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

2016-05-30 01:05劉麗云
讀寫算·基礎教育研究 2016年31期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心理健康教育探索

劉麗云

【摘 要】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教學中的重點內容,在小學教育階段中,關注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對于小學生的成長具有重要的意義。相比直接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滲透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更顯優勢,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實現了課程教學,也解決了學生心理問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體裁豐富,在閱讀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體制中的創新之舉?;诖?,在本文中研究如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滲透式教學 心理健康教育 探索

前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和心理健康教育之間雖然各成體系,但是卻聯系密切,傳統的語文閱讀教學中,語文教師并沒有將其內容與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聯系在一起。新時期教育發展,需要小學語文教師正確認識閱讀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之間的關系。為了保障小學生的能夠在豐富知識的基礎上,健康的成長,將二者相互結合,能夠讓學生的身心得到全面的發展,增進學生的人文素養。

1 教師在閱讀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的問題

1.1 心理健康滲透點在小學閱讀中的不明顯

無論是在小學階段還是中學階段,大部分語文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環節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滲透目標都不明顯。而小學期間是學生心智發展的高速時期,如果閱讀教材不能夠滿足學生心智發展期間的心理需求,將會產生比較明顯的心理問題。而教師在開展滲透式的閱讀教學心理健康教育環節中,閱讀教學內容與心理健康教學內容的契合點不明顯,導致小學生不容易從閱讀教材中領悟相應的心理健康知識[1]。

1.2 內容淡薄,說教形式明顯

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另外一個問題就是其內容比較單薄,說教現象比較明顯。雖然我國在教育領域中,一直很重視德育教育,但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結構依舊不夠明顯,對于教學主題的理解過于的政治化、單一化。例如,很多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過多的重視與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社會責任感,而忽視了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2]。

1.3 缺乏與心理健康相關的閱讀評價

閱讀教學評價實際上是閱讀教學中的點睛之筆,決定著閱讀教學的質量。在閱讀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教師對閱讀教學主體進行評價,引導學生在實際教學中深思,并且將心理健康教育資源利用起來。但是事實上,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卻忽視了相應的閱讀教學評價,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內容比較蒼白,并且在相應的閱讀評價中缺乏整體性意識,導致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念相互分離。

2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2.1 抓住學生的閱讀心理,尋找閱讀教學內容與心理健康之間的契合點

現代的認知心理學派中認為,在閱讀這一個動作發生的過程中,讀者是主體,讀物是客體,主體是通過不斷的用個人所累積的經驗去同化以及順應客體。在小學語文閱讀環節中,學生只有將新的知識納入到個人經驗中,具有與閱讀內容產生共鳴,激發心理情感。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在此理論基礎上抓住學生的閱讀心理,尋找閱讀教學內容與心理健康教育之間的契合點。而小學閱讀教學主要包含了三個階段:閱讀感知階段、閱讀理解階段、閱讀表達階段。在閱讀感知階段主要是通過培養學生的閱讀動機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從而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方式。在閱讀理解環節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從作者的角度感悟文章情況,從而引發聯想,并且通過向學生提問的方式,逐步啟發學生[3]。例如在進行的《陶罐與鐵罐》的閱讀教學中,教師以趣味性的活動情節培養學生的心理素質。該文章旨在教導學生謙虛低調,不能驕傲自大。在課堂上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在豐富課堂形式的基礎上,讓學生能夠體會到謙虛品質對于成長的重要性。

2.2 以自然元素為素材,促進德育教育滲透

語文教學德育滲透中,教學素材中含有“人與自然”該方面的內容,同時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很多贊揚自然的文章,這些文章大都通過對自然環境的描寫,來抒發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動人情懷。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自然美景觀賞、感悟自然出發,實現語文教學中的生態德育滲透。在語文自然元素教學中,教師通過為學生營造自然情境,實現教育思想的滲透[11]。例如,《秋天的圖畫》、《找春天》、《黃山奇石》等[4]。

從文章場景中分析之后,還可以從古詩中對自然景象的描述分析中,提升學生對生態道德的認識,例如《題西林壁》、《游山西村》、《獨坐敬亭山》,首先,教師引導學生對古詩進行分析,捕捉詩人細膩的情感。以從古到今的方式,來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道德教育,使得學生能夠從文章中得以啟示。這些對大自然美景描述的文章,大部分非常自然的流露出了文章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然后與生活中被破壞的環境做對比,引起學生的共鳴,使得學生認識到環境保護人人有責。教師在引導學生文章學習時,應該以及其生動的語言將學生帶入到文章中所描述的大自然情景中去激發學生對真實場景的喜愛。

2.3 以閱讀評價體會情感與學生心理情感相互融合

語文教學區別于其他學科的最大特點就是語言文字能夠傳遞出情感,教師通過閱讀評價,引導對文章深厚情感進行體會,從而將文章中的情感道德化,實現語文教學的心理健康滲透?!兜卣鹬械母概c子》一文,在接觸該篇文章之前,學生只知道該篇文章是歌頌父愛的經典之作,但是卻不知道父愛的細膩之處。仔細閱讀式教學,將文章視野放到文中父親的動作、語言與神態的等動作描述,簡單而細膩。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就會感悟到父愛的深沉與偉大,直接聯系學生心理教育[5]。

結論:綜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滲透存在著很多問題,如,心理健康滲透點在小學閱讀中的不明顯;內容淡薄,說教形式明顯;缺乏與心理健康相關的閱讀評價等;新時期小學教育體制改革,促進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滲透,首先抓住學生的閱讀心理,尋找閱讀教學內容與心理健康之間的契合點;其次,以自然元素為素材,促進德育教育滲透;第三,以閱讀評價體會情感與學生心理情感相互融合。

參考文獻

[1]袁麗佳.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5.

[2]李長銀.找準滲透點,捕捉契機,有效閱讀——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的探索[J].新教育,2016,11:21-22.

[3]周曉夏.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揚州大學,2014.

[4]馮磊.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滲透的實踐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3.

[5]梁凱芬.小學語文教學滲透生態道德教育的策略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4.

猜你喜歡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心理健康教育探索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思考
立足文本,以讀促寫
淺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
高中班主任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及對策研究
社會轉型期行政權控制的路徑探索
基于移動互聯網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全面滲透
房地產項目策劃課程案例教學探索與實施
“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下的實驗教學改革探索
大學生心理問題應對新模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