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

2016-05-30 07:43楊永烜
大東方 2016年1期
關鍵詞:質疑初中物理課堂教學

楊永烜

摘 要:“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正是有了懷疑和問題才能激勵學生去學、觀察、實踐和發展知識。質疑既可活躍課堂氣氛,更能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關鍵詞:初中物理;質疑;課堂教學

初中物理屬于科學教育。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過程,是經歷一個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發現問題、運用規律,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初中物理概念、物理規律往往是抽象的,讓學生掌握物理概念時,必須要讓學生積極參與思維加工活動。初中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還沒有得到充分發展,在思維加工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產生疑問、提出問題,學生能提出問題,往往能反映學生在掌握概念時存在的思維誤區,這就有利于教師發現學生理解概念和規律時的困惑所在,從而有針對性地給他們提供幫助。

一、營造民主環境,鼓勵學生質疑問題

創設課堂教學的民主環境,首先要求教師更新教育觀念,確立學生課堂教學中主體地位,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提倡教學民主、師生平等。為此教師需要用語言導趣、設疑啟趣、實驗激趣等多種手段,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構建平等、民主的課堂教學環境。唯有如此,學生才敢于挑戰、敢于質疑。其次,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充分發揮自身的潛能,大膽質疑,大力倡導學生對教師的示范探索,對書本、對以往的結論進行質疑。

如在學重力時,給學生講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的故事,啟發學生,蘋果從樹上落下大家習以為常,牛頓卻提出:為什么蘋果會從樹上落下?拉住蘋果的力和拉住月球的力是不是同一個力?最后發現了萬有引力。

教學中結合社會發展需求從成材角度向學生說明提出問題的必要性。教育學生國家要趕超世界發達國家,只有不斷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才能實現。一個學生如果學習不主動,沒有求知欲望,懶于思考,也就無創新可言,將影響個人的成長。提出問題能力的提高可以促使學生敢于質疑,善于提問,敢于挑戰權威,積極主動去探索知識的奧秘,成為自覺的學習者。

二、營造問題情境,提供“質疑”的途徑

心理學研究表明,一般情況下人們需要維護自己的觀點或信念的一致,以保持心理平衡。倘若在某種新的情境中,出現了與人們原有的觀點或信念不一致的地方,這時就出現了認知沖突,問題意識便油然而生,人們就要力求通過改變自己的觀念或行為,以達到認知協調。在教學中,教師應想方設法吸引學生的注意,激發認知沖突,教師通過與學生的信息交流,準確地把握學生錯誤產生的原因、特點,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有的放矢,精心選擇具有針對性,對學生認知結構有強烈震憾的問題。使之在學生的頭腦中激發認知沖突,使他們面臨的錯誤觀念與現實產生不可調和的矛盾。學生受矛盾問題的困擾,必然要想辦法擺脫矛盾,從矛盾中解脫出來,于是便產生了迫切解決矛盾的質疑意識。

日常生活中很多現象與物理息息相關,這些現象天天呈現在我們面前,我們已習以為常。教師能夠引導提醒學生關注這個大自然,必然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無窮求知欲。如:講汽化液化時,讓學生回憶冬天洗熱水澡,鏡面上有什么變化?

五千年的文化沉淀,使民間流傳著許多俗語,很多是有科學道理的。引導學生分析它并提出問題,學生興趣很大。如:講平面鏡成像時,先讓學生討論俗語“鏡花水月”,學生提出以下問題:為什么水中有月亮?為什么鏡子中有花?鏡子中的花和實際的花為何一樣?為什么水中撈不到月亮?……講光的折射時,先讓學生討論“潭清疑水淺”,學生會提出:“水為什么會變淺?看到池底是什么?”講光的直線傳播時,讓學生討論“井底之蛙所見甚少”,學生會提出:井底之蛙為什么見到的天???人們所看到的物體的大小與什么有關?

三、培養學生思考習慣,指導疑問的方法

要想發現問題,提出獨立見解,就必須有一雙慧眼,要善于觀察,善于分析,才能提出疑問。因此要培養學生觀察思考的習慣,突破思維定勢的束縛,凡事多問“為什么”,要有一種“打破沙鍋問到底”的精神?!笆谌艘贼~”,不如“授人以漁”,讓學生掌握提出問題的基本方法,才能使學生從平常中看出異常,從普遍中發現特殊,從而不斷地發現并提出問題。學生通過自己親身做實驗或參加活動、比賽,由于親身體驗,感受很深,學生也樂意提出問題。

四、設計探究性教學,培養學生“質疑”能力

教材中看似無疑而大可質疑的例子很多,現在學生使用的教材由于受篇幅的限制,不可能將科學家的研究過程一一展示。教師在教學中要有重點地選擇某些內容,提供素材,展示科學家的研究背景和研究過程,引導學生沿著科學家的研究過程進行探索,體驗科學家研究的艱辛和成功的喜悅。探究性教學就是要引導學生淺處問深,“無中生有”,不畏權威,突破思維定勢,進而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質疑品質,敢于質疑,善于質疑,實現思維的創新。

《摩擦力》的教學中,學生對“被推而未動”的物體所受的靜摩擦力與推力之間是什么關系,在判斷上總是出錯,總認為推力小于摩擦力,而且即使告訴了他們答案也時常感到難以理解。為此,筆者精心設計了這樣的幾個問題以使學生自己得出結論:①我們要把靜止在地面上的物體推動起來,推力必須比摩擦力大還是???(學生答:大。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背景,回答這個問題是不成問題的)②這就說明當物體同時受到兩個大小不相等的力作用時,將朝哪個力的方向運動?(學生答:朝較大力的方向運動)③那么當我們推一個物體而未能推動時,如果根據日常所謂的“經驗”認為是推力太小,小于摩擦力,那么物體將朝哪個力的方向運動?(學生答:朝摩擦力的方向運動)④這與事實相符嗎?(學生答:不相符)⑤可見,推物體而未推動時,摩擦力和推力是什么關系?(學生答:相等關系)當然,這個問題在學習了二力平衡的知識后,再理解起來要容易些。師生問答進行到了這里,可能不用老師再提問,學生自己就會進一步提出如下一些問題:比如若加大推力,物體仍然未被推動,又是哪個力大呢?靜摩擦力是不是隨著推力的增大而增大呢?靜摩擦力增大到什么程度才不能再增大了呢?對這樣的一些問題,如果課堂時間允許的話,可以讓學生一直討論下去,最終得出最大靜摩擦力的概念。

作者簡介:

楊永炟(1984—)男,漢族,甘肅省臨洮縣人;甘肅省臨洮縣站灘初級中學教師,本科學歷,研究方向:初中物理教學。

(作者單位:甘肅省臨洮縣站灘初級中學)

猜你喜歡
質疑初中物理課堂教學
和諧的課堂應充盈學生的聲音
對《老人與海鷗》的一點質疑
淺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切入生活,構建魅力初中物理課堂
微課對提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新課標下物理小組合作學習策略的研究
且行且思,讓批注式閱讀融入課堂教學
對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
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導入法
把“三個倡導”融入課堂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