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媒體課件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2016-07-30 15:36龐芹
博覽群書·教育 2016年5期
關鍵詞:多媒體小學語文教學

龐芹

摘 要:多媒體課件的應用能夠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率,因為里面有著豐富多樣的內容表現形式,學生也容易被多媒體課件中出現的視頻和圖片所吸引,提升課堂的整體教學氣氛。本文主要就多媒體教學的內涵作為切入點,介紹多媒體課件和小學語文結合對教學產生的重要作用,旨在豐富小學課堂教學內容,提高教學穩步推進。

關鍵詞:多媒體;小學語文;教學

多媒體課件讓課堂教學更加的靈活,打破傳統教學的局限性,讓學生能夠通過多種渠道獲取知識,視聽能力得到有效的發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提升,主體地位也得到鞏固。

一、多媒體課件的教學內涵

1.含義?,F代化教學中多媒體教學應用最為廣泛。多媒體教學運用文字、圖像、聲音、視頻等因素直觀的展示教學內容,給學生開展立體化的教學方法,因為語言描述的精妙無法代替圖像和聲音的直觀,所以兩者的結合能夠讓教學活動更加豐滿,同時把這一過程用計算機記錄起來、并且加入教師要給學生在課堂上運用的板書講解,加快課堂教學的節奏和效率。

2.在小學語文中應用。傳統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學內容都是來源于書本,所以教學內容比較程序化,學生學起來會感覺很枯燥和生活的各個環節也脫軌,學生只能根據教師的語言開展想象,但是想象進展到什么程度教師不能直接掌握,所以對學生想象思維的培養也會有阻礙。

小學生的特點是形象思維占優勢,如果只是依靠課本去學習,沒有辦法得到形象的理解。而通過多媒體課件的圖文聲,可以給學生立體化的知識呈現,增強教學的密度,課堂教學的信息量也會加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得以發展。但是在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注意不要把多媒體作為教學的主體,忽視了學生對課本知識的回歸。

二、多媒體教學的主要作用

1.激發學習興趣。小學生年齡比較小,好奇也相對來說比較重,只有對自己比較感興趣的事情才能夠用心探索。這也會增加學生樂學和愛學的情感。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興趣的激發變得尤為重要。多媒體教學運用聲音和形象把鮮活的立體形成呈現在學生面前,比如在學習《詹天佑》這課的時候,教師給講解更多詹天佑的事件學生感觸也不是很深,但是如果教師給學生立體化的呈顯出詹天佑圖片和相關視頻,以及京張鐵路建設時的相關視頻片段,學生對于這個人物的理解就會變得有血有肉,在大腦中會形成一個興奮點,讓學生在興奮點當中提升自己的探究能力,師生間的交流互動可以引起共鳴,教學效果達到最優化。

2.創設情境環境。語文教學中情感教學內容比較多,單純的文字講解不容易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多媒體的應用可以給學生創設一個情感氛圍,學生在情境環境創設中會對學習內容理解的更加深刻。比如,進行《雪地里的小畫家》這課教學的時候,城市里面學生能夠看到的動物少之又少,所以很多學生對于動物的爪子形狀不了解,那么教師可以通過圖片給學生展示動物的爪子,讓學生回憶現實生活中能夠看到的動物,學生說能夠看見貓、狗、兔子和馬、松鼠,教師給學生展示不同的動物圖片,讓學生自己辨別這是什么動物的爪子。學生在觀察以后發現有的動物前爪和后爪不太一樣,有的動物爪子形狀很相似,比如說貓的爪子和老虎的爪子就有很大的不同,他們的指甲都比較鋒利,同時能夠捕捉獵物;之后學生會主動了解和觀察其他動物的爪子,課堂教學氛圍很濃烈,學生對能夠主動的融入教學中。學生在環境的引導下會主動積極的思考問題,并且發現,主要是因為多媒體技術為情境創設提供了更多機會。

3.激發學生美感。多媒體教學有著比較強大的功能性,通過圖片、圖像對自然景觀有深刻的認識,學生可以真正的體會到身臨其境的感覺,比如在開展《秋天的雨》這課教學內容的時候,因為這篇散文有著比較強烈的抒情意味,作者運用秋雨為線索,把眾多的景物有機的串聯在一起,形成豐收愉悅的景象,給大家一種比較愉悅的美感享受,小學生因為認知能力比較低,所以把文字轉化為圖像的能力還沒有,學生能夠形成的圖片意識只是自己之前在頭腦的保留的圖像,但是如果運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就是比較直觀的景象呈現。教師先給學生播放不同季節雨的情況,讓學生對于雨有了解。感受大地在春、夏、秋、冬不同的雨后景色,學生可以被景觀引入到學習的環境中。通過多媒體給學生創設出來的自然景觀,在體驗和欣賞中去討論學生的情操。

4.拓寬學生視野。因為課堂教學時間有限,運用傳統的教學方法能夠拓展的知識比較少。但是多媒體網絡的運用,能夠讓學生看見很多課外知識,同時還能夠遠程看見其他地區的學生在學習同一內容的情境,提高學生的知識攝取范圍,讓學生能夠了解到同齡學生在學習相同課程的狀態和領略不同的授課方式,拓寬學生的學習視野,打開學生的學習思路。

三、多媒體教學開展的注意事項

教學課件是教師按照自己對課堂的理解制作的教學輔助工具,能夠在課堂時間力加大知識攝入量,但是如果課件設計的不合理會忽略學生的課堂主導地位,讓課件引領學生學習,不是以學生學習為主,課件為輔,整個教學流程都是在鼠標的引導下完成,引導學生在固定的學習流程中思考問題,被動的知識接受,不利于學生各方面能力的發展。還有一種情況是學生在課堂上能夠掌握知識,但是當回家完成作業的時候會發現不會運用所學知識完成作業,課件不能夠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學生在課件的指引下學習知識,理解作業的思想和感情,但因為多媒體課件的運用讓課堂教學更加的緊密,所以沒有給學生更多獨立思考的空間,導致學生只是理解知識的表層含義,對其深入內涵沒有了解。

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要有效的掌控課堂。課件的運用能夠形象生動但是還是有其弊端,因為課件能夠給學生展示的只是表面的內容,其中。任何的教學手段都是有其弊端,課件對教學起到了輔助作用,不能成為教學的核心工具。教師還是要及時的了解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進度,及時的調整課堂教學情況和開展反饋,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例如,在《憶江南》這課教學中,就考慮到是四年級學生,所以背景顏色選擇比較適合學生的亮黃色,同時文字講解部分不要過多出現,幻燈片的數量和密度不要過大,課件的整體設計要和學生的年齡特點想統一。

四、結語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多媒體課件要注重于學生的實際情況,先了解學生的認知能力,這樣制作出來的課件才能被學生所接受,明確多媒體課件在教學中只是起到輔助作用,所以教學中課程教學的優點還是要發揮出來,運用多媒體和傳統課堂教學方法的融入,加強語文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趙美子,劉鳳娟.多媒體課件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思考[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 2012(04).

[2]朱曉民.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狀況研究[J].課程·教材·教法 , 2012 (05).

猜你喜歡
多媒體小學語文教學
借助多媒體探尋有效設問的“四度”
多媒體在《機械制圖》課中的應用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對外漢語教學中“想”和“要”的比較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撥動情感之弦,讓語文課堂綻放精彩
多媒體達人煉成記
適切 適時 適度——說說語文課堂的多媒體使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