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美麗邂逅

2016-05-30 01:05程蕊
讀寫算·基礎教育研究 2016年31期
關鍵詞:課內外閱讀有機結合

程蕊

【摘 要】《語文課程標準》對課外閱讀的質和量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并提出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有機結合。然而在教學實踐中,經常會出現重課內輕課外和課內課外兩張皮的現象,以致學生閱讀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而這一狀況,在進城務工子女學校中尤為突出。本文以筆者從事民工子女小學高段教學的實踐和研究為基礎,從課內閱讀教學注重學法指導,充分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課外閱讀要以課內閱讀方法為依托,逐步推進;課外閱讀要重視評價、激勵機制,使學生的課外閱讀成為一種習慣等一系列的教學策略來闡明自己的觀點,使課內閱讀教學方法直指課外閱讀,由此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目的。

【關鍵詞】進城務工人員子女教育 課內外閱讀 評價激勵 有機結合

語文學習是一個厚積薄發的過程,底蘊的積淀決非是在課堂聽老師口若懸河地講解教科書能達到的。葉圣陶老先生曾經說過:“教學的終極目的——教是為了不教。實踐證明,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不僅是一種告訴,更多的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探究和感悟。

一、存在的問題

1.1 現象描述一

每次語文考試結束,翻看學生的試卷,總會發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根據上下文解釋詞語理解不到位,沒有仔細閱讀、對課文內容把握不準確,審題不夠深入、浮于表面,對事情的看法模棱兩可、表達不清楚,答案似是而非、概括要點不全,沒有實際內容、夸夸其談……所有的這些,直接導致閱讀大面積丟分。

1.2 現象描述二

課間時,總會發現學生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或玩“撕名牌”,或玩一種叫“呱呱”的游戲,有極少數同學在安安靜靜地看書,走進一看,女孩子大多看的言情類作品,男孩看的大多是漫畫類作品。學生們所接觸的這些“作品”,大多屬于快餐文學類,看過,玩過、笑過,鬧過,然后都拋在九宵云外。

結合以上兩種現象,不難發現學生閱讀存在的問題就是能力普遍偏低,拿到文章或語段不能有效或是有方法的去進行閱讀,導致回答問題時都不能達到點子上,更不要說能否按要求回答問題了。

二、問題的剖析

2.1 缺乏氛圍,閱讀面較窄

由于家長文化素質普遍偏低,再加上經濟不寬裕,在學生課外閱讀方面,最多是老師布置買什么就買什么,有的甚至連老師最起碼的要求都達不到,更不可能為孩子提供大量的課外閱讀書籍。對于某些同學來說,課外閱讀不過就是幾本作文書。有的五六年級的學生,甚至還在看帶拼音的作文書;而班級文化建設欠缺,學習氛圍不濃厚,也是造成學生閱讀面窄的原因之一。

2.2 缺乏方法,能力未提高

受應試教育的嚴重影響,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教學僅限于書本,只強調讓學生死記硬背,機械的抄寫,“題海戰術”讓學生身心疲憊。直接導致學生沒有時間讀書,產生厭倦讀書的思想,語文能力得不到提高。

三、解決問題的有效策略

3.1 課內重視方法,激發學生興趣

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培養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是語文教師的重要任務。那么,如何培養學生樂于閱讀,快樂閱讀呢?道理其實很簡單。人教語文都以專題的形式組織教材,如“中國名著之旅”“外國名篇名著”、”“遨游漢字王國”;“初識魯迅”、“動物也有美好情感”,等。每個單元安排精讀課文兩篇、略讀課文各2篇。語文閱讀教學中,對于能反映單元教學主旨、情感品質、寫作特色的精讀課文,教師當與學生一道品語言:感知語言內容,通過閱讀語言文字,將抽象的、間接的事物反映轉化為直接的、具體的形象;品人物:直接感受語言形象,迅速地在頭腦中建立語言形象,讓文本中的人和物鮮活起來,產生真實感受;品內容:讀體味文字蘊含的意思,既文本的“言外之意”領悟作者所要傳達出來立場、觀點和思想情感;品表達:四讀學習語言和表達方式,變口語為書面語,學習表達技巧及表情達意的方法。除此之外,尤其要重視閱讀方法總結,將課內閱讀教學直指課外閱讀,以達到舉一反三,課外觸類旁通的目的。

3.1.1 重視精讀教學方法,逐步感悟,理解主旨

精讀課文的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頭戲。所謂精讀,就是在讀書時咬文嚼字、細細揣摩、品味辨析、反復研究,對文章的遣詞造句、謀篇布局、立意取材、表達技巧等務求有一個明白透徹的了解。這就要求教師,要認真研讀教材,從整體上把握教材,在教學中找出那些最能反映文章主旨的句段進行有重點、有計劃、有步驟的、深入的學習。帶領學生品語言,品表達,品人物,品事件,品文本里藏著的道理;品文字背后想表達的思想真情;品譴詞造句,品寫作技巧。只有在逐步的引導、一步步的指導下,學生的認識才能由表及里,逐步感悟,情感才能得以升華。

(1)抓住關鍵字詞、句、段的教學,突破教學重難點,理解文章主旨

【案例一】:

五上《慈母情深》(教學片段)

學習目標:

1、識“陷、碌、攥”3個生字。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解課文主要內容,學習作者通過人物外貌、語言等描寫來表現人物的方法。

3、過對表現母親外貌、動作、語言等的重點句、段的理解,體會平凡母親的慈祥與善良,感受偉大的母愛,激發熱愛母親的思想感情。

重難點:3

研讀課文:

師:得到《青年近衛軍》是我夢寐以求的事,但當母親把錢塞到我的手里時,我卻鼻子一酸。文中的哪些描寫讓作者鼻子一酸,請你仔細地再讀一讀課文,把這些描寫劃下來,想一想在這些描寫中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母親?

句子交流:

生:七八十臺縫紉機發出的噪聲震耳欲聾。

師:從中感受到了什么?

(母親工作環境的惡劣、辛苦)

師:再讀此句,感受母親工作的辛勞、艱難(指導朗讀)

……

背直起來了,我的母親。轉過身來了,我的母親。褐色口罩上方,一雙眼神疲憊的眼睛吃驚地望著我,我的母親……

師:這句話很特別,同學們發現了嗎?

生:我們平時都會這樣寫:我的母親,背直起來了。我的母親,轉過身來了。我的母親,褐色口罩上方,一雙眼神疲憊的眼睛吃驚地望著我……

師:你真細心,這種名式叫倒裝句。我們試著比較一下這兩種寫法,看一看哪種寫法好。

生自讀體會

生:本來是母親轉身抬頭的動作,但第一種寫法感覺像是電影中的慢鏡頭,讓我們看得更清楚、更仔細。

師:什么東西讓我們看得更清楚、更仔細?能說明白點嗎?

生:母親的辛勞、疲憊

生:第二種寫法很平淡,不能表達出作者看到母親辛苦勞動時那種復雜、難受的心情。

師:同學們體會的都很好,母親掙錢這么艱難,可是為了孩子,她任勞任怨,這就是母愛,愛得那么無私、愛得那么偉大。難怪作者說——慈母情深!

師:懷著這種感動,我們一齊讀這個句子,再次感受母親的深情。

生齊讀。

……

(2)課內教學中,精選課外資料為補充,使教學內容更充實、人物形象更豐滿

人教六上語文第七單元的內容是:人和動物一樣,也有自己的愛憎,自己的情懷。學習本組課文,繼續練習用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注意體會課文表達的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人與動物、動物與動物之間的感情寫真實、寫具體的。在教學中,如果僅僅依托課本抓關鍵詞句來突破重點、難點,就不能充分感受人與動物的那種深情。為此必須適時引入課外資料來充實文章內容,教師抓住關鍵問題進行引導、點撥,人物形象才能形象、生動、更有立體感;學生認識、情感才能得到升華。

3.1.2 抓住小練筆的機會,強化認識,升華情感

古人云:不動筆墨不讀書。聽、說、讀、寫是一個不可割裂的整體,進入小學高段,小練筆一般以補白、仿寫、續寫故事、讀后感悟為主。寫不僅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基本功,而且有利于我們更加全面地了解學生的閱讀情況。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要善于捕捉機會,適時地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課堂練筆。指導學生寫好課堂內的小練筆,能更好地落實課標中的讀寫目標,使閱讀教學得到進一步深化;在小練筆交流中,教師要適時引導,點撥,做好點評,往往正是在這些交流中,學生抒發了獨特感受,智慧的火花得以碰撞,情感才能得到升華。當然,在交流的過程中,教師還要指導學生再次修改自己的小練筆,不斷完善,使自己的聽、說、讀、寫能力逐步得到提高。

3.2 課外依托閱讀,逐步推進學習

3.2.1 課外閱讀要有明確的選擇性、目的性

冰心老人在指導兒童讀書時曾寫下了:“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九個字。這九個字,充分說明了課外閱讀要有明確的指向性、選擇性、目的性。關于小學語文課外閱讀,《語文課程標準》除了在數量上有相應的規定外,還推薦了許多適合少年兒童閱讀的書目?!缎W語文新課程理解與實施》中指出:學生不僅要讀文學作品,而且要讀科技、歷史、哲學方面的書;從語文角度看,不僅要讀散文、故事、童話、寓言而且要讀詩歌、戲劇、小品……不僅要讀中國的作品,而且要讀世界各國的作品;不僅要讀中國現代的作品,而且要讀中國古代的作品??傊?,要從多方面吸收營養。隨著時代的發展,各種出版物如雨后春筍,其間難免魚龍混雜。小學高年段孩子處于青春前期,他們開始有了性的萌動和對異性的好奇,一些不良出版物會影響孩子的成長甚至會毀了孩子的一生,因此,書目的選擇尤顯重要。教師作為指導者必須擔負引路人的重任。

3.2.2 課外閱讀要有合適的方法性、技巧性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應加強對閱讀方法的指導,讓學生逐步學會精讀、略讀和瀏覽。有些詩文應要求學生誦讀,以利于豐富積累,增強體驗,培養語感。以讀報、讀雜志為例,告訴學生這類書可以先大致瀏覽內容,對于感興趣的內容再進行細讀。而對于篇幅較長的內容,可以抓住關鍵詞句進行跳讀;而對于精彩的故事、能夠表現人物特點的句段、篇章應該有感情朗讀,邊讀邊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也可以認真讀,細致讀,邊讀邊思考,邊讀邊做好批注;對于讀了一遍還不懂的問題可以回讀,反復讀,直到讀懂、讀明白為止。常言說的好,“不動筆墨不讀書”,明代的朱熹也寫下了“讀書謂三到,眼到,手到,心到”的句子??梢娛值?、心到在讀書時的重要性。讀書時,一可摘錄好名言佳句;二可邊讀邊抓住關鍵字詞句寫下自己的心得體會。三可根據故事內容寫下自己的讀書心得,或有感、或評論不一而足。讀書與作摘錄、記心得、寫文章結合起來,手腦共用,不僅能積累大量的材料,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寫作水平,并且能增強閱讀能力,將知識轉化為技能,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3 注重評價,使閱讀習慣

評價激勵是學生成長道路上的潤滑劑,特別是對于五、六年級的學生。在課外閱讀方面,教師應巧妙地運用評價激勵方法,從而讓學生的閱讀興趣得到了進一步的強化。

3.3.1 課外閱讀的作業,要做到有布置、有檢查、有反饋

對于高年級的學生來說,要想抵擋得住各住娛樂的誘惑而靜下心來讀書,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閱讀一本書希望學生達到什么目的、產生怎樣的效果、受到什么影響等都應了然于胸。教師應隨時關注學生的閱讀進度,對每天的閱讀作業分層批閱。摘錄的、做批注的、寫讀書體會的可歸為三檔。亦可利用談話課、班會課等時間每次安排3—5名同學輪流交流閱讀作業,并說說自己的感受。在學生說的過程中,老師引導學生充分質疑,觀點錯誤的、懸而未絕的教師應補充說明,引導學生逐步達成共識,形成正確的認識。最后由學生根據學生課堂作業交流、回答質疑的表現等綜合評出星級張榜公布以示鼓勵。長此以往,課外布置的閱讀引入了課堂,學生的積極性就會高漲,求知欲望也會更為強烈,閱讀也會更加認真,對于故事的理解也會更加細致、真切。

3.3.2 注重課外讀物的熏陶感染功能,引導學生愛上閱讀,愛上語文

課外閱讀的積累量決定著學生的語文素養。一部好的文學作品,必然能喚起學生健康、積極向上、追求美好生活的情感。課外閱讀要用心去觸碰每一個文字符號,是身心的愉悅和洗禮。在閱讀中,學生懂得了是非,美丑,善惡,開闊了視野,豐富了語言的積累。學生的心靈就這樣在潛移默化中受到了熏陶感染,對作品、對人生產生了新的思考與感悟。天長日久,學生必然會愛上閱讀,愛上語文。

四、運用有效策略的效果

4.1 洗去心靈的污塵,培養情感,愛上閱讀

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語文學習就應該讓學生更多的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學生大量閱讀富有人文精神的童話故事、人物傳記、少年小說、世界名著等,作品中鮮明的人物形象、生動具體的故事,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的心靈產生了影響,對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產生積極的影響。使他們愛上了書,愛上了閱讀。

4.2 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

雖然如今社會獲取知識的方式比較廣泛,如電影、電視、廣播、因特網等。然而,閱讀仍是不可代替的。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的的心靈處在十分寧靜而自由的狀態,打開全身所有的感官去體驗、捕捉書中所描繪的一切。語言文字為他們提供了無限的想象空間……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有了情感體驗,豐富了積累,受到熏陶,發展了個性,豐富了自己的精神世界。

阿基米德曾說過:“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撬動整個地球”。而撬動學生語文閱讀水平有效提高的的支點就是課內、課外閱讀的有機結合。當然,由于智力因素、個人喜好等不同,閱讀的接受程度自然因人而異。教師只有最大限度的挖掘學生閱讀潛能,才能讓學生在課內外閱讀的道路上走得更實、更穩、更遠。

參考文獻

[1]葉圣陶著劉國正編《葉圣陶教育文集》第5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榮生著《新課標與“語文教學內容”》廣西教育出版社2004,6

[3]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

[4]珠海市教育研究中心匯編《素質教育讀本》珠新出許字第99090號

猜你喜歡
課內外閱讀有機結合
有教無痕潤物無聲
小學語文課內外閱讀有效融合的策略研究
淺談農村小學課內外結合促進學生的閱讀興趣
初中音樂教學中流行音樂引入分析
淺析廣西高速公路景觀綠化與原生態環境恢復的有機結合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專業課程教學的有機結合
小學語文課內外閱讀的銜接
書海無涯“讀”作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