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素養視域下的語文教師教育課程重構

2016-12-01 03:09陳元輝
中學語文·教師版 2016年11期
關鍵詞:語文課程核心情境

陳元輝

主持人簡介:王榮生,語文課程與教學論博士,上海師范大學學科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

執行主持簡介:胡根林,語文課程與教學論博士,上海市浦東教育發展研究院副研究員

【評議論文】蔡可《聚焦課程意識 培養從教素養》,原載《中學語文教學》,2015年第12期。

【原文摘要】語文課程與教學論這門師范大學培養語文教師的專業課程,已經形成比較穩定的概念體系與內容范疇,但存在諸多問題。在“核心素養”的語境下,語文課程與教學論應重建課程目標、重構課程內容,通過整合課程門類,形成獨特的課程群落,展現該門課程的特質,從而有力回應課程與教學改革第一線的新問題,提出解決語文教學老大難問題的策略,彰顯課程的存在價值,贏得學科尊嚴。

我國師范大學語文課程教學論承擔著培養未來語文師資的重任,它作為語文教育的一門基礎課程,已經形成較為穩定的概念體系與內容范疇,在學科的科學化、專業化方面已經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由于歷史及其他種種原因,許多基礎研究在封閉的系統內循環。如對“語文是什么”“語文教什么”“語文怎樣教”等核心問題的認識,仍然眾說紛紜,作為學術研究和學術爭鳴,這種狀況“善莫大焉”。但作為教材內容,其觀點則需要澄清。蔡可教授上述觀點我非常贊同。作為一門為未來培養語文教師的專業基礎課程,必須要范疇明晰,目標清楚,具有邏輯的嚴密性和學理的深厚性,而且能夠扎根現實土壤,與時俱進。

為了應對生命的有限性與知識增長的無限性這個矛盾,國際社會對未來人才提出了“核心素養”的要求,這是一項極具人文關懷的學術成果,希翼人類在無限增長的知識汪洋大海中自救?!昂诵乃仞B”是人們自救的基本的身心和文化條件。蔡教授認為,在“核心素養”的語境下,“站在語文學科育人角度,引導學生形成對于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認識,建構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知識系統與實踐經驗,是語文課程教學論的首要責任?!?/p>

一、基于“核心素養”的語文課程與教學論課程價值追尋

蔡可認為,師范院校的師資培養需要引導學生關注教育教學核心問題。師范生在校只有學會關注教育教學的核心問題,才能使其在未來的崗位中真正提升中小學生的核心素養。核心素養是個體在解決復雜的現實問題過程中調取知識與技能,滿足特定現實需求的綜合性表現,是學科知識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生學習一門學科(或特定學習領域)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學科特點的關鍵成就。從學科核心素養角度審視語文課程,既涉及學習目標的調整,又涉及學習內容的重構,更涉及學習方式的改變?;诤诵乃仞B的語文教學,知識是載體,需要創設情境引發學生自主的言語實踐活動行為,將知識轉化為能力,并幫助學生完成真實情境中的語言任務。語文課程與教學論課程應該引導學生從學科核心素養出發,認識學科本質、認識教育對象的認知發展規律,并以此出發設計培養的側重點,體現學科特質。語文課程論與教學論的教學實施,必須與中小學教育現場緊密結合,雙向互動、開放融合,在從教素養培養方面激活更為豐富、更為深刻的理論建構和實踐探索。

二、語文課程教學論課程目標的重塑

以往的語文課程與教學論課程目標過于關注未來語文教師的課堂教學行為,過于關注理論細節,與中小學語文教學現場隔膜,對典型問題缺乏敏感,問題意識不強?;凇昂诵乃仞B”視域下的語文課程與教學論,其教學目標必須重塑。

(一)語文課程教學論需要去回應新現象、新問題

語文新課程實施以來,經驗不斷涌現,問題與論爭也層出不窮。語文課程教學論需要去回應新現象、新問題。教師的專業是實踐的,引導師范學生參與實踐的行動是教師職前培養的重要途徑。實踐行動不僅可以使師范學生在真實的教學情境中獲得教育教學體驗,而且還會達成文本內容與教學現場的連接,實現對課本內容的超越。蔡教授認為:目前一線的語文教育教學探索,某種程度上已經超越了理論研究,像主題閱讀、專題閱讀、比較閱讀、單元整體教學、項目學習、問題導向式的學習、讀整本書等各種教學實施經驗,以及一些學校的專項閱讀課程、時文寫作、科研寫作、時事辯論課程,從傳統的學科型課程走向經驗型、活動型課程,從顯性課程走向顯隱結合,從國家課程走向與校本課程并重,極大地豐富了課程的觀念、類型與形態。但中小學語文教學對上述探索探索缺乏系統的梳理,不少一線學校期望高校語文課程與教學論專業介入,希望高校語文課程與教學論能給一線教師從課程建設、教研制度建設、隊伍培養、學校文化等重要工作領域獲得更為專業的引領。而師范大學問題意識不突出,針對性、實踐性相對不足,這種現狀難以回應一線教師的期望,為一線教師提供專業引領。所以,這種狀況必須改變,語文課程與教學論必須走向基礎教育第一線,去回應中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的新現象、新問題,去引入中小學語文教學實踐的源頭活水,語文課程與教學論課程才可能鮮活起來,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

(二)語文課程與教學論應該回應長期存在的典型問題

語文課程教學論的目標在于認識語文課程與教學現象,探討語文課程與實施中的問題,揭示語文課程與教學規律,指導語文課程與教學實踐。中小學語文課程與實施中有不少老大難問題,語文課程與教學論應當做出與時俱進的回應。如教與學過于依賴教師,學生的自主學習行為難以發生,語文的實踐性難以體現;教與學過于依賴知識,而教學語法知識系統陳舊,忽略真實能力的培養;教與學過于依賴教材,學生的閱讀量過小,閱讀資源嚴重不足,讀書方法引導缺失;教與學過于依賴文本,單篇文本的教學,過于精講精練,過于關注瑣碎細節的追問,文章之間缺少聯系、缺少整體意識和批判性思考;教與學過于依賴課堂,沒有課外閱讀,只有“半截子”語文課;教學內容過于書本化,缺少與生活、與社會的關聯,等等?;凇昂诵乃仞B”視域下的語文課程與教學論,應當引領學生從“課程”角度來理解“語文”,探討什么樣的語文學習內容最有意義、什么樣的學習最有價值,這是從語文教育哲學的角度為學生的語文教學職業生涯提供堅實的學理支撐。

(三)語文課程與教學論應回應自身的課程結構與價值問題

語文課程包括言語文本、語言運用知識、語文活動等方面的內容,它們具有不同的教學功能和價值,其關系錯綜復雜,存在著一些結構性問題與價值問題有待解決。如言語文本在不同情境中的功能;何為有效的語言運用知識、語文活動是什么,不是什么;學生的語文素養怎樣生成;如何讓學生的言語實踐活動行為真正發生;如何讓學生主動地去學習;如何擴大學生的閱讀量,如何培養學生的讀書習慣與閱讀品位;如何讓學生擁有多樣化的學習體驗;如何打通課堂內外的學習,等等。這些問題語文課程與教學論都應當做出科學的回應。

三、基于“核心素養”視域的問題解決策略與路徑

語文課程教學論無論是對中小學語文教學新現象、新問題的回應,對長期困擾中小學語文教學的老大難問題的破解,還是對自身課程結構與價值問題的追問,都應該回到以核心素養為基礎的課程場域中來。

(一)以語文核心素養為基礎實現語文課程目標

一線教師關注教學現場、注重實際問題的解決。教學現場里表現出來的許多問題,往往不是一個簡單的教學問題,恰恰是一個范圍更大的課程問題,因此,語文課程與教學論必須在核心素養的視域下培養師范生的課程意識與課程開發能力。核心素養是當前解決問題的理論基礎,對于語文課程而言,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必然要回到語文核心素養與語文素養的上面來。以語文核心素養為綱的語文課程目標體系應該更加具體,具有更強的可操作性,因為語文課程的實施,最終在于落實課程目標。因此,必須使師范生清楚地認識文本、知識、言語活動、能力與語文素養之間的關系。語言文字運用需要回應情境。情境又有多種狀況:有簡單情境,有復雜情境,有學科情境,有生活情境。情境不同,也就有不同的知識載體與言語活動,上述種種情境與言語活動怎樣連接,需要厘清學理,才能使課程實施更為科學、更為自覺。語文素養靠語文活動生成,語文教學必須也只能在學生的言語活動中進行,言語活動不是隨意的活動,是需要解決問題的,必然包含著一定的能力要求,在完成具體任務的過程中,能力得到體升,知識習得水到渠成,文本自然成為解決問題的支架材料;言語活動是學生的語文生活,是學生自己的語文體驗、語文實踐。言語活動既然是語文實踐,那么“語言文字運用”的方式就可以多種多樣。這樣,基于“核心素養”的語文課程目標, 就有了堅實的方法論和實踐基礎。

(二)重建語文課程與教學論內容系統

蔡可認為,基于“核心素養”的語文課程教學論應整合課程門類,形成獨特的課程群落,它至少應包括如下科目:語文課程基本理論、語文教學規劃與實施(不同于傳統的“教學設計”課)、語文教材使用與課程資源開發、語文課堂教學技能、語文教學案例研究、語文學科教育測量與評價;語文教育史論、語文教育名著導讀、語文教學名師研究;語文教育科研方法與論文寫作。這些課程設置合理,相互能夠銜接呼應,語文課程教學論的目標自然會達成,并不一定需要獨立設置科目。教學時不能將理論與實踐人為割裂,應倡導“問題導向”“案例載體”“真實任務驅動”—相關科目要打通,結合實踐案例(基于問題的案例、基于名師的案例)、歷史文獻梳理對核心問題進行認識、闡釋、研究,在對案例的回顧中發現問題;解釋問題時,運用科研方法分析案例,深化認識;形成認識之后,引入實踐環節,促使學生能夠再應用于實踐,進而生成更好的教育教學案例及學術成果。在開放、動態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深入思考語文課程教學的本質,揭示語文教育的規律,最終形成理論導向的實踐課程群。至于學生的文本解讀能力弱、基礎知識不扎實等問題,解決它們需要各學科共同參與及本科、碩士課程的銜接。從現象出發,針對當下語文教學現狀和需要,實事求是,以核心問題為中心,建設這一課程體系的相關資源。通過課程建設實踐,培養學生的課程意識和從教素養,引領師范生的終身發展。

(三)轉變教師的角色定位,改變教學方式

基于“核心素養”的語文課程教學論應立足于引導師范生通過核心問題的發現、認識和解決,把學生對于語文課程觀念的理解提升到新的高度,把接受的各種理論轉化為自己的思想,自覺在語文教育實踐中反思、運用。如上文所述,語文課程包括言語文本、語言運用知識、語文活動等方面的內容,具有鮮明的實踐性特征,這種特征要求語文教師轉變自己的角色,從講授者成為學生言語實踐活動的設計者、引發者、示范者、引導者、幫助者、促進者、評價者。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與教師角色的轉變,必然帶來教學方式的轉變。

從蔡可的論文中我們可知,語文課程與教學論這門師范大學語文教師教育專業課程,雖然已經形成比較穩定的概念體系與內容范疇,但課程設置問題意識不突出,針對性不強,實踐性相對不足,對中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改革的新現象、新問題缺乏必要的回應;對語文教學的老大難問題也缺乏必要的敏感度;對自身的課程結構和功能缺乏應有的反思,以致于其價值未能得到彰顯,使該門課程在一些師范院校有被“邊緣化”的危險。在“核心素養”的語境下,語文課程與教學論應重建課程目標、重構課程內容,通過整合課程門類,形成獨特的課程群落,展現該門課程的特質,從而有力回應課程與教學改革第一線的新問題,提出解決語文教學老大難問題的策略,彰顯課程的存在價值,贏得學科尊嚴。文中的許多看法切中肯綮,對我們認識語文課程與教學論有多方面的啟示,特別是他提出在“核心素養”的語境中,引導師范生直面課程與教學的核心問題,培養學生的課程意識與從教素養,引領學生的終生發展,是很有見地、很有人文關懷的。

當然,因為該文視野廣,關注的面很寬,對本文涉及的重點問題未能展開。譬如新的視域下,語文課程與教學論課程的核心問題是什么?中小學語文課程的核心問題又是什么?在核心素養的語境下探討未來語文教師的培養,這兩個問題可能是首先要回答的問題?;蛟S下一篇文章,蔡教授能給我們的一個驚喜。

[作者通聯:四川教育科學研究所]

猜你喜歡
語文課程核心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我是如何拍攝天和核心艙的
近觀天和核心艙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艙
創設情境 以說促寫
護患情境會話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大學語文課程的“思化”品質認識
項目教學法在小學語文課程中的應用
語文課程改革深化中的學校擔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