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聲樂教師知識結構優化研究

2016-06-20 16:11羅薇麗
廣西教育·C版 2016年4期
關鍵詞:知識結構優化策略

【摘 要】概述聲樂教師專業知識結構,分析高職聲樂教師知識結構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提出高職聲樂教師知識結構的優化策略。

【關鍵詞】高職聲樂教師 知識結構 優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4C-0163-03

高職聲樂教育所涉及的內容非常廣泛,因此,聲樂教師的專業知識是否精深、知識面是否廣博,都將對教師自身素質的完善和學生知識結構的發展起決定性的作用。但是,目前大部分高職聲樂教師的知識面過窄、結構單一,難以適應高職院??焖侔l展的要求。本文在綜述前人有關聲樂教師知識結構方面的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提出了在新形勢下高職聲樂教師專業素質培育的重點在于優化高職聲樂,同時探討了優化高職聲樂教師知識結構的對策,以期促進高職聲樂師資內涵的建設。

一、聲樂教師專業知識結構概述

從20世紀80年代A.史密斯(A.Smith)提出教師的核心知識基礎(Essential knowledge base)的概念開始,教師知識結構問題逐漸引起了教育界的關注。英國學者艾爾貝茲(Elbaz F.)的開創性研究把教師擁有的特別知識稱為實踐知識,分別包含了學科知識、課程知識、教學法知識、關于自我的知識、關于學校的背景知識五個范疇的知識。美國學者舒爾曼則認為,優秀教師的知識結構主要包括教材內容知識,一般教學法知識,課程知識,與內容相關的教學法知識,學生及其特點的知識,教育環境的知識,有關教育宗旨、目的、價值及其哲學與歷史背景的知識等七大類。

而國內學者對教師知識結構的研究始于20世紀90年代。辛濤、申繼亮、林崇德(1999)將教師的知識分為三方面的結構內容:本體性知識、條件性知識和實踐性知識 。他們認為,教師本體性知識是指教師所具有的特定的學科知識,教師的條件性知識是指教師所具有的教育學與心理學知識,教師的實踐知識是指教師在面臨實現有目的的行為中所具有的課堂情景知識以及與之相關的知識,更具體地說,這種知識是教師教學經驗的積累。年輕學者白益民則將教師的知識結構引申到五個部分:普通文化知識、專業學科知識、一般教學法知識、學科教學法知識以及個人實踐知識。而陳向明教授從知識存在的形態角度出發,把專業知識分為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

雖然對教師知識結構的論述至今沒有定論,但這些觀點都是眾多學者從不同的角度來深入分析教師的專業知識構成的,都在注重理論知識的同時強調了實踐知識。因此,借助上述有關知識結構的理論與相關聲樂教學理論,筆者認為,高職聲樂教師應具備的知識結構分成以下三部分:(1)本體性知識,即專業知識結構,指高職聲樂教師所具備的特定的學科知識、專業技能及相關的跨學科知識。(2)條件性知識,指高職聲樂教師所掌握教育科學理論、教材教法及教育科研等理論、擁有先進的教育理念。(3)實踐性知識,指高職聲樂教師在在日常聲樂教學實踐中通過體驗、感悟、反思、總結等方式所積累的課堂情景知識以及與之相關的知識。

二、高職聲樂教師知識結構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

(一)高職聲樂教師知識結構存在的問題

1.本體性知識問題。高職聲樂教師的本體性知識問題體現在:高職聲樂教師的學科知識結構普遍不平衡,知識面狹窄,特別體現在跨學科知識結構方面,缺乏復合型素養的綜合人才。

2.條件性知識問題。高職聲樂教師的條件性知識問題體現在:很多聲樂教師不關注教育發展趨勢,不重視教育教學理念的更新,對條件性知識的認識膚淺、理解僵化,導致專業發展停滯不前、缺乏教學創新、教學效果差。

3.實踐性知識問題。高職聲樂教師的實踐性知識問題體現在:年輕教師的課堂教學普遍為傳統聲樂教學的簡單模仿,缺乏與教學相關的研究意識和實踐組織能力。

(二)原因分析

針對上文提到的相關問題,從以下四個方面來分析原因。

1.高職聲樂師資的來源。我國各高職院校的主要教學力量來自專業音樂院?;蚱胀ǜ叩葞煼秾W院的優秀音樂教育或聲樂表演專業本科畢業生和20世紀90年代以后畢業的研究生。由于我國大部分高師音樂教育專業的課程模式基本與專業音樂院校一致,聲樂教學以培養“高、精、尖”的歌唱演員為目標。這樣就導致師范性不突出,學生學科專業知識不平衡,缺乏實踐創新能力。在單一的培養模式之下,教師在學生時代將大部分精力都花在培養唱、聽、演等諸多音樂技能上,聲樂教學“重技能輕文化、重單項輕綜合、重單一輕多元”,而在其他基礎文化方面花費時間不多,不懂得在學習聲樂的同時去把握此學科的文化特點,只把其作為工具,缺乏文化底蘊,特別是高等院校藝術教育專業對師范性的重視程度嚴重不夠。當這些高校畢業生走上高職工作崗位,絕大部分會在教學中完全模仿自己當年的聲樂教師,按照傳統的教學模式依樣畫葫蘆,忽視學生的個性特征和學習方式、忽視先進的教育理論方法、聲樂教學法及國內外最新的聲樂教學科研成果的了解與學習,本體性知識失衡,條件性知識薄弱,教學效果欠佳。

2.高職聲樂師資的年齡構成。由于近年來高職院校急劇擴招、專業增多,聲樂師資嚴重缺乏,而藝術專業碩士以上文憑的畢業生相對其他專業較少,因此藝術本科生在各院校的教師隊伍中還是占了比較大的比重。這也造成了高職聲樂教師年齡結構失衡,年輕教師偏多。而教師的條件性知識往往會隨著教齡的增長而得以深化,在實際教學中愈加運用自如。沒有教學經驗的職前教師條件性知識匱乏、師范生的教育學、心理學基本理論知識水平要在相當一段時間的工作后才能達到在職教師的水平。在實踐性知識方面,由于缺乏足夠的職前教學實踐,教齡短的年輕教師,其教學過程中的體驗與體悟、教學實踐的總結和積累總是不如其他年齡段的教師成熟。由此可見,高職聲樂教師的年輕化會導致其條件性知識運用不嫻熟、實踐性知識缺失,難以適應實際教學的需要。

3.高職聲樂師資的科研情況與經歷。作為一名高職院校的聲樂教師,科研與教學必須相輔相成。但從目前的情況看,聲樂教師重教輕研、缺乏科研意識已是不爭的事實。由于教師在求學期間片面追求演唱技能,不重視教育學理論及跨學科知識的學習,致使他們理論知識不全面,沒有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也普遍缺乏必要的科研理念。在校教學期間,一方面上課時數較多,通常在12-18節之間,另一方面有的聲樂教師還在業余時間辦培訓班,熱衷于各類社會活動,加之缺乏相關的學術帶頭人,教師根本沒有時間關注科研,更無暇顧及本學科的國內外最新動態。大部分高職聲樂教師長期面對重復性的教學工作,沒有反思、懶于總結,更談不上創新。據統計調查,聲樂教師人均發表的科研論文甚少,大部分教師都只是為了評職稱而攬課題寫論文,且不但人均發表論文數量少,論文質量也不高,多數文章是照搬他人的觀點,以介紹性和議論性的論文居多,缺乏自己的見解和創新。

4.新升格高職院校新老聲樂教師知識結構情況。由于目前大部分高職職業技術院校大多是由中等職業學校升格而來,很多由中等專業學校升格而來的教師,文化底子較?。ㄓ捎跉v史原因,很多聲樂教師雖然最終學歷是本科,但第一學歷為中?;虼髮5囊脖缺冉允牵?,“學歷”與“學力”不相符。聲樂教師隊伍中充斥著不少僅僅會唱幾首歌、彈幾首曲的人,在教學中亦未擺脫中專模式的影響,不因為教育對象的改變而調整原有的教育理念和思維方式,不及時拓展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難以適應高職教學的需要;而高校畢業直接任教的教師沒有經過專業化的職前培訓,缺乏實踐性知識,雖然有新的教育理念和創新思維方式,但大多為被動接納,對條件性知識僵化理解,不善于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新的教學情境中去,知識遷移能力不足。在教育理念和思維方式方面,新老教師群體之間存在著較大的文化沖突。

三、高職聲樂教師知識結構的優化策略

(一)構建高職聲樂教師的復合型知識結構,注重聲樂學科知識的平衡與和跨學科知識的學習

為避免“只布置學生唱自己熟悉的歌曲,不敢碰新歌,只能唱中文歌,不能教外文歌”等專業技能“跛腳”的現象,高職聲樂教師要敢于正視自己,教師要自覺加強薄弱知識的學習,通過專家指導、同行互助和自我學習等方式,盡可能地平衡自己的學科知識結構;同時,聲樂教師還要突破學科本位,加強聲樂與其他學科之間的橫向聯系,將相對隔絕的、單一的知識結構向復合型知識結構轉換。筆者認為,聲樂教師應將“聲樂技術技巧、理論知識與聲樂相關文化并重”的標準要求自己,在強調專業性的同時追求知識的全面性,如聲樂美學、聲樂心理學、生理學知識、文學、舞蹈、戲劇、美術等等,聲樂教師只有創建這些復合的、立體的知識結構,才有更加豐富的綜合文化素養,才能站在人類文化的高度來審視聲樂,從而擴展知識的廣度、獲得更高的視野,使自己的專業教學更加得心應手,培養出合格、優秀的聲樂人才。聲樂教師要積極參加學校舉辦的各類學科講座,與其他學科教師加強聯系,通過資源共享,讓聲樂與其他學科相互滲透,全方位地把握聲樂教學。

(二)提升高職聲樂教師的知識結構,促進其專業化發展

聲樂教師的知識結構明顯區別于從事專門聲樂工作的知識結構。這就是為什么聲樂教育界一直以來都有“唱得好不一定教得好,唱得不好一定教得不好”這一說法,試想一個沒有正確演唱體驗的教師怎能教得出聲音通暢、收放自如的演唱者呢?有正確的演唱體驗但只能示范,不善于啟發引導,同樣也會使學生墜入抽象的聲樂云霧中。因此,高職聲樂教師必須提升和完善知識結構,在專業發展上下工夫。唱得不好首當其沖要在本體性知識方面下工夫,教得不好則要在條件性知識和實踐性知識方面多琢磨。聲樂教師要根據自己的特點確定發展方向,制訂個人學習計劃,適當地進行在職或離職進修。在教學上可以將自己日常的教育教學經驗及時進行反思和提煉,并與相關的理論原理作比較聯系,不斷地檢查、修改和提升。還要向各專業的優秀教育專家學習,多聽課,認真研究和分析他們的教學思維方式和教學方法,借鑒優秀的教學藝術,來提高綜合素質,促進專業成長。學校也要組織聲樂教師參與各類校內外的音樂活動,邀請聲樂專家來校指導、舉辦音樂會,同時也要多提供演唱與教學的舞臺,讓聲樂教師在藝術、教學實踐的“再學習”平臺上得到歷練與提升,真正成為能唱善教的高職聲樂教師。

(三)創新高職聲樂教師的知識結構,提高自身科研能力

現如今,科技飛速發展,高等職業教育也呈不斷變化調整發展的動態過程。高職教育需要知識、技能與科研等方面的綜合能力都兼備的師資力量。教師僅靠職前的學習培訓所得是難以適應高職教育的。特別是聲樂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會面對眾多個性、音色和接受能力各不相同的學生,如果僅僅依靠求學期間被動接納得來的知識,即讓自己的知識結構停留在被動型知識結構,將會使聲樂教學實踐處于消極被動的狀態,抑制了創造力的激發。因此聲樂教師在掌握完整系統扎實的聲樂專業知識和專業教學能力的同時,還要了解本專業先進技術理論的最新發展動態,學習專業前沿知識,自覺地運用于聲樂教學實踐中。伴隨著教學實踐教師還要及時發現聲樂教學工作中的實際問題,積極發掘與創造力密切相關的因素和材料,不斷地提出新課題,將教學中的實際問題變為科研課題,在實踐中加深理解。通過科學研究來豐富、加深和更新知識結構,提高自己的學術水平,在教學創造活動中起到應有的啟發和引導作用。學校要指派優秀的導師對聲樂教師進行科研幫帶,在科研選題、信息咨詢、問題分析及論文寫作等方面給予引導,讓聲樂教師都聚集在科研創新的團隊中開展教學研究。只有培養科研意識,才能促進教師形成先進的科研思想、科研方法,進而激發強烈的創新欲望,掌握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形成充滿活力的創新型知識結構。因此,學校不但要為教師的科研創造條件,還要完善科研管理和激勵機制,調動聲樂教師的科研積極性,營造良好的科研氛圍。

總之,優化高職聲樂教師的現有知識結構,不但可以開闊教師自身的藝術視野、提高藝術修養,也能在教學中為學生提供最豐富、最新鮮的知識營養。因此,聲樂教師不能用靜止的眼光看待知識結構,應多渠道地學習、探索,在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中不斷更新、完善和優化。

【參考文獻】

[1]衷克定,申繼亮,辛濤.論教師知識結構及其對教師培養的意義[J].中國教育學刊,1998(3)

[2]辛濤,申繼亮,林崇德.從教師的知識結構看師范教育的改革[J].高等師范教育研究,1999(6)

[3]楊瑞.高師聲樂教育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楊瑞.高師聲樂教學的“死結”[J].山東社會科學,2012(s2)

[5]彭丹雄.構建高師聲樂教學新模式[J].藝術探索,2007(5)

【作者簡介】羅薇麗(1973— ),女,廣東梅州人,嘉應學院梅州師范分院講師,研究方向:聲樂、音樂教育。

(責編 何田田)

猜你喜歡
知識結構優化策略
把握核心概念 優化知識結構
我國正當防衛研究的網絡知識結構與核心脈絡
概率統計知識結構與方法拓展
區塊鏈和比特幣相關主題的知識結構分析:共被引和耦合聚類分析視角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及策略研究
武漢市部分高職高專院校足球課的開展現狀及制約因素
企業重大風險確定及管理建議的研究論述
分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探索
基于一種優化策略的智能燈控制系統研究與設計
基于九因子模型的新手教師TPACK知識結構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