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論新課改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

2016-05-30 16:19趙霞
讀寫算·基礎教育研究 2016年31期
關鍵詞:有效教學新課改生活化

【摘 要】小學階段的教育是最為關鍵的階段,在小學階段,通過不同知識的教學,讓學生能夠形成良好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有利于其以后的學習。小學教學中的數學腳下又是重中之重,數學是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深刻認識外界事故的學科,因此做好小學數學教學是學生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節。本文就從新課改改革背景下分析小學數學教學的相關問題,主要以如何讓小學數學實現生活化為視角進行分析。

【關鍵詞】小學數學 生活化 新課改 有效教學

西方國家的小學數學具有貼近生活、反映生活的特點,這也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中心思想,隨著我國新課改改革的逐步推進,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被越來越重視,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顧名思義就是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注重與生活相結合,用生活中的事物和方式指導進行小學教學,引導學生在探索生活知識的過程中掌握數學知識,并通過數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一、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意義

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運用生活中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數學學習,促使其了解和認識生活與數學之間的關系,并運用數學的方法解決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從整體來看,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生活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應用和創新能力

小學生還處于接觸事物且對外界事物充滿未知的狀態,因此通過生活中的一些現象和問題引導學生進行學習,能夠快速吸引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主動學習、追求知識的積極性。因此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多考慮學生的生活基礎,因材施教的在學生日常生活和數學教學之間建立起有效的聯系,能夠引導學生不斷的創新和開發自己的思維,并且將其運用到生活之中,這種引導——創新——再應用的方式有利于學生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提高其創造能力。

2.有利于學生掌握數學思維、方法

數學是現實社會中解決實際問題的重要方式,也是提高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培養和鍛煉其思維方法的重要手段,通過小學數學教學能夠從小就培養學生了解數學知識、掌握數學方法、解決生活難題的的綜合能力,通過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方式,建立起生活與數學之間的聯系,有利于血色很感悟數學思想、領會和掌握數學的邏輯思維能力等。

二、實現小學數學生活化的措施

數學的知識不應當只存在于課本,很早以前我國理論研究者就提倡數學學習應當立足于生活,我國新課改有關內容也提到,小學數學的教學要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

1.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

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是實現數學生活化的一種重要措施,在教學中,數學教師要主動引導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去觀察生活,形成數學眼光觀察生活的能力。讓小學生養成留心觀察、立足生活,結合數學的發散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了解現實生活中的事物和現象,通過這種觀察和學習,能夠極大的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也是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重要措施。

2.了解學生的生活環境

小學生處于知識增長的初期,其對外界事物的了解較少,生活體驗也不多,因此教師應當的主動了解和參與到學生的生活之中,掌握其生活背景,比如在日常教學中觀察學生的興趣、愛好;走訪學生的家庭,與學生家長談心了解學生的日常生活等,通過一系列的方式掌握學生學習的興趣,并主動引導其用數學的方式去認識生活中的問題。

3.用數學語言敘述生活事件

數學首先是一種語言,具有工具性和基礎性。由于它可以用來存儲信息,因此,在信息化時代數學的語言功能更為突出。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興趣愛好、在不影響知識科學性的前提下,巧妙運用生活化、趣味化、童趣化的數學語言感染學生,在充滿情趣的語言交流中學習,給課堂教學帶來耳目一新的感覺。如在“百以內數的認識”這一節課中,請學生說一說你最喜歡哪個數?為什么會喜歡它?這就使學生很自然地把數字和自己的生活聯系起來,這樣學生自己就把數字拉進了生活,使數學知識生活化。

三、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理解

分析了如何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生活的措施,我們也應當看到,上述措施都是立足于教學方面,即引導學生通過數學去感受生活,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數學教學生活化方面的重要作用是立足于其對數學生活化有深刻理解的基礎上,因此還必須做好保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具有數學生活化的能力。

1.教師要有數學生活化的意識

意識能夠指導實踐,教師的意識直接影響著其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影響,因此為了保障數學教學生活化特征的體現,小學數學教師首先要有這方面的意識,這樣才能使數學教學回歸自然、回歸生活,有利于培養學生主動了解數學和生活,形成良好的習慣。

2.教師的問題應當符合學生的知識和經驗

教師在課堂上的提問應當注重實際情況,首先就是不能超越學生對生活理解的范疇,所有的提問應當符合學生實際的生活經歷,這樣才能讓學生不會感到陌生,也有利于其積極思考。比如在學生學習數字運算之后,提問過程中主動問什么時候會運用到這種運算以及如何計算等問題,并鼓勵學生用學到的知識解決問題。

3.重視教材中的資源

我們在挖掘各種學習資源的同時,不要忽略了現行教材中的有效資源。如三年級上冊的“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中例一:“從我家到學校有212米,每天要往返兩次,每天要走多少米?”其優點并不在于資源本身,而在于可以使學生聯想到生活中各種各樣的數,并以此來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參考文獻

[1]呂曉燕:《以創設生活情景的方法思考數學教學》,載《基礎教育》,2012年第3期,第84頁

作者簡介:趙霞(1964年12月生),女,漢族,云南馬龍人,曲靖市第二小學,一級教師,???,小學數學方向。

猜你喜歡
有效教學新課改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寫作教學實踐
如何讓數學教學生活化
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初探
新課改下關于學生減負的幾點思考
如何將數學知識生活化
新課改下的幼兒教育策略初探
淺談高中英語有效教學策略
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策略
新理念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分析
加快中職會計教學改革提高教學有效性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