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益陽傳統音樂文化的傳承與當地旅游音樂資源的開發研究

2016-06-12 14:31余雯
藝術研究 2016年1期
關鍵詞:傳統音樂文化益陽傳承

余雯

摘 要:為更好地傳承地方音樂文化,使其在新的文化環境中開拓更大的生存空間,將地方傳統音樂文化與當地旅游發展結合,通過旅游音樂資源的開發,使地方傳統音樂文化傳播更廣,文化特色旅游更加鮮明。

關鍵詞:益陽 傳統音樂文化 傳承 旅游音樂

益陽位于湖南省中北部,處于洞庭湖南岸,是頗具盛名的文化之鄉。屈原文化、梅山文化、茶馬文化、“三周”文化,以及桃花江美人文化等,囊括面十分廣泛。深深扎根于益陽這片熱土上的民間音樂文化形式豐富多彩,并因受這一地區風土人情的長期浸染,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

旅游音樂泛指各種旅游景點演出的音樂形式,以地域風格濃郁的民族民間傳統音樂節目為主,其特點是將音樂全面推向文化市場。為更好地傳承益陽地方音樂文化,使其在新的文化環境中開拓更大地生存空間,將傳統音樂文化與當地旅游發展結合,通過旅游音樂資源的開發,傳承發揚本土音樂文化,是一項非常有意義的研究課題。

一、益陽傳統音樂文化與當地旅游音樂資源開發結合的可行性

1.在旅游發展中,地方傳統音樂文化的重要性已展現出來

我國的旅游業開始較晚,在以往的旅游資源開發過程中,音樂沒有走進人們的視野,根本得不到重視?,F在,隨著地方旅游業不斷加強開發力度,不斷推進開發廣度和深度,作為獨特旅游宣傳手段、文化旅游商品的旅游音樂,在當地旅游發展中的重要性正逐步呈現出來。上世紀三十年代由著名作曲家黎錦輝先生創作的歌曲《桃花江是美人窩》,就具有獨一無二的號召力和品牌優勢,歌曲一經問世,便廣為傳唱,讓原本不起眼的桃花江聲名大振,桃花江美人由此傳開。2012年,中央電視臺國際頻道《走遍中國·益陽》播出了反映桃江民歌“胡吶喊”的民風民俗文化的專題片,桃花江民俗文化旅游再次受到全國的關注。益陽市委市政府明確了“打出美人牌,做活竹文章,突出地方特色,創建旅游大市”的指導思想,將進一步挖掘人文資源,大力發展文化旅游。

2.益陽豐富的傳統音樂文化為當地旅游音樂資源開發提供了條件

旅游音樂資源包括有形旅游音樂資源和無形旅游音樂資源兩大類。其中有形旅游音樂資源中又包含了音樂文獻、音樂節慶、音樂影視、唱片等等;無形旅游音樂資源中包括民間歌曲、曲藝音樂、民間器樂、宗教、禮儀音樂等。地方傳統音樂作為時間的、聽覺的文化藝術,屬于無形旅游音樂資源,具有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二者共同的特征,可對旅游者產生較強的吸引力,具有自身獨樹一幟的風格,這是其它文化形態難以取代的。

益陽地域,民風醇厚,民俗獨特,“厚土珍藏”著不盡的“人文遺韻”?!澳现薷柚{”、“蘭溪山歌”、“清塘山歌”、“大栗港胡吶喊”等民間歌謠是人們贊美生活、表達愛情的盛會;“益陽彈詞”、“益陽漁鼓”、“益路花鼓”、“開湖儺戲”等戲曲舞蹈是南洞庭湖區勞動生活的反映;“蝦子起拱”、“馬跡塘故事”、“蘭溪龍舟”等民間技藝制作工藝神奇獨特,表現了益陽人民的勤勞與聰穎……這些豐富的音樂文化資源是祖先留下來的珍貴歷史文化遺產,對異地旅游者能形成強有力的吸引力,使旅游者感到其獨特的地域文化信息、高質量的藝術熏陶。同時,也是發展文化旅游的資源依托,為打造旅游品牌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如何將傳統音樂文化與當地旅游音樂資源開發進一步結合

1.解決保護傳統音樂生態與開發旅游事業的最佳平衡點

旅游活動的主辦者在設計音樂演出活動時,一方面要尊重本土的民族傳統音樂,另一方面還要考慮為了更好地適應市場的需要,將旅游音樂的逐步商業化。而他們選擇音樂節目的標準,一般以旅游文化市場的需求為準。所以在旅游音樂演出活動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時下流行的通俗音樂表演,而當地民族民間傳統音樂表演多被強加上了流行的元素。在旅游音樂資源開發過程中,如何有效地對地方傳統音樂文化進行保護、扶植,在保證旅游市場的基礎上,地方傳統音樂以何種形式呈現不被消失、異化,是要解決的關鍵問題。

地方傳統音樂文化是當地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真實寫照,但一經搬上舞臺,作為旅游音樂的形式表演出來,進行藝術加工,成為藝術品,它的原生態部分就會減少,不可能是原封不動地照搬。在傳承的過程中,我們保留住傳統音樂文化的精髓,同時對其部分細節以及表演形式做適當調整,從而適應舞臺的表現。

在益陽的傳統音樂文化中,開湖儺戲是洞庭湖地區古老的文化遺產之一,是宗教文化與湖湘文化相結合的產物,與楚文化一脈相承,也是當地旅游音樂資源開發的對象。開湖儺戲有著“封閉式”的歷史,很少與外界進行橫向交流,僅以當地語言為其舞臺語言,雖有局限性,但卻體現了它獨特而豐富的多彩的地域性。在旅游音樂資源開發過程中,我們應保留它語言的特色。而樸實夸張、色彩艷麗、對比強烈的開湖儺戲面具還可以進一步藝術加工處理,作為一種優秀的民間藝術造型,它具有很高的文物價值、藝術價值、科研價值和商品開發價值。一方面更鮮明地透視出人類原始的憂患意識和追求幸福的強烈欲望,另一方面還可以給觀賞者獲得更具沖擊力的視覺效果。

2.加強傳統音樂文化的創新和包裝

地方傳統音樂文化是當地歷史文明的見證和精神文化的象征,它為生活在本土上的音樂創作者提供其獨享和堅實的個性依據。分析它的音樂特點,提煉它的特色音調,對當地民歌曲藝進行不同形態的改編,并結合現代音樂特點的發展規律和審美原則,在繼承的基礎上加以創新,同時結合現代藝術的表現形式和整體配套措施,實現當地旅游音樂文化資源的深度開發和精品化包裝。根據當地的民歌旋律特點,結合本土旅游文化資源,創作一系列以宣傳地方旅游為題材的歌曲形式,這是將地方傳統音樂與現代音樂交融的重要表現方式,也讓地方傳統音樂文化潤物細無聲地潛入了當代人們的文化生活。

桃江大栗港“胡吶喊”是極具湖湘地方特色的高腔山歌,聲調高亢、嘹亮、節奏自由、明快,一曲高歌,響遏行云,一聲入耳,蕩氣回腸。而且據當地傳說,是屈原創立了“胡吶喊”,屈子的《天問》就是用“胡吶喊”的音調所唱。這種原生態的高腔山歌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是值得深入開發的旅游音樂資源。不僅可以通過一定的藝術加工將其再現于舞臺之上,使它以再生態的形式得以保存和發揚,而且可以以此為豐富的創作素材,發展成為新生態的旅游音樂作品。這些作品融合了傳統音樂和現代音樂的特點,既有一定的品位和深度,又趨于新鮮時尚,與旅游的地域和社會環境密切相連,風格獨特,個性十足,是宣傳地方旅游的極好名片?,F在,當地政府已加大對“胡吶喊”的保護,并將其與當地旅游發展結合,作為旅游音樂資源開發的重點對象,希望以“胡吶喊”為窗口,進一步傳承和發揚湖湘文化。

除“胡吶喊”外,益陽還有其它很多民歌曲藝形式:高亢嘹亮的蘭溪山歌、古樸悠遠的清塘山歌、內容豐富的彈詞說唱以及具有廣泛群眾基礎的益路花鼓,這些原生態作品,不但可以轉化為再生態音樂,甚至還可以創新包裝成新生態的旅游音樂,這種動態的傳承將傳統音樂和現代音樂緊密相連,產生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效應。

三、傳統音樂文化與當地旅游音樂資源開發結合的意義

1.使地方傳統音樂文化傳播更廣

古語云:“國民之魂,文以化之?!闭菤v史文化這種無所不在的滲透力和縱橫捭闔的整合力,構成了人類物質與精神創造的巨大張力,構成了民族認同的核心。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推進和現代化進程的加快,文化生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傳統音樂文化受到越來越大的沖擊,民族認同的核心力量在減弱。伴隨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這種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逐步提高,旅游應運而生,人們旅游的目的主要也是一種精神生活的滿足。

借助旅游業的蓬勃發展,對地方傳統音樂文化進行深入挖掘整理,開發具有本土特點的旅游音樂,四面八方的旅游者來到旅游地參觀,逐漸接觸到當地的傳統音樂文化,為地方音樂文化提供了廣闊的傳播空間,使它們較好地傳承與發展。

2.促進旅游地特色更加鮮明

當代旅游業的競爭日趨激烈,如何在競爭的大潮中獨樹一幟、獨占鰲頭,要突顯的是個性而非共性。開發有一定品位、市場潛力大、具有鮮明個性的優勢旅游音樂資源,需要與傳統音樂文化,這種地域性極強,具有鮮明個性的地方音樂文化緊密結合,推陳出新,展示個性,才能贏取市場。

四、結語

歷史的進程,總是以文化的發展為動力。我們把豐厚的音樂文化資源運用到旅游文化產業中,讓它借助旅游的東風傳承發展,從而使旅游音樂的內容更豐富,風格更多樣,特色更鮮明。

參考文獻:

[1]蔣作斌,袁鳳麗.益陽歷史文化叢書——人文遺韻[M].長沙:岳麓書社,2008.

[2]喬建中.中國傳統音樂[M].上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9.

[3]馮光鈺.旅游音樂資源開發與民族傳統音樂保護[J].音樂探索,2005(3).

作者單位:湖南城市學院音樂學院

猜你喜歡
傳統音樂文化益陽傳承
劉楊作品
劉楊作品
基于“益陽消陰”理論治療慢性心力衰竭淺析
淺論高職聲樂教學引入傳統音樂文化的意義及其措施
傳統音樂文化在音樂教育中的應用分析
談高校聲樂教學中傳統音樂文化的融入
“互聯網+”時代出版人才培養的傳承與突破
新媒體時代下的蒙古族文化傳播研究
青年怎樣傳承長征紅色基因
河北傳統音樂文化遺產價值與開發途徑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