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讓音樂融入幼兒生活的一些思考

2016-05-30 16:57薛鳳娟
讀寫算·基礎教育研究 2016年31期
關鍵詞:游戲性韻律領域

薛鳳娟

在與幼兒的接觸中經常能看到他們不時的唱歌,做一些自己編的動作在小舞臺表演??吹贸鰜碛變簩σ魳返捏w驗是時時存在的,這意味著教師對幼兒音樂的培養不是僅僅靠著一周1-2節的音樂課程就要達到效果。因此必須要將音樂這一活動的教育灌注入幼兒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幼兒園音樂教育》中指出:幼兒園音樂教育的根本目的是通過音樂教育活動使幼兒獲得全面、和諧的發展。因此,教幼兒學習音樂的過程,不僅是使幼兒逐步學會認識音樂、把我音樂、養成對音樂的積極態度的過程,而且更是使幼兒逐步學會認識人生、把握人生,養成對人生的積極態度的過程。

一、“讓音樂融入幼兒生活”的重要性

1.幼兒自身的需要

3-6歲的幼兒由于其年齡特征是的幼兒的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抽象邏輯思維萌芽的狀態,因此在這一過程中音樂作為兩者的過度階段起著重要的橋梁作用,新《綱要》在藝術活動領域明確提出“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的藝術形式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像。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達方式,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彼?,幼兒本身是需要讓音樂融入自己的生活。也為培養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社會觀奠定基礎。

2.豐富音樂活動內容的需要

在《幼兒園音樂教育》中指出,幼兒音樂活動包括幼兒園歌唱活動、韻律活動、打擊樂演奏活動以及音樂欣賞活動。而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教育的根本目的是音樂教育活動使幼兒獲得全面、和諧的發展。幼兒園音樂教育與其他年齡階段的音樂教育的區別就在于他對音樂教育過程中生動活潑的氣氛有著更高的要求。讓音樂融入幼兒的生活,這樣一來使得音樂活動不是單純的一個活動,也就不存在地域的范圍性,時間的局限性。幼兒能夠感受到音樂本身更強的形象性、更強的情感性,也集中體現為“自然性”。而幼兒園音樂教育的特點為游戲性、綜合性、整體性時時提醒著我們音樂應灌注入幼兒生活的方方面面,也豐富了幼兒園音樂活動內容。

3.對幼兒社會性發展的需要

韻律活動使幼兒隨著音樂進行的身體活動。動作的半歲時幼兒認識音樂、學習舞蹈,從音樂中獲得快樂的最自然、最有效的途徑。他能滿足幼兒身體活動的需要;參與對音樂進行探究的需要;想象、聯想,思維的需要;創造性表現的需要等。韻律活動主要有律動、舞蹈、音樂游戲等。而社會化是個體從自然人轉化為合格社會成員的過程,即個體接受和選擇社會價值,把社會承認的思想、情感、行為內化為個人價值、觀念、行為目標的過程。幼兒的社會化指的是幼兒在社會環境中初步了解、掌握社會規范,逐漸適應社會生活的心理發展過程。由此可見,幼兒生活音樂話對幼兒社會性發展的重要作用。

二、在課程教學中如何實現“音樂融入生活”

1.幼兒音樂教育自身的多樣性。

幼兒園音樂教育的特點為游戲性、綜合性和整體向。而游戲性有包括內容的游戲性、形式的游戲以及方法的游戲性。而綜合性也包括形式上的綜合性、過程上的綜合性和目的上的綜合性。整體性也也體現在學習對象的整體性和學習氛圍的整體性。所以在音樂教育活動中內容是多種多樣的。例如:中班《小兔和狼》是屬于音樂活動中的韻律活動,游戲性體現在引入活動中,用“小兔和狼”這個方法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并且通過讓幼兒聽音樂、打節拍,了解歌曲的故事情節,最后跟著老師一起表演歌曲,用綜合性的教學方式來開展這個韻律活動,最后以游戲角色的表演:一位幼兒扮演狼其他幼兒做小兔。體現了學習對象整體性的方式來結束這個活動。就一個韻律活動,可以體現出幼兒音樂教育自身的多樣性。

2.幼兒音樂活動與其他領域相互滲透實現“幼兒生活音樂化”

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將幼兒教育的內容劃分為: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大霧領域。每個領域尤其學科本身的特長體系、獨特的教育特點和規律,同時這五個領域的劃分又只是對課程內容的一種劃分,五個領域是相互滲透、編輯交融的。相互滲透式領域課程發展的必然趨勢,他在保持學科領域碗盞性的同時,更多的管組幼兒發雜和你的完整性,整體性。而將他們的方法相互滲透融合后從不同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所以,要實現“幼兒生活音樂化”將音樂活動于其他領域想和滲透是極其重要的。

例如在中班健康活動《保護我自己》中,本次活動的目標是讓幼兒了解身體的各個部位名稱以及如何保護自己身體的各個部位。教師巧妙地用鋼琴彈奏出《頭發肩膀膝蓋腳》。這一做法使得幼兒在回憶歌曲的內容后了解自己身體部位的名稱以及相關的保護方法,讓原本枯燥無味的健康活動顯得更加生動,更讓幼兒學會如何保護自己。另外,有許多美術活動的開展同樣加入了很多的音樂元素,例如在《向日葵》中,幼兒在繪畫向日葵和給花瓣涂色的時候,教師就播放了一段積極向上活潑歡快的音樂,給幼兒在潛意識中感受如向日葵般的生命力,熱愛生活的情感。

三、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實現“音樂融入幼兒生活”

1.將音樂與動作結合

德國著名的作曲家、兒童音樂教育家奧爾夫就主張音樂與動作的綜合是音樂教育。不要以為幼兒做動作的發揮只能在音樂課上,其實在日常游戲中也能將這兩者融匯貫通。例如:在游戲《老狼老狼幾點鐘》我們通過改編,幼兒利用大量的肢體語言以及表演動物的叫聲表演出不同的小動物角色例如:小兔子的腳步聲是輕輕的一點,一點的;大象的腳步聲則是比較低沉、沉重的。這樣一來,幼兒不再是單純的等待老狼的參與游戲,而是更主動的扮演自己的角色,增加了游戲的趣味性,也讓幼兒充分自己已有經驗,運用肢體和聲音的形象來模仿。使游戲更具趣味性。

2.將“體態律動”貫穿幼兒日常生活中

在達爾克羅茲的音樂教育體系中,“體態律動”由于其獨特性和科學性一杯人們公認為使卓有成效的音樂教育手段,并成為相對獨立的學習領域。他強調從音樂入手,讓幼兒林聽音樂,引導幼兒通過身體運動去接觸音樂的各個要素。達爾克羅茲曾形象得把身體比喻成“樂器”。例如在活動開始前,我們經常需要一些手段讓幼兒注意力集中,然后進入主題。所以教師巧妙地做各種節奏型,有的拍手、有的拍腿,然后隨著節奏越來越慢,聲音越來越輕,成功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讓幼兒安靜下來,然后再開始開展活動。

幼兒的音樂世界是指上是一種審美世界,因此,將音樂滲透幼兒的生活中使得他們學習音樂的過程不僅僅是認識音樂,更是幫助幼兒在身體、智力、情感、個性、社會性等方面的全面發展。因此通過將幼兒生活音樂化,可以培養幼兒健全的人格,并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猜你喜歡
游戲性韻律領域
領域·對峙
春天的韻律
基于閱讀韻律的高中英語默讀朗讀教學實踐
韻律之美——小黃村
游戲性練習法在短跑教學中的應用分析
回歸兒童本性 讓音樂課更有情懷——小學音樂游戲性課堂教學的有效策略
淺析游戲性幼兒舞蹈教育
新常態下推動多層次多領域依法治理初探
韻律
肯定與質疑:“慕課”在基礎教育領域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