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恩施土家族南劇整理研究述評*

2016-10-28 07:33張顯成
武陵學術 2016年2期
關鍵詞:恩施土家族整理

張顯成 王 丹

(西南大學漢語言文獻研究所 重慶北碚 400700)

?

恩施土家族南劇整理研究述評*

張顯成王丹

(西南大學漢語言文獻研究所重慶北碚400700)

南劇是流行于湖北恩施地區的一個古老劇種,是土家族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被列入了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南劇的整理研究工作始于20世紀50年代,大致有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南劇文獻資料整理,具體包括劇本整理、音樂整理、相關資料整理;二是南劇研究,具體包括歷史研究、文學藝術研究、與其他藝術的關系研究、傳承保護研究等??傮w而言,南劇的整理研究雖然時間不長,但成果較為豐碩,同時也還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現為文獻整理的內容不夠充實、方法不盡科學,理論性研究的深度和廣度不夠等,這些應是今后的南劇整理研究工作需要加以重視并給予改善的地方。

南劇湖北恩施土家族整理研究述評

南劇,是流行于湖北恩施土家族地區的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一個古老劇種,其與湖北楚劇、漢劇、天門花鼓齊名,居恩施地方戲劇之首,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類屬:傳統戲??;編號:IV-125;申報地區或單位:湖北省咸豐縣、來鳳縣。?!皣壹壏俏镔|文化遺產”的稱號是對南劇藝術魅力與文化價值的有效詮釋,也是對傳承保護、創新發展南劇實踐的急切號召。

“南劇”之名,一般認為“南”取自“施南”*“施南”:清朝“改土歸流”之時,改今恩施地區的十八個土司的世襲制為流官制,設立六縣,成立府,沿用“施南土司”之名,稱“施南府”。一詞,“南劇”即“施南之劇”*參見盧海晏:《南劇》,民族出版社,2003年,第2頁。。舊時,南劇是恩施土家族地區唯一能在廟臺演出的劇種,俗稱“高臺戲”,以此與流行于恩施的“矮臺小戲”(木偶戲、皮影戲等),“草臺小戲”(儺戲、燈戲、堂戲、柳子戲等)相區別;又因長于演唱連臺大戲,也稱“人大戲”。南劇源起于容美土司時期的廟臺戲曲,“改土歸流”后,南劇由土司王府和施南營轉入民間,在土家族民間文化的影響下逐漸發展成熟,后又經歷了民國時期的改良以及新中國時期的改革。幾經沉浮,南劇已有200多年的歷史。鼎盛時期,南劇曾在現湖北西南部、湖南西部、貴州東北部以及重慶東南部的土家族地區廣為流傳,是當地百姓消遣娛樂的重要方式;現今,南劇主要在湖北咸豐、來鳳兩縣及其周邊地區有所傳承與發展。

南劇的整理研究始于20世紀50年代;5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以文獻的調查、收集、整理為主要內容;80年代中期至今,以南劇的研究為主要內容,其間,文獻整理工作也得到了有效開展。

一、 南劇文獻資料整理

南劇文獻資料的整理,主要包括劇本整理、音樂整理、相關資料整理三個方面的內容。

(一) 南劇劇本的整理

1956年和1957年,湖北省戲劇工作室人員先后兩次集中深入湖北省恩施州地區,挖掘了近千個南劇劇目。湖北地方戲曲叢刊編輯委員會對所收藏的南劇劇目進行了整理,在1959至1986年期間,先后編印出版了《湖北地方戲曲叢刊》第7、9、16、19、21、22、23、24、25、26、27、28、31、41、81輯。

劉邵華的《南劇劇本集》(一)(武漢出版社2010年)輯錄了《殺狗驚妻》、《小賢姑》、《瞧相》等9個傳統南劇劇本。

盧海晏的《南劇》(民族出版社2003年)第109—116頁附有傳統南劇《浪子薅豆》的演出劇本。

湖北省文化局編輯的《中國地方戲曲集成·湖北省卷》(中國戲劇出版社1958年)收錄有傳統南劇《炮打兩狼關》的劇本。

湖北省戲劇工作室編印的《劇本選輯》第8、9輯(1981年)分別收錄了現代南劇《霧漫土王宮》和《張二嫂做中》的劇本。

中國戲劇家協會湖北分會主編的《長江戲劇》(1982年第6期)收錄了現代南劇《唐科長祝壽》的劇本。南劇劇本的整理刊載情況大致如表一:

表一

續表

目前,業已整理刊載的南劇劇本以傳統劇目居多,現代劇目較少。據調查,咸豐縣南劇團和來鳳縣南劇藝術研究所近年來創作了許多現代南劇,如《土司夫人》、《走過風雨橋》、《女兒寨》、《西蘭卡普》、《故鄉也有彩云天》等,這些都是具有鮮明的土家族歷史文化特色和時代特色的優秀劇目?,F代南劇是傳統南劇的繼承和發展,很有必要對一些優秀的現代南劇進行挖掘、整理、刊載,這項工作還有待進一步開展。

(二) 南劇音樂的整理

徐開芳主編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南劇音樂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其“資料源于1981年10月恩施地區文化局南劇調查組編印的《湖北省戲曲音樂集成·南劇唱腔》第一、第二、第三集”*徐開芳:《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南劇音樂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編輯出版說明。,該書共輯錄了南劇唱腔131段,打擊樂譜92段,間奏樂譜38段。

胡祥華、蔣永松主編的《秦唯正南劇音樂·唱腔·民歌集》(中國戲劇出版社2007年)輯錄了8部南劇作品——《山寨新家》、《在最后的日子里》、《邊寨新曲》、《西蘭卡普的傳說》、《清明魚》、《人鬼鑒》、《紅燭情話》、《換娘》——的完整曲譜,2個南劇劇目——《張無奈拾印》、《四下河南》——的選段曲譜,以及《土家彩球舞》、《土家敬酒歌》等21首民歌。

孫幫國的《恩施揚琴》(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選錄有現代南劇《土司夫人》的唱段。

(三) 南劇相關資料的整理

南劇相關資料,指除上述具體劇本和音樂資料以外的南劇資料。目前,南劇相關資料的整理成果主要有盧海晏的《南劇資料匯編》(又名《南劇志稿》,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化局1987年)和《南劇》(民族出版社2003年)?!赌蟿≠Y料匯編》是編者在對南劇劇目、聲腔、班底、藝人等有關歷史及現狀進行深入調查的基礎上,參照戲劇志體例編寫而成的?!赌蟿 窞椤抖魇┲菝褡逖芯繀矔分?,在《南劇資料匯編》的基礎上整理編著而成?!赌蟿≠Y料匯編》輯錄了豐富的相關資料,具體包括:(1)班社、劇團、著名藝人介紹;(2)發展大事記;(3)劇目、音樂、表演選例;(4)調查訪問記錄;(5)軼聞傳說;(6)文物、古跡介紹。并附有《〈桃花扇〉在容美土司演出盛況》、《〈桃花扇〉作者孔尚任寫給田舜年的詩》、《顧彩〈容美紀游〉記載有關容美土司戲曲活動的摘錄》、《周公旦:鄂西之民間戲劇》、《南劇劇目表》等內容。

南劇的相關資料還散見于以下書籍:《湖北文史資料》第12輯,《鄂西文史資料》第12、13、24輯,《咸豐文史資料》第1、7輯,《來鳳文史資料》第1輯,《宣恩文史資料》第2、5輯,《全國民族文化工作會議文件資料選編》,《中國土家族歷史人物》,《土家族百年實錄》等。南劇史料輯錄情況大致如表二:

表二

此外,《民族民間音樂概論》、《中國戲曲志·湖北卷》、《中國戲曲音樂集成·湖北卷》、《中國地方戲曲集成·湖北卷》、《湖北民族地方戲劇曲藝集萃》等概要介紹了南劇的音樂、角色行當體制、臉譜、主要唱腔板式、傳統樂隊座位以及來鳳縣和咸豐縣南劇團的基本情況?!吨袊鴳蚯幕?、《中國戲曲劇種手冊》、《中國戲曲劇種大辭典》、《中國民族民間藝術資源總目·戲曲卷》、《巴楚文化源流》、《三峽民間藝術概論》、《荊楚百項非物質文化遺產》、《荊楚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武陵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其文獻集成》、《湖北文史集粹》等收錄有關于南劇的簡要內容。

總之,南劇的文獻資料整理工作,雖然起步時間較晚,但取得了豐富的成果,意義深遠。特別是南劇劇本和音樂的整理出版,使得一大批傳統南劇劇目能以正式出版物的形式出現在人們面前,改變了原來民間自然流傳的狀態,這對南劇自身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傳承和保護作用。同時,整理刊布的南劇文獻資料,大多來源于前賢們扎實的社會田野調查,以及創作和演出實踐,文獻真實性強,可以為深入而全面地開展南劇研究提供直接的第一手材料,以及重要的學術線索。

二、 南劇研究

盧海晏的《南劇資料匯編》是一部綜合性著作,既輯錄有豐富的南劇相關資料,也包含許多南劇研究的內容:探究“南劇”的得名之由;分析南劇的整體藝術特色;梳理南劇形成和發展的歷史脈絡;介紹并分析南劇劇目、音樂、表演的概況及藝術特征。盧海晏的這些研究對之后的南劇研究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對南劇進行綜合研究的還有張玲玲《恩施土家族南劇研究》(中央民族大學2012年碩士學位論文)一文,該文對南劇的生存環境、歷史流變、藝術特征等進行了“民族志”式的記述。

除綜合性研究外,目前,南劇研究的具體內容還包括歷史研究、文學藝術研究、與其他藝術的關系研究、傳承保護研究等。

(一) 南劇的歷史研究

集中研究南劇歷史及發展特征的成果主要有四:

夏國康的《容美土司的戲劇活動與南戲的形成》(《中南民族學院學報》1991年第3期)分析了容美土司的戲曲活動對南劇形成所產生的重大影響。黃柏權的《土家族最早的戲曲世家》(《民族藝術》1992年第4期)分析了容美田氏土司時期的文化發展概況及戲曲活動,認為容美戲曲是恩施南劇形成的基礎。田世高的《土家族南劇的變遷》(《社科與經濟信息》2002年第10期)分析了從1735年“改土歸流”到辛亥革命170多年間南劇發展的特點。田世高的《鄂西土家族南劇起源研究》(《中央民族大學學報》2003年第2期)分析了土家族南劇起源于清初或明朝的兩種說法,否定了南劇起源于清初的說法,認為南劇起源于明朝萬歷年間的說法也不確,起源時間還需考證。

(二) 南劇的文學藝術研究

南劇的文學藝術研究涉及劇本文學、音樂唱腔、舞臺表演等多個方面。

其一,南劇劇本文學研究。彭繼寬、姚紀彭主編的《土家族文學史》(湖南文藝出版社1989年)介紹了現代南劇《霧漫土王宮》、《張二嫂做中》、《唐科長祝壽》的內容,并進行了人物特點和主題思想的分析。王丹的《民俗學視野下的恩施南劇研究》(廣西大學2013年碩士學位論文)以南劇劇本為研究主體,具體分析了南劇劇本文學中所展現出的土家族物質、社會、精神、語言等民俗事項。

其二,南劇音樂研究。劉紹華等的《南劇音樂在探索中創新:恩施南劇音樂繼承與創新上的探索之分析》(《民族大家庭》2009年第3期)分析了音樂之于南劇的重要性,并對創新發展南劇音樂的思路進行了探索。曾潔的《鄂西土家族地區“南劇”音樂特色初探》(《大眾文藝》2012年第13期)介紹并分析了南劇音樂的聲腔系統和地域特色。曾潔的《鄂西南劇南、北路唱腔研究》(西南大學2014年碩士學位論文)重點分析了南劇南路和北路唱腔的音樂形態特征。

其三,南劇表演研究。鄧麗、何婷的《南劇臉譜色彩風格研究》(《電影評介》2009年第18期)分析了南劇臉譜色彩的特征和表現方式。龔敏的《南劇舞臺人物形象塑造芻議》(《戲劇之家》2014年第8期)結合自身表演經歷,就如何提高南劇演員的表演水平提出了一些建議。

此外,張然的《論南劇〈西蘭卡普〉的特色——兼論南劇的繼承保護與發展》(《大眾文藝》2014年第5期)分析了現代南劇《西蘭卡普》在音樂和表演中的創新元素。陸耀儒的《試論土家族南劇》(《民族藝術》1986年第3期)從作者、觀眾、音樂、角色、表演、劇目等方面分析了南劇的土家族特征。

(三) 南劇與其他藝術的關系研究

南劇與其他藝術的關系研究,主要涉及南劇與漢族地方戲曲、土家族其他民間藝術之間的相互影響。

陸耀儒的《試論土家族南劇》分析了土家族藝術(特別是儺戲)和漢族戲曲文化對南劇形成和發展的影響。陳倫旺的《淺談土家族地區戲曲》(《藝術百家》2007年第2期)分析了南劇與荊河戲、辰河戲在音樂上的親緣關系,其《土家族地區戲曲興盛的文化藝術背景》(《湖北民族學院學報》2007年第3期)則分析了昆曲等漢族戲曲對南劇的影響,以及南劇對土家族民間音樂的吸收。蘇英杰的《山二黃、南劇、提琴戲一言談》(《戲劇之家》2008年第4期)探究了南劇與昆曲的關系。

(四) 南劇的傳承保護研究

立足南劇發展現狀,探討南劇傳承保護措施的研究成果主要如下:

毛茜的《恩施州民間藝術活態傳承模式探索——以咸豐南劇為例》(《金田》2014年第6期)概述了南劇傳承的模式、現狀及其影響因素,提出了活態傳承南劇的建議。儲永光等的《黃柏村(院落)南劇文化遺產傳承資源調查與思考》(《民族大家庭》2011年第4期)考察了湖北省來鳳縣三胡鄉黃柏村南劇文化遺址,并為保護發展南劇文化遺產提出了建議。何流、敏越的《鄂西土家族南劇的際遇與保護瑣談》(《戲劇之家》2006年第4期)分析了南劇的發展現狀,提出營造藝術的生態環境、將藝術與民俗旅游相結合、開展學校教育等保護南劇的具體措施。類似的文章還有張玲玲《恩施土家族南劇研究》第四章《恩施土家族南劇的際遇與保護》,以及邢明、覃維強的《淺議南劇的保護發展》(《戲劇之家》2015年第2期),張然的《論南劇〈西蘭卡普〉的特色——兼論南劇的繼承保護與發展》。

除上述南劇研究成果,還有一些概要介紹南劇的文章。一是介紹南劇的概況,如吳運輝的《咸豐南?。和良椅幕囊欢淦孑狻?《今日湖北》2002年第3期),吳光元的《咸豐南劇》(《湖北文史》2006年第2期),李愛民的《民族藝術的奇葩:咸豐南劇》(《民族大家庭》2010年第3期)等。二是介紹現代南劇演員,如秦唯正的《大山里的牡丹花:記湖北省來鳳縣南劇團青年演員龔敏》(《戲劇之家》2010年第12期),周祥等的《盛開在酉水河畔的牡丹花:記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來鳳縣南劇青年演員龔敏》(《民族大家庭》2011年第2期)。三是介紹現代南劇的內容及表演情況,如覃維強的《南劇〈女兒寨〉都市展魅力》(《民族大家庭》2012年第1期)。

總之,從20世紀80年代始至今,學人從不同角度對南劇展開了研究:既有縱向的歷史源流研究,也有橫向的戲劇間對比研究;既有著眼于戲劇本體的文學藝術研究,也有立足長遠的發展保護探索。研究南劇的熱度在不斷增加,近年有3篇碩士學位論文以南劇為研究選題;研究南劇的深度也在不斷增加,南劇各組成部分(劇目劇本、音樂唱腔、舞臺表演)都得到了較為深入細致的分析。上述研究成果,是推介和宣傳恩施南劇的重要媒介,可為土家族文化的弘揚與保護奠定社會及群眾基礎;同時也是突顯南劇藝術特征和學術價值的重要途徑,能為湖北地方戲劇和中國戲曲文化的綜合研究提供重要參考。

三、 南劇整理研究的不足與展望

綜上可知,在20世紀50年代至今的60多年內,恩施土家族南劇的整理研究工作所取得了頗為豐碩的成果,然而,也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需要在今后的整理研究工作中加以重視并有所改善。

其一,南劇文獻整理的力度還不夠,有待加強。據盧海晏的《南劇》介紹,南劇劇目近千個,湖北戲劇工作室已有藏本近800個*盧海晏:《南劇》,民族出版社,2003年,第97頁。。但是,從目前的出版情況看,僅有120多個南劇劇本得到了整理出版,仍有數百個劇本未能公之于世。因此,今后南劇劇本整理工作的重點,應該放在刊布這些尚未面世的劇本上,以利于更加全面地展現土家族南劇的總體面貌。

其二,南劇文獻整理的內容不夠充實,有待完善。此前對南劇的整理,主要是對劇本、音樂及相關材料的匯編,這當然是南劇文獻整理必要的基礎工作。但是,這種匯編式的內容整理還遠遠不夠。為了讓南劇文獻得到充分利用,今后還應逐步充實南劇文獻整理的內容。例如,可以編寫《恩施土家族南劇劇本要目》,全面梳理南劇文獻的目錄和劇情提要;又如,可以編纂《恩施土家族南劇劇本輯佚集》,從不同的文獻中輯錄出恩施土家族的南劇劇本;再如,可以編纂《恩施土家族南劇優善本》,作為對外推廣的精品文集;等等。

其三,南劇文獻整理的方法還不夠科學,有待改進。目前,南劇文獻主要以傳統印刷品的方式結集出版,而且多以內部資料的形式編印,這顯然是不夠的。如果能借鑒古籍數字化的方法,實現南劇文獻的數字化整理,無疑能大大提高南劇文獻整理的效果,有利于南劇文獻在網絡上的推廣。

其四,南劇的理論性研究還不夠,有待提升。目前,關于南劇的研究,以概述戲劇整體情況的居多,具體而微的歷史研究、藝術本體研究等還十分不足。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不僅要做好南劇及其活動的普及,更要拓展南劇理論性研究的深度和廣度。例如,多角度展開南劇與其他戲劇的關系研究,除音樂唱腔外,還要重視傳統劇目劇本的比較;又如,要高度重視南劇的舞臺表演研究,將理論研究和演出實踐有機結合起來,完善戲劇理論,提高戲劇理論的現實指導價值;再如,要廣泛關注南劇的藝術生存環境,研究南劇與恩施地區的地域文化、民俗文化、城市建設、市場發展、文化產業、現代審美情趣等方面的關系,為“活態”保護南劇和創新發展南劇提供更具時代意義的理論支持。

南劇是恩施土家族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也是我國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文化多元的現代社會里,高度重視南劇資料的整理與研究,深入挖掘南劇的藝術特征和文化價值,積極尋求傳承保護、創新發展南劇的有效途徑,這些工作不僅具有緊迫的現實意義,也具有廣泛的學理意義。

本文系中央高?;究蒲袠I務費專項資金項目(項目批準號:SWU1509373)的階段性成果。

張顯成(1953—),男,四川雙流人,西南大學漢語言文獻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出土文獻綜合研究中心研究員,主要從事出土文獻語言文字學和文獻學研究,兼及西南少數民族文獻整理研究;王丹(1986—),女,土家族,湖北咸豐人,西南大學漢語言文獻研究所博士生,主要從事西南少數民族文獻整理研究。

猜你喜歡
恩施土家族整理
土家族情歌
三峽地區土家族擺手舞藝術特征分析
———評《土家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
土家族
恩施方言中的“倒”和“起”
川東土家族薅草鑼鼓
高一零碎知識整理
恩施年俗——點路燭
動真招下苦功創建平安恩施
建設美麗恩施要讓“山更青”
整理“房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