也不盡相同,對數學的學習能力和基礎也存在差異。在這種情況下,因材施教、差異化、激勵化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在課堂教學中不僅僅要照顧大多數學生,而且也不能放棄對數學基礎薄弱學生,應該主動的增加對基礎薄弱、接受能力較差的學生的幫扶力度,可以適時適當的通過利用掌聲、鼓勵或者發放小禮品的方式增加信心,激發其學習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縮小其與整體水平的差距;對學習能力強、接受快的學生進行合理引導,充分發掘學生學習潛力。通過因材施教、差異化教學使得學生整體能夠較為均衡的學習成長。

2.3 增強教學過程中的互動

教學活動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接受預先設定的知識,任何教學活動與手段的展開都應該以學生為中心,尤其是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小學生年齡小、自我控制能力差且易被外界環境干擾,而且數學作為一門科學學科,對于這個階段的學生來說較為枯燥,如果這種情況下,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仍然采用傳統的“一言堂”教學模式,一定不會有好的教學效果。小學階段的課堂教學應時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其精神集中,這是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的前提條件。要想達到這種效果,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增強與學生的交流互動就顯得尤為重要。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僅可以用生活中生動形象的事例與學生分享,還可以走下講臺走到學生身邊進行一定程度的肢體語言交流,還可以通過讓學生上臺參與教學、分組討論問題等形式進行,使其參與整個數學教學過程當中,學習效率更高,在培養學生求知欲的同時達到教學目的,提升教學質量。

2.4 應用多媒體等教學設備

隨著我國對教育產業的重視程度的不斷提高,義務教育階段的經濟投入也不短增加,傳統的黑板、收錄機已經被投影儀、多媒體所取代,這就給我們教師的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了便利的物質基礎,我們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通過播放教學視頻、模擬生活情景等方式展開課堂互動,既可以牢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又可以生動形象的對教學知識點進行講解,使得學生能夠通過視覺直觀的了解所學習的知識,更好、更快、更準確的接受新知識。

三、教學后的反思

3.1 教學反思的內容

首先在教學過程結束之后,教師應自我檢查是否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或者是通過什么方式、措施取得了更好的教學效果,是否能夠在下一次的教學過程中應用等方面;如果課堂教學結束后沒有達到自己預設的教學目的或效果,這就要求教師及時分析課堂客觀情況,對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進行梳理,找出問題出現的原因并進行整改。通過不斷的教學反思,可以提高我們的教學水平、完善教學方法,從而提升教學質量。

3.2 教學后進行反思的作用

通過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實施之后及時進行反思,可以讓教師更加深入的了解自身能力水平與教學方法的問題,在不斷分析、總結、反思的過程中,提高教師對數學知識體系的把握程度并對自己教學方法進行改進,最終能夠找到適合自己并被學生接受的教學模式。

四、總結

本文以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為課題,并從教學目標的確定、教學過程的實施策略以及教學后的反思三方面給出自己的建議,以求對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

參考文獻

[1]陳麗艷-《吉林教育》-2010-淺談新課程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

[2]胡雨金;淺析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J];讀書文摘;2014年22期

[3]王小明-《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4 淺談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猜你喜歡
模式小學數學課堂教學
永續債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研究述評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中學數學創造性教學的模式與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培養數學意識發展思維能力的研究
且行且思,讓批注式閱讀融入課堂教學
對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
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導入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