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文化軟實力建設的系統路徑

2016-07-07 21:01周建標
遼寧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 2016年2期
關鍵詞:實力文化產業建設

中圖分類號:G1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4496(2016)02—011—09

[內容提要]中國文化軟實力建設是宏大的系統工程,既需要黨委領導和政府引導,也需要社會各界共同努力,還需要提升文化產業競爭力、培育開發急需人才、建立多元投資體系、完善文化基礎設施。

[關 鍵 詞]中國;文化軟實力;建設

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包括“硬實力”(經濟、科技、軍事實力等)和“軟實力”(文化和意識形態的吸引力)兩大方面。一個國家的崛起,在于它綜合國力的全面提升。在經濟全球化推動下,現代的軟實力競爭也風起云涌,不斷出現新的競爭內容(如文化感染力、意識形態和核心價值觀的吸引力、國際形象和社會發展模式的影響力等)。中國文化軟實力建設要從中國國情出發,既需要黨委領導和政府引導,也需要社會各界共同努力,還需要提升文化產業競爭力、培育開發急需人才、建立多元投資體系、完善文化基礎設施。

一、中國文化軟實力建設需要統一領導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家園,表達了人類的信念和信仰。國家統治階級的“話語權”通過文化而擴展到市民社會,滲透到“民族文化精神”中而形成“文化領導權”,進而引導民族文化、倫理和意識形態的發展方向。文化領導權是國家統治階級建立和延續“統治權”的重要條件。

中華民族是56個兄弟民族的總稱,各兄弟民族的文化各有特點,需要經過文化的認同,才能形成牢固的凝聚力。中國進行文化軟實力建設,必須改革和完善文化軟實力建設的領導體制和運行機制,“建立健全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宣傳部門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分工負責、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的工作體制和工作格局,形成文化建設強大合力?!盵1](一)黨委要加強文化軟實力建設的政治思想領導

根據當今國際社會競爭局勢,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共十七大把“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列為國家戰略。隨后,黨的十八大報告也指出:“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發揮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作用”[2]。黨在文化軟實力建設中加強政治思想領導,要堅持 “二為” 方向、核心價值觀引導以及“雙百”方針。

首先,黨領導中國文化軟實力建設,必須始終堅持“二為”方向(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培育國民的精神狀態、意志品格和內存凝聚力,形成中華民族文化認同。實現文化建設與現實生活、人民精神需求及社會主義事業的共同前進。

其次,堅持核心價值觀引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指導和統率作用,決定中國文化軟實力建設的政治方向和價值取向。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需要輿論的正確引導,需要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共同努力,高揚主旋律,傳遞正能量。蘇共當年擁有20萬黨員時,就推翻了沙皇專制、奪取了政權,是因為正確理論引導和輿論宣傳成功。蘇聯解體前,蘇共雖然黨員多達2240多萬,但在戈爾巴喬夫“新思維”的倡導下,受西方資助的私人媒體公開登臺亮相,在報紙、廣播、電視上公開發表反蘇共反政府言論,媒體駕馭了社會輿論、綁架了社會群眾,蘇共完全失去了輿論和人民群眾的支持。在沒有外部侵略、沒有內戰的情況下,一個和美國并駕齊驅的超級大國蘇聯卻突然解體了。因此,正確的輿論,能夠以正視聽、引導民心;錯誤的輿論,違背事實、誤導民心。

第三,堅持 “雙百” 方針。黨領導中國文化軟實力建設,必須始終堅持“雙百”方針(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為中國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創造適宜的政策環境和社會環境。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前提下,提倡不同藝術流派、藝術風格平等競爭;提倡不同文化學派、不同文化觀點相互爭鳴。

(二)政府要改革文化軟實力建設管理體制

文化單位(文化事業單位和文化企業)是文化軟實力建設主體,文化單位的積極性創新性關系到我國文化軟實力建設的成效。發達國家的文化產業,是在市場競爭的基礎上成長發展起來的,已經具有強大的生存能力和市場競爭力,甚至還掌控著國際市場的游戲規則和行業標準。而我國的文化單位過于依賴政府,失去了競爭活力。因此,要推進文化體制改革,轉變政府職能,實行政策引導,實施依法管理,加強分類管理,引入市場競爭機制,激發文化單位的積極性創造性和競爭力。逐步建立黨委領導、政府管理、行業自律、文化企事業單位依法自主運營的文化建設新體制。

各級政府要切實擔負起推進文化改革發展的責任,把文化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并納入社會發展總體規劃,把文化改革發展成效納入政績考核體系。政府要依據文化發展規律來引導文化軟實力建設,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前提下,保證文化單位充分享有自由創作的權利。

1.處理好政府與文化企事業單位的關系

政府要通過完善各項工作機制,實現文化管理制度化、規范化。健全文化企事業單位法人治理的管理體制,實現政府依法管理文化建設。

2.建立工作責任制

各級政府要把文化軟實力建設列入工作日程,建立工作責任制,把文化軟實力建設列入領導干部政績考核內容。文化管理部門要切實履行職責,推動文化軟實力建設發展。文化企事單位要主動擔負文化軟實力建設的歷史使命,把競爭機制引入文化生產,實行績效管理,獎優罰劣,保證文化工作者有充分的文化創作權利,有發揮才能的廣闊空間。

3.實行政策引導,用政策推動文化軟實力建設

政府管理文化,應該綜合運用經濟、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引導文化發展。通過制定文化產業長期發展規劃和產業政策,制定文化法規,引導文化產業合理布局和結構調整,推動文化產業加快發展。政府管理文化的主要職責是:規劃引導監管文化產品的生產和流通;培育文化市場,維護公開公平公正的文化市場秩序;保護知識產權和民族文化遺產;加強對外文化合作交流;加強文化立法和執法。

4.實施依法管理,營造文化軟實力建設的法制環境

發達國家建設文化軟實力的經驗表明,增強文化競爭力需要完備的法律法規。例如美國,主要依靠法律管理和資助文化藝術事業。1996年美國國會通過了《電信法》,用法律形式支持“時代”和“華納”兩大集團合并,為文化產業集團發展和對外擴張保駕護航。美國通過法律培育文化產業的競爭力,不但在國際文化市場中占有很大份額,實現豐厚的經濟價值,而且通過文化產品向全球輸出美國生活方式,傳播美國價值觀,體現美國文化軟實力,產生文化吸引力和擴張力,實現美國文化的政治價值。

我國文化立法進程滯后于我國文化發展需要。目前,我國文化方面的立法有《文物保護法》、《著作權法》、《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其余都是條例和部門規章。文化法制建設滯后,嚴重影響到文化藝術事業的發展。文化軟實力建設需要良好的法制環境。政府應該加強文化立法,健全文化法律法規和政策體系,維護我國文化企事業單位的合法權益;為政府管理文化提供法律依據,做到有法可依,依法管理。

5.加強分類管理,明確文化軟實力建設路徑

公益性的文化事業和經營性的文化產業是文化軟實力建設的兩個輪子,缺一不可。發展文化事業,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良好的公共文化服務,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權益,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養,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保障。發展文化事業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內容,能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創造豐厚的經濟價值,能夠增加就業、刺激消費、涵養稅源。發展文化產業既能夠創造經濟價值,又能夠創造社會價值,展示國家文化軟實力。

6.發展社會文化組織,服務文化軟實力建設

成熟的社會文化組織體系,包括政府文化機構(立法組織和行政組織)、文化市場組織(文化企業和家庭)、社會文化組織(社會文化團體、社會文化中介等)三類組織形態。反映現代社會文化組織體系中的三種力量。政府文化機構是以社會主體文化利益最大化為目標的行動者;文化市場組織是以自身利益最大化為目標的行動者;社會文化組織是致力于增進社會文化福利且以自身贏利為目的的團體行動者。

隨著政府文化機構改革、文化主管部門職能轉變,要求社會文化團體發揮溝通市場主體與政府之間的橋梁作用,發揮文化行業協會自我管理、自我約束的作用。文化行業協會要主動承擔技術性、服務性、事務性的職能,建議政府文化立法和決策,制定行業發展規劃、質量標準和服務規范,監督會員單位依法經營,遵守行業規約,協調會員關系,承擔資質審查、行業統計、咨詢培訓、招商展覽等具體事務。如美國政府不設管理文化事務的專門機構,而設立“聯邦藝術暨人文委員會”、“國家藝術基金會”、“國家人文基金會”等社會中介組織,代表政府行使一部分職能。

隨著文化市場的發展,需要發展各類文化中介組織,為文化產品(或文化服務)供需雙方提供信息、促成交易。文化中介組織要在政府文化機構監督指導和文化行業協會監管下,自主經營、自負盈虧。

2014年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審議通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實施方案》,提出當前文化體制改革的總體思路:緊緊圍繞一個核心目標(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著力抓住兩個關鍵環節(完善文化管理體制和深化國有文化單位改革),加快構建五個體系(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現代文化市場體系、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對外文化傳播和對外話語體系、文化政策法規體系)。同年,圍繞文化體制改革總體思路,優化政府職能,完成了省級新聞出版與廣播影視局合并。文化部進一步創新文化體制機制,設立國家藝術基金。2014年11月,國家藝術基金首年度評審結束,394個項目從4256個申報項目中脫穎而出,共計獲得4.29億元支持。一些以往很難得到扶持的民營文藝團體和自由職業者也獲得資金扶持。2015年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

(三)社會各界要共同參與文化軟實力建設

文化軟實力建設是宏大的系統工程,需要社會各界共同努力。要充分調動社會各界的積極性,凝聚文化軟實力建設的智慧和力量。

1.夯實文化軟實力建設的群眾基礎

人民群眾不僅是物質財富的創造者,也是精神財富的創造者。要發揮人民群眾在文化軟實力建設中的主體作用,堅持發展文化為了人民、發展文化依靠人民、文化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激發人民群眾的文化創造潛能,夯實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群眾基礎。

2.鼓勵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社會各界共同參與文化軟實力建設的著力點是發展文化產業。文化產業是生產文化產品和提供文化服務的產業。文化產業是以個人創意為發展基礎的新興產業。發展文化產業需要全體社會成員積極參與創意活動,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通過萬眾創新,才能創造出更多的新技術、新產品和新市場,提高文化產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通過大眾創業,增加更多的文化市場主體,增加文化市場的動力、活力和競爭力。

3.調動文化工作者的積極性

文化領域的領導者要遵循文化發展規律,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為文化工作者營造輕松的工作環境。為各類文化人才搭建展示才華的舞臺,表彰杰出貢獻的文化工作者。倡導藝術民主和學術民主,倡導不同學術觀點、不同文化流派相互切磋、互相學習。發揮文化工作者在文化軟實力建設中的生力軍作用。

二、中國文化軟實力建設需要提升文化產業競爭力

“文化軟實力”是相對于“硬實力”而言的無形精神力量,需要借助核心價值觀、外交政策和各種文化產品才能表現出來。

(一)文化產業是展示文化軟實力的重要載體

文化產品承載著核心價值觀和生活方式。美國通過文化產業輸出美國人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從麥當勞、肯德基的飲食文化,到迪斯尼、好萊塢的精神文化,都成為美國意識形態“軟實力”的主要載體。它們在占領經濟市場和文化市場的同時,也占領思想文化空間。逐漸侵蝕著許多發展中國家的傳統文化,改變他們的生活習慣、工作方法、思維方式,改變他們的價值觀和人生觀[3]。

(二)發展文化產業是重要國家戰略

縱觀世界經濟發展歷程,許多發達國家早已把發展文化產業作為重要國家戰略,將經濟增長的潛力轉移到發展文化產業。20世紀90年代以來,發達國家紛紛制定文化發展戰略,依靠文化軟實力提升國家綜合競爭力。例如,20世紀90年代初,法國和加拿大提出“文化例外和多樣性原則”(保護本國文化不被其他文化侵襲的政策);1996年,日本政府公布實施《21世紀文化立國方案》,確立“文化立國方略”;1998年英國出臺《英國創意產業路徑文件》,確立通過發展創意產業提升國家競爭力戰略;1998年韓國正式提出“文化立國”戰略;1998年,新加坡也將創意產業確定為21世紀戰略產業,并出臺《創意新加坡》計劃。

我國在提升國家硬實力的同時,也通過文化體制改革,制定文化政策,扶持文化產業發展。2002年,黨的 “十六大”提出“文化產業”概念,文化產業與文化事業相提并論。2004年,國家統計局頒布《文化及相關產業分類》,對文化產業進行了界定。2009年7月,我國第一部文化產業專項規劃《文化產業振興規劃》由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標志著我國把文化產業上升為國家戰略性產業。但我國文化產業起步較晚,競爭力較弱,同西方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還須繼續努力。

(三)通過文化創新提升文化產業競爭力

美國著名經濟管理學家德魯克指出:“今天真正占主導地位的資源以及絕對具有決定意義的生產要素,既不是資本,也不是土地和勞動,而是文化?!盵4]西方發達國家憑借科技創新和文化創新的優勢,在國際文化產業分工體系中占領產業鏈的高端位置,并通過“全球服務外包” 形式把發展中國家 “鎖定” 在產業鏈的低端位置。

我國目前是國際文化產業制造大國和文化產業內容原創小國,處在國際文化產業鏈的低端位置。只有借助“文化創新”提升原創能力,才能從國際文化產業分工體系的低端位置中“突圍”,實現從“制造大國”轉變為 “創造大國”。在國際市場競爭中,優先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發揮文化資源潛在的經濟價值,已經成為發達國發展經濟的成功經驗。美國學者邁克·波特曾經說:“基于文化的優勢是最根本的、最難替代和模仿的、最持久的和最核心的競爭優勢?!盵5]

三、中國文化軟實力建設需要培育開發急需人才

人才是第一資源,是文化產業發展的根基。人才是文化資源轉化為文化產品的助推器,推動文化產品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人才是文化軟實力建設的關鍵因素,是文化創新的驅動力,是文化產品的創造者和傳播者。當前,我國文化產業發展急需培養開發文化創新人才、文化經營管理人才和文化傳播人才。

(一)文化產業發達國家得益于人才培養

目前,美國是世界上文化產業最發達的國家,得益于美國20世紀70年代開展的“文化產業專業教育”,培養了大量創意人才,為美國文化產業發展提供了人才保證和發展動力。創意人才克服了美國缺少歷史積淀和文化底蘊的弱點,整合了國際上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文化資源,通過內容創新、市場運作和商業包裝,創造了風靡全球的文化產品。既體現了美國文化軟實力,又獲得豐厚的經濟收入。

日本的動漫產業居全球首位,得益于日本擁有大量動漫專業人才。截至2003年,日本具有漫畫、插圖、動畫的院系、專業的大學和短期大學達到19所;屬于漫畫、插圖、動畫的??茖W校達到85所[6]。韓國流行文化的傳播與發展也得益于國家大力投資文化產業和培養文化產業人才。2000年到2005年,韓國共投入2000多億韓元,大力培養文化產業復合型人才,重點抓住電影、卡通、游戲、廣播、影像等產業高級人才的培養 [7]。韓國還通過 “文化振興院” 制定文化產業人才培養方案,利用高等院校培訓文化創意人才。

(二)我國文化產業人才培養有待加強

據中國文化產業年鑒統計,截至2012年初,全國已有97所高校開設了文化產業管理本科專業,高校的文化產業及相關領域的碩士、博士招生數量亦呈逐年遞增的趨勢[8]。但是“文化產業”在我國教育體系中屬新興學科,尚未形成獨立的一級學科,存在“專業歸屬不清、培養目標模糊”等現象。

1.專業歸屬不清

在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15年)》中,“文化產業管理”被列在“管理學”中,其專業代碼為120210,12指學科門類“管理學”,1202代表“工商管理類”,120210 文化產業管理(注:可授管理學或藝術學學士學位)。各高校的文化產業專業歸屬院系不同,出現了學習文化產業管理的學生畢業后,有的拿到管理學士學位,有的拿到藝術學學士學位。專業歸屬不清直接導致培養目標不明。

2.培養目標模糊

學科歸屬不明確帶來的直接后果就是培養目標模糊。很多院校的文化產業管理專業旨在培養既懂經濟又懂管理,還懂文化的復合型、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非常宏偉。在4年時間里,既要學經濟又要學管理,還要學習文化學及相關學科,結果泛而不精,無法滿足文化產業要求專業人才的需求。

只有明確文化產業相關專業的學科歸屬(有學者建議將文化產業設為一級學科),再根據《文化及相關產業分類》中的“核心層、外圍層、相關層”的具體分類,開設相應的課程,才能培養出與文化產業就業市場相適應的文化產業人才。文化產業“核心層”包括新聞服務、出版發行和版權服務、廣播電視電影服務及文化藝術服務。文化產業“外圍層”包括網絡文化服務、文化休閑娛樂服務及其他文化服務。文化產業“相關層”包括文化用品、設備及相關文化產品的生產,文化用品、設備及相關文化產品的銷售[9]。各高校應該結合自身特色資源,細化文化產業專業培養目標,設定具體的課程,呼應文化產業就業市場需求。

四、中國文化軟實力建設需要建立多元投資體系

借鑒發達國家文化建設的投資機制,建立我國文化建設多元投資體系,解決中小文化企業融資難,促進中小文化企業發展。

(一)商業信貸

發達國家文化建設和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資金來源是政府支持的商業信貸,其主要形式是政府貸款和金融機構低息貸款(享受政府貼息)。如日本針對中小型文化企業融資難問題,設立了中小文化企業融資擔保體系,由政府設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公司和再保險公司。信用擔保公司在向中小企業提供信用擔保的同時,向再保險公司申請所擔保金額的再保險。日本中小文化企業融資擔保體系徹底打通了中小文化企業信用貸款通道,有效解決融資難,極大地促進了文化產業發展。

(二)財團融資

財團融資是發達國家發展文化產業的重要融資方式。日美大型文化產業都由大型集團公司壟斷經營。如日本三井財團的SONY公司、美國迪斯尼集團、美國全國廣播公司等,在財團雄厚資金支持下,不斷并購擴張,形成跨國公司。目前美國控制了全球75%的電視節目的生產和制作。許多第三世界國家的電視節目有60%-80%的欄目內容來自美國,幾乎成為美國電視節目的轉播站[10]。

(三)企業贊助

企業贊助是發達國家文化建設的重要融資渠道。企業在贊助文化活動中,獲得廣告效應。法國企業熱衷于贊助公益文化建設和公益文化活動,如萬喜集團在2004-2008年間出資1 000萬歐元,修復凡爾賽宮鏡子展覽廳。2010年上海世博會期間,法國企業歐萊雅公司是上海世博會和法國館的雙重贊助商。日本企業也熱衷于贊助建設文化基礎設施項目,以改善企業形象。

(四)公益性捐助

制訂法律和政策鼓勵公益性捐助。美國公益性文化機構所獲得的社會捐助數額遠遠高于各級政府的財政撥款。美國政府資助公益性文化建設(活動),一般不會超過文化機構所得資助的20%,其余部分必須由申請者從政府機構以外籌集。美國政府通過法律和政策鼓勵公益性捐助。如1917年,“美國聯邦稅法”規定減免資助者的稅額,鼓勵基金會、大公司和個人捐助,引導部分社會財富用于文化發展[11]。

(五)產業基金融資

通過政府(或民間)出資成立文化產業發展基金,為文化產業發展提供融資。如日本在20世紀90年代設立了“文化藝術振興基金”,用于支持各類文化藝術活動。韓國文化振興院通過文藝振興基金、文化產業振興基金等專項基金,計劃每年融資至少1 000億韓元,用以扶持文化創作、營銷、出口、人才培養和文化基礎設施建設。

(六)資本市場融資

發達國家資本市場繁榮,為文化企業融資提供了良好平臺。資本市場融資方式主要有:股權融資(金融資本和社會資本以購買股權的方式介入文化產業);債券融資(營利性文化企業通過發行企業債券融資,非營利性文化機構以國債方式從債券市場獲取資金);知識產權融資(將知識產權的收益預期證券化而出售證券產品獲得資金);信托融資(由政府主導設立“文化信托產品”,募集資金,投資人享受一定所得稅優惠);證券基金投資(文化產業投資收益高,吸引許多證券基金投資)。

(七)風險投資

文化產業是高收益產業,同時也是高風險產業。在20世紀90年代,世界文化強國紛紛把“風險投資”引入文化產業,解決小型文化企業初創時期的融資困難。

(八)彩票基金投入

通過彩票公益基金贊助公益文化事業方式,為藝術、體育、公益文化機構提供資金。

(九)引入外資

發達國家不僅在國內為文化產業發展籌措資金,而且重視引進國外資金發展本國文化產業。如美國的電影領域,好萊塢主流的六大電影制片公司中有2個是外資控股(哥倫比亞影業公司是日本索尼公司控股,20世紀??怂褂皹I公司是澳大利亞的新聞集團控股)。美國流行音樂領域,國外公司(日本索尼、荷蘭寶麗金、德國BMG、英國Thorn-EMI)幾乎控制了整個美國音樂市場[12]。

五、中國文化軟實力建設需要完善文化基礎設施

文化基礎設施是文化軟實力存在和發揮作用的物質平臺,沒有文化基礎設施,文化軟實力難以體現、傳播和發展。因此,國家文化軟實力建設需要“文化基礎設施”先行,夯實文化軟實力建設的物質基礎。

(一)建設國家級文化設施展示我國文化軟實力

國家級文化設施(國家博物館、國家圖書館、國家大劇院等)是我國對外文化交流的平臺,是展示國家形象的重要窗口和展示我國文化軟實力的載體。建設好國家級文化設施,既可體現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硬實力,也展示我國文化軟實力。

(二)完善城鄉公共文化設施夯實我國文化軟實力的群眾基礎

國家文化軟實力建設好比建造“金字塔”,國家級文化設施建設是打造我國文化軟實力的“塔尖”,城鄉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是夯實我國文化軟實力的“塔基”。只有完善城鄉公共文化設施,才能滿足城鄉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國民素質,使我國文化軟實力建設扎根民間。然而,目前我國城鄉公共文化設施建設不平衡,從人均文化事業費看,2013年全國人均文化事業費38.99元,最高省份(121.96元)是最低省份(17.15元)的7倍多[13]。

(三)保護文化遺產

文化遺產是歷史文化傳統的重要載體,蘊含著民族精神價值、思維方式、想象力,體現民族的生命力和創造力,是民族智慧的結晶。文化遺產承載著民族文化的歷史價值,是民族文化的基因,是傳承民族文化、聯結民族情感、增進民族團結、維護國家統一、建設和諧社會的文化基礎,也是維護世界文化多樣性的前提。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增強中華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擴大中華文化的世界影響力和吸引力。

(四)建設海外文化設施

海外文化設施是我國文化對外傳播的重要物質載體,是擴大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的重要窗口。近年來,我國相繼建設了一批海外文化設施,開設“孔子學院”,展示中國文化優秀成果,增強與所在地人民的文化交流,樹立了良好的國家形象?!翱鬃訉W院”是體現我國文化軟實力的靚麗品牌,截至2015年12月1日,我國在全球134個國家(地區)建立500所孔子學院和1 000個孔子課堂[14]。

(五)建設國家信息工程

互聯網已經成為信息時代各國文化軟實力競爭的新陣地,成為傳播文化價值觀的強大輿論媒介,成為凝聚民心、服務大眾的重要公共文化平臺。我們要充分利用互聯網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既要加強互聯網文化的建設和管理,還要開發利用互聯網的強大功能,實施“國家數字博物館”工程,運用現代網絡技術手段,傳播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維護文化多樣性,增強文化認同感、歸屬感和自豪感,增強我國文化軟實力。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J].求是,2011(21):3-14

[2]胡錦濤.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J].求是,2012(22):3-25

[3]周建標.我國文化安全面臨的挑戰與對策[J].華南理工大學學報,2010(4):57-62

[4]德魯克.大變革時代的管理[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9:150

[5]邁克爾·波特.李明軒、邱如美譯.國家競爭優勢[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2:253

[6](日)中野晴行.甄西譯.動漫創意產業論[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7:250

[7]閆玉剛.對文化產業人才培養與課程設置的幾點思考[J].山東教育學院學報,2009(5):47-49

[8]許亞群.文化產業人才培養何去何從[N].中國文化報,2012-11-22(4)

[9]熊澄宇.關于當前我國文化產業分類標準的研究[J].社會科學戰線,2012(1):149-154

[10]姜 飛.美國的傳播霸權及其激發的世界范圍的文化保護[J].對外大傳播,2005(4):35-37

[11][12]余曉泓.美國文化產業投融資機制及啟示[J].改革與戰略,2008(12):153-155

[13]張妹芝.加強基層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J].民主,2014(6):25-26

[14]漢辦官網.關于孔子學院/課堂[EB/OL].http://www.hanban.org/confuciousinstitutes/node_10961.htm

猜你喜歡
實力文化產業建設
軟實力致勝
實力搶鏡
自貿區建設再出發
基于IUV的4G承載網的模擬建設
《人大建設》伴我成長
保障房建設更快了
提升文化軟實力是當務之急
場上拼實力,場下拼表情,就這么拼了
文化產業
關于文化產業發展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