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陳子昂的詩歌理論及其詩歌創作

2016-11-14 21:06高宏濤
現代語文(學術綜合) 2016年10期
關鍵詞:陳子昂風骨

摘 要:針對南朝綺麗柔靡的詩風,陳子昂鮮明地提出以興寄、風骨為中心的文學革新理論,并在創作上積極地實踐這種新的理論,這對唐代詩歌的繁榮產生了積極深遠的影響。陳子昂的詩歌理論也對初唐以后唐代詩人的詩歌創作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

關鍵詞:陳子昂 詩歌理論 興寄 風骨

在唐代詩歌發展史上,陳子昂是一個重要的人物。金人元好問在《論詩三十首》絕句中,第一首就寫到了陳子昂:“沈宋馳騁翰墨場,風流初不廢齊梁。論功若準平吳例,合著黃金鑄子昂?!标愖影菏情_創時代的先驅者,他在唐代詩壇上,享有崇高的歷史地位。

陳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縣)人,生于唐高宗顯慶四年(公元659年),死于武則天久祝元年(公元770年)。陳子昂是一位具有卓越見識的政治家,也是一位提出詩歌革新理論的杰出詩人,在初盛唐詩壇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陳子昂主要生活在武則天時代,這正是唐帝國繁榮昌盛、逐步上升的時代。唐初的統治者懾于農民起義的巨大威力,為了緩和階級矛盾,鞏固統治,采取了一些比較開明的經濟、政治措施,迅速恢復和發展了農業生產,出現了繁榮景象。特別是在高宗顯慶以后,政權逐歸武后,武則天為了鞏固統治地位,為了奪權需要,她采取了壓制士族,打擊宗室功臣勛戚的政策,廣開言路,使中下層知識分子躋身政治,使得社會逐漸走向繁榮昌盛的道路。同樣,政治經濟的穩定和發展也助長了統治階級的荒淫享樂,他們鼓勵詩人大量寫應制奉和一類的作品來為自己歌功頌德,粉飾太平。由于六朝詩風的影響,“詩人承陳、隋風流,浮靡相矜”(《新唐書·文藝傳上》),初唐詩壇仍然是宮體泛濫,充滿著毫無生氣的靡靡之音,先后出現了“綺錯婉媚”(《新唐書·上官儀傳》)的上官體和“回忌聲病,約句準篇”(《新唐書·文藝傳上》)的沈宋體。初唐以來文學事業的緣步不前與唐王朝強大的國力和繁榮的經濟逐漸不相適應,詩文革新是勢所必然的了。

初唐以來,早就有人對于籠罩詩壇的六朝余波表示不滿,如魏征、李百藥、令狐德棻和姚思廉等,醞釀著改革。魏征曾尖銳地批判六朝詩風“競采浮艷之詞,爭馳迂誕之說,騁末學之傳聞,飾雕蟲之小技”(《群書治要序》)。他提倡一種文質并重的文風,在《隋書·文學傳序》中,魏征明確提出融合南北文學的特點,說:“若能取江左清綺的文辭,河朔剛貞的詞義,掇彼清音,簡茲累句,各去所短,合其兩長,則文質彬彬,盡善盡美矣”。這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個提出合南北文學之所長的主張。雖然初唐提出了文風改革的主張,但是當時的許多詩人未能擺脫齊梁詩風的影響,綺麗的文風依然盛行,特別是“上官體”的流行,卻初步革除了齊梁宮體多寫艷情、浮靡輕薄的惡習,雖飄揚著六朝文學綺錯婉媚的流波。

唐高宗統治的后期,“初唐四杰”開始大力反對“上官體”,詩歌創作出現了新的傾向,正如聞一多先生所說:“正如宮體詩在盧、駱手里是從宮廷走向市井,五律到王楊的時代是從臺閣移至江山和塞漠?!保ā短圃婋s論·四杰》)初唐四杰的詩歌創作使唐詩的題材、內容有了深刻的變化,他們的詩歌創作應是一種比較自覺的美學追求,一方面反對綺艷文風,另一方面提倡抒寫濃郁的感情和壯闊的氣勢。楊炯《王勃集序》云:“嘗以龍朔初載,文場變體,爭構纖微,競為雕刻。糅之金玉龍鳳,亂之朱紫青黃。影帶以徇其功,假對以稱其美。骨氣都盡,剛健不聞;思革其弊,用光志業?!蓖醪凇渡侠舨颗崾汤蓡ⅰ分姓f:“自微言既絕,斯文不振,屈、宋導澆源于前,枚、馬張淫風于后,談人主者以宮室苑囿為雄,敘名流者以沈酗驕奢為達。故魏文用之而中國衰,宋武貴之而江東亂;雖沈、謝爭騖,適先兆齊、梁之危;徐、庾并馳,不能免周、陳之禍?!保ā锻踝影布肪戆耍?/p>

陳子昂生活在比四杰稍后的時代。當時的詩壇,剛剛經過四杰那充滿激情的“狂風暴雨”的沖刷,還帶有新鮮的氣息。但是我們又不能不看到,四杰的詩歌革新,并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綺錯婉媚”的上官體依然存在,所謂“積年綺碎,一朝廓清”,并沒有成為現實。

繼四杰之后,直到陳子昂出現,才改變了這種對前代文學不加區別、全盤否定的狀況,把建安文學與齊梁文學區分開來,并把風雅比興與建安精神統一在一起,從理論上真正解決了唐代詩歌究竟向誰學習的問題,為唐詩的發展找到了重要的源頭。這是陳子昂對唐詩發展作出的最大貢獻。

陳子昂的詩歌革新理論,集中反映在他的《與東方左使虬<修竹篇>序》一文中:

東方公足下: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漢、魏風骨,晉、宋莫傳,然而文獻有可徵者。仆嘗暇時觀齊、梁間詩,彩麗競繁,而興寄都絕。每以永嘆,思古人??皱藻祁j靡,風雅不作,以耿耿也。一昨于解三處見明公《詠孤桐》篇,骨氣端翔,音情頓挫,光英朗練,有金石聲,遂用洗心飾視,發揮幽郁。不圖正始之音,復睹于茲,可使建安作者相視而笑。解君云:“張茂先、何敬祖,東方生與其比肩?!逼鸵嘁詾橹砸?。故感嘆雅制,作《修竹詩》一篇,當有知音以傳示之。

這篇詩序全面回答了唐詩革新的性質、任務、方法、目標等一系列問題,成為陳子昂詩歌革新的理論綱領。陳子昂鮮明地舉起了“漢魏風骨”的大旗,作為掃蕩六朝頹風的有力武器,他對繼承建安詩風的“正始之音”也是極其贊賞的,他竭力反對的是“彩麗競繁,而興寄都絕”的齊梁間詩;而既云“文章道弊五百年”,那么晉宋至唐初的風氣全都在否定之列?!肮菤舛讼?,音情頓挫,光英朗練,有金石聲”雖為對東方虬《詠孤桐篇》的贊詞,也間接反映了建立新詩歌的目標,從而確立了自己詩歌革新的理論體系。

陳子昂在這篇序中尖銳地批判了建安、正始之后至初唐以來“文章道弊”的總傾向,所指重點是“齊梁間詩”,對這場詩壇革新運動,陳子昂有明確的認識和充分的思想準備,對這一時期的文學現象進行詳細地分析和研究,他認為缺乏“風骨”的形式主義詩風自晉、宋已經開始,到初唐已有近“五百年”的歷史,積弊已深,革除絕非易事,其中又以“齊梁間詩”尤為嚴重。這種卑下的詩風特點是“彩麗競繁,而興寄都絕”,片面追求華麗的詞藻,堆砌大量的典故,既無社會內容,又無理想光輝,只徒有形式主義的外表。對此,他深為不滿,立志加以革除,顯示出他對詩歌革新運動的主動性。

在反對“文章道弊”即形式主義道統總傾向的同時,陳子昂也高度肯定了詩歌發展中的進步主流,特別倡導要恢復“風骨”和“興寄”的優良傳統?!帮L骨”是什么?劉勰《文心雕龍》有《風骨》篇,黃侃解釋說:“風即文意,骨即文辭”(《文心雕龍》札記),就是指詩歌社會思想內容與語言表達形式的統一。陳子昂追求的漢魏風骨是指什么呢?在序文里可以找到答案,他贊美東方虬的詩“骨氣端翔,音情頓挫,光英朗練,有金石聲”,這就是他所追求的漢魏風骨,所謂“骨氣”即指風骨;“端”即“指端直,結言端直,則文骨成焉”(《文心雕龍·風骨》);“翔”謂勁健有力,有飛動之勢,“意氣俊爽,則文風生焉”(《文心雕龍·風骨》);骨氣端翔,即要求詩歌思想內容骨力堅挺,氣勢飛動,精神充沛,感情濃烈昂揚?!耙羟轭D挫”是指聲情并茂,音韻抑揚,節奏分明,感情波蕩起伏?!肮庥⒗示殹笔钦f文辭光彩明朗,辭藻精練?!坝薪鹗暋眲t喻作品鏗鏘有力,擲地有聲,有強大的藝術感染力。

陳子昂之標舉漢魏,表面看似復古,其實是主張詩歌創作要崇尚風骨。建安作家的風骨是那個“世積亂離”的時代造成的。他們的作品都是熱切反映現實的,所以崇尚風骨就是要繼承現實主義傳統。

所謂“興寄”,就是詩歌的比興寄托,即指用比興的手法來寄托詩人的政治抱負,有時也簡稱“比興”。陳子昂說:“詩可以比興也,不言曷著?”(《喜馬參軍相遇醉歌并序》)就是指這個意思。陳子昂所謂“興寄”,就是強調詩歌創作要繼承《詩經》中“國風”“小雅”美刺社會現實,諷喻時事政治,對社會民生積極發表自己意見的現實主義詩歌傳統。這種“興寄”雖然也包含藝術表現方法,但卻并不完全是藝術表現手法,更多的已經是指詩歌的思想內容了,把作為表現手法的比興,發展為對詩內容的基本要求,有感而作,作而有所寄托,注重全篇寓意方面的寄托,不注重個別語句的比喻或發端。陳子昂批評“齊梁間詩”“興寄都絕”,反對把詩歌看作“跡荒淫麗,名陷俳優”(《上薛令文章啟》)的東西,要把儒家傳統的比興、言志與漢魏時期緣情,重氣等觀念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種富有唐朝時代特色的文學觀念。

陳子昂的詩歌理論,貌似復古,實則具有革新的意義。他的主張是針對晉宋以來的詩歌弊端而發的,是為了清除齊梁綺艷詩風而提出的。這不僅有眼光,也要有魄力,敢于高唱復古。試看“四杰”在世時,欲革龍朔之弊,不僅招來了毀譽,被斥為“浮躁淺露”,而且結局都很悲慘,占統治地位的都是宮廷詩人。陳子昂敢于踵武“四杰”,獨樹一幟,是需要極大勇氣的。他繼承了建安文學重氣、重風骨的藝術效果,既強調文學的社會效應,又突出創作主體的情感表現;既重視具有藝術美感的“興象”,又肯定富有個性的情感寄托,確立了唐代詩歌的藝術理想。陳子昂標舉“風骨”和“興寄”,一方面規定了新時期文學的美學特質,另一方面也突出了文學家的創作規范,二者是互為一體的?!帮L骨”是“興寄”的藝術形態,有“興寄”即有“風骨”;在注重“興寄”的創作意識中,“質”和“文”是沒有輕重之分的,他所期待的是“文質彬彬,盡善盡美”的文學境界。

陳子昂的詩歌創作,忠實地實踐了自己的理論主張,其代表作是《感遇》三十八首、《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臧用》七首和《登幽州臺歌》等。通過分析陳子昂的作品,我們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他的詩歌理論。

《感遇》三十八首,是陳子昂的主要代表作品。它是陳子昂一生不同時期部分作品匯集起來的組詩,是詩人一生經歷和思想感情的形象記錄?!陡杏觥吩姷膬热菔秦S富的,其中包含了作者俯仰宇宙的哲理思考、出入歷史的人生感慨、直面現實的批判意識、壯志難酬的悲憤情懷。如《感遇》其二,即是寫對時光流逝、壯志難伸、功業無成的感嘆:

蘭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獨空林色,朱蕤冒紫莖。遲遲白日晚,嫋嫋秋風生。歲華盡搖落,芳意竟何成。

這首詩表面上是詠蘭、若,實際上是自慨,運用比興的手法,來表達自己的身世之感:通過贊美壓倒群芳的蘭、若的卓然風姿,比喻自己“幽獨空林色”的出眾才華;通過寫芳華逝去、草木零落,來表現自己理想破滅、壯志難酬的苦悶和悲哀。全詩寓意凄婉,寄托了較深的感慨,體現了“興寄”的特點。這首詩看似五律,實際上卻是一首五言古詩。它以效古為革新,內容充實而格調清新,已經接近盛唐詩的氣息,像這種表現自己不幸遭遇和痛苦經歷的詩篇,《感遇》詩中還有第二十三“翡翠巢南?!?、第三十一“可憐瑤臺樹”、第三十五“本為貴公子”,等等。

《感遇》詩中,還有很多抨擊武周時期的弊政,關心國家興亡和人民苦難,具有強烈現實主義精神的作品。如《感遇》之十九:

圣人不利己,憂濟在元元。黃屋非堯意,瑤臺安可論。吾聞西方化,清凈道彌敦。奈何窮金玉,雕刻以為尊。云構山林盡,瑤圖珠翠煩。鬼功尚未可,人力安能存??溆捱m增累,矜智道逾昏。

陳子昂的政治生涯大致與武周政權相始終。他曾因支持武則天臨朝稱制和鎮壓徐敬業的武裝反抗,得到武則天的賞識。但他在政治上支持武則天,是為了實現政治清明,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而不是那種人身依附,更不是賣身求榮。所以他經??诡佒敝G,對武則天的酷刑、親佞、窮兵黷武、橫征暴斂等,給以嚴厲的揭露和批評。這首《感遇》十九,就是對武氏載初元年大興土木修建大云寺一事的揭露和抨擊。全詩寫得耿介切直、激昂憤慨,其中“夸愚適增累,矜智道逾昏”兩句,更是對武則天尖銳的諷刺和斥責。這首詩不僅風格上高雅沖淡、清勁樸質,在初唐詩壇上令人耳目一新,而且他這種心系天下蒼生、敢于剛直犯上的凜然風骨,在初唐詩人中也相當引人注目。像這種抨擊腐敗政治的作品,在《感遇》詩中還有第三“蒼蒼丁零塞”、第二十九“丁亥歲云暮”、第三十七“朝入云中郡”,等等。

從這些詩中我們可以看到,陳子昂在復古的旗幟下,實現著詩歌內容的真正革新。他所標榜的“興寄”,就是發揚詩歌批判現實的傳統精神;而他所謂的“風骨”,就是在詩歌中寄托高尚崇實的思想感情。二者在他的詩歌中相互結合,并且與他的政治思想高度一致。

陳子昂提出標舉“漢魏風骨”及“興寄”的文學主張,加上他創作實績的影響,唐代的詩風至此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唐詩發展的歷史上,其功至大,影響至深,其后李白、殷璠提倡風骨,杜甫、白居易重視風雅比興,都可以說是陳子昂詩論的發展和深化。

橫掃六朝詩風,在批判的前提下加以繼承;追蹤漢魏風骨,在繼承的前提下大膽革新;倡導風雅興寄,在革新之中獨辟蹊徑,從理論和實踐上影響了整個唐代詩壇,陳子昂開創一代新詩風。陳子昂的詩歌革新理論在初盛唐詩壇上無疑是振聾發聵、石破天驚的一聲巨響,它既是掃蕩形式主義詩風的戰斗檄文,也是開創唐代新詩歌的有力宣言。陳子昂“于有唐一代詩功”在某種意義上說乃是促成一種有悖于時代風會的“以復古反正”的思想傾向與創作潮流,正因為如此,元人方回稱之為“唐之師祖”(《瀛奎律髓》一),不止古體,其律詩亦近體之祖。

參考文獻:

[1]徐鵬校點,陳子昂撰.陳子昂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2]彭慶生.陳子昂詩注[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

[3]韓理洲.陳子昂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1988.

[4]羅宗強.隋唐五代文學思想史[M].北京:中華書局,1999.

[5]尚定.走向盛唐[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

[6]陳伯海.唐詩學引論[M].上海:東方出版中心,1988.

[7]吳明賢.陳子昂論考[M].成都:巴蜀書社,1995.

[8]吳明賢,李天道.唐人的詩歌理論[M].成都:巴蜀書社,2006.

[9]王明居.唐代美學[M].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5.

[10]呂慧娟、劉波、盧達.中國歷代著名文家評傳(第二卷)[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83.

(高宏濤 河北滄州 滄州職業技術學院 061001)

猜你喜歡
陳子昂風骨
吳剛:宴食亦有風骨,使館里的國宴傳奇
陳子昂:有實力,也要有機會
摔琴揚名
陳子昂: 有實力,更要有機會
淺析劉勰《文心雕龍》中的“風骨”內涵
陳子昂毀琴成名
懷才不遇陳子昂
陳子昂摔琴傳詩
風骨
風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