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借”兒童繪本“助”小學低段學生美術欣賞能力提升

2016-05-30 16:19應麗珍
讀寫算·基礎教育研究 2016年31期
關鍵詞:欣賞課繪本色彩

應麗珍

繪本,是一種運用一組連貫的圖畫,去表達一個故事或者一個像故事的主題的書,尤其強調用圖畫來講故事,有的甚至選取其中的一個畫面,讓學生對這一畫面進行續寫,聯想。繪本與漫畫、連環畫注重故事情節的表述不同,繪本更注重畫面的表現力和感染力。閱讀之余,頓生思考:這些生動的畫面,美好的文字能走進美術課堂嗎?如何讓孩子們在美術課堂上也能聆聽花開的聲音,讓他們度過一個童話般的美術課。

一、美術欣賞在低段美術課教學中大有可為

《小學美術新課程標準》指出:美術課要陶冶學生情操,提高審美能力。而怎么來提高審美能力,就是要不斷地讓學生進行美術欣賞。美術欣賞講之容易,但是要實實在在的上好這美術欣賞的課也不是容易之事,很多老師上欣賞課就變成了“一言堂”,自己上的辛苦,學生也聽得模糊。要學會讓學生從生活中去觀察,去發現美,經過老師的欣賞提示能夠用美術語言來對美進行分析,但是在教學中你會發現很多的的美術知識點很難用語言來形容,有時候是講不清,道不明,尤其是低段學生詞語匱乏,就更難用語言說了。比如說教學生各色彩的搭配可以產生不同的顏色,如果就單獨很死板的出示各種顏色,再進行組合變色,就會讓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或則就算有興趣也是短暫的,那怎么樣讓學生對美術學習獲得持久興趣呢?就目前這個例子這就可以利用繪本《小藍和小黃》故事中的情節及主人翁來展示這個教學內容,這不僅生動有趣,更能讓學生在快樂中學到知識。小學一年級上冊第3課是《色彩大家庭》,這一課是讓學生認識顏色,嘗試趣味涂色練習,這就與繪本《小藍和小黃》有機的結合在一起教學,還能更吸引學生的興趣,可以讓學生對美對生活的敏感體會,潛移默化的接近藝術接近美。

沒有欣賞沒就有創作,審美創造能力的培養在于欣賞教學。學會欣賞作品,在美術學習中也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它不僅是學生鞏固知識、綜合運用知識進行思考以及也是口頭表達能力提升的一項重要手段,更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等美術學習良好習慣和精神的有效方式??墒?,在現實教學中,專題欣賞課也好、創作課中包含的隨堂欣賞也好,對欣賞教學的研究尚未獲得應有的重視,許多陳舊的觀點仍束縛著欣賞教學水平的提高。美術學習幾乎成了美術創作的同義詞。因此,讓學生從繪本學會美術欣賞,培養學生對美術作品的欣賞能力的探究具有現實意義。

二、適合低段學生進行美術欣賞的“兒童繪本”的選擇

兒童繪本出色的創意、聯想、幽默的表現手法以及富有童趣的畫面形式,為培養低段學生美術欣賞能力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并不是所有的兒童繪本都適合進行美術欣賞活動。因此我們要進行繪本選擇。選擇繪本時首先要考慮學生的興趣、是否適合孩子的年齡水平。然后從美術教育的角度考慮,我們可以從中挖掘其中的哪些美術欣賞元素。

(1)繪本中構圖的設計

閱讀《可愛的鼠小弟系列》繪本,多少次被機靈可愛、天真爛漫的鼠小弟逗得捧腹大笑。為什么一定要把鼠小弟畫得那么???為什么要留下那么多空白?再仔細看一看,那小小的老鼠活脫脫就是個孩子呀!站在孩子的角度,與他相對應的世界就是那么大,這個大大的世界之外還有更大的想象世界。

閱讀《第一次上街買東西》繪本,基本的畫面都是以俯視為主,能看到更多的畫面內容,以及各部分東西的合理擺放,主次的處理,凸顯了主人翁的渺小,第一次上街買東西的不容易,這與小學低段的學生可能會出現共鳴,調動他們學習的興趣。

閱讀《走上世界最高的鋼索》繪本,基本都是最觸目驚心的鳥瞰畫面,畫家用一連串的鳥瞰畫面,展現的鋼索的高度,讓人觸目驚心。

(2)繪本中色彩的巧用

閱讀《小房子》繪本,其中兩幅圖形成的鮮明的色彩對比,一幅是夜晚的小房子,一幅是白天的小房子,艷麗,明亮,整個畫面一目了然,并可以讓學生說說“你發現了他們有哪些不同的地方?”等一些問題,這樣在以后畫面的欣賞當中就能去尋找在色彩上面的差異。

閱讀《十四只老鼠賞月亮》繪本,用簡單的色彩,表現月亮生起后色彩的變化,純凈,柔美又讓人充滿幻想。

在兒童繪本中色調會成為最能與孩子溝通的語言

(3)繪本中內容的呈現

閱讀《 凱蒂的名畫奇遇》繪本,深深的感悟到作者的匠心獨運:作者熟知孩子們的心理和愿望,他讓文中主人公凱西與不同時期不同流派的畫作相遇,編織出奇異可愛的冒險故事,使這些原本是藝術知識的內容成為美好的情感,潛移默化地傳遞到小讀者的心中,調動起來的是孩子們對藝術的喜愛和熱情。

繪本中介紹的內容以及圖片情景的特寫,要與美術教材的知識點相結合,這不僅需要教師對繪本有細細的閱讀,還要對其特定的畫面進行分析,找準特定畫面的切入點讓它發揮其作用,讓畫面去告訴學生本節課的重點,難點以及需要解決的問題,如造型、顏色、構圖等,通過繪本解決生硬的知識點,讓課堂顯得更有趣,讓孩子對繪本的魔力著迷,豐富他們的精神世界和良好的審美能力。

三、“兒童繪本”在美術欣賞課中的教學樣式

兒童繪本中美術元素如何在美術欣賞教學中得以滲透、展現,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領悟,這就需要教師在尊重低段學生學習心理的基礎上精心設計課堂教學,采用多樣化教學方式,建構繪本與美術緊密結合的良好的教學樣式。有兩種教學樣式值得探究,一是將繪本中的美術元素和美術教材內容結合進行教學,二是單一把繪本作為美術教學資源進行設計教學。在繪本教學功能開發上,既可以是美術欣賞,也可是欣賞后的美術創作的再度欣賞。

四、“兒童繪本”激發低段學生“情感體驗”的方法

美術是表現情感的藝術,欣賞美術作品的過程首先是情感體驗的過程。在美術欣賞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情感體驗的滲透,是欣賞課中的重要階段,學生們在欣賞畫面的過程中,情感體驗激發后,隨之而來便能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使學生與美術作品融為一體,自覺的、主動的、自由的展開創造性思維的想象與聯想,這一過程的作用便是情感的升華與心靈的凈化。那么如何在繪本欣賞閱讀中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在欣賞中體驗美感、豐富情感呢?值得探究與思考。

以繪本為載體來吸引學生,學習美術的欣賞,是一種科學合理的又有趣味性的教學方法,能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的學習,激發興趣、拓展學生視野,給學生提供了更廣闊的藝術天空。

猜你喜歡
欣賞課繪本色彩
繪本
繪本
繪本
解開美術欣賞課的繩索
高職院校音樂欣賞課之我見
神奇的色彩(上)
上好高中音樂欣賞課的幾點淺見
初中音樂欣賞課“劃唱律動”教學的應用
春天的色彩
色彩當道 俘獲夏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