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思政教育創新

2016-07-30 19:05練偉苑
博覽群書·教育 2016年5期
關鍵詞:思政教育就業指導高職院校

練偉苑

摘 要:我國高等職業教育是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經濟建設需要而產生和發展起來的, 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推進, 高等職業教育已經從傳統的學院應試教育向以就業為導向培養全面素質的專業人才轉型, 在轉型中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思政教育尤為重要, 從重視知識教育向技能和培養個人能力為主轉變, 使就業導向重于書本知識, 職業技能重于畢業證書, 高職思政教育創新就要緊緊圍繞滿足學生就業這一重心展開。

關鍵詞:就業指導;高職院校;思政教育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職院校的基礎教育, 是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手段, 是培養高職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 是高職教育的核心所在。

一、高職院校思政課改革實踐必須以就業為導向

高職院校具有其不同于普通高校、成人高校的辦學特點、辦學目的,這些年來逐步形成了“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模式。高職院校各門課程改革與實踐緊緊圍繞就業導向進行,取得了良好效果,提高了職業院校畢業生的就業率,畢業生就業后更加能夠適應用人單位的工作需求。在以就業為導向推進教育教學改革中,高職院校的課程改革實踐取得的成效是有目共睹的,得到了廣大畢業生、用人單位的好評。在此背景下,高職院校思政課改革實踐亦須以就業為導向,絕不能偏離這個導向開展思想政治課的教育教學工作,不同學科的教學改革實踐如果其導向不同,就難以在各門學科之間形成教育教學的合力,容易導致對教育教學效果產生極大負面影響。

在工學結合、校企結合的辦學模式下,部分人錯誤地認為可能會對學生的思政課程教學效果產生不利影響,實際上這樣的擔心是完全沒有必要的。思想政治課程的教學改革與實踐,從來就不是完全脫離社會現實的需要而存在。恰恰相反,開展思政課程改革實踐,必須緊密結合學生實際、學校實際、用人單位實際,絕不能脫離社會現實生活而“孤立”地辦學。高職院校思政課程改革實踐活動,可以在工學結合、校企結合辦學模式下順利得到開展,對學生開展的思政課程教學活動,讓學生在工作實踐中得到驗證,學生在社會工作實踐中積累經驗之后又反過來檢驗學生開展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從而實現實踐性技術教學、學生工作實踐、學校思政課程改革實踐之間相互促進、相互提高、相得益彰,實現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高職院校思政課程改革實踐過程中,應當主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和用人單位的需求,充分挖掘高職院校教育的職業性特征,在深化高職院校思政課程改革實踐中必須積極探索符合以就業為導向要求的改革方法、方式和內容,注重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通過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提高促進就業能力的全面提高。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提高,有利于學生形成全面發展、道德品質良好的職業人,自然能夠提高學生就業能力。

二、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院校思政課改革實踐的路徑

1.堅持思政課改革實踐就業導向的“全程性”

以就業為導向加強思政課改革實踐,是高職院校教育教學改革的趨勢、方向和重要內容。在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院校思政課改革實踐中,必須堅持就業導向的“全程性”,以就業導向作為思政課改革實踐的出發點、立足點、落腳點,將就業導向貫穿于高職思政課程教育教學的全部過程當中。將學生的就業教育作為思政課程的重要內容,牢固樹立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就業為本的理念,對就業導向問題在高職思政課程中的作用和地位高度重視,據此調整思政課程的內容、教學手段,把學生就業能力的持續發展和道德素質的全面提高作為思政課程改革實踐的目標任務。

2.堅持解決學生的思想問題和就業問題相結合

思政課程是高職學校開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提升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主陣地、主渠道,但在就業導向背景下,必須堅持解決學生的思想問題和就業問題相結合,不能單純開展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否則思想政治教育活動自身的效果也必將受到影響。在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法律觀念、世界觀的同時,要通過思想政治課程著力解決學生在提升就業能力等方面的實際問題。這就要求及時關注學生的思想動態,對學生關注的熱點和實際需求進行及時了解,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素質、職業精神、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形態、開拓創新的意識,幫助學生正確地認識自我、認識職業、認識社會、認識他人,切實提高其分析問題、判斷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素質。

3.堅持高職院校思政課程正確的育人方向

“以就業為導向”并不等同于“以就業為主導”“以就業為核心”,否則就可能將高職院校畢業生職業技能作為評價學生優劣的唯一標尺,也容易將畢業生就業率作為評價學校辦學質量、辦學效益的唯一標尺,走上功利化的不歸之路,導致育人功能的缺失。為此,必須堅持高職院校思政課程正確的育人方向,將高職院校的育才和育人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既要提升高職生職業技能,同時也要提升高職生的實行道德水平,讓學生學會做人、做事,為社會主義各項事業建設培養遵紀守法的合格人才。

4.堅持突出高職院校思政課程的實踐性

傳統觀念中,高職院校思政課程似乎是純粹的意識形態領域的事情,認為思政課程并不具有實踐性。實際上,高職院校思政課程應該主動地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從傳統的不合時宜的觀念中解放出來,找準思政課程自身的定位,形成以就業為導向的課程改革實踐特點,有效促進高職院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強化思政課程內容的實用性,著眼于學生的具體實際,針對學生群體的特點開展思政課程。比如及時開展法律與道德講座、心理健康知識講座等。改進傳統的教學方式,在教學方式上強化思政課程的實踐性。比如讓學生進行社會考察并交流發言等。要著力從教學效果上追求其實效性、針對性,讓學生通過思政課程真正受到啟發,將職業道德教育與創業教育作為思政課程的核心內容,并不斷拓展思政課程教學的途徑,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主動性。

三、結語

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創新要完全融人到高職教育之中去, 運用各種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提高學生整體素質、應變能力、抗壓能力, 培養健康的心理素質,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職教育的根本所在, 是實現學生就業的重要保障, 通過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斷創新, 使學生能夠充分就業, 成為獨擋一面的全才, 成為經濟建設的主力軍。

參考文獻:

[1]徐志先.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思政教育創新研究[J].才智.2014(31).

[2]李黎,伍倪燕.高職思想素質教育對創業就業的影響研究及實踐[J].職業.2013(02).

猜你喜歡
思政教育就業指導高職院校
大學生就業指導教育工作開展對策探討
略談開展大學生就業指導的重要性
新媒體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
淺析新形勢下的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政教育的融合
論微信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與對策
網絡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路徑探討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職院校韓語專業畢業生就業現狀分析
多元智能理論視角下高職院校體育課程評價體系的研究
淺談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完善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