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工學校形體課程多元化教學的實踐設計與評價初探

2016-07-30 17:34毛婷
博覽群書·教育 2016年5期
關鍵詞:教學評價多元化教學設計

毛婷

摘 要:當下素質教育成為教育模式的核心關鍵詞,而技工學校形體課程教學仍是以進行傳統教學設計與單一評價體制為主導,此教學設計與評價機制的模式已不能滿足技校當前生源素質要求以及各類學科(諸如民航管理、導游等學科)應用性的現實需要。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筆者望以就業市場需求為導向,貫徹“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針對技工學校形體教學面臨的實際困難引入多元化教學設計與多樣化評價方法。

關鍵詞:多元化;教學設計;教學評價;技校形體課程

在世界經濟日益“多元化”的今天,隨著社會分工的日益精細,對勞動者的專業素質需求近于“嚴苛”。我國越來越注重在職業培訓中貫徹“以人為本”的素質教育施教理念,強調在施教過程中,運用教學評價的實效,充分發揮評價尺度效應及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發展、教師專業素質提高和改進功能。筆者自擔任技工學校民航管理專業形體課任課教師伊始,便受到了多元化評價理論的啟迪,引發本人將教學設計與評價綜合進行思考。與此同時,在教學實踐中本人致力于教學設計與評價的改革,更加關注如何采取具體高效、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以促師生共同發展與進步。以下是筆者在此方面的一些拙見,望同仁給予指教。

一、評價機制與教學設計的引入

1.多元化教學評價機制理念

傳統教學觀念認為,教學評價以達到教學目標為宗旨開展,而多元化教學評價機制仍為達到教學目的,但卻與傳統的教育教學理念有著本質的區別。多元化教學評價機制的基本理念是一種以“促進教學功能深化拓展為根本目的,重視教學過程創新化、教學手段的靈活化,拓展評價對象能動性發揮的評價機制;以評價的導向和調控功能為中心,提倡評價目標、內容的多元化和評價方法的多樣化,重視評價過程的動態化和評價主體的互動化,強調評價為教學的創新發展服務?!?/p>

“一元”意味著個性泯滅,“多元”則給創新留下了更多空間。展開探索多元化教學設計,研究“以人為本”的多元評價機制,意在實現職業教學改革的創新與發展。課堂教學是實現學校教育的主渠道,現代教育已不再局限于為學生“傳道、授業、解惑”,我們在提高學生專業水平的過程中,還需充分開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發展自我,塑造自身人格,培養學生發展綜合素質,同時也為教師的專業素質提高做出一定貢獻。

2.引入多元化教學設計和評價的原因

(1)技工學生素質偏低的客觀需要。在我國職業教育處于發展的今天,勞動力市場急需高素質技術人員,而技校畢業生文憑與綜合素質偏低,很難找到就業出路。技工學校生源絕大多來自于中考成績不理想或沒有參加中考的學生,然而多數學生在入校后,由于種種原因對學習并沒有興趣,導致學習態度不端正,對在校的一切學習生活升值的技能學習皆以冷漠相對,得過且過。因此造成了“技校入學生源素質低下→教學培訓難度大→畢業生合格率低→用人單位不滿意→社會招聘只要高教人才→家長、學生不愿選擇技?!y招到合格生源”的惡性循環。

令人擔憂的是,近年來這部分學生在技校生中的比例正在逐步增加,他們不僅對自己的前途感到迷途,同時對周圍學生也造成了不少消極影響。根據筆者十年來對技校學生的了解、調查與分析后發現,他們大致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是比例極少的學業較優秀的學生,一般表現為主動勤奮;第二類是占絕大多數的學業表現一般的學生,他們性情不易穩定,極易受到外來不良環境的影響,擅長于在考試或考證的前“臨時抱佛腳”;第三類是幾乎每個班都會出現的學業表現較差的學生,少則3、4人,多則8、9人,他們對學習表現出完全的冷漠態度。更令人擔憂的是不少教師仍然按照傳統評價方式對他們進行測評,得到的結論往往讓我們對部分學生感到極大失望。

鑒于技校學生的現實狀況,傳統教學模式儼然受到了嚴峻的挑戰。因此,師者首先需在形體課程與學生專業、興趣、態度、能力之間建立新的契合點;其次教師還應當反思自己的教學設計,技工學校學生并非藝術類專業院校學生,在教學中應重建技校學生的身心特點相符的教學模式;最后革新守舊的教學模式,探索多樣化的教學方法與多元化教學設計。以此為基礎,采用多元化的教育評價,以評價促教學,以評價促進學生主動、自覺的發展,解決就業市場的供需矛盾,形成技校形體課程教學的良性循環。

(2)技工學校教育的現實需求?,F階段,我國正處于由“民航大國”向“民航強國”轉變的過程中,同時旅游業也在持續升溫,國內的民航管理、導游教育已具有相當規模,皆開設了形體這一重要課程為滿足專業需求。但形體課作為此類學科的一門新興課程,由于發展時間尚短,現下全國技工學校形體課教學并無統一教材,明顯滯后于其它學科,處于各自“摸著石頭過河”的混沌狀態。針對職業培訓的適用性、實用性較為缺乏,而勞動力市場客觀要求職業學校開設的必須是一門理論基礎扎實,服務實踐規范的運用性學科。然而形體課程涉及較多美育基礎知識,在教學中若僅對基礎理論進行解說和剖析,他們便會覺得難于理解,枯燥無趣,對于形體課程的認識也只會流于表象,缺乏對形體本質的訓練與感知。

于多年的實踐教學中筆者發現,形體是美的專業,而美是一種感受,如果教師遵照教材設置的章節順序,照本宣科進行教學設計,很容易出現教學與實踐相脫節,同時很難引起學生共鳴,課堂教學毫無生氣。因此,教師在授課前,“備透”教材內容,有效組織教學,準確找到形體課程與技校學生認知水平相吻合的教學設計。在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理念下,完成學生舊知識向新知識的遷移,建構學生自身的形體氣質,顯得尤為重要,唯有如此,才能解決好教材生硬、教學死板、學用脫節的現實矛盾。

二、多元化教學設計與評價的實踐

作為一名技工職業教育學校的形體教師,筆者始終秉承著以評價促教學,以教學助評價的理念。在教學過程中認真地觀察每位學生的表現,分析學生性情,尋找科學的訓練方法。為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自覺性、主動性、創新性,可根據學生的心理、生理特點,巧妙設計課堂教學的每個環節,改進傳統的教學方式,使學生由被動的學習變為主動學習。筆者在探索與實踐多元化教學評價的過程中,從教學設計與實施方面入手,進行如下一些課堂教學的實踐和嘗試:

1.重視非智力因素,注重因材施教

(1)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注重情感教育。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師生之間是一種互相有好感、互相尊重的和諧關系,這將有利于教學任務的完成?!敝袊糯湃嗽疲骸坝H其師,信其道?!边@些名人圣言說明了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教學質量提高的基礎,還體現出和諧師生關系在教學活動中的重要作用。

(2)選擇有效的教育手段,培養對美的感受、鑒別及創造能力。在如今的校園,存在片面審美觀甚至審美迷失的學生屢見不鮮,由內而外的表現為在各式潮流席卷下的校園時尚造型:各色亂發,窟窿皺衣,牛仔低腰,面無表情,斜眼看人,晃蕩站姿,這樣才算是“酷”。長久以來,“酷”成為了“美”的代名詞,家長老師憂心忡忡,然而陳舊、老套的說辭收效甚微。針對這一情況,筆者從形體課程對學生審美心理影響出發,借助其形象性與娛樂性,特別是尋找與青少年好奇、好動等身心發展階段相契合的特點,便于他們直接領悟知識,同時感受生活。

①建立審美標準。有效的審美教育是培養一種讓人能充人設事物中感到快樂與滿足,感受享受的能力。筆者在實踐中從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審美標準出發,和學生共同探討他們喜聞樂見的明星“美在哪里”的同時,允許獨特的審美眼光、審美感受、審美思維和表達并存,是因為“美”還具有獨特性和創造性。接下來再引導和啟發學生反思:什么是美?什么是值得我們喜歡和學習的? 什么才是優質的偶像?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向著積極、健康的方向,由內而外的不斷修正自己的審美觀。②擴展審美視野,開拓美的范疇。利用課前、課中和課后的空余時間,讓學生領略如我省著名舞蹈家楊麗萍作品《月光》中圣潔與溫柔的優美;感受我國著名舞蹈家黃豆豆領舞作品《保衛黃河》中栩栩如生、激情澎湃的悲劇美;欣賞“即興表演”大師賈作光先生作品《鴻雁高飛》中的壯美等。③體現形體課程綜合性與豐富性,保持學生的興趣。比如說穿插簡單的流行舞教學,讓學生保持新鮮感和時尚感。

(3)突出心理健康指導,促進學生人格完善。

①分享“心靈故事”,啟迪與引導學生正確的學習態度。在課程中筆者會時常和學生分享學習舞蹈的“心靈小故事”,用故事啟迪學生,引導、幫助學生做出人生選擇,并通過簡短的小故事讓學生尋找到自己、調整好自己,以更加積極向上的心態學習形體。

②運用舞蹈游戲,體驗團隊合作的力量和快樂。如游戲《解開手鏈》:男女生各一組,拉手圍成圈,記住自己兩邊的同學,松開手后隨音樂舞動,音樂停,腳步即 停,找到原來雙手相握的人,用右手去拉原來右邊同學的左手,形成一個復雜的“手鏈”。在不松手的情況下,回復到最原始的圈。讓同學們在舞蹈游戲中感受人與人、人與環境之間的關系,體驗個人與集體、自我與他人之間的信任與責任。

(4)針對學生體型的各式問題開展矯形訓練。長期的伏案學習,或由于胸部發育怕引人注目導致含胸;不少學生由于受不良審美取向影響導致聳肩、弓背;眼睛近視導致脖子向前伸出;長期背單肩挎包形成了斜肩、彎背的姿態;因先天或后天因素而形成的內“八”字腳、“羅圈腿”等腿部問題都需要通過形體的矯正訓練。在形體訓練中往往鍛煉學生昂首、挺胸、收腹、并腳等身體形態,通過形態的訓練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增加學生的就業能力。

2.重組教材內容與實現作業評價實踐

多元化教學評價倡導以評價促教學,以教學助評價的教學理念,它可以幫助教師在完成教學任務后對自己教學過程與教學行為進行反思,從而改進完善教學過程,進而提高教學質量。多元化教學設計便在評價后是教師做出更適合學生學習習慣與態度的教學過程。因此筆者任教形體課程中,常常會針對不同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身心特點,遵照大綱要求的能力培養傾向,對教材內容進行重組與教學過程加以設計。如進行氣質訓練時,筆者會從展示的PPT中讓學生說出氣質美的人的日常表現,推斷起氣質美人的類型及劃分區別。從氣質的美感類型入手,再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審美經驗,分組討論要達到氣質美的該怎樣做。這樣的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對“氣質”這一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刻,同時水到渠成掌握該學科知識,學習過程中始終保持著師生互動。

在教材重組、改進教學設計過程中,一方面需要適當的案例和情景,借助感性材料對抽象知識點進行表現與闡述,利用學生精力旺盛期完成重點內容的講解。另一方面分析、對比教材內容,靈活取舍,使摘取出的內容與教學設計對學生能動性的開發起到作用。以此為基礎,在進行教學評價時筆者采用實作評價方式,在教學過程中即可完成教學評價的部分內容,可避免對學生能力的片面判斷,也可消除學生的投機心理。例如在學期后段,基于前期大量的姿態訓練后要求學生進行模擬展示,把形體室裝扮成時裝發布會的現場,學生模擬模特進行走、轉身、定點造型的展示,展示前提供不同風格的音樂讓學生熟悉、揣摩和設計,讓學生在靜中去體會動,在設定的動中實踐自己對動的設計。這種假定的模擬情景,能讓學生提前去體會真實,讓其能有一個心理的漸進過程,同時反復的自我模擬訓練,對鞏固、提升之前的學習成果具有巨大的作用。

3.師生互動與及時反饋評價實踐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中以教師主導,學生主體而構成的師生共同參與的互動活動,學校教育是將學生社會化的過程,因此教與學的互動應該是多元,多向的。傳統課堂是一種填鴨式課堂組織形式,學生完全處于被動接受的境地。而多元化教學設計采用師生、生生互動的方式,使教學交流更加多元多向。如采用情景表演、角色互換等方式,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課堂,師生配合,一同完成教學任務。

多元化教學評價,不僅屬于師對生的評價,更應有生對師評價及生生互評多種方式。那么及時教學反饋也就不可避免了。教學評價應側重于滲透在教學過程中的學生的點滴進步,著眼于每一個學生,無論有多差勁,哪怕只是一點點亮,也要由這點光亮引申出更多的信心和勇氣,而不是一味橫向選出最優秀的學生。在評價過程中,從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中可以看到學生對教師教學設計、教學方法的反饋,同時促進教師專業素質的提升。在形體課程的教學中,通過訓練對自信心的樹立顯得尤為重要,很多學生表面看是姿態的問題,實則是缺乏自信的問題,害羞、膽怯、一點都不自然。針對這點,筆者引入心理暗示訓練,要求學生對著鏡子“找美”,從對著鏡中擺造型微笑開始,尋找自己的長處,學習接納自己的不足,并默念出自己的優點。學習表露這種信心,學習用最有信心的方式展示自己,這樣日積月累后就能明顯改變精神面貌,逐漸找到最好的自己。

三、多元化教學設計與評價的開放性思考

1.實施多元化的教學設計與評價的是同時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及教師專業素質提高的一項改革措施。教師采用多元化教學設計開展教學實踐,在把握教學重難點的基礎上,著重分析、研究被重組和加工的教育內容對學生產生的獨特發展價值,通過教學實踐有效的提升學生主動探求形體美方面知識點的欲望和能力。

2.當前對技校形體課程的教學評價主要采用期中或期末以形態、姿態的組合或小舞蹈的形式進行一次性的評價檢測,這種評價方式在解決課程周期短暫,課時嚴重不足的情況具有一定的效力,但于強化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促進實際運用能力的發展和對本專業學習的積極情感卻作用不大?;谶@一點,筆者大膽設想采用學分制,每節課新課教授前先“還課”,“還課”水平的高低由教師現場記錄分值,最后綜合所有“還課”的成績與期末時成績,按照4:6的比例進行綜合,以得出這門課的學習成績。這樣的設置就牢牢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摒棄了考前突擊的想法,真正落實了學習的質量。

3.筆者在探索多元化教學評價的實踐中發現,教學設計與評價是相互影響的,往往有何種教學即可得到何種效果。在進行多元化教學設計與評價改革過程中應將教學與評價價值想結合,將過程與結果相結合,考慮其綜合作用,使師、生共同完成教學任務,實現共同發展。

4.作為形體課程教師,不能“因循守舊”、“墨守成規”,主動探尋形體課程與技校學生、時代需求之間契合點,不斷探索創新,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發掘自身閃光點,讓學生在就業競爭中找到自己的合適位置和發展方向。

5.設有民航管理、導游、酒店服務專業的各級教育部門和教學單位,應該根據自己學校的實際情況和學生實際,開展行之有效的形體教學,并應用合理的教學評價體系評價學生和教師,為社會培養更多優秀的從業人員。

四、結語

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應用、充實多元教學設計和評價研究成果,重視評價過程中結果的動態化和評價主體的多向化,以評價導向和調控功能為中心,強調評價為形體課程教學的創新發展服務,讓學生在學習中尋求自我,探索解決形體方面問題的不同方式。倡導教學過程中的主體互動,通過多變的教學設計,重視非智力因素在形體教學中的重要地位,提倡評價目標、內容目標的多元化和評價方法的多樣化,實現“教學相長”。

猜你喜歡
教學評價多元化教學設計
德國:加快推進能源多元化
滿足多元化、高品質出行
信息技術—Internet實用教程教學設計的思考與實踐
對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的認識和看法
網絡環境下高職英語課程多維度評價方式研究
高中數學一元二次含參不等式的解法探討
“仿真物理實驗室” 在微課制作中的應用
翻轉課堂在高職公共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現狀分析及改善建議
小學數學“反思型” 教學的探索與實踐
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