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學平面圖形面積教學分析與策略

2016-05-30 16:19岳桂鳳
讀寫算·基礎教育研究 2016年31期
關鍵詞:教學策略小學數學

岳桂鳳

【摘 要】在小學平面圖形面積的學習中,直觀與推理是兩個非常重要的方面。通常情況下,復雜的幾何問題通過直觀的幾何圖形可以變得簡明、形象;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推理有助于探索解決問題的思路、發現結論,這兩者之間相輔相承,又互為補充。在面積教學中,如何借助直觀的手段,讓學生大膽猜測,并根據已有的知識進行推理,從而得到公式,成為許多數學教師不斷探索的問題。

【關鍵詞】小學數學 平面圖形 教學策略

面積的概念來源于現實,它隨著人類生產活動的發展而產生,例如,人們能直觀感覺到不同的樹葉、土地、獸皮……除了形狀不同,大小也有區別,久而久之人們建立起“大小”的觀念;當建立起物體表面的“大小”觀念之后,為了描述它的大小,需要用一個有著“大小”意義的“數”來表達,人類就這樣在具體的生產活動中逐步總結提煉,形成了面積的概念與圖形的面積計算公式[1]?!懊娣e和面積單位”是小學數學三年級教材中的教學內容,是學生從一維空間向二維空間轉化的開始,是學習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的重要基礎?!墩n程標準(2011 年版)》在第一學段的課程內容中關于“面積和面積單位”的教學要求為:“結合實例認識面積,體會并認識面積單位厘米2、分米2、米2,并能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2]”

一、注重公式推導,訓練數學思維

過去教學平面圖形的面積時,把重點放在應用公式計算上,這種讓學生死記公式的填鴨式教育顯然不適應現在的教學理念。從促進學生思維發展的角度出發,現在的面積教學應該把重點放在面積公式的探索上。讓學生在公式的探索中,體驗數學研究與創造的過程,體會到數學的嚴謹性和確定性。為此,在教學《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時,教師要求學生先以小組為單位,想辦法求出1張長5厘米、寬3厘米的長方形紙板的面積。讓學生先動手用手中的1 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擺一擺。然后再組織學生匯報交流:用邊長1厘米的正方形擺,擺滿正好15個,所以這個長方形的面積是15平方厘米。教師再引導學生有序觀察,用邊長1厘米的正方形擺,沿著長邊可以擺5個,沿著寬邊可以擺3個,也就是每行5個,如果把這個長方形擺滿,剛好擺3行,就需要5x3=15個1平方米的正方形,所以長方形的面積是15平方厘米。接著教師然后引導學生大膽猜測,長方形的面積等于長x寬,再通過小組合作,拿出長和寬各不相同的方厘米。接著教師然后引導學生大膽猜測,長方形的面積等于長x寬,再通過小組合作,拿出長和寬各不相同的長方形一一驗證,為了突破重點,長方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采用讓學生人人動手拼擺,列表觀察,分析推導的方法進行。根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通過讓學生動手擺一擺,啟發學生思考,引導學生自主探索,使學生真正理解和掌握長方形面積與它長和寬的關系,使數學思想和方法得到運用,數學思維得到訓練。

二、重視教給學生轉化的方法

新大綱指出:“對于與舊知識聯系緊密的新知識,可以啟發學生在已學的基礎上推導出來。[3]”對于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計算公式,如何引導學生把新知轉化為舊知,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加以啟發和點撥,教給學生轉化的方法。例如,在教學平行四邊形面積時,先要求學生用數方格的方法算出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再引導學生比較圖中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長方形的長、平行四邊形的高和長方形的寬有什么關系,你發現了什么? 然后再問學生:你能不能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一個長方形,用紙剪一個平行四邊形,試試看。再如,在教學梯形面積時,可啟發學生想:①你能夠仿照求三角形面積的辦法,把梯形也能轉化成其他已學的圖形,計算出它的面積嗎? ②用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拼拼看。通過這樣的啟發點撥,就為學生指明了解決問題的思考方向,他們也會積極主動探索研究的圖形與已學的圖形之間的聯系,找出面積計算方法。加強實際操作,是發展學生空間觀念的根本途徑。只有通過實際制作和測量、拼、擺等活動,學生才能獲得有關圖形特征的深刻印象,清楚地理解各種圖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的來源。例如,在教學平行四邊形面積時,先要求學生拿出自己剪好的并畫出了高的平行四邊形,沿著高剪下一個直角三角形,然后沿平行四邊形的下底邊平行移動直角三角形,直到直角三角形的斜邊與梯形右面的那條邊重合為止,這樣,平行四邊形就轉化成長方形。

三、聯系生活實際,讓數學回歸自然

數學來源于生活,學習數學的最終目的是要將數學應用于生活實際。推導出圖形的面積公式后,練習題的設計就要重視與生活的聯系。如《長方形與正方形面積》的教學中可讓學生計算數學課本封面的面積,書桌的面積,鋪磚問題,給餐桌配玻璃,計算玻璃的價錢;《梯形的面積》教學課后可讓學生計算校園里的梯形花圃的面積,某些建筑物的玻璃面積等實際生活中的問題,使學生學會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具有應用數學的意識,把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進一步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進一步提高教師的課堂駕馭能力。過去那種按部就班、照本宣科,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教學已被新課改打破了。面對新課改,很多教師感到課堂上難以駕馭,“放”與“收”的“度”很難把握。放的多了,課講不完,放的少了,又顯得流于形式。所以,現在一堂好課是教師綜合素質的體現。過去說給學生一碗水,教師要有一桶水,而現在對教師的要求是要有鮮活的自來水。因此,作為教師要不斷洗腦,不斷地充電,加強自身學習,不斷豐富自己,完善自己。

四、結論

數學教學的核心是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在平面圖形的面積教學中,通過學生動手操作,發現規律,探索新知等過程,不僅訓練了學生思維,使之得到最大的發展,而且將知識發生、發展過程與學生學習知識的心理活動統一起來,并形成一個有機整體,這樣既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也符合學生自身的發展規律,同時使學生日常生活知識得到進一步提升與拓展,這就體現了數學教育的實質性價值。

參考文獻

[1]張志華.數學活動經驗及其對教學的啟示[D].華中師范大學,2009

[2]陳海霞.放手讓低年級小學生充分積累數學活動經驗[J].小學教學研究,2011(17)

[3]鄭毓信.數學思想、數學活動與小學數學教學[J].課程·教材·教法,2008(05)

猜你喜歡
教學策略小學數學
低年級寫話教學策略
談以生為本的群文閱讀教學策略
寫話教學策略初探
淺談復習課的有效教學策略
舞蹈教學策略之我見
高中英語讀后續寫的教學策略
數學錯題的自主管理與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數學教學中的滲透研究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