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小學美術數字化評價下的課堂轉型

2016-05-30 16:57方衛華
讀寫算·基礎教育研究 2016年31期
關鍵詞:大數據數字化評價

方衛華

【摘 要】隨著互聯網與教育的深度融合,美術學科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數字化管理與評價使得我們的課堂發生前所未有的新變化,本文根據我校近年來實施數字化管理與評價——“樂樂美術作業吧”網絡平臺的實踐經驗,簡要闡述在實踐過程中,數字化評價所帶來的課堂變化,為互聯網在美術教育領域的更多應用提供借鑒參考。

【關鍵詞】樂樂美術作業吧 大數據 評價 數字化

隨著互聯網+教育的不斷深入發展,互聯網的運用逐步走向互動、管理、評價、大數據反饋、推薦的個性化教育服務。我校從2013年起開始互聯網技術與美術學科整合的探索,開發了“樂樂美術作業吧”網絡平臺,通過記錄學生的學習行為和過程,實時反饋學習信息,從而達到幫助學生認識自我,主動發展自我的美術數字化平臺。平臺的使用讓美術的課堂生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同時也帶來了諸多觀念的轉變,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數字化管理注重全員參與——美術不再是少數人的特長

小學美術學科長期以來在孩子和家長的心目中的地位不如主學科,這既有主觀原因,也有客觀原因,主觀上,作為一名美術教師不能自我輕視,降低要求;客觀上,由于美術教師帶班比較多,通常400名左右,常常缺乏有效管理。我們以美術作業的記錄為例,一般到學期中后期,作業的缺做現象較為嚴重,作業質量大面積下滑,美術課成為走過場,美術也逐漸成為班里少數美術愛好者的堅持。美術素養參差不齊,美術多方面人才被埋沒。因此確保美術的全員參與,提供長效管理平臺是提高美術質量,改變現狀的前提。我校通過“樂樂美術作業吧”,上傳所有美術作業確保美術的全員參與,在共享的空間中集中展示,共同欣賞。由于數字化管理的直觀效應,在實施“樂樂美術作業吧”兩年以來,美術作業的完成率達到90%以上,作業質量普遍提升。全員參與,全員展示欣賞成為學科常態,它突破了傳統物質環境展示布置的局限性,為每一個孩子提供了個性化展示的平臺,美術從此不再是少數人的特長,它讓我們看到了每一個孩子作品的可取之處,他們都通過平臺得到了展示、認可和發展的機會。同時,數字化管理下的全員參與展示,也讓我對每一個孩子的繪畫能力、風格、特長都了如指掌。這是我以前無法做到的,這使得我可以根據不同的學生提出有針對性的學習建議,為他們創造更多的機會。

二、多向管理——美術課也是行為習慣養成的陣地

說到管理,我認為在傳統的學科管理中還是單向管理,主要是教師對學生的管理,學生并不清楚自己的學習過程和狀態,是被動管理。長期以來,美術之所以不被重視,也和缺乏有效管理有關,在實施“樂樂美術作業吧”之后,學科的管理由單向管理轉變為雙向、多向管理,即信息的全面公開,在“樂樂美術作業吧”里,隨時可以查看到的學科的各方面信息,有學習指南、作業完成時間、作業中各項能力的得分、參與欣賞評價的互動數據等,這些信息是實時和公開的,方便孩子和家長隨時讀取,成為學生自我管理和家長參與管理的主要手段。同時,美術也成為了良好學習行為習慣養成的陣地。主課、術課間管理的不平衡得以改變,實施“樂樂美術作業吧”之后,我可以像班主任一樣參與對每一個孩子的有效管理,方便和每一個家長的溝通,從而最大程度的避免了孩子學科發展不均衡的現象,讓美術課也成為行為習慣養成的陣地而全面提升孩子的素養。

三、學習指南——關注學生,成為網絡備課新常態

在“樂樂美術作業吧”,有一項功能為“學習指南”,可以提前把作業內容和要求發布在平臺上,學生可以預習、了解、回顧。由于它是直接面對學生和家長的,因此,“學習指南”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了我備課的首要重點。我們通常講教師備課要有學生立場,在備課中要關注孩子課堂上的預設和生成,我認為傳統的備課還僅僅只局限在課堂上,實施“樂樂美術作業吧”之后,備課從課堂延伸到了課前和課后,對于課前的預習了解,課后的回顧鞏固,我同樣思考著對學生的預設和生成,孩子能看懂嗎?孩子會做嗎?孩子能表現出怎樣的畫面?這些問題常??M繞在我的腦海里,因此,在指南里的每一句話,每一幅范圖我都反復琢磨,因為它們都是直接面對學生。面對著學生的如何學。如今,“學習指南”已成為我關注學生的課前備課新常態,我的每一堂課設計也都盡量能更加符合學生的感知、認知規律,從而更好的有利于學生掌握學習要領,獲得成功??梢哉f,“學習指南”讓我的課堂更加關注學生的學,是現實需求下的學生立場的進一步強化。

四、課堂翻轉——評價、探究和體驗逐漸成為課堂主流

在實施了“學習指南”后,我發現“學習指南”如果越詳細,課上要講的新課內容也就越少,因為學生都知道了,再重復就毫無意義,我知道近年來有翻轉課堂一詞,如今的美術課也越來越多的像翻轉課堂,因為所有的新課內容都在指南中提前呈現,孩子們已經習慣在學習指南里查找新課內容,表現方法、表現工具、表現形式等,有的甚至提前開始完成。因此,在課堂上我們有更多的時間進行作品的分析討論以及各種工具材料的使用和體驗。美術課重點從講解為主逐漸轉變為課堂評價、欣賞探究和互動體驗的過程。

五、動態、過程、發展、多元的評價成為現實

新課程標準強調評價評價的多元性,過程性,開放性以及綜合性,倡導運用多種方法綜合評價,促進學生發展。但是這些評價都需要進行大量的數據匯總分析,傳統的技術手段無法滿足評價的當前需求,而只有通過數字化評價才能達到上述要求。

我們圍繞美術作業的發布、上傳、評價而展開,學生和教師參與的美術任務的發布、制定學習指南、教師評價、學生上傳作業、相互欣賞、開展自評互評、點贊、發帖回復等,所有行為都進行信息記錄,并實時反饋,三年來的實踐,實現了動態、過程、發展和多元的美術評價,讓評價真正成為促進學生發展的有力工具。

三年來的實踐,我深刻體會到互聯網+教育的創新嘗試給我們帶來的巨大變化,我的美術課早已不再僅僅局限于課堂,而成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樂樂美術作業吧”如同我的超級管家,管理著380多名學生的一舉一動而井井有條,孩子們所涌現的各種個性化的才能,我都能瞬間從容把握,并為他們提供更為廣闊的舞臺,三年來我們的繪畫作品也獲得了無數榮譽,成為了無數孩子們生命成長的串串閃光點。

猜你喜歡
大數據數字化評價
家紡業亟待數字化賦能
中藥治療室性早搏系統評價再評價
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
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
數字化制勝
基于大數據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設研究
基于Moodle的學習評價
保加利亞轉軌20年評價
多維度巧設聽課評價表 促進聽評課的務實有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