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奮力搶占先進制造業制高點

2016-09-20 07:42
群眾 2016年9期
關鍵詞:制造業建設企業

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基地,是省委、省政府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推動經濟發展邁上新臺階”指示精神,適應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積極踐行國家制造強國戰略,推動產業向中高端邁進,支撐“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作出的重大決策。面對世界新一輪科技和產業變革趨勢,面對踐行五大發展新理念、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新要求,面對我省制造強省建設存在的中低端加工制造多、重大原創性技術少、產品國際影響力弱等短板問題,必須進一步明確目標、找準定位,主動發力、精準施策,探索破難題、補短板、增優勢的方略舉措,加快推進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基地。

提高建設先進制造業基地戰略意義的認識

順應新的工業革命、“互聯網+”發展趨勢的客觀要求。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蓄勢待發,一些重大顛覆性技術創新正在創造新產業新業態,“互聯網+”成為產業發展新常態,影響全球產業格局深度調整,發達國家推進高起點“再工業化”,發展中國家加速工業化,江蘇制造業面臨著發達國家高端回流、發展中國家和地區低端吸納“雙重擠壓”的嚴峻挑戰。必須前瞻布局、主動應對,通過實施《中國制造2025江蘇行動綱要》,加快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基地,在重要產業領域突破關鍵技術、形成原創成果、實現跨越發展,跟上甚至引領世界產業發展新方向,才能在新一輪全球制造業競爭中搶占制高點,掌握戰略主動,贏得發展先機。

踐行五大發展新理念、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新理念,揭示了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必須把五大發展新理念貫徹落實到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基地建設實踐之中,在創新發展方面著力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增強發展動力;在協調發展方面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優化產業布局;在綠色發展方面建設綠色制造體系,實現高效清潔低碳循環發展;在開放發展方面深化國際合作交流,提升全球資源整合能力和話語權;在共享發展方面支持制造業雙創平臺建設,增強吸納就業能力,才能真正促進制造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和可持續發展。

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供給效率的重大舉措。中央部署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強調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江蘇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基地,就是從供給側發力,一方面做“減法”,積極化解鋼鐵、水泥、平板玻璃、船舶等行業過剩產能,提高經濟運行效率;另一方面做“加法”,補齊關鍵核心技術缺失、重大自主裝備偏少、產品品質不高的短板,推進智能制造創新發展,促進產業鏈、價值鏈整體提升,增強制造業發展的內生動力和活力,使制造業發展更多依靠創新驅動、更多發揮先發優勢,提升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

落實制造強國戰略、推進制造強省建設的使命責任?!吨袊圃?025》描繪了未來30年推進制造業由大變強、建設制造強國的宏偉藍圖和梯次推進的路線圖。江蘇貫徹制造強國戰略,制定出臺《中國制造2025江蘇行動綱要》,明確經過10年努力建設國內領先、有國際影響力的制造強省,重點推動15個重點領域突破發展、落實8項任務、實施8大工程。江蘇是制造業大省,具備率先邁入全球先進制造地區的基礎條件和突出優勢,在新的起點上加快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基地,有利于進一步整合創新資源、突破技術瓶頸、增創競爭優勢、促進由大變強,在踐行“中國制造2025”戰略中發揮更大作用、作出更大貢獻。

融入一帶一路戰略、提升開放合作水平的有效途徑。江蘇制造業市場化水平和開放程度高,產業技術基礎雄厚,科教人才資源豐富,服務發展政策環境好,外商投資規模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與“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密切的聯系,貿易往來和產業合作取得了較好的成效。主動融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大格局,加快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基地,引導企業“走出去”整合全球資源,推動優勢產能、資本、人才、科技等在更寬領域、更高層次上開展國際交流合作,同時強化對中西部地區和中亞、西亞等內陸國家的引領帶動及服務支撐,有利于激發產業創新活力,尋求經濟發展新動力,提升江蘇制造的核心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

支撐經濟發展邁上新臺階、建設新江蘇的重要基礎。制造業是江蘇轉型升級的主戰場、創新創業的主陣地、財富創造的主渠道。2015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47.6%,工業企業研發投入占全社會研發投入85%左右,從業人員占全社會從業人員的25%左右,稅收占60%以上。推動經濟發展邁上新臺階,建設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社會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蘇,對經濟發展半壁江山的制造業來說,肩負的擔子更重、責任更大,必須當先鋒、打頭陣,主動支撐“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目標。

找準建設先進制造業基地的發力重點

推動產業優化升級,構建新體系、形成新格局。發展壯大高端智能裝備、新一代信息技術、互聯網技術和物聯網、新醫藥及生物技術、新材料、新能源和能源互聯網、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航空航天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和高端船舶等10大重點戰略性新興產業,提升發展機械、石化、冶金、紡織、輕工、建材等6大優勢傳統產業,協同配套發展生產性服務業,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加快創新成果轉化和市場應用,構建新型制造體系,推進江蘇制造業向中高端邁進。圍繞產業鏈優化產業空間布局,采取省市聯動方式構建“一個主導產業園區、一個特色產業小鎮、一個制造業創新中心、一支產業投資基金、一個資源要素匯集平臺”綜合培育體系,培育一批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具有地標特色的現代產業集群,為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基地提供載體支撐。

建立協同創新機制,突破新技術、研發新產品。充分整合科教人才、研發載體、金融機構等各方創新資源,以突破戰略必爭重點領域共性關鍵技術和加快自主創新成果產業化為目標,努力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制造業創新中心和企業研發機構及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為支撐、萬眾創新為基礎的協同創新體系。在高檔數控機床及智能裝備、智能電網及能源互聯網、工程機械及核心部件、化學合成類創新藥以及納米、碳纖維、石墨烯戰略新材料等領域分批建設一批制造業創新中心。編制發布《〈中國制造2025江蘇行動綱要〉重點領域技術路線圖》和《江蘇省產業關鍵共性技術發展指南》,分年度組織戰略性新興產業、傳統產業關鍵核心技術和工業強基攻關,突破技術瓶頸,加快成果轉化,形成一批國內領先的高新技術和產品。

搭建融合創新平臺,推行新模式、培育新業態。組織實施制造企業互聯網“雙創”平臺建設工程,支持制造企業建設基于互聯網的“雙創”平臺,深化工業云、大數據等技術的集成應用,匯聚眾智,加快構建新型研發、生產、管理和服務模式,促進技術產品創新和經營管理優化,提升企業整體創新能力和水平。深入實施企業制造裝備升級和互聯網化提升計劃,實現企業關鍵工序核心裝備“數控一代”全覆蓋和關鍵環節互聯網應用全覆蓋,開展示范智能車間創建,推進智能工廠建設,形成一批示范引領效應較強的智能制造新模式。支持企業發展服務型制造,培育一批總集成總承包、協同生產、遠程服務、定制服務等融合創新應用典型。

提升產品品質品牌,塑造新形象、增創新優勢。鼓勵企業追求卓越品質,提高產品質量,打造拳頭產品,重塑傳統特色品牌,做強現有知名品牌,培育自主創新品牌,提升江蘇制造品牌價值和整體形象。實施“三品”戰略,加強新品開發、文化創意設計、市場營銷,積極推廣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產新模式,增加個性化、時尚化、功能化、綠色化消費品供給。推行卓越績效管理模式,強化技術標準建設,支持企業參與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制(修)訂。支持自主品牌企業“走出去”拓展國際市場,鼓勵有條件的企業開展商標國際注冊、收購國際品牌,促進品牌國際化,形成50個左右有世界影響力的品牌產品和品牌企業。

發展綠色低碳制造,助添新動能、營造新生態。開展綠色制造試點示范,支持企業貫徹國家綠色制造標準體系,創建一批綠色示范工廠。圍繞高效鍋爐窯爐節能、電機系統節能、余熱余壓利用、能量系統優化、半導體照明、水處理、大氣治理、固體廢棄物處理等重點領域,開展綠色制造科技研發攻關,突破一批核心技術,推進綠色制造技術在不同細分領域的首次應用。開展重點企業節能低碳行動,推進能效“領跑者”計劃,組織實施企業能效提升、清潔生產、污染防治等技術改造,支持企業建立能源管理中心,在省級以上開發區、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實施近零碳排放區示范工程,力爭實現工業能源消耗零增長。

深化對外開放合作,贏得新機遇、拓展新空間。實施制造業國際化工程,建立“一帶一路”產業投資項目庫,推動工程機械、輸變電、軌道交通、光伏等重大裝備及紡織、電子等優勢企業走出去、富余產能轉出去、技術標準帶出去,建設境外產業集聚區。加大力度吸引跨國公司在我省設立地區總部和研發、營銷、采購、物流中心等功能性機構。引導企業掌握核心技術,打造自主品牌,依靠自主技術、品牌質量和一流標準綜合優勢參與國際競爭。適時召開世界物聯網博覽會和智能制造大會。支持有條件的大企業(集團)加快進入國際市場步伐,構建境外營銷網絡,通過海外并購重組提升企業技術、研發、品牌的國際化水平,力爭培育50家以上有一定競爭力的本土跨國公司,5家以上在國際上有較強影響力的跨國公司,打造一批能夠代表先進制造水平、經得起市場和時間考驗的百年企業。

完善建設先進制造業基地的政策體系

統籌整合政策資源,支持關鍵技術突破。整合省級工業和信息產業轉型升級專項資金,創新使用方式,優化引導投向,采取公開招標等方式,重點支持關鍵技術突破、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首臺(套)研制創新、產品質量攻關等。深入推進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補償機制試點工作,研究將新材料、關鍵零部件納入首批次應用保險保費補償機制實施范圍。

分類指導精準施策,支持培育特色產業。對處于研發試驗階段或產業化初期的,積極引入各類基金、風投配以專項資金,支持研發、中試、加速首臺(套)應用等重點環節;對已經取得一定效益、正在逐步發展壯大的,著力改善發展環境、引導集聚發展、打造特色產業;對“互聯網+”領域內“輕資產”類項目或企業,引導創新信貸產品,做好金融服務。

發揮投資基金作用,支持高成長性企業。圍繞企業成長鏈條研究制定針對不同發展階段企業的扶持政策。發揮好江蘇工業和信息產業投資基金作用,研究制定激勵社會資本投入的有效政策,支持企業實施互聯網協同創新、研發重大顛覆性技術、推行智能制造模式、創造新的商業模式,獲得突破性發展。

優化利用土地資源,支持集約集聚發展。實行有保有控的產業用地政策。重點保障年度重大項目中的先進制造業和生產性服務業等產業項目用地,對工業用地鼓勵采取長期租賃、先租后讓、租讓結合、彈性出讓等方式供應。積極推進四層及以上配工業電梯的高標準廠房建設與使用。

建立健全激勵機制,支持人才隊伍建設。建立制造業創新人才培養長效支持機制,鼓勵通過股權、期權、分紅等方式,調動研發人員創新積極性。依托國家“千人計劃”、省“雙創計劃”等重點人才工程,培養引進一批具有世界眼光、通曉國際規則、善于現代經營管理的戰略企業家。建立符合江蘇實際的職業經理人資質評價制度,加快培養一批高素質職業經理人隊伍。推進產教融合、工學結合、校企合作培養模式,推行現代學徒制、“雙導師制”,培養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

完善數據應用機制,支持建設e云服務平臺。完善基于“云+網+端”(工業云、工業互聯網、工業信息終端)三級構架的工業信息基礎設施,建立面向不同行業、不同環節的工業大數據資源聚合和分析應用平臺,推動軟件與服務、設計與制造資源、關鍵技術與標準的開放共享。構建覆蓋省、市、縣三級經信部門及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的大數據支撐服務平臺,建立企業庫、項目庫、專家庫、綜合信息庫等信息資源庫和關聯信用數據庫,加強重點行業和企業經濟運行監測、深化重點項目管理,提升綜合研判與決策分析能力。

責任編輯:王 婷

猜你喜歡
制造業建設企業
企業
企業
企業
冰雪制造業的魯企擔當
敢為人先的企業——超惠投不動產
喜看新中國七十年突飛猛進的制造業
自貿區建設再出發
基于IUV的4G承載網的模擬建設
《人大建設》伴我成長
保障房建設更快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