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格蘭長老會在遼寧(1867年—1950年)

2016-07-07 15:02趙洪波李敏姜珊
遼寧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 2016年2期
關鍵詞:傳教基督教蘇格蘭

趙洪波+李敏+姜珊

中圖分類號:B97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4496(2016)02—091—07

[內容提要]蘇格蘭長老會的傳教使團在近現代時期來東北傳播基督新教,以遼寧為其活動的中心地帶。他們是第一個在遼寧開展有組織地傳教活動的基督教教會,1867年來到遼寧營口開辟傳教事業,1950年撤離。他們在遼寧積極開展傳教活動,提供醫療服務,興辦西式學校,為社會做了很多慈善事業,對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然而,蘇格蘭長老會是隨著大英帝國的殖民浪潮而來到中國的,他們也存在著很多局限性。

[關 鍵 詞]蘇格蘭長老會;基督新教;遼寧;影響;局限性

蘇格蘭長老會,全稱蘇格蘭聯合長老會,是最早來到遼寧地區開展有組織的傳教活動的基督新教教會。早在1867年,就向營口派出了第一位傳教士,奠定了在東北傳播基督新教的基礎。蘇格蘭長老會也是近現代時期在遼寧最有實力的三個新教傳教使團之首,宣教區域主要分布于“奉天腹部及吉林南北邊陲與黑龍江之南角”[1],奉天是指遼寧省,當時是東三省中最發達的一個。蘇格蘭長老會在東北的傳教活動以遼寧為重心,在遼寧開展傳教活動八十多年,對當地的政治、經濟、文化都產生了很深遠的影響。

一、起因與背景

蘇格蘭長老會,屬于基督新教的長老宗。長老宗的特點是實行長老制,由信徒推選長老與牧師共同管理教會,作風比較民主。1560年,蘇格蘭人約翰·諾克斯學習接受了長老派的教義和主張,回國后帶領蘇格蘭教會進行改革取得勝利,從而使長老宗成為蘇格蘭地區的主要宗教,稱為國教。英格蘭的長老會與愛爾蘭的長老會都源于蘇格蘭長老會。

19世紀中葉,蘇格蘭長老會隨著大英帝國的殖民浪潮,向世界各地傳播基督教。他們成立海外傳教機構,中文稱為差會。1864年,蘇格蘭長老會的差會向中國派遣了傳教士。工作開始于浙江省寧波,不久遷往山東省煙臺。1870至1880年間,蘇長老會將其在山東煙臺的全部宣教工作轉移到滿洲,從此全心全意在東北謀求發展。蘇格蘭長老會為什么選擇在東北開展他們的工作呢?有以下幾種原因。

首先,跟隨“闖關東” 的時代潮流。清代前期,政府實行 “邊禁”,禁止關內的漢族等人民移入東北。所以,東北地區地廣人稀,是一片待開發的“新大陸”。清代中葉以來,沙俄在東北頻頻活動,占領土地,政府漸漸放開 “邊禁”,允許內地人們進入東北,開發土地,保護領土。至1860年以后,完全開放,形成了“闖關東”熱潮。蘇格蘭長老會的牧師賓威廉就是隨著這個熱潮于1867年10月從北京來到了遼寧營口。第二年,他開設東西街兩福音堂,為永久性的傳教工作奠定了基礎。這期間,他不斷向本國提出了向東北傳教的呼吁。4月,賓威廉病逝,安葬于當地,他被視為東北基督教的 “立基人”。

其次,東北當時還沒有基督新教的教會駐足。東北地區地廣人稀,面積相當于英倫三島的三倍,當時還沒有得到開發,生活條件比較艱苦。氣候也不是那么宜人,冬天零下二三十度,夏天溫度又很高。而且,東北社會的治安不好,盜匪橫行,外國人常常成為他們打劫的對象。東北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都不是很吸引外國人,因此當時還沒有基督新教的外國傳教使團在這里駐扎。蘇格蘭長老會選擇在東北傳教,成為在東北駐扎的第一個外國差會,沒有遇到任何的競爭,有廣闊地發展空間。

第三,東北的民風比內地開放,易于接受外來文化與宗教。近現代以后的東北是一個地地道道的移民社會,居民大部分來自于河北、山東、山西等省。移民社會的風氣比內地要開放,在東北的居民規矩沒有內地的漢族人那么嚴格。在東北的英國傳教士英雅各說:“這里的保守和排外可能比中國特有的情緒要弱,或許是因為許多人是與舊關系相脫離的外省移民,文人階層力量也很薄弱,而純正的滿人普遍對我們漠不關心?!盵2]相對來說,東北人更容易接受異域的文化與宗教。

第四,1858年的《天津條約》與1860年的《北京條約》給傳播基督教提供了有力的支撐。根據《北京條約》,傳教士取得了在中國傳教的自由,基督徒在中國享有完整的公民權,包括擁有房產和傳播福音的權利。根據《天津條約》的規定,牛莊被迫于1861年4月開埠通商。后來英國第一任領事密迪樂以“牛莊距??谏踹h”和船舶停泊不便為理由,強迫清政府同意在距??诟臓I口設立領事館,由于不能改變條約,對外仍使用牛莊的舊名。[3]這兩個不平等條約為基督教在東北的傳播提供了有力官方保障。

二、遼寧傳教八十年

雖然作為官方的清政府已經被迫對基督教敞開國門,但民間百姓心中的抵觸情緒還是比較嚴重?;浇淘跂|北的傳播,開始的時候并不容易打開局面。蘇格蘭長老會采取了靈活多樣的傳教活動,比如賣《圣經》、施醫施藥、開辦學校教育、開展社會慈善公益事業等。通過辛勤的勞動,他們開發了很多基督教的社區。

(一)傳播基督教,開發教區

1.初期。營口是蘇格蘭長老會最初傳教的落腳點和中心。1867年,蘇格蘭長老會的牧師賓威廉從北京來到了遼寧營口傳教,拉開了教會在東北傳教的序幕。1872年,蘇格蘭長老會牧師羅約翰來到營口,購買土地建筑房屋,在營口郊區東太平山設立教會,王靜明、林萬鎰等人受洗入教。王靜明成為長老會在東北傳教的非常得力的助手,蘇格蘭長老會在東北各地能打開局面,他的功勞很大。1872至1875年間,羅約翰是蘇格蘭長老會在遼寧乃至東北唯一的外國傳教士,直至1875年馬欽太牧師的到來。

沈陽是蘇格蘭長老會傳教工作的中心。1876年,羅約翰在營口差遣王靜明到奉天(沈陽)傳教,王靜明在奉天小北關租房設堂講道。1888年,羅約翰在大東門外購買土地,創立了東關教堂,也稱為東門教會。東門教會是蘇格蘭長老會在東北地區的工作中心,也是當時在東北規模最大的新教教會之一,至今還有著廣泛的社會影響。羅約翰在沈陽創辦了東北基督教神學院,是當時東北神學教育的最高學府,即今天東北神學院的前身。

遼陽是蘇格蘭長老會的另一個工作中心地區。1881年,羅約翰牧師赴遼陽開辟教區,一開始遭到了當地居民的強烈反對。后來派遣王靜明作為先行者,在大街上傳道,漸漸打開了局面。1888年,蘇格蘭長老會傳教士李雅各從奉天至遼陽傳教,在城內建禮拜堂和福音堂。至義和團運動之前,信教者達2800多人。蘇格蘭長老會在遼寧開發的基督教社區還包括營口、永陵、鐵嶺、開原、朝陽鎮等地區。

1891年4月,蘇格蘭長老會與愛爾蘭長老會在奉天小河沿召開大會,達成了在東北地區統一傳教的協議,二者劃定了各自的傳教范圍,并成立了“關東基督教長老會”。蘇格蘭長老會的宣教師有一半以上集中在沈陽市。愛爾蘭長老會的宣教師多分散居駐于吉林各總堂。1895年以后,丹麥路德會也來到東北傳教,通過與蘇格蘭長老會和愛爾蘭長老會協商劃定了傳道區域。近現代時期,在東北最有實力的三個傳教使團分別是蘇格蘭長老會、愛爾蘭長老會及丹麥路德會,他們合作很融洽。

2.發展時期。1900年6月,義和團運動爆發。7、8月份進入遼寧,蘇格蘭長老會在沈陽、遼陽等地的教堂、醫院、住宅等都被燒毀,在營口的建筑因為有外國軍隊的保護而免遭于難。外國傳教士大都首先逃到了有外國軍隊保護的營口,后來又逃到了日本、俄國以及逃回本國。很多中國的傳教士和信徒被殺害,基督徒數目急劇下降。因為東北有俄國人的保護,也有一些人為了尋求其保護而加入了基督教。

1901年,義和團運動在東北被清軍和俄軍鎮壓下去,外國的牧師與傳教人員紛紛返回中國。蘇格蘭長老會羅約翰牧師與愛爾蘭長老會付多馬牧師共同與清政府交涉,向盛京將軍增祺要求賠款白銀57.3萬兩,分3年10期付清。這些賠款都用于重建工作。沈陽、遼陽以及各地的教堂、醫院等建筑都重新建立起來,同時還建立了一些新的教堂等。

1904年至1905年,爆發了日俄戰爭,俄國戰敗,把自己在東北的特權轉讓給日本,比如鐵路、港口等。日本人對英國的態度很恭敬,所以蘇格蘭長老會的傳教活動發展沒有什么障礙,蘇格蘭長老會的傳教活動進入了穩步發展時期。

3.黃金時期。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中國改朝換代,東北進入張作霖和張學良父子統治的時期,日本人的勢力在南滿鐵路及其附近區域。1912年至1931年這一時期,東北社會比較安定,經濟發展也比較平穩。張氏父子對基督教青眼有加,與教會上層人士來往密切。社會對基督教的態度也非常接受。蘇格蘭長老會的傳教工作進入了發展的黃金時期,他們順利地建教堂、學校、醫院,開發基督教社區。據《中華歸主》的中國基督教調查資料中顯示:截至1920年,蘇格蘭長老會在東北已經建立了差會總堂9所,建立正式教堂32所,擁有受餐信徒9 909人。

4.后期。1931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開始全面占領東北,1932建立了偽滿洲國,對東北實行了全面的統治。東北的中國人感覺到自己被連根拔起,無法再決定自己的生活。此時的教會為中國基督徒提供了聚合點,因此這一時期東北加入基督教的人數突然增多了。1931年至1945年間,日本在東北統治了十幾年,這一時期東北的社會非?;靵y,也是蘇格蘭長老會比較艱難的時期。

1941年12月,日本人襲擊美國珍珠港以后,日本人把在東北英國傳教士全部逮捕,其中的一部分人被輾轉遣送回國,另一部分人被囚禁在日本。從1941年末至1945年8月日本戰敗投降期間,在東北幾乎沒有外國傳教士,教會完全依靠中國本土的基督徒來維持,東北的基督教教會的中國傳教士和信徒的自立性比較強。

1946年,抗日戰爭勝利,蘇格蘭長老會返回東北,并開始活動。1950年,中國基督教界開展了“自治、自養、自傳”的三自愛國運動,遼寧省積極響應,蘇格蘭長老會開始全面撤離中國。至此,蘇格蘭長老會在東北的傳教活動畫上了一個句號。

(二)醫療傳教活動

蘇格蘭長老會非常重視醫療傳教活動,與全國其他省份相比,這種方式在東北得到更廣泛地應用,而且效果很明顯。

首先,巡回醫療活動。一般在基督教傳入的初期采用。組織傳教醫生和牧師一起,帶上藥箱,到東北各地進行免費治療或者發放藥品,同時傳播基督教。巡回醫療活動基本上選擇在冬季,冰封大地,馬車可以通行。此時恰逢農閑,人們有時間來看病和聽他們宣傳基督教。司都閣醫生在《奉天三十年》中記載了當時他們巡回醫療的具體情況,他們就在當地的小教堂等地方給人們治病,還能做些簡單的手術,司都閣的醫術很高,基本上能做到藥到病除,很快能打開局面。[4]通過這種巡回的醫療活動,使普通民眾有機會了解教會和醫生們,傳教人員也可以在這個過程中接觸和了解當地的民眾,還能提高基督教在當地的知名度。

其次,建立教會醫院。教會醫院的經費主要由教會提供,在建立初期通常不收取醫藥費,經常免費發放醫藥、免費治療。隨著醫療活動的漸漸展開,越來越多的人就診,醫院開始收取費用,而且提供的醫療服務也越來越專業化。一般說來,教會醫院或診所的候診大廳里是宣傳基督教的福音的重要場所。最著名的沈陽盛京施醫院對蘇格蘭長老會在遼寧以至于東北地區的傳教工作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其建立者是杜格爾德·克里斯蒂(中文名司督閣)醫生。1882年,司督閣受蘇格蘭聯合長老會的派遣到東北進行醫療傳教工作,在東北工作將近40年。司都閣醫生與左寶貴將軍、盛京將軍趙爾巽、東三省總督錫良、張作霖父子的關系都非常友好,而且他與俄國人、日本人也保持著良好的友誼。

蘇格蘭長老會在遼寧省先后建立了遼陽施醫院(1890年建成)、遼陽仁母院(1892年建成)、開原仁愛醫院(1896年)、北鎮施醫院(1905年)、鐵嶺施醫院(1915年)等現代化的醫院。既提高了當地的醫療水平,解除了很多人的病苦,又成功地宣傳了基督教。

第三,培養醫療人才。教會的醫生在進行醫療工作的過程中,很注意培養中國本地的醫療人員,因為外國的醫生人手總是有限。比如司都閣在盛京施醫院工作近四十年,他培養了很多醫療人員。1912年,司督閣又建立了奉天醫科大學,這是東北地區規格最高的醫學院,蘇格蘭長老會、愛爾蘭長老會與丹麥路德會三家合作經營。這所醫學院畢業生的文憑得到了愛丁堡大學醫學院的承認。張作霖非常重視這所學校,學校的畢業生很多在東北軍中服務。其他的教會醫院大抵都是這樣,注重培養人才。

(三)興辦教會學校,“以學輔教”

蘇格蘭長老會在東北傳播基督新教,很注重興辦教會學校,客觀上是由幾種原因促成的。首先,長老宗的創始人加爾文主張教會對學校直接負責,在教會控制下,為社會所有階層建立一整套教育制度。蘇格蘭長老會嚴格繼承了長老宗的這些教育主張,所以很注重在其開辟的教區內設立教會學校。

其次,義和團運動以后,社會上對待教會學校的態度有了很大的變化。中國出現了一些行業,如海關、郵政、銀行等,這些工作被視為美差。從事這些工作需要懂得西方的文化技術和英語等,這些只有教會學校能提供。因此一些人即使本人不信仰基督教,但為了子女的前途著想,都會送他們進入教會學校學習。一時間,教會的學校在社會上很受歡迎。

第三,教會學校能成為一個宣傳基督教的合法的陣地,使學生及學生的家長漸漸產生基督教的信仰。美國傳教士倪維思說:“在中國辦學是最省錢、最有效的傳教方法,它們只花費差會的力量和傳教士的勞力與時間約四分之一,卻為該地教會提供了很大一部分的教徒?!盵5]蘇格蘭長老會初來東北之時處境很艱難,社會上對基督教很是抵觸,教會通過開辦學校,提供西式的教育,吸引學生及學生家長信教。同時,以教會學校為中心,為基督教在社會上獲得一個合法的基地。

教會學校的教學內容基本上離不開宗教生活。例如,蘇格蘭長老會在遼陽達子堡設立的基督教小學的必修課包括背誦《舊約》詩篇若干首、《新約》與《馬可福音》等。而文德中學雖不再學《圣經》這科,但必須遵守如下一些基本禮儀:早禮拜半小時,音樂課教唱贊美詩,飯前也要祈禱和唱詩,每周日到教堂做禮拜。如有違反,會受到校方的嚴格制裁。教會在遼陽設立中小學13所,教學內容與模式基本上一致,在遼寧其他地方設立的學校也是如此。

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中葉,蘇格蘭長老會在遼寧建立起一個從幼稚園、小學、中學、大學到女學等不同層次和類別的頗為完整的基督教教育體制[6]。據《中華歸主》(也名《基督教征服中國》)的調查資料中顯示:1901至1920年期間,蘇格蘭長老在東北建立初級小學99所,高級小學12所,其中在遼陽建立的初級小學最多。他們在遼寧建立中學7所,在沈陽建立大專院校3所。通過學校教育,培養了大批的信徒,在某種程度上達到了“以學輔教”、“征服中國”之目的,客觀上也為遼寧社會提供了大量的懂得西學的人才,加快了遼寧社會現代化的進程。

三、社會影響及局限性

近現代時期的英國,經濟文化很發達。蘇格蘭作為大英帝國的一部分,自然環境和生活生活水平都很高。蘇格蘭長老會的很多傳教人員,放棄在本國的優越生活,來到東北傳教,為當地社會做了很多善事,產生了很深遠的影響。然而,他們也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如果不是憑借西方科技和軍事的實力,以及近現代東北社會的積貧積弱的情況,其傳教成功的可能性就會大打折扣。

(一)社會影響

蘇格蘭長老會在遼寧80多年,對社會產生諸多影響。首先,促進了中西文化交流,特別是西方文化在遼寧的傳播。蘇格蘭長老會向東北派出的傳教人員,很多業務水平都非常高。近代時期,中國人對西方的文化非??是?,基督教的傳教士熱衷于辦出版和教育事業。當時社會上關于歷史、政治、經濟等中文教科書,其中絕大多數是按照基督教觀點撰寫的。蘇格蘭長老會的羅約翰牧師,據說精通9種語言,對中國和朝鮮的文化都有很深的研究。他寫下了《清朝的興起和發達》、《朝鮮史》、《滿洲傳教法》、《中華民族的起源》、《中國原來的宗教》等著作,對東西文化交流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其次,促進了遼寧教育和醫療衛生事業現代化進程。蘇格蘭長老會很注重借助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和文化,來與中國傳統宗教與文化相抗衡,使基督教文化深入人心。用他們的話語是:傳播先進的科學文化,摧毀“異教的堡壘”。一方面,蘇格蘭長老會很注重辦學校,引進了西方的教育以及生活方式。他們開辦運動會,請名人來演講,開展文化交流,豐富了當地人們的生活。另一方面,近現代以前的遼寧社會,醫療水平落后。蘇格蘭長老會首先在遼寧開辦有組織的醫療活動,他們建立了遼寧最早的診所和醫院,引進和傳播了西方先進的醫療技術。蘇格蘭長老會的教育和醫療傳教活動,為當時的遼寧社會增添了許多現代化色彩。

第三,助推了遼寧慈善事業社會化發展。近現代時期,東北社會多災多難,天災人禍頻仍。比如,1888年發生洪水災害,1894年中日爆發甲午戰爭,1904年日俄發生戰爭,1910至1911年沈陽發生鼠疫,等等。蘇格蘭長老會憑借其政治、經濟、技術的優勢,積極投身到社會慈善事業當中。比如,1888年,遼陽太子河發生大水,駐于遼陽施醫院的吳阿禮醫生雇用船只,將火勺等熟食品載運到受災地區放賑、治病。1904年日俄戰爭中,日軍炮彈落到遼陽城西南隅,城內居民惶恐。吳阿禮騎著白馬,手持白旗調停于日俄兩軍之間,使遼陽城內免遭兵燹之災,后來百姓還為他送了萬民傘。又如,1910年至1911年冬春之交,東北爆發了嚴重的鼠疫。清政府任命盛京施醫院全權負責救治工作。醫院的亞瑟·杰克遜醫生,在這場斗爭中犧牲了年輕的生命。蘇格蘭長老會所做的這些慈善事業,對當時當地的社會產生了很大影響。

(二)局限性

蘇格蘭長老會信仰很純正,具有絕對性和排他性,對中國本土文化造成了一定的傷害。他們作為強大的西方殖民勢力的一個代表來到中國,引發了一系列社會的問題,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

第一,借助不平等條約傳教,借助于英國的勢力。蘇格蘭長老會之來中國東北,是依靠了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后所簽訂的不平等條約。教會為可以到中國東北這片“新大陸”傳教而歡呼,而沒有過多地考慮到中國人的合法權益。1900年,義和團運動之后,長老會向當地政府索要了數額比較大的賠款,用于修建教堂、醫院以及人員的撫恤,也是依靠了不平等的《辛丑條約》。另外,大英帝國的勢力也是他們傳教的堅實后盾,清政府、俄國、日本都對蘇格蘭長老會非常禮敬。

基本上說來,教會的教堂、學校、醫院等都具有優越性,當地的人們都是惹不起的。比如,遼陽的文德中學在本地佛教廟會的時候,拉上“天國福音”的條幅,宣傳基督教,然后說廟里的都是封建迷信。這樣做其實非常不尊重人,但因為英國的勢力很大,人們并不敢怎樣反駁。還有的不良信徒,利用外國教士對情況不熟悉,讓他們出頭而為自己謀求私利,使人們敢怒不敢言。

第二,高高在上的優越感。蘇長老會的傳教人員以一種救世者姿態來到中國,他們認為自己的文化很優越,中國的本土文化很愚昧。如司督閣曾經對中醫有很多描述,基本上是認為中醫是騙人的、不可理喻的。傳教士的生活一般來說是比較考究的,他們有的建筑了寬敞的房屋,有中國仆從伺候,吃西餐,喜歡到處游歷。而且,教會中的英國傳教人員雖然數量不多,但是教會中的大權還是牢牢掌握在他們手中的,因為他們控制著資金的來源。

第三,引起文化與社會的沖突。蘇長老會作為西方殖民文化的代表,把西方的文化與宗教植入遼寧社會,與本地的文化發生很多的排斥和沖突。遼寧中國其他地方一樣,都是有家族的、地域的一套傳統生活,比如說家族祭祖、清明節祭祖掃墓、祭拜孔子、集體建學校和寺廟,等等。但是基督教否認孔子的權威,認為祭祖、燒香拜佛等活動都是愚昧迷信,禁止信徒參加這樣的活動。1900年爆發的義和團運動,就是這種種社會矛盾積累到一定程度的爆發。

第四,幫助收集中國的資料。20世紀20年代,基督教組織“中華續行委辦會”下設的“特別調查委員會”組織了全中國各基督教差會會長和干事,花了三年多的時間對中國各方面的情況進行詳盡的調查后編成了一部書,英文名為“The Christian Occupation of China”,漢語意為“基督教征服中國”,翻譯的時候譯成《中華歸主》。蘇格蘭長老會的德教治牧師是編委會成員,東三省的材料當由他帶領收集。書中對我國各省的行政區域、面積、邊界、城市、人口、地勢、山川、民族、語言、氣候、物產資源、經濟狀況、交通、郵電、教育、醫藥設施等等以及傳教史和宗教活動情況等,都進行了極其詳盡周密的調查研究[7]。這些材料使中國完全暴露在世界各國的面前,它的作用遠遠超出了宗教的范疇。

蘇格蘭長老會自1867年來到遼寧傳教,1950年離開,共八十余年。期間經歷了晚清、民國、軍閥統治、日本建立的偽滿洲國、國民黨與共產黨等等不同類型的社會,以及洪水、戰爭、動亂、鼠疫等等種種天災人禍。他們開展了各種傳教活動,建教堂,辦醫院、學校、慈善事業,對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們的辦事效率很高、工作一絲不茍。然而,他們所做的一切卻只有一個目的,如他們幫忙所編輯的《中華歸主》一書的名稱一樣:基督教“征服中國”。

參考文獻

[1]邱廣軍.清末民初長老會在東北的傳播[J].史學月刊,2009(6)

[2]徐炳三.漢學家羅約翰的傳教理念與文化調試[J].宗教學研究,2014(2)

[3]邱廣軍.清末民初基督教在東北施醫布道探析[D].東北師范大學,2005

[4]杜爾格德·克里斯蒂.奉天三十年(1883-19130)[M].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66-68

[5]顧長聲.從馬禮遜到司徒雷登——來華新教傳教士評傳[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171

[6]鄒丹丹.近代中國東北基督教教會學校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

[7]中華續行委員會調查特委會編.中華歸主(下)[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1660

猜你喜歡
傳教基督教蘇格蘭
基督教中國化的神學思考與實踐
明確路向,踐行基督教中國化——以福建基督教為例
蘇格蘭
凱蒂游蘇格蘭
冬日蘇格蘭 震撼心靈的美
簡述明清之際基督教在中國傳播的幾個問題
種類型的“基督教哲學”
近代英國圣公會在浙江的傳教活動
基督教倫理與現代社會工作的發展
試析傳教活動主體的倫理正當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